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俏: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不与美好和善良为敌

——2021年毕业致辞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01 次 更新时间:2021-07-13 09:59

进入专题: 毕业典礼演讲  

刘俏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亲友、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共同见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1届一千二百名本科、创业创新方向双学位、学术硕士、金融硕士、商业分析硕士(BA)、MPAcc、审计硕士、博士、以及MBA和EMBA项目的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篇章。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光华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圆满完成学业的各位毕业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还有在现场或是在线上见证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家人们、朋友们,正是你们长年累月的支持,毕业同学才能走到今天。感谢你们!

各位同学,在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下一段旅程时,我借用诗人Emily Berry的一段诗,献给大家最诚挚的祝福,她是这么写的,“未来是晴是雨,我们不得而知,但它是好的,是最好的,虽然它没有名字”—— 如果激励大家前行的是以更积极的方式去影响世界的渴望,那你们的未来一定是最好的。祝福大家!

向大家表达祝福之余,我代表学院老师们也给大家一些叮嘱。过去两天,我一直在想这次和大家说些什么,我也一直在努力地找自己三十年前毕业时的感受——未知的生活奔涌而至,带着兴奋和些许不安,目不转睛望着远方,焦急地等待着生活的捶打……留下来的记忆总是美好的,那是一个有诗、有远方,白衣飘飘的年代。然而,有选择的记忆构成了与当下的反差,这很自然就导向今年最流行的用语——“躺平”。坦白讲,我并不是特别理解今天人们在各种情景下频频使用的“躺平”这两个字具体是什么含义,世界和生命的多样性并不能囊括在一个单一维度的解释。记得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曾有过一个著名观点,“语言是自由创造的产物;我们对任何字词的解释和运用都伴随着一个自由创造的过程。”既然“躺平”源于使用它的人的自由创造,它的真实含义是由它的使用者来决定的,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我是怎么理解“躺平”的。我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2021年6月,芝加哥大学在2021届毕业典礼上追授光华2012届校友范轶然博士学位。轶然在他博士学习的最后阶段,因一起枪击案罹难。轶然热爱经济学研究,对学术坚定热忱,但他的学术道路却坎坷波折。为了能够在他心目中的经济学研究圣殿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经历了五年漫长等待。这五年间,轶然饱受挫折,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为了能够更接近他的学术梦想,他辗转万里,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是轶然寂寂无闻、默然隐忍的五年,用今年流行语表述,这是轶然默默“躺平”的五年。我们可以想象这期间他经历了多少次暗夜痛哭,又多少次感受到那种“口嚼玻璃,站在悬崖边”的无边绝望——我把这种为理想而坚守的付出称为生而为人的“高贵的付出”(noble efforts)。

轶然热爱生活,他喜欢哲学,向往艺术。哲学教会他批判性地思考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见解和冠之以“经典”的理论,激励他提出重要的问题;对艺术的追求让他坚信世界上总有些美好的东西值得人们去奋斗,从而平静地接受生活对他的捶打。用轶然的同学的话讲:“他总是对生活有一种忧虑的底色,却永远在做着最积极的事情去推动最微小的改变。”对学术的热忱投入,对哲学和艺术的热爱使轶然成为一个才华横溢、充满潜力的经济学研究者。轶然多次表示希望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北大光华教书,在滋养过他的未名湖畔反哺更多热爱学术、热爱生活的人。他的这个想法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实现——就在两天前,轶然31岁生日之际,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光华管理学院以及范轶然父母、同窗挚友的多方共识和积极推动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轶然校友奖学基金”正式设立,用于奖励和资助光华管理学院有志于攻读文、史、哲、艺术以及社会学双学位的同学,鼓励他们坚持理想,追求热爱……

这是一个带有忧伤底色的明亮故事。在长达五年的“躺平”岁月里,轶然以坚守回应理想,以热爱回应磨难,坚信总有云开雾散,看见远方一望无际的绿色大地和美丽的日出的时候。在这里,“躺平”不是自我放弃,自艾自怜 (lie flat),而是咬牙坚持(hang in there)。

1993年,一个年轻的金融学硕士生开始学习做学术,基于非常有限的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他异想天开觉得中国正蓬勃兴起的不动产投资可以利用mutual fund这种方式进行融资和运营,他写下平生第一篇论文《共同基金和不动产证券化探索》,热切地期待着中国公募REITs市场的喷薄而出。然后,然后他就“躺平”了——要一直等到2021年6月21日才看到中国第一批9只以基础设施为底层资产的公募REITs的正式挂牌上市,这距离1993年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八年……

这绝对不是一个坚守二十八载,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励志故事。那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胆子大,敢发毒誓、许“白首愿”,但他并不能完全理解时间流逝的冷酷与决绝,虽然心心念念REITs是个好东西,但于他确实是“躺平“了。随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这个曾经的年轻人辗转了大半个地球,在学界和业界兜兜转转,没有为中国公募REITs的发展再做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事情——看起来这更像是一个有关天真的理想主义、冒险精神和年轻人无知无畏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有一个反转,大约二十四年后,听到命定的呼唤,一群来路各异的人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这个已经不再年轻的人也有幸参与其中,他们开始了新的一轮公募REITs在中国落地的尝试……然后,然后这一次公募REITs最终以基础设施REITs的形式成功推出。

这个曾经的年轻人就是我,而这群来路不同的人包括光华思想力REITs课题组的众多老师,像大家熟悉的张峥教授,还有监管部门和业界的诸多同仁。给大家讲这个略带一点“凡尔赛体”的故事,目的绝不是在完成事功之后自我吹嘘,虽然奇迹发生时,我们在现场。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从这段经历中得到的启示:不要轻易怠慢自己年轻时的美好的想法。一个人在自己生命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努力去做几件你日后会记得、会觉得骄傲的事情。美好的事情很少会立即发生,注定会经历跌宕反复和长时间的等待;选择“躺平”,其实是蓄能,是等待一次更强大的力量的聚集,从而有机会完成那最后一击。

在这里,“躺平”不是放弃,而是一种选择,选择以一种更为耐心的方式,等待春天的第一阵风发出信号,从平躺中站起。我把它叫做“stay put”。

在北京大学的统计学或是行为经济学课堂上,大家很可能听教授讲过这样一个经典实验——挑战谁能猜对博雅塔的高度。在博雅塔边找100个游客,请他们独立给出他们对博雅塔高度的估测,求出这100个数值的平均值,它将非常接近博雅塔的真实高度——37米。事实上,对于类似这样的“猜测挑战”,每个独立个体对正确答案都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他们肯定会估高或者估得太低,但当样本量足够大时,不同个体之间的误差彼此抵消,人们思维中的共同之处发挥作用,从而使得平均值接近真实答案。统计学家把这叫做“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行为科学家把这叫做“群体智慧“。在这里,足够大的样本量,彼此独立的估测,包括判断的多样性,是“ 群体智慧”产生不可缺少的条件。然而,这个实验里有一个bug,如果实验时有人故意带乱节奏并去干扰影响其他人的判断,大声喊出18米,那么不管样本量有多大,其平均值都可能大大偏离37米这个真实答案。行为经济学家会告诉你这叫“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或是“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那个乱带节奏的“坏蛋”给了每个人一个错误“锚定”的初始值,改变了他们的前置判断(prior belief),在这个框框的诱导下,“智慧的群体”就变成了“乌合之众”、“等待收割的韭菜”。

这个故事和“躺平”有什么关系?2021届的毕业生们,你们在北大接受过的优质教育注定会带给你优越的经济条件、丰富而充分的选择机会,甚至与你才华品德并不一定完全匹配的社会影响力,我从不怀疑你们将前程远大;我想借这个故事提醒大家,当有一天你面临不可抗拒的巨大诱惑,产生了利用你所具备的优渥条件去“带乱节奏、切割韭菜、背后递刀”等这样的念头时,一定提醒自己“不是每个人都有过像你一样的优渥机会”,请一定记得调低你的风险偏好,这时候你应该选择“躺平”—— 躺平在为人的善良与良知里,躺平在常识以及那些穿越旧时烟雨、岁月山河的规律中。

经济学家Robert Gordon认为能源、通讯和出行方式定义了文明的形态——例如,化石能源的使用、无线通讯和现代交通工具定义了工业文明。运用他的逻辑进一步分析,随着非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将会诞生。这个过程中,新的行业会崛起,崭新的思想会出现,而所有现有的行业都可以通过“碳中和”和“数字化”再来一次…..

2021届的毕业生们,你们无疑正站在一个新型文明的开端。从这里出发,你将如何在一个激荡人心的大时代安置你自己?我一直喜欢的作家、诗人博尔赫斯有一段文字,一直以来对我影响至深,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时间是构成我的物质。时间是一条载我飞逝的河流,而我就是这条河流; 它是一头毁灭我的老虎,而我就是这老虎; 它是一团吞噬我的火焰,而我就是这火焰。” 2021届的毕业生们,时间是构成你们的物质——你消磨时间和岁月的方式,你选择“躺平”的姿势,最终将决定未来的你。而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请记住博尔赫斯说过的另一句话:“一个人可以是另外一些人的敌人,可以是另外一些人某些时刻的敌人,但不能与一国为敌,不能与萤火虫、文字、花园、流水和日落为敌。”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不与美好和善良为敌。

再次祝贺大家!毕业快乐!


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年《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经济学家。刘俏教授在公司金融、实证资产定价、市场微观结构与中国经济研究等方面拥有众多著述,其著作包括《我们热爱的金融——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金融》、《从大到伟大2.0 —— 重塑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等。



    进入专题: 毕业典礼演讲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41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