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提升全社会对冠状病毒长期性认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86 次 更新时间:2021-01-29 21:39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陈剑 (进入专栏)  


持续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已经超过一年,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疫情仍处在高峰期。中国虽然取得了第一阶段胜利,但零星疫情时有发生。疫情极大改变了全球经济和国际格局,改变了全球化进程,并对人类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人们没有想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会与健康有关。


一、人类需要适应与冠状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

世卫组织近期表示:新冠病毒进行到现在,已经很可能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也就是说,已经再难预知病毒何时结束,或者永远不会消失了。新冠病毒或者它的变异病毒会将成为类似流感、水痘这种顽疾一样长期和人类共存。医疗专家解读称,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前病毒样本的变异性。

世卫组织的这一结论十分重要。若如此,人与人之间彼此间的隔离将成为常态,日常的交际会显著减少,甚至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很多风俗习惯也会有很大改变,未来的服务业发展将会出现很大改变。例如旅游业、餐饮业、电影剧院等其他一切人际交往的行业会显著下降。并因此有可能彻底改变诸多服务业发展的业务逻辑。一些通过减少人际交往而适应人们需求新的服务业态由此产生。

中国现有的体制,显示了对疫情防控的优势,并取得了疫情防控第一阶段性胜利。但没有任何理由因此骄傲。近期一些省份,包括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上海等地发生的疫情说明,疫情防控不仅不能说结束,是否还会面临疫情大规模反弹还不好说。关键看人类对冠状病毒变异特征是否有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是否还有漏洞和不足。现在看来,由于冠状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全球,包括中国在内,还不能十分有效应对冠状病毒不断变异带来的变化。“新”冠病毒已经不新,人类必须不断完善对冠状病毒变异特征的认识。人类必须适应疫情防控长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安排。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安排,必须适应与冠状病毒长期共存的现实。这是人类社会从没有过的情形。


二、从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待冠状病毒长期性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提出要站位全局、着眼长远,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特别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十分重要。因此,要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这一理念融入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并且,需要通过法治来保障其落实。

把健康融入所有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当下重要的是从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待冠状病毒长期性。总结中国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阶段取得的胜利,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政府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包括基本的公共健康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因疫情而受到影响的农民工、民营企业等,更需要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既然冠状病毒长期存在,各级政府积极需要适应这种冠状病毒长期性而制定相应对策,形成很好的应对机制。包括健全全民健康法治体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发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保障人民健康的法律体系;组建全民健康信息国家智库,及时研判全球及国内全民健康信息和公共卫生潜在风险,为国家健康决策提供依据。此外,需要深化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积极推进医疗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改革。包括扩建并合理分布综合性质的三甲医院,组建以知名度专业化程度较高医院为龙头的医疗集团、鼓励私营、合营中小型医院协同发展、推进中西医结合改革,大力发展医疗行业志愿者队伍等。在冠状病毒长期存在情况下,如何为几亿中国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包括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任务艰巨。因而,需要尽快适应冠状病毒长期性挑战,以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常运转,进而提高其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三、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实

提升对冠状病毒长期性的认识,重要的是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地生根。2019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文件基本思想是“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一年半过去了,特别是持续发展的冠状疫情,人们对这个文件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些思想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也是应对与冠状病毒长期共存的重要思想基础。

健康领域涉及十分广泛,除了医疗健康外,还包括食品健康、运动健康、老龄健康、环境健康、职业健康、心理健康、健康产业等诸多健康领域。特别是环境健康、职业健康、心理健康等内容,面临的问题充满挑战。需要诸多机构参与治理,但要彻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任务十分艰巨,非短期能够完成。

一是需要从社会层面造就更加文明的全民健康文化氛围。包括营造绿色的生态环境,坚持发展人与环境的共生、共存、共荣,让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能各居其所,和谐共存。

二是改善文明的生产条件,创造安全健康的生产条件,生产安全健康的产品,应当成为我们不懈追求。

三是建立起全社会共同推崇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消除滥食野生动物、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倡导分餐制、恢复拱手礼,勤洗手,戴口罩,使人人明确“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养良好健康习惯,保持健康的心态。

只有全社会认识提升,并采取扎实行动,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才能步伐稳健,才能有效应对冠状病毒长期存在的挑战。


四、针对冠状病毒长期性特征发展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是指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健康产业包括13个大类1000多个小类。健康产业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相联系。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进入中高收入的国家,居民的对健康产业的巨大需求实际是一种刚性需求,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此次冠状疫情说明,在经济面临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生命科学、数字经济等领域有了较快发展。健康产业中,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的一些产业出现了下滑,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业态,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服务等产业迎来一波大发展,行业估值的逻辑已经完全改变了……。健康产业整体发展不仅没有下滑,反而逆势上扬。说明健康产业有着显著的刚性需求特征。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2030年达到16万亿元。实际上,2019年中国健康产业总规模已经达到8.78万亿规模,2020年底,中国健康产业总规模有可能已经超过10万亿元。因此,针对冠状病毒长期性,需要适应冠状病毒变化特征,大力推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既有利于遏制因疫情而导致的经济持续下滑,更有利于满足全社会对健康发展的巨大需求。


(作者为健康中国50人论坛执行主任,研究员)


进入 陈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82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