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出自刘永谋编著:《世界上最精彩的哲学故事》,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最受读者欢迎的哲学故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版。
前两年,有人写了一本《河南人惹谁了》,对 “河南人歧视”进行批判。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有种对河南人的负面评价广为流传:什么“河南人都是骗子、小偷”、“河南人都是超生游击队”、“防火防盗防河南人”、“千万不要相信河南人”……丑化河南人一时间京城为“风尚”。从思想根源上讲,这实际上一种地域歧视,是一种错误观念支配下的错误结论,即认为地域、地理、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的本性,从而也就决定了社会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这种观点在哲学上,被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
主张地理环境决定论最著名的代表要数18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都取决于自然条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土壤和居住地狱的大小,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他写道——
土地跷薄能使人勤勉持重,坚忍耐劳,勇敢善战;土地不肯给予他们的东西,他们必须自己取得。土地膏腴则因安乐而示人怠惰,而且贪生畏死。我们曾经注意到,在日尔曼军队中,征自农民富裕之乡如萨克森等地的队伍,是不如其他队伍的。
他还列举过中国人的例子——
酷暑令人形神皆疲,失去勇气,以及在寒冷的地方有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力量使人能够做种种耐久、辛劳、巨大、勇毅的活动。这一点不仅见于不同的国家,而且也见于同一国家的不同部分。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民勇敢,朝鲜南方的人民也不如北方的人民勇敢。因此,热带民族的怠惰几乎总是使他们成为奴隶,寒带民族的勇敢则使他们保持自由,这应当说毫不足怪。这一点在美洲也是如此:墨西哥和秘鲁的那些专制国家是接近赤道的,而几乎一切自由的小民族都靠近两极。
到了19世纪,地理环境决定论成为社会学中重要的一个学派。德国社会学家拉采尔认为,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和空间位置,是人们体质、心理、意识和文化不同的直接原因,并决定着各个国家的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和历史命运。在拉采尔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产生了地理政治论学派,鼓吹“优等民族”有权建立世界“新秩序”,应该为每个国家重新规定“生存空间”,从而为法西斯主义向外扩张和侵略提供了理论根据。
在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地理环境决定论”其实普遍存在,比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就是和南方人不同”,“上海男人就是小气,怕老婆”,等等。再比如,政治学上,有人认为日本是岛国,自然资源贫乏,生存空间太小,所以日本人侵略成性,迟早还要发动战争。还比如,在历史学上,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会在近代落后,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边境基本上是大山、沙漠,所以中国人和世界交流的很不方便,因而养成了闭关锁国的民族心理。的确,不能否认,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人类生存、历史发展的基础条件,历史不能超越自然环境。但是,地理环境决不是惟一的、决定性的影响,除了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中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
注:中国人乡土观念重,地理环境决定论观念更易流行,所以网络上流行地域攻击。稍微仔细想想,就知道这种观念多么原始,对问题懒得深入思考,简单武断地得出结论,省事不费力又颇能煽动头脑简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