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疫情反复、多国通胀高企、全球债务水平创纪录等因素致使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抓好我国经济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学好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集中体现。党中央每个季度都要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并定期研究部署重大战略问题,这一机制对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这正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成果。当前,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发挥党的领导这一“定海神针”作用,确保经济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抓经济工作时,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自觉同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加快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目的就是要在国外大循环受到阻碍的情况下,提高国内供给体系质量,畅通经济循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的体制机制,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投资补短板力度,推进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继续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富裕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方面。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新区规划。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提高城市群质量,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织密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没有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涉及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稳增长、保就业的强大压力。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要更加注重中小企业的纾困解难问题,落实好国务院“三十三条”。要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继续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做好民生工作,要突出问题导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找准突出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周密谋划、用心操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员周跃辉,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年6月23日理论周刊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