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社会,基督教的信仰非常普遍,不仅是普通大众,包括很多哲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都是信徒。在基督教信徒中,流行一种“上帝之城”、“天使之城”的说法。这种说法来源于圣经,后来被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所阐发。
从412年到427年,奥古斯丁花了15年时间,写成名著《上帝之城》。奥古斯丁指出,表面上世间有无数国家,每个国家宗教、风俗不同,语言、服饰相异,但按照圣经的说法,实际上人世间世间只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世俗之城,是由那些沉迷于尘世享乐人组成,他们臣服于肉欲,精神上背离了上帝,他们爱自己而轻视上帝,因而注定要灭亡与速朽。另一个是上帝之城,是由那些挣脱了尘世肉欲的人组成,他们臣服于信仰,精神上服从上帝,他们爱上帝而轻视自己,因而终将得救和不朽。实际上,“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不是空间概念,而是以精神和信仰状况来划分的。
奥古斯丁进一步认为,“上帝之城”在现实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实际国家,即使教会也仅仅是“上帝之城”的象征,而不是它本身。但是,“上帝之城” 确实曾经独立存在过,那是魔鬼犯罪前的“天使之城”;“上帝之城”以后也还将独立存在,那是末世审判后的未来天国。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斗争的历史,是前者最终战胜后者的历史。
476年,哥特人攻占了罗马,西罗马帝国从此灭亡。奥古斯丁时代,罗马帝国正在衰落。当时,很多人认为基督教信仰使人软弱,因而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落。《上帝之城》试图为基督教辩护,并宣布世俗帝国并不重要,国家的相互征战并不是历史的真相,只有上帝的信仰征服人世间才是重要的,才是历史的本质线索。基督教无需为罗马的遭劫而烦恼,尽管罗马城毁了,但另一座新城——“上帝之城”却在壮大,大公教会就是这座新城的世俗影子。
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强调教会与国家的分离,反对政教合一的做法。他认为,国家必须把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交给教会,在信仰问题上服从教会的裁判,才能成为“上帝之城”的一部分。这实质是要求教权高于王权,国王服从教会,为教会干预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西方实际历史中,教会与国王之间的权力斗争贯穿了整个中世纪。在大部分的时间中,似乎教会更占上风,王位的取得在很多时候都必须得到教会的认可,而国王的加冕仪式由教会主持才有效。1073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宣布,教权高于一切,教皇不但有权任免主教,而且可以废黜君主。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宣布废除教皇。一个月后,教皇把亨利四世革出教门,并宣布其臣民没有效忠皇帝的义务。1077年1月,亨利四世被迫到教皇驻扎的卡诺莎城堡大门口忏悔罪过,身披悔罪衣——身披破麻毡,赤裸双足,跪在雪地里哀求了三天三夜,方得赦免。后来,之所以宗教改革运动最终成功,国王们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教权和王权的角度看,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削弱了教权,从而增强了王权。
注: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种状况在中国基本没有出现,虽然也出现张天师雄踞汉中的政教合一之政权,但主流是宗教依附于皇权。慧远云:沙门不敬王者,实际上汉传佛教从来都生存于皇家的羽翼之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汉人的信仰从来就没有独立过。很显然,这样的事情不斗争是得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