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今人对“道”的理解,多受《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以及《道德经》“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等的影响,强调其超越的、形而上的含义。若从字源考察则发现,在先秦等早期文献中,“道”的本字之一作“导”(導),本义为“导人行”。由“导人行”引申出“直”、“正”两义。“直”为物理上导人行,“正”为人事上导人行。此外,“道”还有“理”、“通”等义。“理”指文理、梳理,“通”指通达、通顺。总体上看,在早期文献中,“道”的所谓超越的、形而上的含义并不明显;即使后世作为一个重要思想范畴的“道”,其主要含义也是引导人们更好或正确地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生活。因此,“道”本质上是一个此岸取向的概念。
【关键词】道,导,理,通
【作者】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100084
关于“道”,学者们已有很多分析,特别是宋明理学以来,道的形而上之义倍受彰显,今人治哲学者尤为重视。本人拟从字源角度考证分析一下此字的本义。
一
“道”字出现较早,西周早期金文中已见,其典型写法之一如下:[2]
从字形结构看,这个字由辵(即辶)和首构成。两旁是行,下面是止(趾),里面是首。行+止=辵,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辶”,代表行走,因为道是“人所行”;问题是:“首”在本字中是什么意思?《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从。一达谓之道。”《说文》称此字从辵、首,则首不仅是声符,亦与字义有关。段玉裁云:“首者,行所达也”。[3]“行所达”是什么意思?是指行之所以达,还是行之所欲达?段注不甚清楚。然而,《说文》小徐本有个说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首”字之义。徐锴曰:
此道字,当作今導。[4]
今按:出土金文、竹简及《说文》古文“道”字皆有加“寸”者,寸即手也。其典型字形如下:[5]
桂馥释云:“从首、寸者,本书導。導,引也。”[6] 段玉裁云:“经传多假‘道’为‘導’,义本通也。”[7]《说文》:“導,引也。”“道”本作“導”的例子还有如:
◇《易·系辞上》“道济天下”句,陆德明《释文》引郑云:“道,当作導”。
◇ 《左传·隐公五年》“敝邑为道”,陆德明《释文》云:“道,本亦作導。”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句,郑玄注:“道,读曰導。導者,言古以剀今也。”
◇《周礼·秋官·讶士》“客出入则道之”句,孙诒让〈疏〉:“《唐石经》作導。案:導,正字;道,叚字。”[8]
◇《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为政》“道之以政”“道之以德”及《子张》“道之斯来”,“道”皆以读为“導”为顺,古本亦多有写作“導”者。[9]
◇《荀子》〈不苟〉“以开道人”,〈非相〉“起于上所以道于下”及〈性恶〉“师法之化,礼义道之”句,杨倞皆注:“道与導同。”〈王霸〉“道王者之法”“道霸者之法”及“道亡国之法”,杨倞注:“道,皆与導同。”
◇《韩非子·定法》“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句,王先慎《集解》:“道,读为導”。
◇《楚辞·离骚》“来吾道夫先路”,朱熹《集注》:“道,一作導”。
◇《史记·五帝本纪》“敬道日出”,张守节《正义》:“道,音導”。
道之所以作導(导),因为它的本义是“导人行走”。如果“寸”指以手引导,“首”当指大脑引导。[10]这样就可以解释《说文》“道”何以从“首”。因此,道的本义不能局限于指现代汉语中所谓“道路”,“导人行走”才是其核心原义,故可引申为“正确方法”(唯此方能导人)。
二
从“導”出发,“道”的另一本义是“直”。
徐锴又称:
道者,人所蹈也。一达谓之道,二达曰歧旁。[11]
所谓“一达谓之道”亦见于《尔雅·释宫》,指大路笔直、没有歧叉,这样方可“导人”。今按《尔雅·释诂》:[12]
梏、梗、较、颋、庭、道,直也。
郭璞注:“梏、梗、较、颋,皆正直也。《诗》曰:‘既庭且硕’,颋道无所屈。”
邢昺疏:“梏、梗,至直也。……庭,条直也。道者,颋道无所屈。”
清人郝懿行云:“道者,与‘廷’同意。廷者人所停,道者人所蹈,皆挺然正直。……是皆‘道’训‘直’之义也。”[13]
方按:庭、颋、挺音义同,皆指挺直。故“道”字本义指“直道”。唯直道方可导人,无歧叉故也。
三
从“直”出发,“道”的又一本义是“正”。
小徐本强调,“道”之“直道”义,乃是与僻道、邪道、权道等相对立,故又可称“正道”。[14]所谓正道,可引申为一切正确走法(后世引申为永恒不变的道理,有明显的价值判断色彩)。今按:“道”之直道/正道义,可从古文献中找出不少证据。
《诗·谷风·大东》: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这里强调(周)道为直道。然据郑笺,所谓直道指“贡赋平均、赏罚无偏”。[15]则所谓直道乃指治国之正道。
《左传·襄公五年》:
《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杜预注:“挺挺,正直也。”若从上下文看,周之直道是针对楚共王滥杀无辜而发,亦指治国之正道。
《书·洪范》: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王道平平”、“王道正直”皆申明王之直道为正道,包括“无偏”、“无党”等含义,正是指治天下之正道。
《易·履·九二》:
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疏》以“平易”、“无险难”释《履》之“道”,贴近“(直)道”之原始义。然王弼注称此爻“务在致诚,恶夫外饰”,与《象传》“中不自乱”呼应,则“道”之义已由物理直道上升为指做人正道。[16]
今按:若以直训道可从字源上解,以正训道则似经转手。其实“正”字本亦有物理上直之义,只是“正”比“直”更容易引申来比喻人事。“直”本指视线之直;但导人行走不但可在物理意义上使用,亦可在人事意义上、进一步还可从万物甚至天地宇宙意义上使用,即人事、万物、宇宙皆有如何行之问题(即《庄子·渔父》“道者万物所之由”之义)。如果说用“直”形容物理意义上之道最佳,那么用“正”形容人事及万物意义上之道则更妥。
以直、正释道,实来源于“道”之本义“導(导)”。
四
除了導(导)之外,还有两个字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道”之原义,即:理和通。
一是“理”字。《管子·君臣》有:“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庄子·缮性》称:“道者,理也”;《韩非子·安危》云:“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荀子·正名》:“道也者,治之经理也。”此古人以理释道之例。虽然《说文》以治玉释理,然“理”亦有纹理、条理之义。[17]今按:“理”可以为动词,从治玉引申为梳理、整理;也可以为名词,从玉之理引申为文理、条理等。导人即理其行;导人行即使其行有条理。后世所谓“道理”,本义“道之理”,本指行道有条理,或指治其行使有条理。当所治对象非玉这等可见的器物、而为难以捉摸的人事,“理”(作为名词)遂上升指为抽象的道理或原理。以理释道,也与以正释道一样,容易由物理之道上升为人事、万事乃至宇宙之道,故古人有所谓
“天地之道”、“天下之道”、“一阴一阳之道”等等。[18] 此即《系辞》所谓“形而上者”,虽为形而上者,其指向仍是能为了能引导人行。
二是“通”字。古人以“通”释“道”,其义亦甚佳。例如:
◇《尚书·禹贡》“九河既道”,王引之按:“道,通也。”[19]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如小决使道”,杜预注:“道,通也。” [20]
◇ 《论语·述尔》“志于道”,皇侃疏:“道者,通而不壅者也。”[21]
◇《法言·问道》:“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22]。
◇《国语·周语下》“气之導也”句,韦昭注:“导,达也,达亦通也。”[23]
道“导人行”,实现“通达”,故《说文》云“一达谓之道”。《说文》:“通,达也。”以通释道,也与以理释道有关,唯理顺方能通达,故李轨以“通乎至理”解之。[24]
通即顺,故道又有“顺”义。例如:
◇ 《左传·成公十八年》“公薨于路寝,言道也”句,俞樾按:“道与顺同义。……道,即顺也。”[25]
◇《春秋榖梁传·桓公九年》“尸子曰:‘夫已,多乎道’”句,俞樾按:“道即顺也”。[26]
◇《国语·晉語七》“观道逆者”句,王引之案:“道,犹顺也”[27]。
◇《管子·小问》“百川道”句,王念孙按:“道,犹顺也。”[28]
◇《管子·任法》“道法以从其事”,丁士涵云:“‘道’,顺也,从也。”[29]
“顺”是由“通”引申出来的。其实,从“通”也引申出“达”、“从”等义。达、顺、从皆是对“通”的注解。
五
现代学者在理解“道”的本来含义时,往往比较多地受“道路”这一含义的影响,而忽略其“引导”之义。其实正如《说文》、《尔雅》所揭示的,古人之所以讲“一达谓之道”,正是因为古人心目中的“道路”一词含义与今人有别。试想古时道路不像今日发达,行时容易迷路,因此随时发现或踩出道路就特别重要。故而,道路之为道路,本来就有引导人走出迷途的重要含义。所以本文提出,抓住“导”、“理”、“通”等关键字(皆可作动词),才可以比较好地理解在“道”的本来含义。
重提“道”的本来含义,亦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其作为一个思想范畴的含义。现代学者多受《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以及《道德经》“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等的影响,强调“道”的超越、形上含义。本文作者倾向于认为,即使在诸子百家兴起之后,“道”的本来含义(非形而上的含义)也一直保持下来,并依然是我们理解古人思想的极重要依据。事实上,即使后世作为一个重要思想范畴的“道”,其主要含义也是引导人们更好或正确地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因此,“道”的所谓超越义,并不指它可以脱离此生此世而独立存在。易言之,“道”本质上是此岸取向的。
最后,我们也可根据上述解释,将“道”的现代含义从来源上略加总结:
(1) 道路。由行、止之象形义而来。
(2) 途径、方法。由直、导人行走而来。
(3) 道理、原理。由正、理、通等义而来。
【参考文献】
(按:不包括脚注中已注明的文献。)
《周易》、《尚书》、《诗经》、《论语》、《毛诗》、《礼记》、《春秋》及三传等经籍多从: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管子》、《老子》、《庄子》、《淮南子》等子书多从:《诸子集成》,全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宗福邦等:《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299-2302页(本文关于道的训义不少地方参考了此书);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张守节:《史记正义》,四库全书本;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1978年。
(本文发表于《孔子研究》2018年第3期,页82-86)
*本文为清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专项“儒家治道及其当代意义研究”(2017THWWH02)成果。
[2] 〈散氏盘〉,见容庚:《金文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05页。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75页。
[4]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1998年,第35页。
[5] 〈曾伯簠〉,见容庚:《金文编》,第105页。“道”的字形演变,参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3页。
[6]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页161。
[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導》,第121-122页。
[8]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十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815页。
[9] 古本“導”多写作“道”。黄怀信称:“‘道’、‘导’古今字,以今当作‘导’”。参黄怀信主撰:《论语汇校集释》,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另参第39页、第1708页。
[10] 段注以道的引导义是引申,而道路为本义,恐不正确;因为不仅寸有引导义,首也有引导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5页。
[11]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第307页。
[12] 邢昺疏:《尔雅注疏》;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2575页。
[13] 郝懿行:《尔雅义疏》,王其和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181页。
[14]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第307-308页。
[15] 郑玄笺:《毛诗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460页。
[16] 孔颖达疏:《周易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7页。
[17] 《荀子·正名》“形体、色理以目异”句,杨倞注:“理,文理也”;《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句,杨倞注:“理,条理也”。《礼记·乐记》“理发诸外”、《祭义》“理发乎外”之“理”,郑注分别释为“容貌之进止”,或“言行”,当指言行容貌皆有条理。《广韵·止韵》:“理,文也”(陈彭年,《钜宋广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170页)。
[18] 王叔岷先生认为,理与道分别从分与统言,即理是道之分,道是众理之所凝,故“道为统一义,理为分别义”。这一说法是从战国后期道被上升为抽象的、统领一切的东西来看,是有道理的(见《老子》第25章、《淮南子·原道训》),然未必合乎“道”之本义。《乐记》讲“天理”,至宋明蔚为大观,可见“理”也未必不可以上升为统领一切的东西。参王叔岷:“道家思想之渊源·道与道术”,见《先秦道法思想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页。
[19]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尚书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20] 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16页。
[21] 皇侃疏:《论语集解义疏》(卷四),见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全四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87页。
[22] 李轨注:《法言》〈问道卷第四〉,见《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9页。
[23] 徐元诰撰:《国语》〈周语下第三〉,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93页。
[24] 李轨注:《法言》,第9页。
[25] 俞樾:《群经平议》卷26〈春秋左传二》,见俞樾,《春在堂全书》(第一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420页。
[26] 俞樾:《群经平议》卷24〈春秋榖梁传〉,见俞樾,《春在堂全书》(第一册),第387页。
[27]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21〈国语下*道逆〉,第510页。
[28] 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第八·小问〉,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84页。
[29] 转引自郭沫若:《管子集校》(三),见《郭沫若全集*历史编 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