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发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75 次 更新时间:2022-06-02 17:21

进入专题: 生态文明  

杨发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人民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科学把握其理论贡献。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对于人类具有本原地位,人对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赖性。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结纽带,人类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科学论断强调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在尊重爱护自然的基础上,积极适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改造自然,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相统一。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人类和山、水、林、田、湖、草、沙都是生命共同体中的元素,组成紧密联系的“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我们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从整体上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依据生态系统特征维护生态平衡,把握发展的生态限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合理调节”,自觉约束超过生态承载力的行为和欲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等概念阐明了生产力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既包括自然生产力,也包括社会生产力,是两者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化和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揭示了生态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地位,在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生态上升至生产力的高度,将资源、环境与生态一并纳入生产力范畴,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把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生态文明不是后工业文明,而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抓好了,本身就是对生产力的提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合理张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化转向,大力推进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马克思主义肯定自然价值,认为人是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劳动进行创造。自然资源和劳动产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自然资源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刷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知,意味着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并参与分配,自然价值可以不断增值。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统一体,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观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既讲索取也讲投入,既讲发展也讲保护,既讲利用也讲修复,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融合,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以生态环境提升促进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优化。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个和解”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人同自然的和解”指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自然资源的总量和生态环境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协调、规范和约束,就会超过生态阈值,打破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生态危机。“人同本身的和解”指人与人的和解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解。人类社会必须从解决人与人的冲突入手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解。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能够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物质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能够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社会保障。“两个和解”思想意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绿色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和解”思想的理论阐释和生动实践,符合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期待。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冲破传统观念约束,挣脱传统能源束缚,探寻从生态效益、生态优势到经济效益、发展优势的转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个和解”思想,为跨越“绿色贫困”走向“美丽富饶”指明了前进方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的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公益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明了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条件是整体性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具有质的规定性。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前提,是人民群众从温饱到环保的热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指出生态环境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强调生态产品具有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属性。良好生态环境是一笔庞大的“绿色财富”,应坚持保护和建设共存,实现“代内”和“代际”共享。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质、清洁的环境等生态产品有着强烈愿望,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优美环境有着美好期待。只有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增强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促进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的转化,才能使优质的生态环境公共产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将“共同体”形式分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和“虚幻的共同体”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共同体的意义,“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属于全人类的共同体形式,即“真正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是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统一,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才能实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科学论断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高全球生态治理水平指明了前进方向。碳达峰、碳中和是践行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体现了中国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当加强绿色合作,在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征程上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需要共谋共享。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更加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从而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进入专题: 生态文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生态文明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34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