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 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747 次 更新时间:2021-07-14 17:00

进入专题: 学术史   欧洲东方学   日本东洋学   中国的亚洲史  

葛兆光 (进入专栏)  

引言:明治维新与日本“东洋学”之兴起


这一讲的主题,是有关亚洲/东亚史研究的学术史。我要和大家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亚洲史或者东亚史的研究,在东方和西方学术界是怎样形成的?第二,它为什么会形成?第三,从学术史上看,现在中国的亚洲或东亚史研究,还有什么问题?


我很早之前就讲过,讨论学术史不是为了怀旧,也不是为了表彰,而是要了解学术的变化,就像一句老话讲的“一代有一代之问题”,或者“一代有一代之方法”。我以前多次说过,学术史研究的目的有四,即看清转型、 背景、方向和路径。具体来说,第一,“转型”,通过学术史,了解今天的现代学术是怎样从过去的传统学术“转型”的。第二,“背景”,通过学术史了解这样的转型的背景或者动力是什么。是域外刺激?是政治危机?还是新资料发现?第三,“方向”,就是通过学术史的回顾,掌握当下学术研究的方向、理论、方法。什么重要?什么是前沿?什么是潮流?第四,“路径”,就是通过学术史的回顾和研究,探索学术研究未来的方向和路径是什么,什么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有前景的领域。


回顾亚洲史或东亚史研究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看到,这一学术潮流是从东洋和西洋先开始的,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承认。所以,我们先从东洋说起。


1853年7月8日,美国的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准将带领四艘军舰进入江户湾,迫使日本答应开放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黑船事件”。经过1853年到1868年,也就是所谓“幕末”时代,日本很快开国,进行以近代西方为效仿对象的改革,这就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以后,简单地说,日本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出现了三大变化:(1)尊王攘夷。将权力逐渐从幕藩收归中央,当时维新人士提出尊王是为了攘夷,也就是通过建设富强的现代国家,以融入国际的方式,对抗来自国际的压力(具体策略包括“大政归还”与“撤藩置县”)。(2)确立神圣国家,为了强化帝国的神圣性,要树立国族之根本。这里包括神化万世一系的天皇系谱,以及通过“神佛分离”与 “祭政一致”确立日本国体的特殊性与文化独立性。(3)进入世界。一方面大量吸收西方的知识技术和文化,一方面努力捍卫本国的文化独特性,从所谓的“和魂汉才”转为“和魂洋才”。这刺激了日本的世界潮流与亚洲意识, 也塑造了日本的普遍价值和日本主义,形成非常纠结的国民意识形态。


也正是在这三个背景之下,日本有关亚洲/东亚的学术研究出现了重大的转型。其中,有三方面表现得格外明显,即学术取向上的“趋向现代”、 解释亚洲上的“与欧人争胜”和政治上的视东亚“有如国土”。


一、 趋向现代:明治以来的东洋学


首先,明治时代兴起的日本东洋学,是一种现代的学术研究,或者说是现代学术体制支持的,按照科学逻辑运作的学术研究。应该说,这种学术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方刺激而产生的。


当时的西方,尤其是影响巨大的德国历史学,一方面固然在为民族国家书写历史谱系,另一方面则强调客观而理性的史料批评。大家可以注意到,当时日本学界很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很多人在德国、英国等地留过学。比如,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井上哲次郎(いのうえ てつじろう,1855— 1944)就在德国留过学;东洋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白鸟库吉(しらとり くら きち,1865—1942),在20世纪初两次在欧洲长期访学;著名的历史理论家坪井九马三(つぼい くめそう,1858—1936)也到德国、瑞士留过学。特别是明治年间,德国的历史学家李思(Ludwig Riess,1861—1928)在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史学理论,通过他传来的欧洲史学理论和方法,影响了很多学者。大家看看浮田和民(うきた かずたみ,1860—1946)的《史学通论》和《史学原论》就知道了,他是留美的,在耶鲁大学留学。因为中国的梁启超也受到浮田和民这本书的影响,所以可以说中国是通过日本转手,把西方史学理论引进中国了。当时,很多日本学者的历史学理论和方法,都带有强烈的欧美色彩。概言之,19世纪以德国的兰克史学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史学,一方面强调客观、中立、史料和考据,另一方面强调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从后来者的角度看,这两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影响。


除了李思之外,还有另外两位美国学者直接在日本史上产生了影响。1877年,美国的考古学家和生物学家莫斯(Edward S. Morse,1838—1925) 对于日本石器时代遗迹的发掘和研究,在日本产生了很大震撼力。他用英文在东京大学发表了对武藏大森(在今东京吉祥寺一带)之贝塚的研究(Shell  Mounds of Omori),描述了古代日本的绳纹陶器。1879年,他的报告由矢田部良吉译成日文,题作《大森介墟古物篇》。莫斯的科学考古方法,深刻地影响了日本学界诸如坪井五郎等一批学者。而另一位美国考古学家高兰德 (William Gowland,1842—1922)关于古坟时代的考古和研究,更是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日本考古学之父。因为他们客观的、讲究证据的、尽可能还原古代实况的研究方式,不仅示范了一种科学方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日本所谓的“神代史”,瓦解了早期用神话传说构造起来的系谱。


大家可能都知道,现代历史学一开始就有一种使命感,就是追求真相。真相、真相、还是真相!用真相瓦解神话,用真相揭破谎言。而且现代的历史学相信,历史是有真相的,历史学是能够发现真相的,历史学家依靠证据可以恢复真相。现在,这种自信和使命,也许在后现代理论那里,有点儿被质疑,但是在19、20世纪这种信念很强大,而且是历史学领域的大潮流。在这股潮流里,在日本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科学”的历史研究风气。在这股历史学潮流中,日本明治时代的东洋学根据这一科学、客观、中立的立场,出现了旨在瓦解过去东亚(中国、朝鲜和日本)传统的历史系谱,用西方近代的判断方式和概念工具,对东亚历史重新进行叙述和整编的取向。


这里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过去,中国一直依循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历史脉络,朝鲜则有檀君和朱蒙的传说,日本则有神武天皇的传说,这都是“起源”神话,也就是构造出来的国家和民族的神话或者叫作神圣历史。可是,那珂通世(なか みちよ,1851—1908)《支那通史》(1888)就已经对此表示怀疑,指出三皇只不过是“后人徒设其名,以表三才开始之序也”。白鸟库吉则在明治二十七年(1894)写了《檀君考》,对朝鲜流传的早期神话加以批判,指出这是朝鲜半岛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为了统一重塑历史,从《魏书》里面找出一个“檀君王俭”,来证明自己的历史仿佛尧舜禹,比殷周之际的箕子要长。而檀君神话,可能来自佛教的牛头旃檀故事,在中国实际上是东晋咸安二年(373)至北齐天保二年(551)之间才形成的,那时在朝鲜半岛还是高句丽的鼎盛时代。同样,白鸟库吉还撰写了 《支那古传说之研究》和《关于尚书的高等研究》,他和那珂通世一样,质疑中国传说中的帝王尧、舜、禹,只不过是比附后世儒家所谓“三才”即天(天下为公)、人(孝顺伦理)、地(勤劳成长)三种价值。在这里,中国和朝鲜的“五千年文明和历史”都被他颠覆了;同样,他的私淑弟子津田左右吉(つだ そうきち,1873—1961)对于日本神代史、天皇万世一系的质疑,也同样颠覆了传说中的日本历史。而后来的今西龙(いちにし りゅう, 1875—1932)则更精细地考证了朝鲜的早期神话传说,在《檀君考》里面指 出,檀君不过是平壤一带的神话传说,原本只是地方性的,加上当地流行的萨满仪式,直到蒙元入侵的时候,为了鼓舞和动员高丽民众,建构自己的认同,檀君才被塑造成全民族的始祖。


这一类研究,对于现代历史学产生的影响,就是把传说和神话从历史里面驱逐出去。说到这里,也许大家会联想起中国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运动。东亚整个早期历史的再书写,把神话传说从历史里面驱逐出去,使原本神圣化的古代不再具有神圣性,打破古代(在中国是三代)黄金时代的想象。这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学术史上的大趋势,就是东亚历史学现代转 型的大趋势。


除此之外,明治时期日本的东洋学,出现的另一个很大转变是传统日本关于中国的学问(比如汉学),转化成具有现代性意味的东洋学。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新趋向,其中最重要的是,更加注意史料的批判,更加注意中国的周边。由于涉及史料的视野超越了汉族中国经典,使得历史学更注重证据和更加科学化,这都是现代的学术意识。其中和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最有关系的,就是一方面超越汉族为主的传统中国,一方面超越王朝为中心的传统文献,把原来的中国史放大为东洋史。所以,我们应该承认,日本明治时期形成的东洋学是很现代的学术。现在流行一个词叫作“现代性”,这种追求客观、中立、科学的历史研究,相信历史有真相,相信这个真相可以被认识, 也可以说是历史学的现代性吧。


上面我讲的,好像主要是出自东京帝国大学那个学脉。其实应当说,在日本明治时代,不只是东京帝国大学一脉,也不只有西方现代史学的单一影响。其实,在日本现代东洋学里面,从京都帝国大学一脉那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清代考据学的资源,也在起着催化转型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日本东洋学从日本“汉学”或者日本对于中国学术的传统知识中,也转化出来一种很“现代”的研究方法。


大家知道,日本汉学(かんがく)和我们现在讲的欧美汉学(sinology) 不完全一样。在日本语境中,它指的是对汉文典籍的学习和对儒家思想的研 究,这使得一部分日本学者,从这些知识传统中,直接继承了中国宋代、明代和清代的知识传统和问题意识。特别是有一部分人受清代学术影响,沿袭 了中国清代的考据学传统。到了明治时代,一些学者又把这些知识和方法, 与来自西洋的近代主义思路结合起来。其中,这一风气在日本东洋学里表现特别明显的,是所谓“京都学派”,即以狩野直喜(かの なおき,1868— 1947)、内藤湖南(ないと こなん,1866—1934)和藤田丰八(ふじだ とよ はち,1869—1928)为代表的一批人。


可以一提的是,中国学者罗振玉、王国维曾经长期住在京都,既深受日本京都东洋学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了京都东洋学。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里说到王国维与罗振玉曾一道在京都,有两句是“东国儒英谁地主?藤田狩野内藤虎”,就是说的藤田丰八、狩野直喜和内藤虎次郎(湖南)。这批人跟东京那些受到欧洲学术风气影响的学者相比,好像有一点儿不 太一样,无论在学术方法上、研究重心上,还是价值判断上,都是如此。其中, 有三点很重要。第一,他们认为,现实中国虽然不好,但历史中国还是很好的,中国传统中的那些思想、知识和学术,还是很了不起的,像章学诚、崔述等,就很有科学精神。这一点与东京不太一样。第二,他们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往往心中的问题意识来自日本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的政治、 社会、思想、文学与日本的关系。第三,他们离明治时代的政治中心比较远,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也比较淡,因此他们采取的似乎是一种更加中立、科学、强调理解的研究方式。他们将来自中国的这种考据学学术传统,与现代科学规范相结合, 形成后来所说的京都学派。后来,他们提出很多关于亚洲和中国的历史见解,比如“唐宋变革”“明清学术的近代色彩”“中古的贵族社会”等,都很有影响。


很多人都把学术史上日本的关东和关西,分成所谓东京学派和京都学派, 据说这是日本现代中国学的风景之一。但是,从根底里说,他们都是在明治大正时代大潮流之下形成的,相同的地方更多。怎么说呢?归纳起来有三点:(1)他们都开始不局限于传统历史文献,重视边缘资料与实地考察;(2)研究的视野,同样逐渐超越传统汉族中国或中央王朝,把满蒙回藏鲜甚至更远的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纳入考察范围;(3)他们都越来越注重新问题和新观念。


京都帝国大学的学者和东京帝国大学的学者一样,也注意发掘西域、南海和满蒙的资料,像内藤湖南对满洲档案的注意就是一例,他曾经编辑了蒙文版的《蒙古源流》,也在日俄战争后在沈阳故宫发现《五体清文鉴》,还收集了很多满文老档案,出版了《满蒙丛书》;而狩野直喜更是日本最早研究敦煌文书的学者之一。1909年,敦煌发现古文书的消息,先是由于伯希和在北京的宣传,后是经过北京一家书店文求堂的日本老板田中庆太郎,以及中国学者罗振玉的介绍,狩野直喜就特别注意到敦煌文书的意义,他请罗振玉代拍了照片。这一年的11月,也就是伯希和透露消息的一个月以后,狩野直喜就率先在京都史学研究会第二届会议上举行了展览活动,引起当时京都很多学者(如小川琢治、富冈谦藏、滨田耕作、羽田亨、桑原骘藏等人)的注意,还约定分头研究,他本人开始了敦煌本《老子化胡经》的研究。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他更亲自到欧洲调查敦煌文书。再过一年(1913),他在支那学会上做了《敦煌发掘物视察谈》的报告。到了1917年,他又在支那学会上做了《关于敦煌遗书》的报告,促进了日本学界对敦煌的关注。他自己则对敦煌文书里面的俗文学资料(比如变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16年就发表过《支那俗文学史研究的资料》。大家可以联想到,当时在京都的罗振玉、王国维等,也都受了他的启发。狩野直喜等日本学者后来居上,在敦煌研究方面,反过来对中国学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实,明治、大正年间东京与京都的学风,未必那么截然两分,而是彼此交错,互相影响。像在京都任教的藤田丰八、桑原骘藏以及后来的羽田亨、矢野仁一、宫崎市定等,与东京究竟有多大区别?恐怕很难说。更何况他们都在明治、大正日本学术整体转型的大背景和大趋势里。当然,如果从学术特色上说,和东京帝国大学为中心的那些东洋史学者比起来,也许京都帝国大学的一部分学者,他们的主要学术贡献和研究特色不是满蒙回藏的研究,而是在传统中国的文献中不断发掘出有关中国的新资料。包括后来对中国影响很大的清代学术研究,例如对考据学者崔述的发掘和研究,对史学家章学诚的研究,以及当年胡适都曾经受到日本学者那珂通世和内藤湖南的启发和影响;而鲁迅撰写《中国小说史略》,虽然不应当说是“抄袭”日本成果,但也应该承认,确实受到过日本人盐谷温《中国小说概论》的启发。


以上,是日本东洋学转型的一个方面,大家如果有兴趣,我愿意向大家推荐一本老书:王古鲁《最近日人研究中国学术之一斑》。这部书现在没有重印是很奇怪的,在1936年它刚刚出版的时候,很多人都很重视,有过好些书评,虽然它主要是编译,也就是编译日本人自己的综述,但是王古鲁还 是做了一番整合和评论。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附录”部分,题为 “明治维新以来日人研究中国学术之趋势”,里面有王古鲁自己的分析,很值得一看。


总而言之,明治、大正时期,是日本东洋学追求现代性的时代。换句话说,就是明治、大正时代的日本中国学,有意识地把传统中国影响下的学术 (汉学),转化为具有现代科学特质的东洋学,把单纯的汉族中国的文史研究,转化为对中国及其周边也就是“亚洲”的研究。这种转换不仅对当时的日本学界,也曾经对近代中国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 “与欧人争胜”:欧洲东方学与日本东洋学的趋势


更重要的是第二方面,也就是当时欧洲所谓“东方学”对日本学界产生的刺激。


事实上,欧洲人的东方学在源头上,跟早期传教士对中国和日本的考察,以及新兴的人类学对亚洲的阐释分不开。18—19世纪欧洲东方学和传教士、人类学家、探险者都是彼此有关的。一方面,传教士了解中国和日本,跟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学家,尤其是日本熟读中国经典的学者不一样,他 们往往带有传教信念,所以会深入边缘地方,下潜到基层社会,去了解跟经典中、文献中的中国不太一样的中国。另一方面,当时一些欧洲学者在亚洲探险,同时做人类学和文化学的比较,甚至进行地质、动植物、语言学的研究。当然有人说这是为殖民主义深入亚洲做准备,但在这个探险过程中,欧洲东方学者对中国及中国周边,比如印度支那半岛,以及蒙古、新疆、西 藏、云南这些地方,乃至所谓“亚洲内陆”,都有很多了解。这些学者包括李希霍芬、斯文·赫定,还有斯坦因、伯希和,以及一些俄国学人。欧洲人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对亚洲的了解,促使欧洲学者形成后来人们所说的“西域南海之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学界。


日本学界从一开始就有跟欧洲东方学争胜的心理。我曾经在《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写道:“日本学者对于进入世界学术潮 流相当自信,他们甚至觉得,日本人比中国人更懂得西洋新方法,又比西洋人更善于阅读东洋文献,所以,日本才应当是‘东洋学’的前沿。”也就是说,在日本学界,有一个“究竟是谁更了解亚洲”的动力在里面,当然也有谁是亚洲的主人这个意识在里面。这很快就刺激出来一种学术倾向,日本也不再把汉族中国当作唯一的或主要的研究对象,而是把中国及其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亚洲,都放置在日本的所谓“东洋学”的研究范围内。


这里,我们不妨粗线条地回顾一下18世纪欧洲人对东亚史的认识。


最早研究和撰写中国或者亚洲历史的,是来中国的传教士。在书写东方历史的欧洲来华传教士里面,有几个人很值得注意。首先,是法国传教士冯秉正(Joseph-Francois-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1669—1748)。他编写有《中国通史》12卷,唐代以前的部分,本来是对朱熹《通鉴纲目》的编译,唐代以后宋元的部分,则加上明代商辂《续通鉴纲目》,而明代以及明清之际的历史,主要是收集了明末清初的一些史料,加上传教士们自己的见闻。这部书编纂完成以后,在1737年,也就是乾隆二年送回法国。当时,法兰西金石考古文艺院秘书长准备出版这部大书,但是很不幸,这个秘书长很快去世了,而冯秉正也在十年以后去世,这部书的出版就搁置下来。一直到 1773年耶稣会解散后,人们于1775年在里昂的大学院(Grand College)图书馆发现了书稿,这才让它得以陆续出版(1777—1783)。后来,到了1785年, 又出版了第13卷,这不是冯秉正的著作,而是古罗歇神父的《中国志》(巴黎,1785年)。根据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1891—1974)的说法,这部书一 出版,“不知为欧洲之中国史,尤其是不懂中文者的中国历史增添了多少知识!极大地推动了欧洲中国学日新月异”。后来,法国学者考狄(一译高第,Henri Cordier,1849—1925)的《中国通史》就受到他的很大影响。


但是如果注意看欧洲东方学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后来情况在逐渐变化。如果说这部《中国志》教给人们的还是传统知识,仍然局限在“传统的中央王朝”历史里面。那么,这个时代其他的法国传教士,则看到了汉族中国之外的情况有一些变化,明清易代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看刘应 (Claude de Visdelou,1656—1737),他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到中国来的, 那个时候中国已经是大清帝国了。他很敏感地注意到,书写东方历史不能仅仅围绕汉族中国和中央王朝,而要注意塞外和周边其他民族的历史。不过,由于流传的文字史料不足,他也强调汉文史料的重要性,他觉得“东方文库”里面,没有依靠中国的资料是一个遗憾,所以,他翻译了中国各部正史里面有关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的记载,又取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四裔 考》,编成《鞑靼史》(Historie de la Tartarie)四卷稿本。这个取向在稍稍晚 一些的传教士,比如宋君荣(Antoine Caubil,1689—1759)那里看得更清楚。他到中国来之后,不仅学了汉语,而且学习了满文。他在1739年出版了《蒙古史》(Historie de Gentchiscan et de Toute la dynastie des Mongous, Paris: De  l’imprimerie de Quillau,1739),虽然他还是主要利用清代学者邵远平的《续弘简录》即《元史类编》等资料,但他的关注焦点,显然并不是只有传统中央王朝了,也许是因为那个时代,中国已经是一个包括满蒙汉在内的庞大帝国,不能只关注汉族中国了。


有的学者把17世纪之后,欧洲传教士逐渐关注汉族中国之外所谓“四裔”的趋势,叫作“前民族志”(Proto-ethnography)观察。比如葡萄牙人曾德昭(Alvaro Semedo,1585—1658)的《大中国志》有关中国北方“鞑靼” 应分为东、北、西三部的说法,以及对满洲人的一些记载;意大利人卫匡国 (Martino Martini,1614—1661)的《鞑靼战纪》对所谓满洲鞑靼也就是女真后裔的记载,特别是对于明清易代,鞑靼统治中国的记载,也已经使得“没有历史的人民”或者“不为西方所知”的中国四裔即非汉族群,进入了西方学者的视野。应当说,再往后一些,上面我们提及刘应和宋君荣的那种研究趋势,或许在18世纪还未必开花,但是在19世纪则逐渐结果。可以说,欧洲东方学的巨大变化,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家可以注意到,那个时 代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纷纷成立了东方学会或者亚洲学会,一大批很惊人的、有关亚洲史的学术成果产生出来了。


我们举两个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东方学者的例子和一个文献的例子:


1. 法国人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1788—1832)。据说他身体极 差,而且很早就一只眼睛失明,但他是个神童,11岁的时候就自己编了一本 《神话小词典》,14岁就编过《英国皇室系谱》。1815年也就是清朝嘉庆二十 年,他27岁,担任法兰西学院特地创设的“汉学讲座”第一任教授,第二年就被选为法国著名的金石文学院的院士。


他 在1829年 出 版 了《 新 亚 细 亚 杂 纂 》 两 卷 本(Nouveaux Melange  asiatiques,2 tomes, Paris,1829)。大家注意,其中的第一卷,就包括对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的译注,根据清代邵远平《续弘简录》编译的《旭烈兀西征记》,根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对西藏和中亚住民的研究,还有 对《马可波罗游记》的研究,关于日本的《小笠原岛志》,以及《基于回教文献之蒙古史》等;第二卷里面又有《蒙古皇帝海山论》,有关成吉思汗以 及其后的各色人包括回鹘出身的宰相统阿、蒙古将军速不歹等的人物论,佛图澄的传记,以及传教士人物等,当然也包括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些人物。


2. 德国人克拉普罗特(Julius Heinrich Klaproth,1783—1835)。这是一个精通汉语、满语、回鹘文等语言的学者,他和雷慕沙都是欧洲亚细亚学会的发起 人。他在20岁左右就写了《中国佛教》《满清中国征服记》等论文。1806年他 23岁的时候到中国,开始收集汉、满、蒙、藏文资料。他曾经编纂过第一本德国图书馆中文藏书目录,出版过《亚细亚文学、历史、语言杂稿》(1810),也出版过汉文、回鹘文双语对照的《高昌译语》(1820)。其中,断定维吾尔人属 于突厥种的著名论文《畏兀儿言语文字考》,就是在1812年发表的。


他最重要的著作是《亚细亚杂考》(Memoires ralatifs a I’Asie, contenant  des recherc heshistoriques, geographiques et philosophiques sur les peuples de  I’Orient, 3 tomes, Paris, 1826—1828)。其中,第一卷有《俄清国境考》《中国 纪录中的俄国》《蒙古可汗史:蒙古源流的批评》《台湾岛志》《台湾语汇》 《满族起源考》《鞑靼考》;第二卷有《蒙古所传佛经》《琉球诸岛志》《和阗 城的历史》《中日所绘制的印度地图》;第三卷有《中国的异名》《阿富汗族 的语言》《阿罗史密斯的亚洲地图》《大英博物馆藏日本所绘世界图》,以及有关满文的研究论文等。


3. 以上是两个欧洲东方学者,我们大概可以看出他们的研究取向。下面是一部书,我们再从这部文献的研究中看看他们的兴趣在那里。这部书就是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是元代温州人周达观在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奉命随团出使真腊之后,对真腊也就是今柬埔寨情况的记载,大约成书于14世纪初。因为周达观在真腊住了差不多一年,对当地情况有深入了解,这一文献是那个时代对柬埔寨唯一也是最可靠、最详细的记载,因此非常珍贵。中国学者研究不多,但自19世纪起,由于法国进入东南亚,所以法国学者一直非常关注这部文献。1819年,前面提到的雷慕沙根据《古今图书集成》本,翻译了这部文献,大家知道,这种涉及古代异邦的文献,有很多地名、人名、 风俗、事物,都是需要通过各种证据来考证的,所以这一翻译就等于是一次历史文献的考证;接着在1902年,著名的伯希和又根据《古今说海》对这部书做了译注,比雷慕沙的本子更为精审,这个译注由冯承钧翻译成中文,收在《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中。伯希和本来还想完成更加详细和周密的新译本,但是这个工作一直没有完成,直到他去世后的1951年,才由戴密微 (Paul Demiéville,1894—1979)和戈岱司(George Coedes, 1886—1969)续补并整理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这些涉及中国四裔或者说亚洲的文献 与史地研究,有多么浓厚和持久的兴趣。


从以上这三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欧洲东方学的视野是整个亚洲,他们不仅对中国有兴趣,而且对整个亚洲都有兴趣。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 叶,欧洲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东方学者,他们的研究范围都不局限在中国本部, 所以也不能说是汉学家,这里仅列举几位,他们主要来自法国、英国以及荷兰等国:


法国人儒莲(Stanislas A. Julien,1797—1873)翻译《大唐西域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法国人毕瓯(édouard Biot,1803—1850)翻译《算法统宗》等。

英国人玉尔(Henry Yule,1820—1889)在1871年就译注了《马可波罗 行纪》,又著有《东域记程录丛》,后由考狄修订。法国人考狄著有《中国学书目》。

荷兰人高延(Jan Jakob Maria de Groot,1854—1921)著有《中国宗教系统》六卷本。

法国人烈维(Sylvain Lévi,1863—1935)研究梵文、佛教和中印交通史。


其中,特别值得介绍的,是法国学者沙畹(édouard émmannuel  Chavannes,1865—1918)。他除了做过《史记》的翻译之外,还对汉族中国之外的中亚、印度、南海等区域的中西交通史,始终特别关注。他对《魏书·西戎传》(1905)、《后汉书·西域传》(1907)、《后汉书·班超班勇传》 等有关中西交通的文献,做过很深入的研究;在文献翻译上,除了他的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1894)法文译本获得“儒莲奖”之外,还有与人合译的《悟空行纪》(1895),北魏《宋云行纪》(1903)、宋初《继业行纪》 (1902、1904)以及宋代出使辽金的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1897—1898)、南宋淳熙年间周辉《北辕录》(1904)的译本;同时,他也对景教碑 (1897)、突厥12支(1906)、印度来华僧人僧会(1909)、求那跋摩(1904)、 阇那崛多(1905)进行过研究或考证。此外,如果你要了解今天的云南,也要看他当年对南诏德化碑等石刻资料(1900、1909)、丽江历史(1912)等的研究论述。大家可以思考,他的关注点在哪里?



他还有三个著名的学生,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伯希和、马伯乐(Henri  Masparo,1883—1944)、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他们大体上 都延续了这一路数。所以,欧洲19至20世纪的东方学有两大特点:第一是视野放大到整个亚洲。虽然中国研究还是大宗,但他们的视野早就已经扩大到整个亚洲,难怪后来冯承钧翻译欧洲学者的东方学研究论著集成,名字就叫作“西域南海史地译丛”。西域之学包括中亚、西亚、南亚,南海之学则涉及东亚和东南亚。第二是语言学的发达。无论在埃及、印度还是中国研究 上,欧洲学者的语言工具都格外出色,这是欧洲汉学和东方学的长处,他们不仅掌握汉语,而且掌握很多活的和死的亚洲语言,不仅有梵文、藏文、巴 利文、吐火罗文等,还包括东南亚的各种语文。


到了19世纪下半叶,俄国学者也投身亚洲研究的潮流。当时,俄罗斯逐渐并吞了中亚各国。1860年之后,它先后蚕食了现在的木鹿(Merv,又称 “马鲁”,在今土库曼斯坦)、布哈拉(Bukhara,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Samarqand,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希瓦(Xiva,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即 古代之花剌子模)等,领土从里海一直延伸到阿姆河,并且向南发展,寻求打通进入印度的通道。这种扩张趋势和早就在印度拥有利益的英国发生了冲 突,比如在阿富汗等地。当时,英国采取“前进政策”(forward policy),控制了整个克什米尔。1880年,英国又把阿富汗纳为保护国。在这种背景下, 英国人也好,俄国人也好,都对中亚、西藏、新疆、蒙古的民族、语言、历史产生极大的兴趣,很多探险者就出现在那个时代,好多旅行家就是探险家,旅行记就是考察报告,形成了一种对陌生、未知、荒蛮区域的探索风气。俄国人中间最重要的,就是有名的普尔热瓦尔斯基(Nikolay Mikhaylovich  Przhevalsky,1839—1888)上校,他曾在骑兵护送下,从西伯利亚出发,经过 新疆的罗布泊,越过昆仑山,进入青海和西藏,以及中亚地区。


这些当然是政治意图刺激下的探险活动。不过从学术史上看,在那个时代也就是19世纪,欧洲兴起的“亚洲”热,以及对陌生异邦的历史和语言的重视,带动了这一风气向学术研究方向发展。当时原著的校订、翻译、注释、 考证,成为东方学的“第一工作”,而阿拉伯文、突厥文、拉丁文、梵文、中 文、波斯文的文本被高度重视,也被大量翻译,逐渐刺激和探明了亚洲内部、 欧亚之间,特别是中国和欧洲之间那么广大的区域的交往及其影响。


俄国人后来居上,也很快加入了“亚洲研究”或者东方学研究。我不懂俄语,但是通过翻译的文献知道,俄国东方学也很值得注意。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学者中文名叫贝勒(Emil.V. Bretschneider, 1833—1901),就很值得我们加以关注。1866年,贝勒曾经作为医生在俄国驻大清国使馆工作,从 33岁一直到50岁,在中国住了17年。当时,他在北京东正教大主教的指导下,学习东方语言和知识,当时北京的东正教大主教帕拉迪乌斯(Paladius) 在中国生活30多年,很有学问。贝勒的一些论文刊在《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会刊》(Journal of North-China Branch of Royal Asiatic Society)上,比如《中亚与西亚中古时代之史地考》(1875)、《先辈欧洲人对中国植物的研究》 (1879)、《中国植物志》三篇(1881、1890、1894)等。他在植物、地图特 别是西域研究方面很有成就。此外,他对中西交通、中亚史地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在英文的《教务杂志》(Chinese Recorder)上,他写于1870年的《大 秦国》(“Ta-Ts’in Kuo”)一文率先指出中国古文献中的“大秦国”就是罗马, 这很正确;而他1870年写的《扶桑国,或谁发现美洲?》(“Fu-Sang, or Who  Discovered America?”),虽然不可靠,但也开启了后来所谓“中国发现美洲” 的话题;特别是他编的《中古中国西域旅行者纪行》(1875),有点类似王国维的《蒙古史料校注》,汇集了耶律楚材《西游录》、乌古孙仲端《北使记》、 丘处机(也就是长春真人)《西游记》、常德《西使记》、《元史·耶律希亮 传》等进行校注,但比起王国维的类似工作,要早了差不多40年。


还有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值得注意,这就是1890年《通报》(T’oung Pao) 的创刊。


法国东方学家考狄(高第)和荷兰学者施莱格尔(Gustav Schlegel, 1840—1903,曾任荷兰自然博物馆馆长、莱顿大学教授,研究中国与日本, 曾经编有《荷[兰])汉词典》四卷本,也有关于天地会的著作),在莱顿创 立了《通报》这份东方学的杂志。在《通报》创刊的第1卷上,共发表了13 篇文章,其中12篇由考狄亲自撰写。这个杂志在此后的100多年里,一直到现在,始终是有关东亚或者亚洲研究的最重要刊物,而它最初的副标题,就是“东亚历史、语言、地理、人种志研究的档案”。


有关欧洲东方学这一方面,我想向大家郑重推荐冯承钧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关西学和中外交通部分的若干篇提要。这些提要现在收入 《冯承钧学术著作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下册。这实际上 是一本很好的早期欧洲东方学的入门读物。它的前半部分,一一介绍了伯希和、沙畹、多桑、希勒格、色伽兰(谢阁兰)、烈维、费瑯等欧洲大学者的东方学著作,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欧洲东方学在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大体趋向;中间的部分,是关于明清以来传教士著作的介绍,从里面可以看到西学传入中国的轨迹;再往后,则是中国学者对于中西交通史方面的研究, 这也是这一领域很好的简明学术史纲要。以前有成语叫作“按图索骥”,还有一句叫“顺藤摸瓜”,其实,冯承钧的这些提要就是一个很好的入门和进阶,如果你要粗粗了解,只需要看看提要;如果你想进一步深入研究,那你就按照提要,把原书找来仔细看看。


至此,在我这些粗略的介绍中,人们可以看到,19世纪蓬勃发展的欧洲东方学所发展出来的新领域和新兴趣,和中国、日本、朝鲜、越南依据经典汉文文献进行研究的传统领域是相当不同的,前者关注以下几方面:


1. 西域与南海之学,地域范围包括蒙古、中亚与新疆、西藏、满鲜、琉球与台湾、东南亚;

2. 走进宗教与社会—佛教与道教、民间宗教、社会生活礼俗(如高延和禄是遒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沙畹对道教泰山投简的研究等);

3. 历史与语言的结合—中亚、蒙古、满洲、西藏以及东南亚各种语言文字;

4. 中国与周边之交往—旅行记、出使行纪、诸蕃志、殊域志、航海记录等;

5. 边缘资料的发现—西域(中亚)南海(东南亚)的资料、敦煌文书和民间文献、异族语言的文献(如蒙古史)。


我想,这就是那个时代所谓“预流”之学问,或者说是“国际”的学问。那么,为什么这一学术取向,会成为潮流?一方面,当然是“形势比人强”,近代欧美列强的力量大,他们的学术取向也就成了潮流;另一方面, 这些又确实是东方人研究东方,所缺失的或落后的地方。正因如此,19世纪末,欧洲东方学给日本学者造成了巨大的刺激。原来,日本学界有一种固执观念,认为日本比欧洲人更懂得东亚,更懂中国,可是这个时候他们却发现,近代以来,特别是在西域、南海这些区域,由于工具、资料和方法上的差异,欧洲人比日本人早走了一步,这使得在理解“亚洲”和“中国”上,日本已经落后于欧洲。


欧洲东方学的刺激,应当是日本东洋史研究发生变化的一大背景。就这一点而言,如果看明治四十年(1907)白鸟库吉撰写的《亚洲研究为战后一大事业》,就可以看到他感到焦虑的是,英国除了在伦敦设立皇家亚洲学会, 还在印度、中国和韩国设立支部,发行杂志与调查报告;法国在巴黎建立了东方语言学校及亚洲学会,在越南的河内设立法国远东学院,发行考察远东与东南亚历史与文物的杂志;德国在柏林大学设立东方语言学校,发行了亚洲研究的刊物;俄国也因为领土大半在亚洲的缘故,亚洲研究更加兴盛,甚至在海参崴设立东方学院专门从事远东的研究调查。他在震惊之余,很感慨欧洲诸国亚洲研究的著作之多,“远在本国人梦想之外”。

据榎一雄(えのき かずお,1913—1989)回忆说,白鸟库吉还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深受那珂通世的影响—那珂通世的意义,下文再仔细讲—他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东洋史不只是中国史,而是东洋各国的历史。那珂通世在明治二十七八年(1894、1895)也就是甲午战争前后,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白鸟库吉就立志要超越欧洲人,使得日本在亚洲史领域的研究水准也高于欧洲。有一个故事很有象征意义,据说桑原骘藏(くわば ら じつぞう,1871—1931)曾经从别人那里听说,法国学者沙畹不仅阅读过 《悟空行记》,而且在1895年就对这个唐代就在西域天竺居留达数十年的佛教僧人旅行记做过很好的译注和考证,而日本学者包括他本人,却连“悟空” 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因此大受震惊和刺激,觉得必须迎头赶上,和西人一较高下。因此,日本东洋学家们要努力通过和西方学术一致的工具、资料和方法,研究西方学界感兴趣的领域、课题和问题,使用和西方科学相同或相似的、被标榜为“中立”的所谓客观主义立场,来促进日本“东洋学”的形成。在这些方面,最重要的领域就是所谓“四裔之学”,而所谓“四裔之学”实际上就是亚洲区域的史地语文。


我们来看明治、大正年间这两个日本顶级学者的夫子自道。白鸟库吉《满鲜史研究的三十年》中说:


为了不输给欧美学者,我们建立了规模很大的东洋历史学会,与实业家、政治家携手,提倡根本的东洋研究的必要性。特别是,当时欧美人在东洋研究方面,多在中国、蒙古、中亚,确实其中有非常权威的成就,但是,在满洲和朝鲜研究上,却尚有未开拓处,因此,我们日本人必须要在欧洲人没有进入的满洲、朝鲜的历史地理方面,有自己的成果。


桑原骘藏《支那学研究者的任务》曾列举美国的柔克义(Rockhill,研究 西藏和蒙古佛教、文化、地理及《诸蕃志》《岛夷志略》等有关南海交通的文献)、英国的菲利普斯(Phillips,研究荷兰占领时期的台湾史及明代中国与南洋交通)、卫礼(Wylie,精通蒙古文、梵文、满文,研究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理雅各(Legge,研究和翻译中国经典)、俄国的贝勒(研究蒙古时 代)等人的成果,沉痛检讨“我国(日本)最大的失误,在于我国的支那学研究,还没有充分使用科学的方法”。


正是在这一学术史的大背景下,日本东洋学界,以东京帝国大学和白鸟库吉为代表,开始了与欧洲东方学争胜的努力。


一方面,东京帝国大学在哲学、和文学、汉文学之外,在1886年新设立 “博言学科”,也就是欧洲所谓Philology(1900年改为“言语学科”),在欧洲人巴兹尔·H.张伯伦(Basil H. Chamberlain)的推动下,发展文献学和语言学结合的方向(高楠顺次郎和上田万年是最早的博言学科教授)。另一方面, 佛教界的南条文雄、笠原研寿也去欧洲留学,学习当时德国和英国的比较宗教与比较语言,主攻梵文、藏文和巴利文。配合这一趋势,寺本雅婉等人也在政府支持下,到处收集满文、蒙文、藏文的大藏经,推动了各种语言之学的兴盛。而在考古方面,日本学者也开始把注意焦点,从中国扩大到整个东亚甚至亚洲,中村久四郎(なかやま きゅうしろう,1874—1961)曾经指出,明治四十年到大正初年,像关野贞、鸟居龙藏、滨田耕作等人,已经把考古的空间延伸到满洲、朝鲜、蒙古。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东方对欧洲文明有一些疑问,因此更要从东方自身寻找文明源头。为了回应和推翻瑞典学者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的“文化西来说”,他们对东亚整体的考古就更有兴趣,除了外蒙古、西伯利亚之外,他们对于古代朝鲜如汉代乐浪郡的考古、吉林集安的高句丽早期王陵的考古,都发展起来。


其中,明治、大正年间最值得注意的,当然是白鸟库吉的研究成就。他最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基本都是围绕着中国四裔展开的历史与语言研究。例如他在赫尔辛基世界东方学会上引起轰动的报告《突厥阙特勤碑铭考》和 《匈奴及东胡诸族语言考》(发表于1900年圣彼得堡的《学士院杂志》第13卷 第2期),1902年在德国汉堡世界东方学会上获得好评的《关于乌孙的考察》 和《朝鲜古代王号考》,1922年在巴黎亚细亚学会百年纪念会上发表的《匈奴起源考》等,都属于这一类论著。正如市村瓒次郎所说,白鸟库吉的研究囊括“东南西北”,东是朝鲜、满洲和日本,南是东南亚,西是中亚和西南亚的民族,北是蒙古。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看看他的论著。他的一些论著分别由王古鲁和方壮猷翻译,很早就在中国出版了。王古鲁翻译的《塞外史地论文译丛》,收有白鸟库吉著名的《条支国考》《大秦及拂冧国考》;方壮猷翻译的《东胡民族考》,收有《东胡考》《乌桓鲜卑考》《羯胡考》等,都是有关中古中国影响甚大的北方非汉族有关族源与文化问题的考证。


让我们具体看一个例子。你如果读《东胡民族考》里白鸟库吉的各篇论文,就会发现他对“东胡”的研究相当深入。首先,他对欧洲东方学家们把“东胡”整个说成“通古斯”族,是相当不赞成的。比如雷慕沙、克拉普罗特等把东胡说成是蔓衍于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民族的总称,但是,他引用《史记·匈奴列传》和其他资料证明,早期的“东胡”只是中原汉人对北方匈奴以东部族的称呼,大体上在宣化(今河北)以东、沈辽(今辽宁)以 北,他们和匈奴/蒙古人有关,因为在东方,所以叫作“东胡”,并不在西伯 利亚。他特别指出,古代族群的名称,开始往往是“一地方之小名”,只是因为历史变化或势力扩张,“遂成一国一洲之总称”,就像邪马台变成日本之名、鞑靼变成蒙古之名,所以考察“东胡”也要注意历史变化。其次,他非常仔细地考证了属于东胡的乌丸(乌桓)、鲜卑、揭胡、蠕蠕、吐谷浑等族群的起源和位置,这一点虽然主要依赖中古中国的文献,但也充分使用当时留下的各种语词,进行对比和考证。再次,他充分运用突厥、蒙古、回鹘、契丹、西夏、女真等语文,特别是突厥各部的语言资料,对北方胡人各种姓氏进行考证,如慕容、拓跋、秃髪、宇文、乞伏、地豆于等。比如“慕容”这个姓氏,他破除了古代中国人望文生义,把慕容解释为“步摇”或 “爱慕美颜”的说法,指出慕容氏出自“西喇木伦至义州”即右北平到上谷 一带,发展到东北靠近朝鲜的区域,所以他们用“燕”这个名称。慕容是胡语即古文献中之“莫舆”,应当是Ba-yan的汉语写法,在突厥、蒙古、通古斯语中,就是“富裕”的意思,它原来是一个部族酋长的美称,后来成为一个族群的姓氏,这一说法很有意思。又比如说,羯胡的石勒,《魏书》卷九五说他小字“匍勒”,白鸟库吉则注意到《北史》卷九八《高车传》里面记载大和年间(487)豆仑西迁,自立为王,记载中有一句,“国人号之曰侯娄匍勒,犹魏言大天子也”。他敏感地注意到这个词,因为高车是突厥系的族群, 因此从突厥语来看,“大”就是ulu或者ulug,即“侯娄”,而君长或王,突厥 语是baj或beg或big,所以,他断定“匍勒”或即高车语的bejlik或者beglik。石勒的小字,也是大王或者天子的意思。他进一步说明,匈奴、突厥、通古斯语是互通词言,也就是有血缘关系的。这种充分运用历史文献和历史语言知识的考证方法,正是研究中古民族史的不二法门,所以,他在当时东西学界的声誉很高,成为中国周边历史、民族和地理研究的权威学者。


白鸟本人的学术研究成绩当然很大,但是从学术史上看,他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日本东洋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正如羽田亨(はねだ とおる, 1882—1955)回忆白鸟库吉一生事迹时所说,“振兴我国的东洋学,使之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学界之水准,乃是白鸟库吉博士的夙愿”。他列举白鸟库吉的功绩,包括:(1)组织亚细亚学会,并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和东洋协会调查部合作,出版学术报告,后来在明治四十四年(1911)改为《东洋学报》;(2)明治四十一年推动满铁株式会社进行满鲜历史地理的调查,编辑了《白山黑水文库》,出版《满洲历史地理》(包括德文版)、《朝鲜历史地理》;(3)大 正十三年(1924),他推动岩崎家建立了“东洋文库”并亲自担任理事和研究部长等。


在白鸟库吉之后,当过京都大学校长的羽田亨成了这一趋势的领袖人物。用石田干之助的话说,羽田亨推动了日本学界“注意中亚探险队的发现与成果,也注意到敦煌、高昌、龟兹、于阗遗址出土的如流沙坠简、石室遗书,以及这些发现带来的新方法,努力使用语言学知识,灵活地使用新出的残简逸籍,并介绍西方人的新材料和新研究,为我国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入主京都大学,为这个大学带来新风气,尤其是将敦煌学带入了京都大学。这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中国学的新潮流和新趋势,也是任何中亚、远东研究者不得不接触的新学问,也就是陈寅恪教授所谓的‘预流’,否则就 会‘不入流’”。


当时日本东洋学界对亚洲或者东亚史的研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裔之学”,成为一股很大的潮流。我们举一些例子,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和罗振玉、王国维都是好友的藤田丰八,他在中国待过十几年,汉语很好。他主要关注的就是西域和南海之学,尤其是东西交涉的历史。他对在敦煌发现的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做过笺释,对元代汪大渊记载海外各国情形的重要文献《岛夷志略》做过研究,就是因为这些文献是有关中外之间交通,是涉及中国之外史地的。他最重要的著作,当然是两卷本《东西交涉史研究》(1932— 1933),分为《南海篇》和《西域篇》,其中,尤其是1932年先行出版的《南海篇》,收录了二十几篇论文,更是这一领域必读的著作。有一些内容非常精彩,比如,他比桑原骘藏更早指出蒲寿庚是大食(阿拉伯)人,并且说明因为他并没有汉族中国人的认同感,做着宋朝的官儿,却帮助了蒙元入主中国;又比如,他还考证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先祖刘谦,也是大食人,这一点是他最先发现,当然后来陈寅恪等有一些修正和补充(可以看陈寅恪的《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不过也有人不同意,这可以另外讨论。所以,江上波夫(えがみ なみお,1906—2002)介绍说,藤田特别关注的,首先就是东西之间的交通路线和要冲,如城镇、港口,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历史地理;其次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殖民、物产、生活;再次是中亚和北亚游牧民族的起源、移动、王号、军队等。此外,像稍稍晚一点的池内宏(いけうち ひろし,1878—1952),是研究东亚如朝鲜史、日本史的 大学者,前面提到的今西龙(いちにし りゅう,1875—1932)则是研究朝鲜史的大学者。而再晚一点的,像原田淑人(はらだ よしと,1885—1974)对明代蒙古的研究和对满蒙的考古发掘;石浜纯太郎(いしはま じゅんたろ う,1888—1968)精于西夏、藏和满的历史和语言之研究;和田清(わだ せ い,1890—1963)精于满洲和蒙古的研究。这些学者的学术,都呈现了明治、 大正时代日本东洋学的取向。


羽田亨曾经总结说,这一时期日本东洋学的一些进步表现在:(1)东方 新的考古资料与诸文献的研究(如阙特勤碑);(2)古代语文的发现(如回鹘文、吐火罗文、西夏文);(3)西域各国的人种的研究;(4)各种非汉族宗教文 献的新发现(如摩尼教经典);(5)粟特文化对东方的影响;(6)回鹘文化的东渐。另外一个著名学者宫崎市定(みやざき いちさだ,1901—1995)也总结过明治大正时代东洋学的变化,从明治时代的那珂通世《支那通史》、桑原骘藏《中等东洋史》,到大正年间桑原骘藏《中等教育东洋史教科书》,当然也包括其他东洋史著作,这时日本逐渐明确了亚洲史就是东洋史的重要性, 也逐渐区分了单纯的中国史和东洋史,“中国史以记述中国自身沿革为最终目标,东洋史要解明东洋所包含的所有民族的命运”。


这个逐渐发展的历史学取向,就意味着要把研究视野从汉族中国拓展开,逐渐关注到整个东亚,甚至整个亚洲;把过去纯粹依赖文献进行的历史研究,变成结合考古学和语言学的历史研究。而现代形态的“东亚/亚洲史” 的研究,在日本就是这样在明治、大正年间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的。


三、 “有如国土”:明治大正时代日本的侵略野心与学术取向之关系


我如此强调日本东洋史研究者在超越汉族中国的历史研究方面的作用,并不是说同时代的中国学者,就不关注汉族中国之外的历史、地理与文化。事实上,从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也有后来叫作“西北史地之学”和“补订 重修元史”的学术潮流。正如王国维所说,“道咸以降,涂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务为前人所不为。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所以,王国维才说“道咸以降之学新”。这个观察,不是只有王国维一个人有,陈寅恪后来也说,晚清的学风“治经颇尚公羊春秋,乙部之学则喜谈西北史地”。并且指出,公羊学后来变成改制疑古,和浪漫的文学与变幻的政治连在一起,倒是西北史地之学比较接近朴学,将来可能“惊雷破柱,怒涛振海”。


为什么那个时候西北史地之学也开始兴盛呢?这大概和当时大清朝的周边环境刺激有关。大家知道,从康熙到乾隆,清朝开疆拓土,最终把西域、 西藏并入大清,使异域变成了新疆。但是,乾隆盛世之后,国势渐渐衰退, 俄国、英国等新帝国对中亚、新疆一带虎视眈眈,而大清帝国的理藩院,经营这一片新的土地,却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刚好,这时有一些知识人,由于各种机缘,到了新疆或者关注西北。于是,开始有一些西北史地著作出现,对原来属于异族殊方的边疆地区,进行了初具规模的研究,也撰写了不 少著作。比如:


刘统勋(1698—1773)《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七十一(姓尼玛查,字椿园,?—1785 ?)《西域闻见录》(包括 《新疆纪略》《外藩纪略》《西陲纪事本末》《回疆风土记》《军台道理表》)

祁韵士(1751—1815)《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祁韵士、祁隽藻(1793—1866)撰,张穆改订《皇朝藩部要略》

松筠(1752—1835)《伊犁总统事略》

徐松(1781—1848)《西域水道记》

魏源(1794—1857)《圣武记》

张穆(1805—1849)《蒙古游牧记》

何秋涛(1824—1862)《朔方备乘》


一直到光绪年间,还有韩善徽的《蒙古纪事本末》四卷出现。


至于重修元史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学者钱大昕之外,另有邵远平《续弘简录》即《元史类编》、汪辉祖《元史本证》、魏源《元史新编》。到了晚清民初,出现了域内域外的各种新史料,除了早先张穆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元朝秘史》、清初萨冈根据蒙文藏文资料撰写的《蒙古源流》之外,人们又看到了海外文献和论著(如波斯人拉施特哀丁的《史集》、蒙古人阿卜而嘎锡《突厥世系考》、法国人多桑《蒙古史》、西域人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等),于是又出现了不少有关蒙元历史的新著。比如洪钧(1839—1893) 在光绪三年(1877年)出使俄国,看到了很多新史料,于是撰写了《元史译文证补》30卷,他采用了国外的新资料,对蒙元帝国的初期历史(主要是太祖、太宗、定宗、宪宗这四朝的历史)做了补正。此后,屠寄(1856—1921) 撰《蒙兀儿史记》,用纪传体对开国武功和西域汗国的历史做了系统叙述;柯劭忞(1850—1933)撰《新元史》257卷,整个重写重编了蒙元史(1922年 出版后,曾作为正史);沈曾植(1850—1922)撰《蒙古源流笺证》,对原有文献做了精细的考证。如果我们再加上姚莹(1785—1853)《康輶纪行》15卷对西藏史地的记载,李文田(1834—1895)《元秘史注》15卷对蒙古早期历史的疏证,就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也就是道光、咸丰、同治以后,一直到民国初年,中国学界已经有了西北史地和异族历史的研究风气。


不过值得深思的是,晚清中国学术大势,并没有像陈寅恪所说的那样, 能够“惊雷破柱,怒涛振海”,这些超越中国本部的学术研究最终重返书斋, 成了“绝学”。前几年有一个年轻学者研究清代西北史地之学的著作,书名就叫《绝域与绝学》,绝域是指遥远的西域新疆,绝学就是西北史地之学。


这是为什么呢?我尝试做一个解释。


一般来说,现代的学术和政治,确实应当有一些距离,否则学术被政治纠缠和干扰,往往不能做到客观、中立和科学。但从学术史上看,人文学术的盛衰成败,又常常与政治分不开。什么是知识分子?按照爱德华·W. 萨义德(Edward W. Said)《知识分子论》的说法,知识分子就应当是在体制之外不断给他捣乱和批评的,换句话说,知识分子就是批评者。政治制度的实际变化,固然有执政的政治家的努力,学院的学者往往插不上手,不过如果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有问题,知识分子就要说话了,他的批评就像通常所说的啄木鸟,把有害的病虫剔除,让政治重返清明公正。历史学也是这样,历史学家可以通过历史知识,对现实政治表示支持、修正或反对,而现实政治有了历史知识的支持,就拥有历史合理性也就是权威性;如果现实政治没有历史知识的支持,那么它就没有合理性、权威性。由于政治影响每一个人,所以,政治在某种意义上,会对历史研究产生影响,历史研究也会对政治产生很大的作用,而在这种双向作用的过程中,学者也会经由政治关怀和社会影响,对学术方向有所引领或限制。以前,傅斯年就说过,“学问不应多受政治之支配,固然矣。然若以一种无聊之学问,其恶影响及于政治,自当在取缔之例”。其实,学术与政治之间,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界限,尤其是涉及国家、民族和认同的历史学,这是没有办法的。


中国的西北史地之学、重建蒙元史之学,并没有进入公众关注的政治领域,也没有和社会关怀挂上钩,却渐渐成为所谓“绝学”。什么是“绝学”?意味着它很难,会的人很少,阳春白雪,只是书斋的学问,也就是所谓荒江野老的素心之学。可是,日本的东洋学之所以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却是因为它和日本明治大正时代的政治有着紧密关联,具体说来,就是明治维新成功以后,东洋学的趋势,和日本试图成为东亚盟主,因而产生的领土要求和侵略野心,两者刚好合拍,政治和学术互相激荡,使得东洋学成为“显学”。大家知道,日本在1894年甲午战争打败清朝之前,就已经对中国有很大的心理优势,因为它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东方最先进的国家了,所以它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带有一种蔑视。日本当时的普遍心理,就是觉得历史中国和文化中国是很不错的,但现实中国是很差的。所以,它在通过明治维新成为现代化世界强国以后,就对中国产生了很强烈的傲慢意识,甚至认为,中国应该被瓜分,而日本一定要参与对中国的瓜分。日本近代思想的奠基者之一福泽谕吉 (ふくざわ ゆきち,1835—1901)—就是1万日元钞票上印了头像的那一 位,在1898年发表《十四年前的支那分割论》时就说,他早在14年前的1884 年就预见中国会被瓜分,所以日本应该参与。中岛端、有贺长雄、大隈重信等人,无论对中国的感情是好是坏,都持有这种看法。


大家都知道,日本很早就认为,17世纪中叶明清中国的变化,就是“华夷变态”,也就是中华变成了夷狄。所以在他们心目中,一直有一种想法, 就是长城以内18省的明代疆域是“中国”,而包揽满蒙回藏鲜的清代疆域, 则未必是“中国”。这种日本传统的中国观念,在明治、大正时期,随着日本国力增强,变成所谓“支那非(现代)国家论”或“中国唯本部论”。这种论调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日本非常流行。因此,他们对“中国本部”之外的一些地方,尤其是已被日本控制的朝鲜,毗邻朝鲜的满洲,与满洲相连的蒙古,当然还有已经被割去的台湾,都怀有极大兴趣,甚至产生了 “如同国土”的感觉。这种国家政治意义上的兴趣恰恰与学术上受到欧洲 东方学影响的“四裔之学”风气互相结合,推动了明治大正年间对鲜、满、 蒙,甚至回、藏的研究热潮。


关于这一政治与学术潮流,我们不妨看几则日本的史料:


中野正刚(耕堂)《大国、大国民、大人物—排除满蒙放弃论》 (1895)

福泽谕吉《十四年前的支那分割论》(1898)

中岛端《支那分割的命运》(1912)

浮田和民《支那的未来》(1913)

酒卷贞一郎《支那分割论》(1917)


特别可以代表日本东洋学这一政治趋向的,就是东京的白鸟库吉和京都的内藤湖南两位大人物。白鸟库吉在明治、大正年间推动满、鲜、蒙研究, 就和日本对朝鲜、满洲、蒙古这一线区域对日本的安全与利益考虑相关,所以,他在1915年创刊的《满蒙研究汇报》第1号(1915年11月1日)“发刊词”中说,“满蒙于我(日本),一为北门之锁钥,一为东洋和平之保障,今满洲为欧亚联络最捷径,在未来东亚文明接触圈,况我于满洲投入战费二十亿,人命牺牲五六万以上,我国民岂可轻忽视之?”这个意思他在《满洲历 史地理》的序文中又一次说到,“(朝鲜)半岛对于我国(日本)来说,有着密接之关系,古今无异,而半岛上的风云变幻,又往往来自满洲的旷野,因此,满洲也与我国国运消长息息相关,同样古今如一,从这一点思考,查明这一区域的民族竞争之真相,就非常必要”。同样,内藤湖南的《支那论》(1913)也与他对现实国家与区域的关怀相关。他的一个重要想法,就是断定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负担不了庞大帝国疆域的维持,所以中国的领土应该缩小,不能被“五族共和”这样的空头理论绑架,而要基于实力考量,宁愿一时失去领土而求得内部统一。这里隐含的,一方面当然就有把满蒙回藏不当作“中国”的意思,而另一方面,则是暗示日本对这些区域和族群负有某种使命。内藤湖南是一个把政治和学术结合得很密切的学者,他的这些论著和思路,把日本东洋学里有关中国四裔研究兴趣的政治意图,说得相当明白。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日本明治、大正时代东洋学的兴趣点为什么从朝鲜、满洲、蒙古这个路线过来?白鸟库吉为代表的一批顶尖东洋学家,为什么要与满铁株式会社合作,进行满鲜历史与地理的研究?为什么到了二战之中,东亚的历史视野会扩大为“大东亚”?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很多,日本学者自己也有很多反思。我就不多讲了。这种有关中国四裔研究的政 治意味,到了二战前后,就促成了隐含侵略意味的“大东亚论”。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例子。


1. 和田清(わだ せい,1890—1963)在《关于“支那”及“支那人”二 词的本义》(1942年1月与2月)中就认为,“蒙古、满洲、西藏在过去,与中国并非一国,人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字和宗教也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历史和传统更是有差异。从满洲兴起的大清帝国统一,才归到一起,没有理由把这些一样地说成是‘支那’或‘支那人’,这无需论证,不言自明”。


2. 矢野仁一(やの じんいち,1872—1970)的《大东亚史的构想》。这 是二战中东洋史学界最引人瞩目的所谓“大东亚”理论。作为日本战时文部省主办的文化讲座之记录,矢野仁一在该书中提出了逐级放大的“大东亚史”。他说,“大东亚史的范围即‘大东亚共荣圈’之范围,包括:(1)以日 本为主,包括朝鲜、台湾、琉球的历史;(2)至今作为东洋史对象之中国中心及周边地区;(3)中国文化与政治范围之外,受到印度、阿拉伯文化影响的区域;(4)中国影响范围之外的,南方印度支那诸国”。


3. 宫崎市定的《亚洲史概说》。据宫崎市定后来的自述,这个亚洲史研究著作形成的经过是和二战分不开的。昭和十三年(1938),在内阁直属的企画院下设立东亚研究所,总裁为近卫文麿,第一部长是陆军中将林桂,第二部长是海军中将原敢二郎。其中,原敢二郎是京都大学东洋史权威原胜郎的弟弟,由于这一关系,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都接受了编写新历史书的任务。当时,宫崎市定和安部健夫都是年轻的助理教授,也都参加了这一计划。最初进行的调查和编写,包括“异民族的支那统治策”“中国的边境统治策”“列强对中国势力渗透的历史”,后来,大家可能都看到过其中一部分成果,就是那部收录了19篇论文的《异民族支那统治史》。这一著作很明显是为日本统治中国服务的,它的《序》里就很坦白地说,“回顾各个王朝统治中国的历史痕迹,无论其巧拙得失、成败利钝,都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承担了大东亚建设任务、需要确立民族对策,而中国问题又是将来最大悬案的日本来说,毫无疑问有着重大启示”。这部书后来有中文译本,是由韩润棠等翻译,孙毓棠修订的,1964年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内部读物出版。这之后,到了昭和十七年(1942),文部省又计划编《国史概要》之姐妹篇《大东亚史》。先是任命东大出身的铃木俊为委员,后又对山本达郎(京大)、安部健夫与宫崎市定有所任命,以东大池内宏与京大羽田亨为监修。


政界和学界毕竟还是不同的。当时,日本文部省最大的着眼点是“树立新的皇国史观为基础的新史学,不只是让日本国民,也让大东亚共荣圈多民族阅读,洗净迄今为止在日本思想界流毒甚深甚广以西洋诸国阴谋为基础的史学思想之流弊”。并且要求,历史年代指标依“皇纪”,要排斥作为西洋观念尖兵的西历,因为西历是杀害全世界的元凶。可是,东京大学的池内宏和京都大学的羽田亨等人并不同意日本文部省之意见,争论中最大的焦点是,文部省提出的“所谓大东亚史,作为缅甸以东的东亚范围,这一历史必须构想为是日本精神自东而起,逐次广被”。学者们觉得,这种与历史常识相悖的说法可能成为笑谈。反复争议之后,他们提出不依文部省之说,而作为替代方案的,是“把东亚史范围扩大到亚洲史,把亚洲文化认为是由西亚发生,由丝绸之路向东传播,但每向东进,则被净化成优质文化,最后,在日本形成冠绝世界之优秀文化,在如今则转头向西前进……”。这一方案得到池内、羽田支持,文部省则勉强被说服。宫崎市定的《亚洲史概说》的正编,其实,就是二战时期计划编写的《大东亚史》之开端部分。在 宫崎看来,“亚洲史绝非东洋史的放大,日本史、中国史是一个民族史,但东洋史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史。前者是起着自我之确定之作用,但亚洲史绝非自我确定。因为它是多民族之集合,从这一意义上说,亚洲史与世界史是同一性质”。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怀有某种强烈的政治意图,在大东亚主义的支持和刺激下,一方面日本有关东亚和亚洲的历史研究蓬勃发展起来,它不再是书斋案头的绝学,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也掺入了很浓重的侵略性意味,这样,就把学术研究和帝国政治的战车绑在一起了。


这种历史学取向,一直到二战之后,才得到彻底改变。


四、 明治、大正时代:东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日本学者


明治、大正时代,是日本东亚史或亚洲史最辉煌的时期,学者很多,但我们只能列出一些最重要学者的姓名,特别是重在研究中国四裔,也就是东亚或亚洲历史和文化的那些学者,请大家注意他们的著作。


日本东洋史学者的第一代(19世纪50、60年代出生者),比如—

那珂通世(1851—1908,中国史、蒙古史);

林泰辅(1854—1922,上古中国与甲骨学);

市村瓒次郎(1864—1947,亚洲与中国通史);

白鸟库吉(1865—1942,内亚与北方民族历史语言研究);

内藤湖南(1866—1934,中国史、日本史);

狩野直喜(1868—1947,中国文学、敦煌俗文学);

藤田丰八(1869—1928,中国以及西域南海之学)。


日本东洋史学者的第二代(19世纪70、80年代出生者),比如—

箭内亘(1875—1926,蒙元史、历史地理);

池内宏(1878—1952,朝鲜史、蒙日关系);

今西龙(1879—1932,朝鲜史);

藤塚邻(1879—1948,朝鲜史与东亚史);

小仓进平(1882—1944,朝鲜史、朝鲜语);

羽田亨(1882—1955,敦煌学及亚洲史);

原田淑人(1885—1974,满蒙考古,明代之蒙古史);

石浜纯太郎(1888—1968,亚洲语言尤其是西夏文、藏文与满文)。


日本东洋史学者的第三代(19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者),比如—

和田清(1890—1963,东亚尤其是满蒙史);

神田喜一郎(1897—1984,敦煌学、文献学)。


除了前面提到的白鸟库吉、藤田丰八和羽田亨之外,在明治日本的东洋学家里面,我还想挑选几位影响很大的学者,给大家简单地介绍:


首先是那珂通世。那珂通世最被人所知的,是他写下了第一部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史著作《支那通史》,这部书是用汉文写的,晚清就在中国出版过,对中国影响非常大。在日本东洋学历史上,他最重要的成就,不光是《支那通史》,而是把日本历史学界和大学历史教育,分成了三部分,也就是西洋史、东洋史和本国史(日本史)。这样就奠定了日本历史研究的三分天下,特别是“东洋史”,他实际上是把亚洲史看成“东洋史”,因此促进了日本对于超越中国的亚洲历史的研究风气。他的看法是,“东洋史”是可以和 “西洋史”相对的“世界历史的一半”,而且东洋史应当特别注重日本和东洋各国的关系,以及东洋各国和西洋的联系,这样,世界史就不再仅仅是西洋史,也不仅仅是东洋史,而是包括东洋和西洋互相联系的大历史了。这一点很有意义。同时,他也一再强调,东洋史不只是汉族中国的历史,还要包括 “突厥种、女真种、蒙古种的盛衰消长”。这一点也很重要,这样就等于把满蒙回等族群,纳入东洋学的历史视野了。


那珂通世自己也非常注意汉族中国之外的各族历史研究,他曾经翻译校定洪钧的《元史译文补正》,1902年在东京文求堂出版,也曾请文廷式和陈毅帮助寻找有关蒙元的史料。特别是通过内藤湖南得到《蒙古秘史》抄本以后,曾经用了三年时间研究,在1907年出版了校定译注本《蒙古秘史》(即 《成吉思汗实录》)12卷,刺激和启发了明治日本对于蒙古史的研究风气。后来日本有那么多学者,比如我们熟悉的本田实信、冈田英弘等,都是在这一延长线上,结合西洋学术成果,进行蒙古史研究,因此,我们可以说那珂通世就是开创风气的人。不过话说回来,他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在西洋、东洋、本国历史的三分法。那珂通世的传记,是日本有名的文人、国粹主义者三宅米吉写的,他也认为这个三分历史观,是他的最大成就。简单地说,就是日本的“东洋史”,第一,它是关于整个亚洲的学问,它跟西洋人一样, 把亚洲看成一个历史世界,中国是这个历史世界里的一部分。第二,它把中国变成了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且放置在亚洲的背景下。第三,它要了解中国和周边,包括中亚、南亚和西亚,以及跟日本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大大 改变了过去日本对于“中国”的认知。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市村瓒次郎。市村瓒次郎是一个很勤于著述通史类教材的学者,在明治二十二年到二十五年(1889—1892),他出版了《支那史》 六卷。此书刚刚问世,很快在接下去的明治二十六年(1893)他又写了《支那史要》卷上,第二年(1894)出版了《支那史要》的卷下。这两卷本通史教材,到了明治三十年(1897)在吉川书店重新修订出版的时候,变成了《东洋史要》。请注意,书名从“支那”变成“东洋”,用日本学者的说法, 正是“顺应了当时学界和教育界的趋势”。为什么说是“趋势”呢?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要把原来局限在中国的历史,放大到整个中国周边甚至亚洲,要使它和“西洋”互为“他者”,也和“日本/本国”成为对照的历史。


那个时候,日本出版了一系列叫作“东洋史”的书,像坪井九马三阅、 宫本正贯著《东洋历史》二册(东京:富山房,1895)、藤田丰八《中等教科东洋史》(东京:东京文学社,1896)、那珂通世《东洋小史》(东京:大 日本图书,1903)、市村瓒次郎的著作,也是这股潮流里面的。1897年《东 洋史要》出版之后,他继续在大学讲授历史,后来又陆续在东京富山房出版了《东洋史统》三卷(1939,1940,1943),这当然是后话了。不过,大家可以看到,“东洋”也就是“亚洲”作为一个历史空间,在日本是非常流行的。


再接下来,我要介绍桑原骘藏。我曾经推荐同学们认真读他的《蒲寿庚考》,这是一部极为精彩的专著。他通过中国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多少记载的 一个叫作蒲寿庚的人,挖掘出了宋末元初一段很复杂的历史。蒲寿庚是一个宋元之际曾经当过提举市舶官员的阿拉伯人。这个叫蒲寿庚的异域人,祖孙三代住在中国,他也曾在中国的泉州当海关的官员,后来却投降了元朝,对流亡的宋朝皇帝拒而不纳。从桑原骘藏的书里,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中国到了南宋,确实像刘子健所说的“背海立国”,主要的对外窗口就是广州、 泉州、宁波等。第二,有很多外国人住在中国,中国人也航海出国,这成了 一个问题。我们看《宋会要辑稿》,比如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广南东路转运使郑载上书就说,“广州每年多有蕃客带妻儿过广州居住”。可见广州外国人很多,聚集在一起,还要买房子住,蒲寿庚家就是在广州落地的。又比如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有大臣上书说,入蕃海商,常常带着参加过科举的士人和有犯罪前科的胥吏,“过海入蕃”,这给中国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建议“曾预贡解及州县有学籍士人,不得过海”。可见当时中国人也常常跟着异域商人出海远航。第三,从蒲寿庚的事迹中可以看到,这些阿拉伯人,并不像汉族中国人那样,有所谓国家或民族认同感,所以先在宋朝当官,后为蒙元效劳,心理上并没有什么障碍。因此,研究这一段历史不能不超越中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当然,我要补充一下,就像前面提到的,藤田丰八在这之前,就已经讨论过蒲寿庚的问题,不过应当说,藤田的研究还比较简单,桑原骘藏的研究要仔细得多。而在桑原骘藏这部名著出版之后,中国学者罗香林更通过四种蒲氏家谱的调查,完成了更为详细的《蒲寿庚传》和 《蒲寿庚研究》。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人们居然在文莱发现了一块南宋景定五年(1264)的“泉州判院蒲公之墓”的石碑,这是南海海域最早的一块汉文石碑,它位于众多的回教徒墓地之上,更让人产生非常丰富的联想。有人猜测,这个蒲公是华化的阿拉伯人吗?作为同时代居住在泉州的一个同姓氏者,他与蒲寿庚是什么关系?他们都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吗?这个话题对人们的启示,也许还会更多。


关于桑原骘藏,有三点要格外强调:第一,他也是推动“扩大的新东洋史”的重要推手。他的通俗历史教材《中等东洋史》和市村瓒次郎的《东洋史要》一样,也反映了当时超越中国的东洋史研究趋势。那珂通世在给这部书写序的时候就说,过去东洋史“皆详于中国之盛衰,而略塞外之事变,特别是东西洋之连锁,中亚之兴亡,全被省略。所以欲考察亚洲古今大势,不免极为不便”,他认为桑原骘藏这部书的好处,就在于“广泛收集了东西方的大量史料,很好地叙述了东洋各民族的盛衰消长和各国的治乱兴亡”。第二,他的研究深受欧洲东方学的影响,比如,他对《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研究和考察,就是受了西洋学者的影响。他往往另辟蹊径,超越了传统的以“政治变迁”为核心的研究习惯,背后也有欧洲人类学的影子, 所以,他会很注意一些中国文化史的特别现象,比如“宦官”“辫发”“杀人 祭鬼”“吃人肉”之类,试图从这里面找到“比较文明史”的轨迹。第三, 他在《支那学研究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一些有关中国历史研究的新看法,表明他也是一个科学主义历史学的积极推动者,他的这些想法曾经给予中国学者很大的刺激。这篇文章于1917年3月发表在日本的《太阳》杂志第23卷第3号,当年就被翻译成中文,发表在风靡一时的《新青年》上,胡适在回国途中曾经认真读过,显然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学界。


最后要介绍的一个学者是池内宏。1904年,池内宏在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写出了《明初中日两国之交涉》和《欧人对日本之最初介绍》, 说明他从学术生涯的一开始,就在有意识地进入跨越中国、日本和朝鲜各国的东亚史领域。他毕业之后,参加了满铁委托白鸟库吉领导的满鲜历史地理研究课题,陆续发表了有关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王朝初期和东北女真的关系、金史世纪等问题的著作和论文。特别是1931年出版的《元寇的新研究》,是研究东亚史上相当重要的“蒙古袭来”的集大成著作,奠定了他作为东亚史权威学者的地位。


池内宏和白鸟库吉关系很深,当然应当属于白鸟的系统。所以,他一方面坚持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历史学方法,另一方面也很善于通过史料的批评和联想,重新构筑历史,提出“合理的解释”。但是,池内宏在政治立场上,却和白鸟库吉等人有一些差异,他是一个相当有正义感、有东亚整体观的学者。二战中,有一次在东京大学山上会馆吃饭时,他大声宣称,日本出兵侵略中国,和丰臣秀吉差不多,没有理由,必然失败,因为历史上中国很有韧性。他公开表达这种观点,为此曾被一个学生告密,因而被日本宪兵队关押在九段下的看守所里,甚至日本检察机关打算以“不敬罪”和“人心惑乱罪”起诉他。只不过因为他的学术地位很高,不仅是学士院院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而且被授过从三位勋二等勋章,所以,在被关押了一周之后, 检方只好把他释放出来。但是,这一周的关押,使他眼底出血,这个病甚至 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研究。


此外,除了这些通常会被注意的东洋史的大学者,我还想特别提到两个值得注意而我们中国学者未必那么注意的日本学者。


第一个是著名的河口慧海(かわぐち えかい,1866—1945)。他在去西藏之前,曾在印度待过,并且访问过著名的藏学家萨拉特·钱德拉·达斯(Sarat Chandra Das,1849—1917),有了一点知识准备。1901年,他到西藏去探险,从1901年3月21日启程,到1902年5月才离开。1914年初,他再次到达西藏,在日喀则,把日本大藏经献给九世班禅;9月到拉萨,请求达赖给东京大学赠送古本藏文大藏经。到了1915年初,在江孜得到达赖所赠送的藏文大藏经110函,他又在日喀则东十里的夏鲁寺发现若干梵文佛教典籍,他为此编了目录。特别珍贵的是,他还得到夏鲁寺住持赠送的写在贝叶上的梵文《法华经》。他写成的《西藏三年》很早就被翻译成英文Three Year in Tibet, 1909年在印度和英国出版,影响非常之大。而且他从西藏拿走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包括梵文、藏文的大藏经,以及佛像、佛画、佛具、经板等,也培养了很多后来日本著名的藏学家,像池田澄达、阿部文雄、铃木重信,以及曾经担任花园大学校长的山田无文等。顺便说一下,同时的寺本婉雅(1872—1940), 也从北京的黄寺拿走了藏文大藏经(151部、350册),另一部原来收藏在沈阳的满文大藏经,在日本军队占领后,也被日本人拿走,后来由日本天皇赠送给东京大学;而著名的佛教学者高楠顺次郎,则在河口慧海的帮助下,1912年深入印度和尼泊尔,收集到梵文本佛经200余部。这些资料的收集,很深刻地影响了后来日本有关西藏、蒙古和满洲的研究,从学术史角度讲,他们当然有贡献,但是从政治史的立场讲,他们的作为又有很特别的背景和动机。


第二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学者,就是鸟居龙藏(とりい りゅうぞう, 1870—1953)。鸟居龙藏大概是对中国内地各个地方了解最多最深的日本学者之一。他既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也是历史学家,他最早是做苗族研究, 著有《苗族调查报告》,该书到现在还是研究中国苗族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据说,因为日本人占领台湾以后,想对台湾的原住民有了解,鸟居龙藏就想知道,原住民和哪些内地民族是有关系的,因此而开展对苗族的调查, 后来他也对台湾土著做了研究。


此外,鸟居龙藏1895年8月《马关条约》签订四个月后,即赴辽东半岛之旅顺、海城、辽阳等地进行考古调查,1905、1908年又两次到辽东考察,三次考察之成果编成《南满洲调查报告》一书,1910年出版;他从地理、地形、人类学、考古学多角度对辽东文化遗址进行研究。1906、1908年,他又到蒙古喀喇沁、赤峰、林西、多伦倬尔等地考察,1911年出版了《蒙古旅行》一书,他的工作在当时中国曾经引起很大反响。我最近做了一些调查, 发现当时中国的很多报刊,对鸟居龙藏的活动都有报道,他的《满洲人种考》《东北亚洲搜访记》《满蒙古迹考》发表后,很快就有人翻译成中文在报上发表,报纸上还追踪他在热河、内蒙、贵州的行踪。他后来在北平的燕京大学教书,一直到解放之后,他才回到日本,回去后不久就去世了,好像对中国是比较友好的。


综合以上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几点:第一,明治、大正、昭和时代,日本东洋学家,对于汉族中国之外,包括满蒙回藏鲜,也就是东亚甚至整个亚洲的历史和文化,有一种极大的兴趣;第二,尽管这种兴趣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他们确实推动了一种亚洲史或东亚史的研究风气;第三,他们对于四裔或者亚洲各地的研究,确实有很多深入的成果,至今影响着人们对亚洲或者东亚历史的理解。


和欧美尤其是日本相比起来,中国学界对于亚洲史的研究,确实迟了一步。


五、 20 世纪中国历史诸领域所受日本之影响


20世纪中国学界受日本东洋史研究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不妨先列一个表,这个表里包括历史、哲学史、文学史、美术史、建筑史等各个领 域,在晚清民初,当中国学界还没有写出现代形态的专史著作的时候,日本方面的相关著作都先翻译出来了。而它们的翻译出版,当然会影响后来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历史著作的撰写。(注:括号中标志的年代,前者是日文原版出版时间, 后者是中文译本出版时间)。


1. 通史:那珂通世《支那通史》(1890/1898),市村瓒次郎《东洋史要》(1900/1903),桑原骘藏《中等东洋史》(1898,樊炳清中译本改称《东洋史要》,1903);

2. 哲学史:远藤隆吉《支那哲学史》(1900/1902);

3. 文化史:中西牛郎《支那文明史论》(1896/1902),国府种德、白河次郎《中国文明发达史》(1899;此书由黑风氏补译,曾鲲化作序,改名《支那文明史》1903);

4. 文学史:笹川种郎《历朝文学史》(1898/1904);

5. 艺术史: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1901/1928);

6. 建筑史:伊东忠太《支那建筑史》(1931/1937);

7. 历史理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此书亦名《史学原论》, 1899;梁启超《新史学》之《史学之界说》,即受此影响而作,1902)。


那么,在亚洲史或者东亚史领域,当时中国学界的情况如何呢?


我曾经总结过,晚清民初也就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从传统到现代转型时期的四大特征:第一是“历史缩短”,第二是“空间放大”,第三是“史料增多”,第四是“问题复杂”。这里简单地做些解释。其中,“历史缩短”指的是科学的历史学兴起,把原来的神话传说从历史里面驱逐出去,可以“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为代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学术大取向。前面我们也说了,这个取向和白鸟库吉等所代表的东亚历史研究潮流有关,至少是互相呼应。而“史料增多”,指的是所谓“四大发现”(甲骨卜辞、敦煌文书、大内档案和居延汉简),以及胡适所谓“日韩有关中国之文献”,这些发现刺激了中国人文学术的很多领域,比如中外交通、古文书学、宗教史、社会经济、近世政治和社会等方面,也刺激中国学界真正关注古史(甲骨卜辞)重建、关注四裔交流(敦煌),这些史料使得中国学术旧貌换新颜。如果再加上历史观念改变之后,各种原本处在边缘的史料进入中心的视野,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史料问题了。“问题复杂”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历史学理论和观念在西方影响下有所改变,观察和分析中国历史的角度、立场、方法变得丰富起来,比如,根据进化论提出的社会史分期,超越王朝/政治历史带来的历史连续性的视角变化,经济/唯物史观带来的重新认识,等等,历史学不再是帝王将相加上王朝政治,而是复杂得多的一门学问。


其中,第一个即我所谓的“空间放大”,就涉及了今天要讨论的超越中国的亚洲和东亚历史。我们知道,这一方面是中国学术自身的变化,前面说过,从晚清关注西北史地之学、重修元史之学开始,中国学者也对“殊方异域”和“异族文史”,即陈寅恪所说的“异族之史,殊方之文”重视起来。另一方面,后来受欧洲和日本影响,也对所谓四裔之学/虏学/西域南海之学,开始有了兴趣,使得我们的历史学家们开始关注汉族中国之外的,包括整个亚洲或东亚的族群、文化、语言和历史。


如果我们稍稍回看晚清民初中国的学术史,就可以发现,实际上中国当时也开始出现一个悄悄的学术史变化,这个变化到晚清民初已经产生出很多成就。前面已经说过一些,也许大家还不是特别熟悉,这里再以蒙元史为例仔细谈谈。当时,有撰《新元史》的柯劭忞(1850—1933),撰《元秘史笺注》的沈曾植(1850—1922)和撰《蒙兀儿史记》的屠寄(1856—1921)。这一学术潜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嘉庆、道光之后,就有西北史地之学中的张穆《蒙古游牧记》、魏源《元史新编》、何秋涛《朔方备乘》这三部标志传统西北史地之学终结的著作,后来又有柯劭忞、洪钧、沈曾植、李文田、缪荃孙、屠寄等人有关西北史地和蒙古历史的学问。当时,因为中国人善于用中文史料来对证新发现的异族史料,在那个时候中国人的学问是很领先的,比如传说中的沈曾植对突厥三大碑的考释,也就是号称“总理衙门三篇”的,曾经让俄国学者深感佩服。当时,很多日本学者也很重视中国学者的研究,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那珂通世、内藤湖南都要学习当时中国人的论著。那时候,19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者,和同时代的日本、欧洲学者,其实没有太大差距。所以当时的中国人,像辜鸿铭就对欧洲人的中国学不大客气,而沈曾植和罗振玉都敢于讲这种大话:“欧人东方学业尚在幼稚时代”、“鄙人昔所研习……创立在欧士之前”。后来,陈寅恪也曾经回忆,因为家世因缘,当年他曾经听到过“京师胜流”中的议论,这时的“学术风气,治经颇尚公羊春秋,乙部之学则喜谈西北史地”,前者当然是后来思想史学术史必然提及的康、梁之学,而后者便体现了上面说的沈曾植、王国维一流的学术兴趣。


如果我们再看沈曾植给王国维的信,里面说“若条支后裔之西迁,若帖木儿后王之世系,若月支西域之分布,若案达罗、俱兰、中印南印之兴衰, 但得欧籍参证吾国史书,固尚有未经发挥之佳义,可以贡诸世界也”。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国学界对这股学术潮流已经开始有深切认识。所以,仔细看20世纪中国历史学界,欧洲东方学和日本东洋学对于“亚洲”的研究一直是很有影响的。除了很明显的中外交通史领域,如向达、张星烺、方豪、冯承钧、朱杰勤等学者,他们的论著除要依赖东西方学界的这些研究之外,很多学者受到王国维、陈寅恪的影响,也都很注意欧洲和日本关于中国“四裔” 的研究。像邵循正关于中法越南交涉的研究、朱延丰关于突厥的研究、姚薇元关于北方胡族胡姓的研究,特别是有关敦煌文书的研究,都有很深的欧洲东方学和日本东洋学的影响痕迹。


可是,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形成“亚洲史”或者“东亚史”的传统?原因很复杂,前面提到学术取向与政治背景的关系,请大家自行考察,我个人特别注意到的两点是:


第一,晚清民初,重建中国、民族革命是人们最大的关注点,四裔还不是焦点问题,所以,中国人当时对于亚洲之史没有一个非常强的研究动力。也就是说,这些学术上的变化没有跟中国的命运、中国国家的建设、中国民族国家边疆的建设联系起来,中国人当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所以,这些学问还是少数人的书斋学问,好像象牙塔里的“绝学”,并没有成为整个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与日本是不一样的。


第二,我觉得中国学界,就像中国政界一样,仍然残留了传统“天朝”“上国”“中心”的意识,总觉得历史书写里面,“中国”最重要,总是沉湎在自给自足的心态里面。特别是研究中国史的人,总觉得我们自己的史料汗牛充栋,就像天朝无所不有一样,书写中国历史不必依赖周边四裔,所以始终没有发展出“亚洲史”或“东亚史”的风气来。


所以,不要说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和西亚,我们看,就是和中国密切相关的满蒙回藏研究,在晚清民初,好多也不得不依赖日本的研究。那个时代,考察苗疆有鸟居龙藏的《苗族调查报告》(1903),研究西藏有河口慧海的《西藏三年》(1909),讨论满洲有鸟居龙藏的《满洲人种考》 (1910),研究蒙古有河野原三的《蒙古史》(1911)和矢野仁一的《蒙古问题》(1916)。虽然深受欧洲东方学和日本东洋学影响的少数学者,如罗振玉、王国维等,已经注意到这种学术史的变化,但整体上说,中国学界对于亚洲或者东亚史是忽略的,此种状况的改变一直要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由于中国处于国族危机的关头,这些有关汉族中国之外,涉及整个亚洲或者东亚的问题,才成为学界重新关注的大话题,可是,这距离日本明治、大正时代的东洋史研究转型,已经晚了几十年了。


六、 个案:近代东西学术中之南海及东南亚研究


前面是有关亚洲史研究的宏观介绍,在这一节里,我想以环南海海域及东南亚研究为个案,谈谈欧洲东方学与日本东洋学对于亚洲史研究的贡献, 也谈谈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关南海研究是如何在东洋和西洋的刺激下起步的。此外,顺便讨论一下21世纪新发现的塞尔登地图,在南海及东南亚研究上的意义。


(一)


首先我先简单讲一讲,近代东西学术史上的“南海”即东南亚史研究。


前面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东方学和日本东洋学兴盛,所谓 “西京”和“东京”影响中国学界至深的领域之一,就是所谓“西域南海之学”。“西域”指的是现在新疆以及中亚甚至更遥远的亚洲西部,自从西北史地之学兴起、蒙古史重修、敦煌吐鲁番等地的遗迹被发现以来,这一领域在中国学界也渐渐蔚为大国,就不需要多讲了。而“南海”,则大致上讲的是 西边从福州到苏门答腊的旧港(Palembang),东边从台湾到菲律宾、文莱、 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南边一直到苏门答腊、印尼爪哇岛的大片海域。


虽然说是“海域”,其实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指的不只是海上那些航线、 海面和岛礁,更是环南中国海周边的各个区域,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东南、菲律宾、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亚,南面一直到帝汶这一圈儿。这个区域,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明清文献中,被叫作“东西洋”(如张燮《东西洋考》)。当时所谓“东洋”,指的是狭长海域东侧的吕宋、苏禄、文莱,西洋则包括海域西侧的交趾、占城、暹罗、柬埔寨、旧港、麻六甲(今马六甲)等。这个相当广阔的地区,不仅在历史上受到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的交互影响,后来又陆续受到伊斯兰和基督教文化的轮番冲击,更加上有山区与沿海、大陆与岛屿等环境因素,以及不同族群、语言的影响,内部差异很大。直到19世纪才有了“东南亚”这个 总的称呼,但并不流行。据学者考证说,一直到二战时期,先是缅甸专家约翰·弗尼瓦尔(John Furnivall)用它指称这一区域,后是蒙巴顿设立“东南亚战区司令部”,取代了过去“南海”“东印度”“南洋”之类的称呼,所以, 这一圈儿才被叫作“东南亚”。当然,有关这一区域的研究,还必须涉及穿过马六甲海峡之后,更西边的印度洋上各国,也就是古代中国人曾经去过的斯里兰卡、印度甚至阿拉伯以及非洲东岸。不过,我这里说的“南海”,主 要还是指环南中国海周边的“东南亚”。


近代以来,中国学界在“南海”之学上多少有些落了后手。就连20世纪20年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的时候,所长傅斯年虽然曾注意到,一定要在涉及中国四裔的“虏学”上,追赶西洋和东洋。但有趣的是,他也只是提及历代北方游牧族群,完全没有提及南方的海上诸国。他在自己著名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中就说,“我们中国人多是不会解决史籍上的四裔问题的……凡中国人所忽略,如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 真、蒙古、满洲等问题,在欧洲人却施格外的注意。说句笑话,假如中国学是汉学,为此学者是汉学家,则西洋人治这些匈奴以来的问题岂不是虏学,治这学者岂不是虏学家吗?然而也许汉学之发达有些地方正借重虏学呢”。


可是,他并没有特别提及南海。其实相比起来,在“西域”和“南海” 之间,中国在西域的研究上还是略胜一筹,前面提到,从道(光)、咸(丰) 以后,毕竟还有过西北史地之学和蒙元历史之学之兴起。虽然它后来一直被视为“绝域与绝学”,并不能成为大潮流,但至少还有从张穆、徐松到沈曾植等著名学者,有新疆史地、突厥碑、敦煌吐鲁番引起的学问。即使到了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对西域的研究,还有罗振玉、王国维、陈寅恪这样一批预流的人物,算是有一些成就。然而,有关“南海”之研究,却相对冷清些, 至少比起“西域”研究来寂寞得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近乎“失声”。


究其原因,或许和历代中国攻防重心都在北方,人们对北方—无论是西北还是东北,是西域还是满蒙—始终重视有关。近年来,王赓武先生谈论近世世界史,力主“大陆体系”与“海洋体系”之说,觉得近代中国之所以吃亏落后,被边缘化,就在于历史上中国总是重大陆而轻海洋,而近代历史的主宰者都来自海洋国家。


王赓武先生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可以暂且不论,但中国学界在海洋史以及南方海洋周边区域的历史研究上,确实用力不多,这是事实。可是,欧洲东方学和日本东洋学,却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针对“南海”(以及后来形成的所谓“东南亚”)这个领域,推出了相当多的成果。


(二)


毫无疑问,有关南海之学的学术史,先得从欧洲尤其是法国东方学说起。如果翻看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译丛》第1至9编,我们可以看到法国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精彩研究。我们不必把这种成就,都归咎于法国对东南亚的殖民意图。法国学者的学术动机中,固然有东方殖民的背景,但对学者来说,更多还是纯粹的学术兴趣。此外,也要顺便说一句,我们能够了解这些欧洲东方学的预流学问,冯承钧的翻译功绩应当记取。在这些翻译过来的论著中,有关南海之研究,我们可以举三个学者为例:


(1)我们首先看费瑯(Gabriel Ferrand,1864—1935)。费瑯的名著《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是1919年发表在《亚洲学报》(Journal Asiatique)上的,1927年由冯承钧译成中文。


这篇长文非常重要,体现在:其一,它首先指出,我们不要被“昆仑” 这个名字骗了,在古代中国文献中,“昆仑”这个名字,代表的地方很多, 大家也许记得唐代就有“昆仑奴”,指的是卷头发、黑皮肤的人,大概就是来自印度南方的。费瑯引用了中国甚至越南的42条资料,从《山海经》《南州异物志》,到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蕃志》,到海外的 《大越史记》、日僧迦叶波注释《南海寄归内法传》,并且证以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资料,说明在古代中国,“昆仑”有时是马来群岛南部,有时也是南海某个种族。并且他还说明,昆仑“兼为种族及国王之号”(译序,第5页)。其二,接下来,他讨论了南海由于是海上要冲,所以,古代各处,包括中国、 爪哇(今印尼)、吉蔑(今柬埔寨)、占波、交趾都有海上军事力量。费瑯按照时代顺序,根据史料一一列举汉代以来的各处海军和海上交通信息(见 “爪哇、吉蔑、占波、中国之海军”一节),并且发掘史料罗列历代历年南海各地“入朝中国之使臣”,指出爪哇、吉蔑、占波三国,在132、225、230年 就已经遣使中国,“此类使臣,常以得中国朝廷之赏赐逾于贡品之价值为目的,亦一种谋利之商业也”(第45页)。其三,他考证了爪哇(今印尼)、扶南(柬、老、泰、越诸国南部)、占婆(今越南南部)、吉蔑(今柬埔寨)在纪元前后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历史,也研究了僧俗各种古籍中所记载的航海途径,以及各种地名的现代位置。正如冯承钧所说,费瑯之所以能够对汉文文献中各种复杂的记载能一一解读,实在是与他精通历史和语言有很大关系, “费氏为阿拉伯及南洋诸岛语言专家,以其鸿博之语言学识,考定南洋之史地、名称、方位,固游刃而有余”(译序,第5页)。虽然冯承钧也说,他的中文不太在行,但是根据转录西文译本,他也还是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当然,还可以提及的是费瑯1922年同样发表在《亚洲学报》上的另一篇文章《苏门答腊古国考》。现在,这一篇和《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合成一本,也收在“冯承钧译著集”中,这是对苏门答腊历史上各古国的考证。大家都知道,苏门答腊和中国关系很深,它是东亚各国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印度以及更远的地方交通的要冲,也是历史上一直与中国有朝贡和贸易关系的重要地方。“其国古时与占婆(Campa,今安南本部)、柬埔寨,同为印度移民繁殖之地,亦为南海中第一大国。”(第72页)在中国古籍中,苏门答腊有室利佛逝、三佛齐、旧港等名,但是,这些名称指的是全岛,还是岛上一地?是什么时代的名称?这篇长文不仅引用数十条中国文献,而且用了马来文、梵文、大穆文的碑铭,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记载,做了精细的考证。


其中,此书的最后两篇我觉得各位不妨一读:一篇是他总结各种考证后作的《苏门答腊史草》,就是7世纪中叶到15世纪西方人东来之前的简史。另一篇是“附录:南海国名考”,等于是一部简明的南海海域各国的词典,非常有用。比如:


黄支:南印度

注辇:南印度东岸

蒲甘:缅甸

狼牙修:马来半岛

扶南:柬埔寨南部

林邑、占城、占婆:越南南部

勃泥:即婆罗洲,今加里曼丹

婆利:爪哇东部巴里岛

阇婆:即爪哇、印度尼西亚

呵罗单、婆登、干陀利、览邦:均在苏门答腊


此外,在冯承钧翻译的《西域南海史地译丛》中,还有费瑯的《南海中的波斯》,他用各种史料证明,这个波斯不是那个波斯。由于费瑯精通各种语言,他用各种语言、地理和历史知识,包括方位、服装、特产、语言和形貌,证明在中国古籍中有一个南海中的波斯,“这一个汉译波斯,同西方波斯完全无涉”,并不在西亚,而可能一个在缅甸,一个在苏门答腊,这就澄清了很多疑问。他的《苏门答腊岛名之最古记录》则注意到《宋史·三佛齐传》 里面,有一个“霞迟苏勿咜蒲迷”,他用他丰富的语言知识指出,应当是Haji  Sumutabhumi,“犹言苏勿咜地王”也就是苏勿咜全岛之王。他还引用了1365年 古爪哇语文献《史颂》、15世纪阿拉伯人西迪·阿里(Sidi Ali)的记载和1462 年阿拉伯人的诗文等,证明苏门答腊在11世纪初,也就是宋代的时候,无论是中国人还是阿拉伯人,都已经知道它的名字,也就是说有了很密切的往来。


费瑯的有些研究很有意思,像《瀛涯胜览中的麒麟》一篇,非常短,他说中文古籍里面有“福鹿”,来自索马里语的Furo,而中文里面的“麒麟”, 则是索马里语里面的Giri,其实都是长颈鹿。但他又提出问题说,为什么 《诸蕃志》里面记载“弼琶罗”,说麒麟是“徂蜡”呢?原来,“弼琶罗”也是索马里的一个海港,南宋的赵汝适在撰写《诸蕃志》的时候,很多消息来自大食人也就是阿拉伯水手,阿拉伯人用的是阿拉伯语,所以就叫“徂蜡”。一直到亲自到过非洲东海岸的马欢《瀛涯胜览》,才又从阿拉伯语“徂蜡” 回到索马里语“麒麟”。麒麟就是长颈鹿,流传很广的明代绘画作品《瑞应麒麟图》里面,画的麒麟就是一头长颈鹿。当然,明代这幅画中的麒麟是榜葛剌进贡的,榜葛剌大概是现在的孟加拉,并不是非洲索马里。不过,这都是郑和航海经过的地方。


(2)马司帛罗(Georges Maspero,1872—1942)及其《宋初越南半岛诸国考》。


马司帛罗,也可以译为“马伯乐”。不过,他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研究道教、与葛兰言齐名的马伯乐(Henri Maspero),而是马伯乐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字是“乔治”,他也是一位著名的东方学者,曾在越南长住。这篇论文,是关于9世纪至10世纪之间东南亚地区各种国家情况的。他引用中国传统史料和阿拉伯文献,前者比如《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岭外代答》 《诸蕃志》和《宋史》等,后者包括阿拉伯文献,像马苏地(Masudi)的《黄 金草原》、阿拉伯商人苏黎满的《行纪》等,给我们描述了环南中国海的安南、占城、真腊(今柬埔寨)、蒲甘(今缅甸)、吉蔑(今柬埔寨)、罗斛 (泰国南部)、三佛齐(印尼苏门答腊)等国的状况。


为什么马司帛罗特别要研究“宋初”的越南半岛呢?这是因为,一方面五代宋初安南逐渐脱离中央王朝,开始强盛并最终独立,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史料增多,中外史料都有了,可以互相比较参照。要知道,当时对于有关南海的中国史料,收集和研究还不多,他是从头开始做起的,而当时的中国学界对阿拉伯文献更是一无所知。据说成书于10世纪的《黄金草原》,涉及从苏门答腊到中亚、欧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如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半岛、巴比伦、犹太人地区、阿比西尼亚、北非、拜占庭等。大概很多中国人知道它,是因为只有它记载了唐代乾符六年(878)和七年(879)黄巢杀戮泉州万名阿拉伯人、12万广州阿拉伯商人的事情。作者马苏地号称 “阿拉伯的希罗多德”,也可以说是“阿拉伯的司马迁”。《黄金草原》成书于943年也就是中国的五代,是阿拉伯人的中世纪百科全书,可是,这部书要到1998年才有耿昇的中译本(后来藏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2013年都有再版)。


(3)说到法国人关于南海的研究,也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伯希和无论对“西域”还是“南海”,都有很深的研究。傅斯年很有感触的“虏学”不如别人,大概有不少就是受到伯希和的刺激。伯希和也在越南住过,关于东南亚有不少著作,其中相当重要的,就是《交广印度两道考》。


这篇《交广印度两道考》是伯希和1904年离开越南之后发表的,也是由冯承钧翻译出来的,它的影响很大。伯希和根据《新唐书》的《艺文志》 《地理志》《皇华四达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等书,考唐代中国出入四夷,也就是通往境外的道路大体上有七条。其中第六、七两道为:安南通天竺道,广州通海夷道,这两部分就涉及南海以及东南亚诸国。


这部书分成上、下两卷。上卷“陆道考”,就是上面说的第六条“安南通天竺”,内容分为唐代之地理概述、交广之兴替、安南都护府治、建昌一道、占城等24个部分,讨论的是中国向南方外出的陆路。下卷是“海道考” 就是上面第七条“广州通海夷”,分为广州、满剌加海峡、中国载籍中之佛逝、师子国等26个部分,讨论的是海路下南海,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一直到狮子国也就是今天的锡兰(斯里兰卡)。


顺便说一下,这篇文章后来引起中国学者方国瑜的反驳,主要并不是因为伯希和有关海陆两道的研究结论,而是因为伯氏涉及唐代南诏的族群与历史,把南诏视为与内地本质不同的异族政权。所以,在1939年抗战方殷的背景下,方国瑜发表的《读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其中“南诏所用之文字” 一节,就反驳伯希和南诏通用文字可能是缅甸文的说法,特意指出南诏遗留的石刻、铁柱铜炉和诗文通用汉文,民间可能通用僰文,这是为了特意强调南诏、大理与内地汉文化的联系。这当然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不过后来方国瑜说,伯希和“是法国帝国主义侵略越南沦为殖民地之后二十年,正当帝国主义列强狂妄叫嚣瓜分中国……为殖民侵略服务的所谓‘学者’也大显身手,伯希和自命是东方学家,以考史为名,为侵略制造舆论而作此书。他为侵略的目的,一片谎言,蛮横无理。只凭贾耽《路程》所说的一句话,大做文章”,这就可能把学术研究上升到政治批判了。其实,贾耽说“爨蛮安南境也”这句话,说的是当时以爨仁哲为首领的蛮夷,他们的控制地区在安南境内。开元年间,唐朝高官张九龄就写有给爨仁哲的敕书,收在张九龄的文集里,说明当时爨蛮分为“安南、姚州、戎州”三部分,其中一部分今位于中国境内,一部分在越南境内,这并不奇怪。伯希和说,那个时候云南并不是一个省,其中,东南部分属于安南都护府,东北部分属于戎州(今四川叙州),这是事实,我们不能拿现在的主权边界,倒推唐代的区域归属,更何况那时的安南还是唐王朝的一部分,所以,恐怕不能说伯希和的说法,就是“极其荒诞无耻的谰言”。


此外,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参考伯希和的《扶南考》和《中国载籍中的宾童龙》,前面一篇指出争论不休的“扶南”,应当是柬埔寨,是古代中国与欧洲联系的中间站;后面一篇指出Panduranga这个地方,在古代中国有种种称呼,最早见于《旧唐书》,他引用各种中国文献,证明它应当在越南中圻附近,现在的地名叫“Phanrang”。而收在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七编里的伯希和《真腊风土记笺注》,也是非常值得认真参考的著作。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是记载柬埔寨早期历史文化的重要著作,柬埔寨早期叫“真腊”,也叫“甘孛智”,后面这个名字更接近现名。周达观是随同蒙元使团前往真腊的随员,他这部书是文献记载加上实地观察,因而非常珍贵。可是这里涉及很多未知的历史、地理和文化,伯希和的注释旁征博引,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后来,20世纪80年代夏鼐先生才有更仔细的校注本,但夏鼐先生也说,他的校注本,主要参考了从沙畹到伯希和的法国学者的研究。


一般来说,由于大海无边,浩浩漫漫,除了路程数和方向,没有什么特别可以记载的,所以有关海洋的记载,除了岛礁之外,都要和环海各地连起来。这些涉及环南中国海沿岸以及各岛屿的资料,反过来就呈现了南中国海的面貌。马司帛罗曾引用《宋史·丹眉流传》指出,从宋代中国起,中国开始重视南海诸国,这与海上航道有关。《宋史·外国传·丹眉流传》中说, “丹眉流国,东至占腊五十程,南至罗越水路十五程,西至西天三十五程,北至程良六十程,东北至阇婆四十五程,西南至程若十五程,西北至洛华 二十五程,东北至广州一百三十五程”。丹眉流大概在今马来半岛北部,也许是泰国洛坤(Nakhon Srithamarat)。大概当时也是一个重要港口?


根据《古代南海地名汇释》,大概“占腊”就是“真腊”即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罗越”可能是马来半岛南部柔佛州或新加坡,“西天”指西印度,“程良”大概是泰国北部,也有一说是泰缅交界处,“程若”是马来半岛上泰国的董里(Trang),而“阇婆”是印尼爪哇和苏门答腊,“洛华”是缅甸东南部的土瓦(Tavoy),最后是广州,即这一区域最北端。如果我们把这些地名在地图上连起来,就可以知道,这大概包括了东南亚,也包括了这些国家所环抱的南海海域。在宋代,由于北方被契丹、西夏、女真和后来的蒙古遮断,宋朝就只能像刘子健先生所说的那样“背海立国”,因而向南方发展很快,包括经由南海的通商,因为通商最方便的当然是海上航线。中国人要去那些国家,通商也好,封贡也好,多数要借助海上路线。这就像周达观《真 腊风土记》一开始说的,“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伯希和注:paraceles),经交趾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蒲,乃(真腊)其境也。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伯希和注:马来 群岛)入港”。你看,这不是现在最重要的南海那条路线吗?


此外,研究南中国海,当然要懂得“丁未针”“坤申针”所指的方向。大家要了解:(1)古代中国人航海,要靠罗盘,中国的罗盘以天干(除去中间的戊、己,即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八卦(除去震、离、坎、兑,只用乾、坤、巽、艮)配合使用,整个罗盘360 度,分为24个方向,每个方向相当于360°中的15°。(2)中国的航海罗盘分为“单针”(又称“丹针”)和“缝针”两种,单针就是丁、午之类(天干地 支单算),缝针则是丁午、丙午之类(天干地支配合),单丁是195度,单午是180度,丁午是187.5度,丙午是172.5度。(3)罗盘的定向之外,航海者还会根据天空星辰,确定方向与位置,这叫“牵星过洋”。(4)过去传统时代, 海路的里程单位是“更”,一昼夜为十更,一更旧说为60里,但是现在也有人认为有问题。(5)测量水深的单位,叫作“托”,也就是两手分开的长度, 旧合五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6至1.7米。以上是航海者的基本知识,他们更要研究沿着海路所经过的东南亚各国,因为古代航海不能不沿着海岸,依赖陆地上的补给和淡水。


当然,早期没有“东南亚”这个概念,所以,“南海”一名既指茫茫大海,也兼涉了如今的东南亚诸国。


(三)


再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下日本东洋学界之南海研究。这里只以藤田丰八和石田干之助两人为例。


在西洋学者的南海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东洋学也很快加入了南海研究的行列。我在前面讲过,日本东洋学尽管一定有它的政治意图,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亚洲研究的学术上和欧洲东方学比赛。他们共同促进了对中国四裔或者说亚洲的整体研究。


在日本学者有关南海历史地理的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提到藤田丰八《东西交涉史研究》的“南海篇”。


藤田丰八(ふじだ とよはち,1869—1929)在中国待过十几年,汉语很好,和罗振玉、王国维是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他主要关注的就是西域和南海之学,尤其是东西交涉的历史。他对在敦煌发现的《慧超往五天竺国传》 做过笺释,对元代汪大渊记载海外各国的《岛夷志略》做过研究,就是因为这些文献与中外交通有关,涉及中国之外的史地知识。后面的那部《岛夷志略》更是元代直接涉及南海那片区域的重要史料,和《真腊风土记》一样非常珍贵。藤田丰八去世之后,先是他的《东西交涉史研究》“南海”部分于 1932年出版于冈书院,很快就有中国学者翻译过来;后来又出版了《东西交 涉史研究》全编本,包括“南海篇”“西域篇”及“附篇”,1943年由荻原星文馆出版。其中,“南海”部分的中译本,已经有何建民译《中国南海古代 交通丛考》,1935年出版,也就是说藤田丰八此书日文原版刚刚出版不到三年,中国学者就把它翻译出来了。


这一部分中,有一些内容非常精彩。1935年中文版的译者何建明曾举出五个例子,来说明藤田丰八这部书的精彩,认为他“能错综为体,详略互见,又能融合贯通,联为一气”。五个例子中,一是关于蒲寿庚的考证,二是关于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先祖刘谦的族群出身,三是日本史上所谓“南蛮”不是高丽人而是毗舍耶即菲律宾人,四是考证出菲律宾历史上的林凤、澳门史上的张琏的相关信息,五是对于《宋会要》等史料的开掘(译者序,第2—5页)。


我们看前两个例子。他的《泉州之阿剌伯人》比桑原骘藏的名著《蒲寿庚考》还早,已经指出蒲寿庚是大食(阿拉伯)人,并且因为他并没有汉族中国人的认同感,虽然做着宋朝的官,却帮助了蒙元入主中国;而他的《南汉刘氏先祖考》还考证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先祖刘谦也是大食人,这一点是他最先说到,后来陈寅恪等人有一点修正和补充(可以看陈寅恪的《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这可以讨论。应当说,这些都是他的开创之功,所以,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说,藤田学术生涯里面特别关注的,首先是东西之间的交通路线和要冲,如城镇、港口,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历史地理;其次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殖民、物产、 生活。他的南海历史研究也是这样。


可是,这里我最想向大家推荐的,是石田干之助的《有关南海的中国史料》。这是石田干之助1943年在日本仙台的东北帝国大学讲课时的讲义,可惜的是至今没有中译本。很早我就听说这本书,但直到2015年,我在东京大学担任特任教授的时候,才偶然在神保町的丛文阁书店,以1000日元的便宜价格买到一册。


毫无疑问,这部书的撰写与日本二战中南下东南亚的战略有关,石田在 “小引”中一开头就说到这一点,“关于南海各地的各种知识,从现在的时局来说,是我们不能不具备的”(第1页)。但是,石田毕竟是一个学者,他所做的工作,是把欧洲人东来之前,也就是明代以前的中国各种有关南海的史料,一一做考证和介绍。


这部书按照时代分为六讲(汉代、三国时代、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每一讲中,既介绍那个时代中国有关南海的活动,包括政府出使和商业贸易,更主要的是介绍有关文献,无论是已经不存在了的逸书,还是各种古典中残存的片段。比如,唐代有关南海的文献,他介绍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杜佑《通典》中的史料、新旧唐书中的有关史料、已经亡逸的贾耽《皇华四达记》,以及《唐会要》《册府元龟》等;宋代有关南海的文献,他介绍了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和《宋会要》,在《宋会要》下面,也顺带讲了讲《文献通考》《宋史》里面的资料。对于每一朝代和文献,他都广征博引,有相当深入的介绍,绝不是泛泛而论。


我们随意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隋代的《赤土国记》。石田注意到,那个时代又出现了有关南海的新知识。因为大业三年(607),朝廷曾派遣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出使南方遥远的赤土国,常骏回来之后,著有《赤土国记》两卷。可是,这部书已经不存在了,那么,赤土国究竟在什么位置?这是历史上著名的难题之一。在这部书里,他引用了明代人黄省曾、张燮,以及西方学者 H.克恩(H. Kern)的各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在南印度,有的说在暹罗,有的说在马来半岛。然后,他引用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的《赤土考》以及他自己的《三佛齐考》,证明赤土可能就是唐代的室利佛逝,宋代的三佛齐,也就是后来人所共知的苏门答腊(国都旧港)。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供线索,他还用了一些篇幅,介绍日本学界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比如高桑驹吉、藤田丰八的看法等。这就非常客观,也非常谨慎,很有价值。


第二个例子是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这是有关中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献,其中涉及南海的内容很多。石田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汪大渊的生平事迹,引用此书的三篇序文、《四库提要》等文献,指出汪大渊年轻的时候, 就随船出海两度往来南海各地,展开过实地考察。因此,尽管该书有传统的虚实相半、新古混淆的地方,但是,由于它在宋代《诸蕃志》和明代初期新出有关南海诸书之间,“代表了元代中国人南海知识水准的有价值的著作”,所以它还是很珍贵的。


接下去,他一一列举《岛夷志略》中有根有据的内容。从澎湖、琉球、 三岛到交趾、占城,从罗卫、罗斛到三佛齐、勃泥,从暹(泰国)到古里地闷(Gili Timor)、龙牙门(即新加坡海峡),从僧加剌(今锡兰岛)到天堂 (Mekka,即麦加)、天竺(西部印度),一共98个地名。对于这里的大多数地名,石田干之助都注明了今天的位置。与此同时,他也把“异闻类聚”,也就是汪大渊没有去过,只是根据书本的传闻和不可靠的内容,像奇肱国、婆登国、女人国等列出来,其中所介绍的南方风俗,石田说明它们可能来自 《太平广记》之类的书,没有特别的价值。再接下来,他又在这一节中考察 了《岛夷志略》在各种目录中的记载以及版本情况,还特别介绍了清末沈曾植《岛夷志略广证》,乃是“本书研究之权舆”,但他也指出,对这部书的研究,需要越南语、缅甸语、马来语、梵语等语言知识,所以,真正有价值的研究,特别应当注意藤田丰八。收入印数不多的《雪堂丛刻》中的藤田丰八 《岛夷志略校注》才是有关汪大渊《岛夷志略》最好的研究和注释。


再接下去,他也介绍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情况。他说,由于马伯乐(Henri  Maspero)把此书从北京带回河内远东学院,伯希和又得到国民图书馆的写本以及丁氏旧藏本,因此对这部书做了研究,并且还把它用于对《诸蕃志》 的校读考证,所以,《岛夷志略》渐渐为西方学界所熟悉。比如,1914/ 1915年《 通报 》 上 就 有 连 载 的Notes on the Relations and Trade of China  with the Eastern Archipelago and the Coasts of the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Fourteenth Century。他指出,其中有对《岛夷志略》的解题和大部分英译, 并且比对了好些地名。当然他也说到,因为那时藤田丰八的著作没有问世, 所以,其中还有一定错误。


(四)


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一下,在东西洋学者影响下的中国学术界,南海或东南亚的研究情况。


顺便说一下,石田干之助的这部书,其实提供了非常好的有关南海之学的入门路径。在这部书中,中国有关南海的主要文献,有了基本的和清晰 的介绍,东洋和西洋的相关研究,也有了不错的提示,让我们不仅对南海之学有了初步文献知识,对于南海研究的东西方学术史,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总是很感叹这种上课的方式,石田这样教书,真是金针度人的好老师。应当说,超出中国之外的四裔研究,其实是20世纪上半叶,国际东方学界的潮流和时尚,而正是在西洋和东洋的学术刺激下,中国学者才开始“预流”,有了这方面的著作。


其中,我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1937年冯承钧的《中国南洋交通史》。


前面我已经说到,冯承钧的研究与翻译成就,应该很好地得到介绍和表彰。在我看来,冯承钧和王古鲁,分别是介绍西洋和东洋学术,对中国学术有很大影响的两位译者,但我们对这两位翻译者的贡献说得还不够。冯承钧是20世纪上半叶向中国学界介绍法国东方学的最重要学者,除了翻译的各种 专书之外,他翻译的《西域南海史地译丛》九编,汇集了沙畹、伯希和、费瑯、列维、马伯乐等最重要的东方学家的论文,展示了欧洲东方学界林林总总的成绩。而冯承钧这部《中国南洋交通史》,也是在吸收了东西洋学者, 特别是西洋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


《中国南洋交通史》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汉代与南海的交通说起,历数康泰等出使南海各国,法显从印度取经回程的海上经历,一直到宋元的南海和明代郑和下西洋,算是一部中国与南海的交通史;下编则分为扶南(今柬埔寨地区)、真腊(今柬埔寨地区,继扶南之后)、阇婆(即爪哇,今印度尼西亚)、三佛齐(今苏门答腊,今属印度尼西亚),以及南海群岛各国(23个古代国家)、马来半岛各国(11个古代国家)和印度沿海各国(13个古代国家)等多个部分,分别梳理有关它们的史料和叙述它们的历史。


冯承钧自己在《序例》里面说,他这部书研究的“南洋”,在明代就是 “东西洋”,大致“东起吕宋,西达印度西岸”。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部书的重心在地名考证。但是他的主要关注点,可能只是在中国下南洋的海路上。他的有些想法,我觉得不太好理解,比如他自己说,他这部书里,阿拉伯海西岸各地和安南、占城、缅甸、暹罗不在叙述之列。前者我们可以理解,但后者呢?据他说,安南原列中国郡县,昔日的占城是今天安南的中南部分, 可这两个地区为什么要放弃呢?其实,古代中国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南洋交通途径,都离不开今天越南的东部海岸线。倒是他说缅甸和中国交通主要靠陆路,倒是有点道理,但是不包括暹罗是因为它到元代才成为一国,可是,暹罗那块地方,与中国南洋交通仍然有关联,不叙述它(尽管元代才成 为一国,但成为一国之前的各种小国,也还是在南海范围内)有点奇怪。不过,尽管如此,冯承钧的这部书在中国学界还是有开创意义的。在很大程度上,他借助或者说引进了东西洋学者的成果,看他的注释,就知道他采撷了伯希和、费瑯、藤田丰八等人的研究成果。当然,他也说过,除了伯希和之外,无论是东洋的藤田丰八,还是西洋的学者,“亦多瑕瑜参半”,所以,他的这部书,也有他自己的贡献。不过现在看来,这部书似乎铺路的性质比较明显,而创造性的发现还不太多。


我们不妨把此书的第八章《宋代之南海》与石田干之助著作的相同章节进行比较。


冯承钧此书的这一章,涉及的史料只罗列了《宋史》卷四八九《注辇传》、周去非《岭外代答》、赵汝适《诸蕃志》。他虽然也提及夏德(Friedrich  Hirth)和柔克义、藤田丰八等,与石田干之助《有关南海的中国史料》比起来,大体上差不多,但石田干之助还仔细地介绍了《诸蕃志》的柔克义英文译本的译者序,介绍了1885年莱比锡出版的名著《大秦国全录》(China and  the Roman Orient)里面对《诸蕃志》有关“大秦国”一则的论述,以及涉及南海的西文论述八种。特别是他介绍了1912年夏德和柔克义合著的英文本 《诸蕃志译注》(Chau Ju-Kua: His Work on the Chinese and Arab Trade in 12th and 13th Centuries)。此外,石田干之助还注意到了《宋史》之外,有比《宋 史》更早,可能是《宋史》材料来源的《宋会要》《文献通考》的记录,这就更有价值了。而在学术史研究方面,石田干之助又介绍了马司帛罗的《占城史》、藤田丰八的南海研究、费瑯的有关苏门答腊的研究,以及桑原骘藏的《三佛齐考》。应当说,晚出转精的石田干之助,比起冯承钧来说,内容要丰富、精细、缜密得多。不过,我们仍要承认,冯承钧的《中国南洋交通史》,毕竟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学界,还是有开拓性的。他归纳和引介了西方和日本的研究成果,给后来有关南海以及东南亚的研究铺了路。


后来,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很有成绩的,还有很多,像许云樵(1905— 1981)、章巽(1914—1994)等,这里就不再仔细说了。大家如果对这个领域 的历史问题有兴趣,有一部最好的工具书必须知道,这就是陈佳荣、谢方、 陆峻岭编的《古代南海地名汇释》。


(五)


当然也想请大家注意,关于“南海”或东南亚这个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实,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有些问题不是我们历史学者可以说清的。所以,这里还是让我们回到历史上来。


应当说,“南海”或东南亚之学,使得世界史和中国史都丰富起来,世界史不再是只有大国的世界史,中国史也不再是拘泥于传统中国之内的中国史。因此,可以说有关南海的传统中国文献,非常有价值,也为“真正的” 世界史的形成做出了贡献。诚如冯承钧所说,“今日南海诸国自有史文者固有数国(安南、柬埔寨、爪哇、锡兰),其古史亡佚数典而忘祖者,亦复不少。赖有中国官私撰述,录其史事大概。今人欲撰一‘真正世界史’或南海诸国史者,终不能不取材于中国载籍之中。研寻久之,近年来无史之南海,遂一变而为有史之国民”。


确实,有关南海海域和东南亚的历史地理,无论是东洋学者还是西洋学者,主要依赖的,还是中国的古文献,比如宋元有关南海海域之著作:


(宋)朱彧《萍州可谈》(李伟国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宋)赵汝适《诸蕃志》(冯承钧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夏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苏继庼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元)周至中《异域志》(陆峻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元)黎崱《安南志略》(武尚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此外,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古地图和航海图。其中,最近有一幅以南海为中心的古代地图,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这就是所谓的“塞尔登地图”。

如果说波斯人、粟特人、阿拉伯人带给中国的,主要是陆地上、欧亚之间的地理知识,那么,自从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对于南方海域以及周边诸国,也逐渐有了比宋代仅仅依赖市舶司,或来自外洋商贾的耳闻更多的海外知识。其中,收藏在英国的塞尔登地图(又名《东西洋航海图》)最近非常受人关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卜正民教授近年出版《塞尔登先生的中国地图—香料贸易、佚失的海图与南中国海》,用全球史的方法,对这幅刚刚被发现的古地图进行了精彩的研究。


这幅地图长160 cm,宽96 cm,据说原来是挂轴,按照卜正民的研究, 它大概绘制于1608年,由一个从中国到东南亚(据说在万丹,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的Banten)经商的商人绘制,几年以后,被一个在万丹担任商馆馆长的英国军官约翰·萨里斯(John Saris)得到。17世纪中叶,英国最著名的东方学者约翰·塞尔登(John Selden),从他手里买到这幅地图,1654年塞尔登去世后,捐赠给牛津的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但直到2008年,它才重新被发现,现在这是世界上一幅独一无二的地图。




“塞尔登地图”(Selden Map)



那么,这幅地图有什么特点呢?它虽然不涉及主权,但是它确实证明中国对于南海的历史知识相当丰富,而这种历史知识,恰恰不是来自帝国君主的权威统治,而是来自民间自由的海上贸易。我想,塞尔登地图在南海研究上,可能有三点非常重要。


第一,是它不像过去的地图(如宋代的舆地图,以及明初的《大明混一 图》,明代中叶的《广舆图》)那样,总是以中国为中心,凸显中国疆域而把 四周压缩得很小,而是以南海为中心,大体准确地描绘了东海和南海周边的地区(这一地图上面,大半当然是中国,右上角是不太准确的日本和朝鲜, 右边是琉球,往下依次是台湾岛和澎湖、吕宋[菲律宾]、加里曼丹[包括 文莱、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分别管理的地区],中国的正南面,则是越南、 柬埔寨、马来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的左下方是印度等),涵盖了整个东亚、东南亚、南亚广大地域。这是中国有禹迹图、舆地图、广舆图、天下图等以来,第一幅超越了中国中心的地图。


第二,过去,以中国为中心,凸显王朝疆域而忽略周边的传统地图,其绘制的观念背景,很大程度上受到王朝政治的影响,然而,以南海为中心, 描绘环绕东海、南海各区域的地图则主要是考虑经济即贸易路线。因此可以相信,塞尔登地图的地理知识,主要来自航海贸易的商人。所以,它标识的地形、距离、路程、地名等,都显示出它与当时往来南洋海域的中国商船和商人有关。这些世界知识,一方面来自传统的“海道针经”(比如《顺风相送》等),一方面来自现实的航海经验。尤其是,这一地图标识出了六条从中国(主要是泉州)出发的航线,分别是:(1)泉州到日本九州外海的五岛列岛;(2)经过琉球到日本的兵库;(3)泉州到王城(马尼拉);(4)泉州到今印尼;(5)沿着越南海岸线绕道向西北到今泰国曼谷南部;(6)绕过马六甲海峡, 沿着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向西到印度古里。地图里还说明了方向、远近、位置(每条航线都以天干地支来标志路程的方向,与上面的罗盘相应)。而超出地图之外的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则在图左方的一个方框里,标出了海上航行的距离、方向(比如从“古里”即今印度喀拉拉邦,到“阿丹国”即今亚丁、“忽鲁漠斯”即今荷姆兹等,皆有方向与航程的说明)。


第三,由于这可能是中国商人的作品,当然有关中国的记载格外详细 (大明国部分有很多地名标记),但是,也恰恰由于是商人的作品,所以,该地图对于有商业贸易联系的区域,也都有不少记载。在这一点上,不妨参看同样来自闽南沿海的张燮的《东西洋考》,看看他对于现在的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这一环南海区域的叙述,就可以清楚地知道,17世纪初也就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商 人,对于“南海”那一片海域以及周边,已经有相当的了解。


当然,有关这一区域的研究,所涉及的历史信息相当丰富。简单说,至少还应当包括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传教士在亚洲东部的传教,经由印度洋和太平洋航线美洲白银的流入和植物的引进,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在东亚的竞争,和荷兰及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这一片区域的活动等。现在,一方面由于人们源源不断地发现新资料,“南海”及其周边的历史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包括中国学者在内,都对南海贸易、文化、政治各方面(包括塞尔登地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也由于全球史(或者区域史、海域史)在国际历史学界的风行,使得南海以及环南海地区,作为全球史急需补强的一环,成了学界热点。当然,也由于这个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风险的焦点区域,凡此种种,都刺激了各方学者对明清时期东海和南海的海域史的研究。


那么,我想问的是,我们中国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可以做出一些什么贡献?


七、 结语:通向亚洲史或东亚史的途径


最后,我想请大家重温陈寅恪先生的两段话。


一段话,是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里回忆王国维学术成就时说的。陈寅恪说,王国维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新方向,第一是“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也就是用地下考古发现的各种实物和现在传世文献上的文字材料来相互证明。第二是“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就是外族的文献和中国的史书互补,像研究辽金元、西北史地就要通过这个方法。第三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就是用外来的新观念、新理论跟我们中国本身所有的材料来互相证明,这样可以在旧话题中开出新思路。


另一段话,是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里面说的。陈寅恪说,学术必须要有新材料和新问题,用新材料来研究新问题,这就是这个时代学术的新潮流。做学术的人,如果能进入这个潮流,叫作预流;他说你如果不会用新材料,不会研究新问题,就叫不入流。


最后,我们大家要想一想,为什么超越汉族中国的亚洲史和东亚史很重要?为什么在亚洲史或东亚史上,欧洲与日本学者占了先机而中国学界落了后手?为什么今天仍然要用王国维“三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什么才是当今的新材料和新问题?


原载于《世界历史评论》(2021年夏季号),注释从略,来源于“世界历史评论”。

进入 葛兆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学术史   欧洲东方学   日本东洋学   中国的亚洲史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48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