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军:伟大的道学——一种古老的中国科学哲学的再发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11 次 更新时间:2007-01-04 10:50

进入专题: 道学  

张树军  

假道学,是国人们对道学的最习俗的评价。但道学为什么存在假的?什么是真道学?还是道学就是假的(不可实践的)?这是少年时代就颇为疑惑的问题。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慢慢明白,原来所谓假道学,就是道学是求真理的学问,而现实中真理往往是行不通的,所以,人们称求道者或者求真理的知识分子为道学伪君子。但是,道学果真是假的的么?误也、非也。那么道学文化为什么从未走向独立的真正的主流文化中来?这和中国的大一统的封建政治有关(绝非真正的儒学之过)。人们通常所谓的暗道明儒,实在是对道学的极大曲解。

用现代哲学技术解读道学思想,我们知道,古代道学的“道”其实并不是隐秘的存在,而是与我不可分割的真实存在态。“道”法自然,所谓天不在,“道”亦不在;我不在,“道”也不在,这就是古代中国先哲认识的“天人合一”之“道”。用现代人的知识来看,“道”类似光的波粒二象性存在,散为“气”,聚为“器”,而且是一种“力”、“气”,具有能量。所谓的“德”,为“式”,也即“道”之必然形式。我们可以认为,“道”是“天象”之全息,无时无处不在,与人“心”相通,是可以由意识直观感知的“无意识”之在。

道学的“道思”,或者“象思维”实际上是在运用之时需要耳无听,眼无视,不受一切非本质的感官以及外在的现象(历史、理想)的干扰,只使用自己的当时的大脑进行纯粹的思维——由非理性无意识达与理性意识的清晰直观。

中国儒家文化使中国社会制度单一化、僵化,反自然、非人性,最终扼杀着中国主流文化的创造力,孔子罪莫大焉!而生生不息的道学在民间流传,成为中华文明不死的精神。若复兴中华文化,当是道学的再发现、回归。纳入儒家的《周易》走出儒家理论体系,回归道学范畴。这是人类精神走向整体、合一、和谐的根本出路,也是中西方思维交融、沟通的根本途径。从此我们可以构建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我们把《道德经》为主体的道家文化统称为道学,广义上还包括儒家《周易》和《中庸》等思想学说。以下同。

一、存在之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所谓“非常道”本意是指“道,或无、有”的不具体性、而是普遍性、不变性;所谓“玄”就是精妙,真实、深刻而内在和谐的事物以及人的本质存在,不是通常理解的玄虚,虚假、虚无缥缈,“玄思”恰是求道的必经之途而已。《道德经》不是偏狭的世界观学说,也不是简单的自然主义,而是人类高级思维的艺术,是科学哲学之父,可与《周易》互补,构成一种完整的关于人的存在或者说“人道”的科学哲学。

(一)本体论

1、世界的本体是“太一”。

老子的《道德经》首先是对世界真实本体的科学认识,其文开篇就讲的是这个世界的本体问题。在老子看来,只有明确了世界的真实本体(大道、太一),才有对其的正确把握并与之契合。这是人类认识的大前提,也是我们社会实践成功的基本前提。胡孚琛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据其“全息原理”皆开端于一;而且万物都是阴阳互补的统一体,遵循阴极生阳,阳极反阴的“太极原理”。道以其“生化原理”化生万物;万物以“中和原理”皆具备“道”的特征。“一”是佛陀的“心”(灵明性体、佛性),是柏拉图的“最高理念”,是宇宙的“绝对精神”,是易学的“太极”。【1】他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应当说是把握住了《道德经》的精髓。

2、“无”是世界的时间开始,是存在虚无化,时间性维度,本质存在,是太一之一面。形而上学和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思维抛弃了无,只关注有。这是缺乏时间维度的知识,是不完整的。科学的基础维度不可或缺无,否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只能成为经验性的技术,就没有走向理性的、成熟的科学之路。作为人,不认识无,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海德格尔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后文再讲这个问题。

3、“有”是世界的空间开始,存在存在化,空间性维度,人的表象世界存在,是太一的另一面。人们过于关注有,企图通过征服有而达到自由。以至于将人的本质也限定在有的世界。而人的真正本质却是无。

(二)认识论

1、大道统一,天人合一。

老子认为,人可以进入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境遇而直达、直观事物本质。世界不仅是可以认识的,而且人与世界可以沟通、合一,甚至直接倾听所谓的天籁之音。认识首先完全是个体化的,由此可以推出人的自由的必然性以及绝对的精神自由的存在。这时的人完全独立自在,进入非社会化世界,不反对社会但可以不参与而超然卓立于世。这种人才是真人,真“道德”者。他绝对无害于社会,而且社会可以从其得到多多。真人与天地同在,与天地万物平等。没有我就没有世界,没有人道。这是怎样一种超然、大气的认识论呀!我们实在难以企及。杨全认为,中国人对“象”的关注集中体现于《易经》之中。中国古代的先贤、智者深谙“观物以取象”、“立象以尽意”、取象以识物断事、应物观景之道。…象是整体、模糊的反映,惟有如此他才会美,而语言只是局部的、清晰的验证。象的本质仍然是用以尽意的媒介和工具。中国思想家和诗学家认为:为了充分地更好地尽意、求道,应当通过“澄怀”、“虚静”、“清静无为”、“息心净念”、“无执无住”的“致虚极,守静笃”“斋心”“坐忘”、禅定的修炼获得至高妙的玄览、禅观、妙觉、明心见性的大圆镜智的能力去寻求宇宙的大道和至高的审美境地。【2】

2、“无-有”相生,“无-有”相依。

“无、有”的交融变化之中蕴含着“大道”,“大道”的表象是有,本质是无。“无、有”一体,也就是现代人说的四维时空世界。“道”是生成,是跳跃,是质变,是事物存在的整体性,是直观现象,所谓“神性”用现代物理学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类比之最合适,“道”是“无、有”一体之存在,不是“无”,也不是“有”或者既是“无”,也是“有”。胡孚琛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它有体有用。所谓道体,即是宇宙万事万物之原始本体,它呈现“有”和“无”两种状态的统一。…道既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人类的本我。作为宇宙的本原,道是一种绝对的真知,因而是为符号指称所难以描述的最终存在。【3】

3、物极必反,“无-有”守恒。

“无”不是虚无,是对过去的整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使无序变有序,可以对人产生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这“无”是“有”的本源,这“无、有”是人的真正本质。人从“无”中来,还要回到“无”中去。不朽的唯有灵魂,“无”、“空”、“天堂”即是人类的归宿和不朽的灵魂。佛家的“空”、道家的“无”和基督教的天堂是一样的,古人早已发现了人类存在的本源。“有”之动,“无”之静,相互转化,互为一体。完全对立与同一都意味着存在的消亡,非常态,不为所求。“有”、“无”都是相对的,“道”、太极才是绝对的。我、你、他、万物、宇宙都是相对的,“无、有”的大“道”才是绝对的。绝对的“无”,相对的“有”,“无、有”守恒。一切“有”,即各种基本社会关系都存在紧张关系,保持必要的紧张是有益的,在“无、有”中也即物质(客观实在)、无意识中,通过反存在相互转化,生生不息,遵循物极必反律。宇宙归“无、有”,万物归“无、有”,个体亦不例外。人的相互竞争是有为,自然则无为。“进、退”的相对性,在倒行时兼顾前进,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发展中给予限制。健康的社会应始终保持一种动态的守恒、平衡状态。海德格尔说,存在与无并非相互并列地有,而是在一种亲缘关系中相互支持,但对于这种亲缘关系的丰富本质,我们几乎尚未予以深思。…存在与无是基于一体的,…因为存在本身在本质上是有限的,并且只有在那个嵌入无之中的此在的超越中才能自行启示出来。【4】

(三)方法论

1、入静。

这是基本的一种源始性初始化的道学认识途径,通过忘我而得“道”,是世界虚无化,无知、损,而达还原于真实的世界,谦虚而虚无化他人的存在,否定,而达绝对自由,是一种不选择而自主,不为自然之奴的自由态势。海德格尔发现,人在有在畏时才能认识无,畏,在他看来就是人在一种寂静时而产生的认识无的能力。

2、玄思。

玄思,求玄,是对无之畏,一种智慧的寂静,混沌恍惚之境。即排除一切偏见、干扰,包括主观和客观的,达到一种纯粹的认识境界,这也是产生准确、本源认识的条件,是第二层次的契合性认识途径,是指所谓的主动求“道。这是非理性的非认识的本体论之“知道”,既是还原,又是虚无化世界,乃至自我的活动、自我实现和生成的不息的生命过程。这和主观妄想完全不同,是一种弃知而达于大知的方法,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化认识(认识同一者、太一、大道)。

3、弃知。

老子要求人通过“弃知、无知”而达到“大知”,所谓的大智若愚,这是“知”、也就是“真理”的最高境界。这和通常认为的愚民、不要知识、原始化完却不同。否则,还谈什么大道、大智若愚?尼采也说过,我辈求知者,我们如今对一些事情看得太明白,啊,此后我们当如何学习善于忘却,善于无知,就象艺术家那样!这是否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呢?卢国龙认为,《道德经》说是叫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意思就很简单的理解说是,你对道的把握、你对道的理解、你的描述永远不会超过你的理解,而你对道的理解和获得的知识永远是不完整的。那么就说是在一个常道面前,人始终要保持,要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因为我了解了,我掌握了这个绝对真理,日后我就可以来安排一切秩序,那么这刚好是道家最反对的,是道法自然所反对的。【5】这样可以说是对“无知”的一种比较恰当的阐释吧。

4、无为。

道法自然,就是说人要与自然合一,达到认识的天然般纯真。无为,就是不要主观妄为,不要机械化自然,完全不是什么万事不为,什么也不做的消极态度和方法。无为,就是要达到天人合一的认识态势,直接认识大同之道。卢国龙认为,“道法自然”并不是说什么都别做,一切顺其自然,而是说你不要用人的小作为去妨碍了自然的大作为,因为天地之间最有创造力的是自然,人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去破坏了自然的意志,那么这个是这个话的本意。…金岳霖认为中华文明体系的最高概念就是这个道。董仲舒《天人三策》里面的一句话,叫做“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有这个话。所谓就是原出于天,就是道这个概念,它的合法性、它的合理性依据是来源于自然的,天是指的自然,是来源于自然的。【6】卢先生的认识不是十分准确,但也说到了无为的最基本的大致的意思。

(四)实践论

我们为了阐释方便而有以上本体论和认识论区分,实际上,“道”是综合的整体的虚无化,放弃一切而达真理的大智慧,是非理性的,但不是反理性,而是理性的依靠、源泉。

1、求一(存在之真)。传统形而上学和科学习惯于分析性认识,没有逻辑分析,就无法认识真理。但是,道学从来就是整体性的非分析性认识观。它追求的是纯一性的知识,真正的知识,不要消化过的喂食性知识。只有这种知识在道学中才是真正的知识,属于我的(人的)知识,有效的知识。胡孚琛认为,人们要修道,则须不断排除世俗社会名利色权的干扰,逐渐放下自己内心的各种执著,开发自己“灵性思维”的智慧,谓之“为道日损”,这是“智慧”的开发,靠的是“灵性思维”,得道就是求得大彻大悟圆满无碍的大智慧。【7】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还不止于此。实际上,各种世俗偏见和自身欲望干扰还是浅层次的障碍,关键是要做到无我无物,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认识态势。也就是要认识混沌未开的合一、同一的世界。这是道学认识的本质所在。也只有这种认识才是源始的真理,所谓的真知;也只有这时的人才是真人;也只有这样的真人真知才走进了智慧的世界,和后世佛家所谓的大光明世界一样。总之,追求真理(一),认识真理(一),与真理(一)同在,是道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人道必善,人道内容依据于道,形式是德性的,伦理化即为古代的礼(本质而言,不是礼仪之表象)。然而,善未必是人道。

2、求无(存在之美)。面对无才能发现存在之大美,混沌恍惚是一种美的世界。美是心灵的感受,不可言传的,不在而在。美必是无,无却未必是善。

3、求有(存在之善)。存在存在,善的时间性、此在、缘在。只有善本质,绝对的善,才是大道之有。善必是有,有未必是善。

二、四维存在

(一)客观存在不灭,“一分为三”

1、除了自然科学技术可以认识到的物质存在之外,客观存在有科学技术探测不到的无意识领域;还有第三维反存在(客观理性),即中立的排除意识(主观理性)的倾向性、物质的局限性和无意识的模糊性的“裁判”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客观存在“一分为三”:反存在(“无、有”、反物质或说物质的阴暗性、道性、气)、无意识、客观实在是存在的三维客观现象,其中,反存在是对物质(有)、无意识(无)对立的中立“裁判”者。

2、在物质、无意识领域之外还有一种基本存在形式,即“意念”、“气”。“意念”是人的忘我态,即反存在,它不是虚无,而是物质、无意识整体和谐的状态,是相对独立的存在状态——无意识、物质统一于“意念”。“气”、“意念”乃至信念是道德的物质基础,是人归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的道德境界。人的真自由不在身外而在心内,得道是“空”,是“无”的感悟境界。胡孚琛认为,…道学的宇宙观既是“阴阳互补”的,又是“一分为三,合三而一”的。新道学认为人的心灵也是“一分为三”的,即人类的意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一为表层的“常意识”,举凡感觉、知觉、记忆、判断、推理等日常认知活动,…属“理性思维”的层次。其二为深层的“潜意识”,即弗洛伊德、容格等精神分析学家发现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其三是最底层的“元意识”,是一种先天遗传的本能意识,也是一种“灵性思维”能力。【8】这种心灵的“一分为三”说是对“太一”的一个阐释,是有积极意义的认识。

3、只有存在反存在(意念、气),个体差异才完全丧失,到达大光明世界,此时人的能量是最大的,才会带来真正的正义、公平,体现人的神圣性(天人合一)。很多事例也证明,个体可以进入忘我的反存在(“道”、上帝、佛)世界,回归生命的本源世界,这时的人才能体验真实世界。

(二)四维“存在—意识”世界

人择原理认为:“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这样,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每个人的认识都是独立的,世界只是他在生命期限内认识到的世界,无绝对抽象的客观世界,只有我知道的主客观统一的世界,世界是相对的,而非先验的客观存在,个体“我”才是世界的真正主人。身体、无意识、反存在(死亡意识)构成我的存在三维空间,生命意识是时间,不可离开对方而存在。也就是古人说的,我不存道亦不存,我与天地同在,我与人类同在。“存在—意识”统一体构成四维存在,即反存在、无意识、客观实在三维客观与一维主观意识的不可分离性,形成四维“存在—意识”,这就是四维“存在—意识”科学世界观。庞学铨在《施密茨新现象学简论》一文中指出,传统哲学身心二元论的深刻根据,就是情感体验是属于心灵内部的私人事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不能为他人直接感知。施密茨反对把心灵(灵魂)看作纯思辨的产物,把情感看作从身体上被感知的、具有整体的空问性力量和对象,是一种能被他人感知的客观化的东西,从而动摇了这一根据。【9】中国道学恰是时-空统一的思维方式,道是无情却有情,道包含着人道,道也爱人,严格说,没有人就没有道,道是人人可以体验的普遍客观化的东西,所谓人人可以得道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施密茨的新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并不是新的思维方式。

三、本质(真理)存在

知识(技术)的大众化、普及、传播、应用需要形式逻辑等规范化工具,但是科学的起始处(本质)需要“象思维”来体验、理解、创造,这些不是形式化逻辑工具可以做到的。而真理就是存在之本质,本质只有智慧的直观(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是不可言传的。

(一)德性

张祥龙认为,1)恍惚。“道”不是任何一种能被现成化的东西,而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湍流”,总在造成着新的可能,开出新的道路。…道本身则只能理解为有无相生,动静相成,恍惚混成的发生、构成,先于一切现成规定性。…道的本性是“惟恍惟惚”的“构成域”,这“恍惚”既不是一片混乱,也不是一个纯无的空洞,而是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气”;也就是,承载着原初的“消息”和“大象”。2)气在。“气”意味着纯粹的构成态而非现成状态,处在阴阳相交相荡的发生和维持之中,与儒家的中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无待。庄子之“无待”之人,意为不去依靠任何现成者,才能达到乘御天地气化的原构成境界。【10】作者以为,“道”的“恍惚性、气在性、无待性”是“道在”的本质形式,也就是“德性(态)”。正是这种“德性”使“道”成为现实化的、可以普遍实践的人道,与其说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如说是对同一(太一)的直接认知。

(二)道言

1、诠释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描述的方法意义乃是解释。缘在的现象学的逻各斯具有“诠释”的特性,通过这诠释,存在的切身意义和这缘在本身的基本存在结构就被通报出来…缘在的现象学就是原本意义上的诠释学。【11】张祥龙说,这诠释所传达的乃是纯“形式-境遇显示”式的;让那实际生活经验本身的各项势态以“悬而未定”的、即非事物域化和非再现化的方式当场显现出来,使那实际经验(缘载)本身包含的前观念来会被不折不扣地实现产量、显示出来。所以,“缘在『即人的实际生活经验』的现象学『纯形式-境遇显示的方法』就是原本意义上的『即存在论意义上的』诠释学。【12】作者以为,“道德”就是道-德存在,通过“德性”之形式表达了“道在”之本质。从哲学的视域看,道言就是可言的,也只有在“德性”之中才是可言的。这是一种缘在,是一种真正的本质诠释,实际上也就是关于本质的言说,绝不是形式化逻辑的演绎之言说。

2、缘构

海德格尔说,人的本性并非是那脱开了、甚至是主宰着构成的先验主体性,而是境遇者的存在构成-即缘在。…自身缘构,即一切真实的存在都是在相互引发中成为自身和保持住自身的。…人从根本上没有自己的现成本质,而只在让世界显现的方式中获得自身。【13】张翔龙认为,按照海德格尔,“存在”不是任何现成的存在者或者实体…存在总是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发生(“生成”、“开启”)和维持着的状态…与更原本意义上的时间、空间和语言不可分。【14】人的本质不是先定的、宿命的存在,而是缘在。所谓的缘在,还是说,人是境遇化的存在,人是在环境中自我造就自己的。人的本质在自我的无蔽中敞开而成就。人是后来成为人的,唯有人道的人才成为人。而人是不得不自我实现的,不人道就不人。人要成为人,就必须选择人道,这是命定的自由。而通常人们却以为自由是他人赋予自己的,或者是后来努力要争取的,实际上正相反,人是不能不自我选择的,不得不自我负责的,而这才是人的真正宿命。是我造就着世界,而不是世界决定我。世界不存在,世界通过我而成为现实化。

3、无言

张祥龙认为,“道可道,非常道”提出了一种体现大道、大言的非表征的和无法概念化的语言观。…“无言”这种表达恰是需要通过“反”或“损”这样人的小言而大道到的大雁,并非完全否定言与道的关系。…用观念哲学的方式(所谓的言说)来分析周易和老子,可以得出不少“规律”…,但若无象居其中,则无根本的粘连、牵挂和天趣,反成了务必化去方可“见天地之心”的累赘。【15】这就是告诉我们,道学的“无言”不是不言,而是无不道之言,只言道言,只言说本质,只言说真理,只言说“自然”之言,是语言的满溢与自然的真言,是诗一般的智性之言。这和通常理解的什么都不说完全不同。另外,还告诉我们,完全不可机械解析道学思想,否则,得出的所谓“规律”反而会生谬误,最简单的如,男尊女卑,君子小人观等等,教条化后就成为陈腐的东西,反而束缚人性和思想的自由,人反而脱离了自身的本质,走向非人道的缪途中去。

(三)真理

1、语言

张祥龙认为,“存在”以及它所依据的语言现象确实是属于某个历史阶段和某种特殊语境的,绝没有涵盖全部人类的纯思维的普遍性。…“存在”绝不只是观念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与“言谈”这种活生生的在场息息相通的。…语言与存在是在缘构中获得自身的…原本的语言与原本的实在没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区别,两者相互缘起、相互构成而一气相通。…“道言”是对“道”的一种处于思想本身的需要的(解释学意义上的)又有文字凭证的解释。…只有“道出”本身(“道言”、“大道”)而非它的退化形式(“人言”、“可言道”)是最根本的通达和源泉。【16】海德格尔说,语言本身在根本意义上是诗。…而诗的本性是真理的创构。…创构即是流溢和馈赠…。语言是存在之屋。…语言乃是一种源始现象,其本质的东西不能由事实来证明,而只能在一种没有先入之见的语言经验中得到洞察。…有一种既不是客观化的也不是对象化的思想与道说。…思始终是一种让自行道说,也即让自行显示的东西自行道说,从而是一种对自行显示的东西的应合(道说)。…就其最本质的东西看,语言乃是一种向人显示出来、向人劝说的东西而来的道说;倘若人并没有受客观化的思的限制而局限于这种思,并没有对自行显示的东西琐闭自己,则情形就是如此。…思想与道说的特有本质只有在一种毫无偏见的现象洞察中才能认清。…把语言从句法中解放出来,并使之进入一个更为源始的本质构造中,这是思想和作诗的事情。【17】语言是存在之屋,不是表达对象的游戏工具。没有语言,存在之真理将无法显现。只有那自行道说,那缘构性在场的道说,那种诗般的流溢的道说,才是真正的语言,才是存在的真正之家。这和道学的无言之说不谋而合——道可道非常道,道言是大音希声,绝无妄言,只有自然之言说,也就是无德性则无语,语言是德性,才是“道”的真正表达。所以,无言就是无废话,真理就是这么简单,谬误使世界变得复杂。

2、畏

海德格尔说,人在一种情绪中被带到无本身面前,这就是畏。…畏根本不同于怕。…畏弥漫着一种独特的宁静。…万物和我们本身沦于一种冷漠状态中…畏属于无,…我们“漂泊”在畏中。畏使我们无言…面对无,任何“存在”的道说都沉默了。…无在畏中与存在者整体一体地来照面。…在畏中,存在者整体变得无根无据。…在畏之无的明亮黑夜里,才产生了存在者之为这样一个存在者的源始的敞开状态,原来是: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18】海德格尔的“畏”意指什么?初看起来不好理解,而且很容易和惧怕联系起来。其实,这种“畏”应是对“无”的敬畏,也就是此时人不可能产生言语,只有在宁静中的黑夜里看到智慧的光芒。是无把万物和人联系起来,人和万物在最深层具有了亲缘性,人知道自己是存在而不是无。这种肯定的自我发现,使人敬畏无,因为真理来自无-而不是存在。我们发现,道学的认识论就是一部“无”论,只有道学是真正的面对“无”的科学,所以,道学就是最源始的关于真理的思想的学说。

3、无

海德格尔说,无比不和否定更为源始。…如若没有无之源始的可敞开状态,就没有自身存在,就没有自由。…无既不是一个对象,也根本不是一个存在者。无乃是一种可能性…源始地属于存在本身。在存在者之存在中,发生着无之不化。…无是否定的本源,而不是相反。…源始的畏在任何时刻都能够在此在中苏醒。…此在基于隐而不显的畏而被嵌入无之中。…如果科学并不认真对待无,那么,科学的所谓实事求是和优越性都将变成笑话。只是因为无是可敞开的,科学才能把存在者本身搞成研究对象。唯科学从形而上学而来生存,科学才能不断地重新赢或它的根本任务;科学的根本任务不在于积累和整理知识,而在于对自然和历史之真理的这个空间作常新的开拓。…思想思存在,所以思想就思无。【19】海德格尔的“无”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人的自由态。在“无”中“畏”才得以出现,此在在“畏”中进入“无”,此时,真理的源始敞开状态才得以出现,人才能与真理谋面,而无知者无畏。科学的源始思想必在“无”中发现,科学家也要有“畏”的状态,而不是盲目的乐观,一味的挺进——这是没有前途的。

4、自由

海德格尔说,…惟自由才能够让一个世界此在起支配作用并且让一个世界世界化。…自由乃是根据之根据。…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真理即让存在,无弊,自由)…自由乃是参与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过程中去,…由于这种参与,敞开域的敞开状态,即这个“此”,才是其所是。(人才成为绽出之生存,存在着整体自行揭示为自然。)【20】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的本质就是自由,自由就是无。没有自由就没有世界化。没有自由就没有人。自由是真理的本质,这句话当如何理解?可以这样说,没有自由就没有真理。那么,这自由就必得是人的本质。人,作为存在者,于存在相互缘构、激荡,在无中使存在敞开、无蔽,存在与存在者达到一种美妙、有机的和谐,浑然一体。此时,真理之光发出,照亮人的精神世界。人也就是在此达到一种“道德”的“得道”境界。这种境界表象为无言、无知、畏,而实际上是一种“大象”的丰富满溢,真理如诗般的言语馈赠于人。

5、哲学

海德格尔说,“真理”并不是正确命题的标志,…“真理”乃是存在者之解弊,通过这种解弊,一种敞开状态才成其为本质。…真理的本质揭示自身为自由,自由乃是绽出的、解弊着的让存在者存在。…最无弊者就是最真实者,亦即本质的真理。…存在之历史从未过去,它永在当前。…我们必须把自己从对思想的技术阐释中解放出来…,思想呆在岸地上已经太久了。…思想的严格性在于:此种道说要纯粹地保持在存在之要素中,并且让它的多样维度的质朴性得以起支配作用。…当思想偏离其要素的时候,思想便完结了。…当思想偏离其要素而完结时,哲学就渐渐变成一种根据最高原因来进行说明的技术。人们不再运思,而是去从事“哲学”了。…从作为真理之天命的存在而来的道说的合适性,乃是思想的第一定律。它不是逻辑的各种规则,逻辑的各种规则只能从存在的规律而来才变成规则。【21】

真理是运化着而不是僵化(逻辑的)客观存在(空间性),是时机化的缘在。在此意义上,真理属于人,唯人才拥有真理,而没有什么绝对的自然真理。这就是“道”的“人道”本质。真理就是存在者之解蔽,唯有自由运思者才是在思想。而传统哲学只是解释技术而已。在海德格尔看来,真正的哲学是关于真理的道说,这也就是胡塞尔的本质直观的科学哲学的本意。胡塞尔使用了现象学还原的本质直观方法来构建他的科学哲学,海德格尔发展了胡塞尔的思想。他的无意识情绪(畏、烦等)成为面对“无”的重要前提,之后,运思才开始,自由的解蔽工作才可能发生,真理从此才得以显现。其实,海德格尔的存在学还是科学哲学范畴内的哲学,不是传统形而上学而已。有了海德格尔,是我们更加清晰了科学哲学的使命。而且,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也许是他本人也没有注意的,那就是中国道学与科学哲学不谋而合,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这恰应是中西方思想融合沟通的枢纽。

我们知道,中国道学的“象思维”是充满活力的、不息的思想创造之路,它属于创造性的智慧活动。而“形而上学抽象思维”则是解释、分析、传播的技术,属于教育性的智力活动。显然,没有大智慧的支持,一般的智力活动终将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不断变化的智力刺激,智慧将难以发挥普遍的作用,无益于社会。实际上,指挥—智力本质上是思维的整体,只是由于表达的方便,人们才作了这种区分,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激荡、相互调谐的。所以,我们可以将哲学划分为认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三大类。道学(现象学)属于认识论(高级哲学);传统形而上学属于方法论(中级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哲学属于本体论(初级哲学)。智慧活动在高级哲学中,智力活动在初级和中级哲学中。

道学不是道术(或者迷信),道学不是宗教教义学,道学不是形而上学。道学只能是关于存在本质的认识论,所以,道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哲学。当然,有一些哲学也被称为科学哲学,但只能是形式上的“科学”,如,辩证法、普通逻辑等,它们是思维传播、交流的工具,严格说不是哲学,更不是科学哲学。同样,世界观哲学因为其主体性、偶然性、特殊性,本质上不可能成为科学哲学。所以,哲学的三大类型中,只有高级哲学才质变为科学哲学—一门关于统一的认识学,关于本质的认识学,关于不朽的精神存在的认识学,是真正的人道科学。

(四)人道

人道的三维表象:统一、生存、本质。人道的本质意义首先是人与道的动态性合一,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有人道的真正起始;人到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人是生存着的存在,唯有人才真正是自由的生存者,石头也存在,但不生存;自由是人的本质,同时也揭示了人道的空间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自主的,价值的,人道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人只有当其是本质的存在之时才是人道存在的,人是存在的邻居,也就是人是道的邻居,所以,道虽无情,却也钟爱于人。

1、统一

海德格尔说,对于希腊思想来说,静止的存在(相)始终完全区别于可变的存在者。【22】古希腊思想家关注静止的存在,关注不朽的精神,这和先秦中国人站在同样的高度,源始地思考着道的问题,只是表达语言和方式有区别而已。而所谓的科学哲学也就是关注不朽的真理的学问。

布伯认为,道根本不打算阐释世界,而是认为: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正式生命的统一之中。…只有未与世界分离的人才能认识世界,认识不存在于对立之中,不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之中,它只存在于万物的统一之中。统一就是认识。【23】一个西方人对道学的认识竟然这么深刻和准确,实在令我们中国文化人感到汗颜。道学之关注统一,甚至是只关注同一,“道德”就是天人合一的认识论,它是不朽的人类精神。道学在这个意义上达到了科学哲学的最高峰。如果是这样,谁能说人类的精神史其实不是一部退化史呢?

2、生存

海德格尔说,以生存方式存在的存在者乃是人。唯独人才生存。岩石存在,但它并不生存。…唯有绽出的人才是历史性的人,“自然”是无历史的。…人的行为乃是完全由存在者整体之可敞开状态来调谐的。…存在在绽出的筹划中对人自行澄明。【24】人是绽出的生存,在绽出的自由历史中,存在之本质向人自行呈现、澄明。这也就是道学的“道”的自然性,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求不来的,恰恰是不求而得。“道”就是讲真,这真就是科学的不死精神。所以,说道学是科学哲学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海德格尔说,存在之被遗忘状态间接地表现在:人始终只是观察和处理存在本身。…人不是存在者(一切存在着的东西)。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人是存在之邻居。…“世界”根本就并不意味着一个存在者,并不意味着一个存在者领域,而是意味着存在之敞开来状态。只要人是绽出地生存者,人就存在并且就是人。…“世界”乃是存在之澄明,人从其被抛的本质而来置身于这种澄明中。【25】人不是存在者,而是存在的看护者。世界并不存在,而是世界化。这些看起来令人费解的说法,都说着一个意思,就是人不是既定的现存,世界也不是已存在,一切都是可能性,人之自由成就着人本身,也造就着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来人们说,“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它只是说,人不是天定宿命的,也不是上帝造就的,人不能是不自由的,人无所依靠,人必须自我造就,所以,人是悲剧性的生命现象,正如萨特所说,人是无用的激情。

3、本质

海德格尔说,思存在之真理,这同时也意味着:人道的人的人道。…人道,即人之本质。人之本质基于绽出之生存。…

“此在”之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本质性的思想家门总是说着同一者。但同一者并不是:相同者。【26】人,首先是统一者,是未分化的统一体,人是没来到或者被抛入世界的,人是历史的。统一,是人道的第一维度;人还是生存者,生存,是人道的第二维度,人必须生存,这是人之为人的天命。生存的人,只有也必是绽出的存在,这样,人才是自由的,才成为人本身。生存是人之人道的现实性维度,唯有生存者才是历史性的;唯有生存者才是在自由之光中的存在者,成长者。生存者因此成为人道的人、真实的人、本质的人,自由的人;本质,是人的理想,没有本质的存在就是没有未来的存在者,也就不是生存者,只能是在黑暗中的无自由者。人道于此阻塞,人就是动物,虽生犹死。所以,本质,是人道的第三个不可或缺的维度。只有本质的人,才是理性的人、自由的人、人道的人,完整的人。需要注意的是,海德格尔讲的是人道,老子说的是大道,包含了天道、人道。似乎老子的大道具有更深刻的本质?

小结

海德格尔说,唯当人在进入存在之真理中绽出地生存着之际归属于存在。从存在本身中才能够出现一种对那些必然成为人之律令和规则的指派。…只有这种指派才能把人指定如存在中。…此外一切律令(指派)始终只是人类理性的制作品而已。…存在之真理赠送出一切行为的依靠。…存在是存在本身,将来的思想必须学会去经验和道说存在。“存在”—它不是上帝,不是世界根据,存在本质上比一切存在者更远,但存在依然比任何一个存在者更切近于人…(道的人道性)

未来的思想将不再是哲学,因为未来的思想比形而上学思得更源始些,而形而上学这个名称说的就是哲学。…这种思想把语言聚集到简单的道说之中。语言是存在之语言,正如云是天上的云。…古代思想家既不知“逻辑学”,也不知“伦理学”,也不知“物理学”,但他们的思想既不是非逻辑的,也不是非道德的。其实,他们倒是在后世一切“物理学”都不再能够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上思了自然。【27】

面对无,但无不是主体的对象;这就走向了道学的思维领域。存在与无,即道学的“有-无”。存在(有)乃万物之始,时间性;无乃万物之母,空间性。正如时-空的统一性,“存在(有)-无”也是统一着,思“有-无”统一,主客体合一,似有若无,恍惚之境,这只有进入“玄思”,非臆想、非抽象(对象化思维),而是纯粹主观本质,与“存在(有)-无”合一的真实的、缘在的、智性思维修炼,伟大的思维艺术,真理、科学的峰巅状态,混沌恍惚状态,却引发真理图像出现。实际上,一切源始性思维成果皆出自于此,知识创造之父。这种超越逻辑、非理性(不是反理性)智力活动,是高级的思维方式。海德格尔看到了无(空间化)的伟大,但还是没有完全走向道思之大道,没有从精神的情绪(畏、烦等等)中解脱,没有走向智慧的大宁静世界,没有把握道学的“玄思”方法,没有真正感受“道”的力量,没有感到“道”的满溢,在“道”附近徘徊。

古希腊精神的颓废,苏格拉底思想的传播,使西方科技文明日益发达,但人类精神从此走向分裂,身心分离;宗教、科学、哲学分裂,互相不能包容,智力的斗争成为文化的主流现象。胡塞尔发现了欧洲人的精神危机,创立了现象学。海德格尔认为,西方未来的哲学将是存在学而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这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方式简直是完全一致,这不是巧合,而是真理的本质性的再次发现。如果说古代中国没有逻辑化的形而上学,那么,确有真正的科学哲学或者说存在学。它是人类思想的发源地。这就是,伟大的道学文化。难怪中华文明能够如此生生不息呢!

不从时间考查,单看思想的演进,老子思想的发展关键的技术就是周易。我们知道,“道”是无时间的,相对空间;“德”是时间化、具体化、此在,相对时间。这样,“中庸”之道是统一着的现实化,是有道之人的道路。所以,道学发展的核心技术就是“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具体技术就是周易的卦象理论,它是生生不息的“易”,是走在人道的真理之路的科学方法。所谓的“儒道”互补的真缔在此吧。

正如西方形而上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而发生了欧洲人的精神危机(以现象学创立为界线),中国道学的现代发展也十分需要形而上学作为工具。道学的“象思维”与“逻辑抽象思维”具有互补性。实质上,人类思维本来没有这种差异,只是中西方思维各有偏重而已。使中西方思维方式契合的关键点就是“现象学”与“道学”的有机融合。在这里,可以产生完整的人类思维图像,而消弭中西方常规思维模式的根本差异,这样,我们将迎来一个人类思维的新时代,中西方文化的隔阂将最终在本质之处消失。

注释

【1】胡孚琛著,《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中国学术论坛》网哲学宗教频道,2006年7月。

【2】杨全著,《中西诗学的“象”与禅观的意义》,《学说连线》网科教文化频道,2006年7月。

【3】胡孚琛著,《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中国学术论坛》网哲学宗教频道,2006年7月。

【4】『德』海德格尔著,《路标》,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11月第一版,P139。

【5】卢国龙著,《道教之真精神》,《中国学术论坛》网哲学宗教频道,2006年7月。

【6】同上。

【7】胡孚琛著,《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中国学术论坛》网哲学宗教频道,2006年7月。

【8】同上。

【9】庞学铨著,《施密茨新现象学简论》,《思想帝国》网西方哲学频道,2006年7月。

【10】张祥龙著,《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4月第一版,P196,P197,P198,P251。

【11】同上,P110-111。

【12】同上,P111,P189。

【13】同上,P208,P189。

【14】同上,P101P252,P256。

【15】同上,P253,P259,P285。

【16】同上,P95,P250,P261。

【17】『德』海德格尔著,《路标》,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11月第一版,P99,P79,P81,P83,P84,P367。

【18】同上,P128,P129,P130,P131,P132。

【19】同上,P125,P133,P133,P134,P136,P140。

【20】同上,P191,P202,P214,P218。

【21】同上,P219,P221,P256,P367,P368,P371,P428,P444。

【22】同上,P465。

【23】张祥龙著,《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4月第一版,P275。

【24】『德』海德格尔著,《路标》,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11月第一版,P442,P219,P222,P398。

【25】同上,P400,P403,P412。

【26】同上,P415,P407,P428,P440。

【27】同上,P425,P389,P429,P417。

参考文献

1、张树军著,《走向法治社会》,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第一版。

2、张树军著,《法治之道》,《宪行天下》网宪法研究频道,2006年7月。

    进入专题: 道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3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