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筠:新冠疫情对中国与中南半岛地区“一带一路”合作的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8 次 更新时间:2020-10-23 07:41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一带一路  

杨保筠  

中南半岛与中国地缘相接、山水相连,西临孟加拉湾,东临南海,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桥梁。其沿海港口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东西方交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南半岛也是沟通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的重要枢纽,在历史上就曾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南半岛与“一带一路”倡议

在中国政府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于2015年3月底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框架思路”中提出,根据“一带一路”走向,打造6个陆上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其中就包括“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以中国广西南宁和云南昆明为起点,以新加坡为终点,纵贯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这条走廊是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大陆桥,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跨国经济走廊。将以沿线中心城市为依托,以铁路、公路为载体和纽带,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基础,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分工、联动开发、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体,开拓新的战略通道和战略空间。

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拓展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中老经济走廊”和“中缅经济走廊”。

中老经济走廊的目的是“加快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其起点在中国昆明,终点在老挝南部巴色,全长约2500公里,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及园区、农业、旅游、民生、金融、科技研发、人力资源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和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等9大类合作项目及电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合作等内容。在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方面,中老铁路项目格外引人瞩目,预计2021年建成。

中缅经济走廊北起中国云南,经中缅边境南下至曼德勒,然后再分别向东西延伸到仰光新城和皎漂经济特区,形成一个“人字型”的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在习近平主席与2020年1月访问缅甸期间,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同意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

此外,建设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规划还与柬埔寨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越南加强“两廊一圈” 合作以及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等国家发展规划对接,从而为深化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作出重要贡献。

由于合作能够使各方受益,所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南半岛国家就纷纷响应,并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取得了许多具体的成果。


二、新冠疫情的影响

进入2020年以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出现在中南半岛,引起该地区各国民众的普遍关注,甚至恐慌。由于疫情首发于中国武汉,而在中南半岛地区各国最早发现的确诊病例又多以中国游客和劳工为主,导致这些国家的民众一度产生疫病来自中国的负面印象,甚至对被纳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合作项目产生新的疑虑。由于流行病属于非传统安全事件,往往跨国发生,并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而难以预测和防范,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也更广泛。

不可否认,疫情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南半岛地区的实施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而采取的大规模的社区封锁、工厂停工、产业调整,以及对外来工人的旅行禁令,都对“一带一路”产业链造成实质影响。

与此同时,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国际贸易的中断,也阻碍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的流通。现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沿线国家都把工作重点放在控制疫情蔓延上,经济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被摆在次要位置,延缓了推进经济走廊建设的步伐。疫情造成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为建设项目资金难以到位、劳动力流动严重受阻、多个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滞后甚至停顿、生产厂家因疫情反复而难以复工复产、物流由于边境封锁等原因受到严重影响,而其中尤以生鲜商品为甚,严重影响相关业者的生计。

此外,由于疫情而引起的国内、地区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如中美关系的迅速恶化,导致中南半岛地区形势更加复杂化。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展望

不言而喻,新冠肺炎疫情给“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造成了许多困难,但中国不会放弃。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是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疫情严重的时期,中国领导人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领导人通话时,依然强调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

对于沿线国家而言,如果政府疫情后希望激发经济的快速复苏,那么“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经济刺激计划将是使世界经济重新振作的关键,因此疫情后将有更多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在后疫情时期仍将继续推进。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而带来的新问题,势必也会给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注入新的内容和采取更加开放的方式。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在疫情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将进一步提速。中国早在2016年就提出了健康丝绸之路的概念。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以及全球染病和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紧迫性被人们所广泛认识和接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抗疫合作,为今后具体规划和落实对外公共卫生合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共同应对新冠疫情给人类造成的威胁,通过与世界各国开展公共卫生合作,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能够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抗疫合作作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为在疫情的考验中“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的持续推进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是近邻,可谓“同呼吸、共命运”,双方之间的公共卫生合作实际上由来已久。特别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的斗争中,就曾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合作。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过程中,由于双方开展及时的疫情信息交流,中南半岛各国很早就采取了有效的防疫措施;加之中国很快控制了国内疫情,同时采取严格的防扩散措施并向该地区各国提供防疫援助,使中南半岛各国的疫情基本上处于低发、可控的局面。

因此,在疫情过后,公共卫生合作势必成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将在卫生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疫病信息交流、共同防疫抗疫方面开展更多、跟深入的合作。目标是把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打造成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

此外,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正在致力于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框架下发掘和开发新的合作亮点。例如,打造“数字东盟”是近年来东盟在推动一体化进程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不少障碍。

然而,疫情期间出现的为防疫和抗疫而实施的各种数字化解决方案,如使用健康码APP来防控疫情,大量使用机器人等非接触手段以避免传染等,使世界各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使电子商务和远程办公迅速发展;学校教学、商务谈判、学术会议等也都大批转移到线上进行。实际上,早在疫情发生之前,中国的阿里巴巴等电商已经在中南半岛国家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今后势必会有更多的中国数码企业前往中南半岛国家开拓市场,协助这些国家数码经济的提升和发展。这一切,都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数字丝绸之路” 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四、进一步提高实效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实际上也为中国和沿线国家提供了一个思考如何改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其实际效果的机会。

应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出的开展国际合作的新生事物,在落实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实属正常。实际上,自2013年中国提出该倡议以来,就已经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许多调整和纠正。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势必会引起更多的反省和改进。

首先,“一带一路”建设应进一步与民生相结合。实际上,新冠疫情所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都与民生直接相关。因此,除了上述的公共卫生以及民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问题之外,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也应共同促进地区的平等发展,维护当地社区民众的权益,让当地民众能够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项目给他们带来的直接的好处。

在中南半岛地区国家中,多为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不仅存在,在一些国家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发展社会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各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因此,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除了建设昆曼公路、中老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双方还应当合作将项目建设成为能够带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使其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框架下,为沿线国家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

在目前的疫情尚未被消除的状况之下,应该通过协商合作,找出能够促进“复工复产”的有效途径,尽早恢复在经济走廊框架下的合作项目,改善相关国家的就业状况,使民众的生活的到一定保障。放眼后疫情时代,则更有必要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沿线多规划一些旨在改善民生的项目,以便为减贫和脱贫,促进地方发展作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其次,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在中南半岛地区的多边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但非中国独有。从一开始,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并对第三方合作持开放态度。而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多方面的复杂后果,必将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各方都进一步认识到保持实施一带一路项目的开发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性。

因此,在疫情后建设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过程中,中国势必会对外来合作方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实际上,中国已经与日本就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泰国项目开展第三方合作进行探讨,并取得一定的共识。今后,应推动这种形式的合作在中南半岛地区的拓展。

此外,扩大开放还将表现在该经济走廊项目资金的多元化、各项运作的透明化和规范化、避免给沿线国家造成过重的财政负担等诸多方面。

第三,在建设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外来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毋庸置疑,新冠疫情已经对国际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也影响到东南亚地区,使东盟及其成员国感受到“选边站”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和中南半岛各国都应以冷静、务实的态度处理好地缘因素的影响,以免其对地区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看来,在新冠疫情的阴影笼罩之下,全球经济收到严重冲击,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但是,中国在取得抗疫斗争初步胜利的基础上呈现出的经济复苏迹象令人鼓舞,显示出很强的韧性,相关各国际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能够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唯一国家。而在中南半岛地区,中国和该地区各国均有尽快实现受疫情冲击的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意愿和信心,而位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势必会在疫情过后以新的面貌出现,并取得新成就。


作者:杨保筠(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客座教授)

转载自“东盟参考”公众号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一带一路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325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