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几天后的10月2日,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钢琴家哈登夫妇,在对方祝贺中日关系正常化时,周总理说:“自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以来,中日关系不正常的时代整整延续了77年,到今年9月29日才结束。这其中也有尼克松总统的一份功劳,因为尼克松先来了,田中才跟着来。”周总理这番听起来风趣的笑谈,恰恰点到了美日同盟的本质。
纵观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的历史,正如周总理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和日本关系的大局走向,始终受制于中美关系。当下,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正是我们很难对2022年中日关系发展抱有乐观的重要原因所在。
那么,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对中日关系的前景做怎样的评价和估量呢?在此,我想以1965年北京“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为例,希望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1965年北京“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是战后中日关系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件盛事。遗憾的是,尽管很多当事人还健在,但迄今为止却鲜有研究提及。根据现有资料和当事人回忆,1965年,鉴于中日关系的发展,为增进两国青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团结,中央决定进行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1963年6月28日,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中日友好协会以“三团体”名义,邀请300名(后来扩大到500名)日本青年访问中国。时间定在1965年8月到9月中旬,为期一个月。500青年在中国国内的费用全部由中国负担,还负担大约一半人的国际旅费。
当时,中日之间没有外交关系。跟随美国反华的佐藤政府,以各种理由千方百计拒绝给参加活动的日本青年发护照。为此,在东京数以万计的日本青年连日开展了示威游行和静坐斗争,最后逼迫佐藤政府不得不退让,陆续给访华青年签发了护照,日本青年的斗争取得了胜利。这是战后日本政府第一次签发如此众多的访华护照。
中国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事前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盛大的友好联欢活动从北京开始,然后扩展到全国15个大中城市。联欢内容有文艺表演、体育友谊比赛、赴各地旅行、游览名胜古迹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毛泽东在北京和上海两次接见了日本青年。8月26日,毛泽东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贺龙、康生、郭沫若、刘宁一接见前来参加中日青年大联欢的23个日本青年代表团的400多人。毛泽东说,看来,中日两国人民是一年比一年更加接近了,互相了解,互相认识。我们两国人民结成了朋友,去对付我们共同的敌人就有把握了。11月25日,在廖承志的陪同下,毛泽东在上海锦江饭店接见了参加中日青年大联欢的15个日本青年代表团和其他日本朋友。毛泽东谈到:“我们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只是限于反对帝国主义分子,一定要把美国帝国主义分子同美国人民划分清楚。这个观点在我们中国长期搞不清楚,是闹了几十年才逐步搞清楚的。在这之前,总以为侵略中国的国家的人都是坏的,这就产生所谓排外的政策。要讲搞清楚,还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事。”毛泽东特别肯定中日青年交流的意义,为中日青年交流定调。1966年,团中央开始筹备第二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邓小平特别指示,第二届大联欢不但要搞好,“规模要争取大于去年”。
这次接待日本青年访华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影响巨大。陈光忠的纪录片《中日青年大联欢》和续集《团结就是力量》制作后,不仅在中国国内上映,在日本上映了五个月,观众达15万人之多。同时,邮电部门紧密配合,发行了一套五枚纪念邮票。据参加设计和制作的当事人讲,从发行邮票的枚数来看,这在不仅邮电部发行的涉外邮票中,而且在纪念邮票中都是少有的。事实上,高度评价“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是为1972年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破局之举并不为过。
今天,面对中日关系的现状,回顾57年前的“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令人感慨良多。回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72年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和周恩来长期坚持“以经济促政治,以地方促中央”“官民并进,以民促官”的对日民间外交的努力,始终重视对日本青年的工作。
有人说,从中日邦交正常化算起,好好的一张牌,本是可以打下去的,50年过去了,硬是打不下去了,今天的中日关系给人恍如隔世之感。每年的“中日舆论调查”,中日两国民众的如此程度的相互不信任情绪令人担忧。
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试想,即便在上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隔绝的情况下,中国都有能力扭转乾坤,争取日本青年,进而推动追随美国的日本政府改变对华政策。那么,经过50年中日两国的交流理解,也一定应该有办法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使两国关系得以改善,走向实质性的正常化之路。这也是我对今天中日关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