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培元:儒学研究的现状与“儒学与中国文化”丛书的特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549 次 更新时间:2022-04-19 23:56

进入专题: 儒学研究   “儒学与中国文化”丛书  

蒙培元 (进入专栏)  

一、改革开放以来,儒学研究有很大成果,出过很多著作,但主要表现在:


1.儒学史的研究,即儒家哲学或学术发展历史的研究著作,有两三种。


2.儒学断代史的研究,这方面成果很多,尤以宋明儒学与当代新儒学研究的著作最多、成绩最显著。


3.儒家人物思想的个案研究,这方面著作更多,有评传,也有单行本,而且正在陆续出版中。


4.其他如专题性研究,虽有一些,但不多(如以“儒学与现代化”为题的研究,真正说来,只有韩国人黄秉泰在中国出版的一本)。


总之,成果很多,但大都是单线式、平面化的研究,或历史性研究。


二、以“儒学与中国文化”为题,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立体型研究的著作,至今尚未见到。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这一课题,意在改变这一局面,使儒学研究深入一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新的起点,有助于揭示儒学的深层结构,了解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从而全面理解儒学的现代意义。


三、“儒学与中国文化”这一课题,是儒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理论层面到现实层面都照顾到了。丛书中的每一卷既有独立性,又不是孤立的,作为“儒学与中国文化”这一立体架构中的组成部分,居于不同层次,而且是互相联系的。比如宗教与伦理、伦理与社会、社会与民俗、民俗与文学艺术,都是有内在联系的。透过全书各卷,便能认识到一个有有机生命的儒学如何在历史上起作用,以及在当代如何转化。


四、本丛书中的各专题,是经过精心策划后提出的,除了问题的重要性,还考虑到问题的新颖性与现实性。其中有些专题,至今没有人进行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比如“儒学与中国伦理”,从社会层面、应用层面进行研究者不少,但从德性伦理的层面进行深入研究者,尚无专著,而这一点正是儒学中最值得研究,也是最有现代性的课题。又如“儒学与中国宗教”,过去中国哲学史界有过争论,但只是从西方的基督教出发,衡量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而且只有一些单篇文章,并无专著,本课题所要讨论的,则是从“什么是宗教”这个现代性问题入手,进行深一层的探索,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现实意义。再如“儒学与中国社会”,则直接涉及许多西方学者对儒学的评价,它要求对社会学、人类学有较深研究,站在现代化的角度进行一次回应性、批判性研究,这一研究国内尚无人作。再如“儒学与中国民俗”直接涉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很有现实性,也很有可读性,这一课题国内也无人研究。至于“儒学与文学艺术”,虽然在文学艺术研究领域常常涉及,但作为一个专题,国内同样没有人进行专门研究。


总之,本丛书研究、探讨的问题,应当说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开拓了新的领域,既有很强的学术性,又有很鲜明的时代性。


* 此文作于1998年7月16日,应是蒙培元先生向出版社提交的选题论证报告,拟主编一套“儒学与中国文化”丛书。



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儒学研究   “儒学与中国文化”丛书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活动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86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