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系统分析“王道”在先秦以来古文献中的出现、使用情况及含义变迁,指出“王道”一词源于帝、王、霸之分,本义指古先王之道,后世亦指理想为王之道、现实王者之道甚至孔子之道等。至于“古先王之道”,可分别指尧舜之道、三王之道、甚至专指周文之道等。春秋五霸的兴起是“王道”概念盛行的重要历史背景。从内涵方面看,王道的含义来源于“先王以道治”,本指治道;但宋明以来,理学的兴起导致不少人认为王道可与王位脱离,人人可以通过慎独、致诚等内圣功夫实现王道。
【关键词】王道 霸道
【作者】方朝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我曾在 “王道一词考” 一文中,对于“王道”一词的来源及本义作了初步考证。但该文提供的材料说服力有限,且分析很不全面。[2]本文拟在此基础更全面地考察“王道”一词的历史含义。
《汉语大词典》“王道”定义是:
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3]
其他各工具书定义大同小异。[4]干春松近著《重回王道》[5]在分析“王道政治”的含义时,认为它被古人用来“批评战国时期盛行的力量政治,回归道德政治之本原”,强调王道政治所体现的“正是儒家为政以德”的理念;正因如此,王道是“对霸道的拨乱反正”;而先王或圣王之所以在“王道构想”中十分重要,是因为“儒家政治是一种榜样性的政治”。此类界定或分析不能说错,但问题是对王道含义的来源没有交待清楚,甚至易让人误以为王道一词之义是儒家人为发明出来的。
也有许多学者认识到,“王道”一词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对于上古先王治道的追溯或总结,本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但被儒家作了理想化处理。[6]然而,究竟“王道”一词的起源及演迁是怎样的,学界似乎至今并无清晰的考证和分析。比如,“王道”一词在古文献中是究竟是怎样出现和被使用的,它的含义具体有哪些,在过去两千多年里又是如何演变的?这类问题基本上无人考证。又如,很少有人提及“王道”与古人帝、王、霸三分观念的关系;少有人认识到“王道”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远比我们想像的复杂。事实上,即使所谓王霸之别,古人的理解也多种多样。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在全面检索和分析“王道”一词两千多年来在古文献中使用方式的基础上,分析此词产生的历史根源,含义的多样性及其历史演变,以及王霸之别的形成及含义变迁,等。
一、使用
今按:“王道”一词出现甚早,使用亦甚广。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在先秦至后世文献频繁出现。今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及《四部备要》电子文献检索、研读并核对[7],根据经、史、子、集划分,将“王道”一词在部分古文献中出现次数列成下表:
根据上表,可发现“王道”的使用情况:
——在十三经之中,出现于《尚书》、《毛诗》、《左传》、《春秋谷梁传》、《孟子》、《礼记》,一般每书只有1-3次。但不见于《论语》、《周易》、《周礼》、《仪礼》、《大戴礼记》、《春秋公羊传》、《孝经》。
——在先秦至汉唐子、集之中:
- 不见于《老子》、《庄子》、《鹖冠子》、《六韬》、《尹文子》、《太玄经》、《中论》、《申鉴》、《世说新语》、《楚辞》、《韩愈集》、《栾城集》(苏辙)、《戴东原集》等;
- 出现于《墨子》、《管子》、《文子》、《商君书》、《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韩诗外传》、《孔子家语》、《新语》、《新序》、《新书》、《新论》、《说苑》、《论衡》、《盐铁论》、《潜夫论》、《风俗通义》、《文选》、《中说》、《陆贽集》、《柳宗元集》,等。
- 这些著作中“王道”一般只有1-3见;出现次数达到4次及以上者有《淮南子》(8次)、《春秋繁露》(14次)、《白虎通》(4次)、《说苑》(6次)、《论衡》(6次)、《中说》(13次),其中以《春秋繁露》、《中说》次数最多。
——在宋代以来的子、集之中:
- 出现次数在5次以下者有《张子全书》、《司马光文集》、《姜斋诗文集》(王夫之)、《惜抱轩文集》(姚鼐)、《定盦文集》、《曾国藩文集》、《潜研堂文集》(钱大昕),以清代为多。
- 出现次数在5-10次者有:《近思录》、《临川文集》、《真德秀文集》、《水心文集》(叶适)、《龙川集》(陈亮)、《王文成公全书》、《鲒埼亭集》(全祖望)、《抱经堂文集》(卢文弨)、《方望溪先生全集》,等;
- 出现次数在10次及以上者有:《二程全书》(39次)、《朱子语类》(30次)、《朱子文集》(48次)、《范文正公集》(23次)、《欧阳修文集》(20次)、《元丰类稿》(11次)、《东坡全集》(15次)、《象山全集》(12次)、《逊志斋集》(19次)。其中尤其以《二程全书》、《朱子语类》、《朱子文集》均在30次甚至以上为最多。而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方孝孺使用次数亦在20次上下。除了方孝孺以外,其他皆为宋人。
- 《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中分别出现77次和35次。
——在正史中,此词从《史记》以来一直较频繁地出现于各种政论场合。我们没有对全部25史进行统计,但统计了其中初步检索(尚未除去各种含义不同的假象数字)次数在10次以上的正史,发现:
- 出现多次数在30次以上者有《前汉书》(42次)、《宋史》(32次);
- 出现次数在19-29次者有《史记》(23次)、《晋书》(19次)、《旧唐书》(22次);
- 出现次数在10-18次者有《后汉书》(10次)、《魏书》(13次)、《隋书》(13次)、《明史》(12次)、《清史稿》(12次);
- 出现次数在10次以下者有《新唐书》(7次)、《元史》(3次)。
-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中出现次数分别为16次和10次。
由上可见,到了宋代,“王道”出现次数有了大幅增加的趋势,但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则又大幅减少。这一点可从子、集部分出现次数达10次及以上者基本上都在宋代看出。此外,《宋史》中此词出现达32次,为25史中除《前汉书》之外出现次数最多者。此外,这一点还可从《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中分别出现了77次和35次的对比中看出。宋明理学家使用此词较多,而宋人尤多。
二、来源
《尚书·洪范》云: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这应该是“王道”一词最早出现的传世文献。其中连续三次出现的“王道”一词,与前面出现的“遵王之义”、“遵王之道”、“遵王之路”及后面出现的“于帝其训”、“以为天下王”相呼应,说明王道是指古先王之道。由于整个段落内容据文本交待是天传于大禹的,这里的王道应当是五帝、或者至少尧舜之道。从《尚书》文本只记载尧舜、未记载五帝其他人来看,这里的王道也应是指尧舜之道。
《尚书大传·高宗肜日传》云:
成汤之后,武丁之先,王道亏。桑谷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问诸祖己,祖己曰:‘桑谷野草生乎朝,朝噫亡乎?’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昔先王之道。(引自《资治通鉴外纪》卷2〈夏商纪〉,四部丛刊本。)[8]
引文开头的“王道”与下文“昔先王之道”相应,当指古先王之道。
我们知道,古人以三代之前天子为“三皇”“(五)帝”,三代天子为“三王”,故常有“二帝三王”、“五帝三王”之说,与此相对应而有“先王之道”、“帝王之道”、“三王之道”、“五帝三王之道”、“二帝三王之道”等说法,正因三代以前为帝,三代为王。这是古人对先王之道的说法,“王道”一词应该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
《朱子文集》卷73〈杂著·李公常语下〉载朱熹语:
愚谓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相传之道。
此语道破王道来源,即:王道源于二帝三王,可以笼统地理解为古先王或圣王之道。只是朱子强调二帝三王相传之心法,与前人不同。
1.背景:帝、王、霸之分
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古人是在帝、王、霸(或者更全面的,三皇、五帝、三王、五霸)相区分的意义上使用“王道”一词。其中帝指二帝(尧舜)或五帝;王指三代圣王,主要是禹、汤、文、武等;霸,亦称伯,主要是春秋五霸(通常指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和宋襄[9])。相应于帝,有帝道;相应于王,有王道;相应于霸,有霸道。从这个意义上讲,王道主要是指三王之道。
最典型地的说法较早见于《文子·自然》:
帝者,贵其德;王者,尚其义;霸者,通于理……王道者处无为之事……”(《群书治要》卷35〈文子·道自然〉亦引)
此以帝、王、霸相区分,王道对应于三王。《四库提要》谓《文子》虽“疑众为聚敛以成书,然其理道深至,笔力劲炼,非周秦间人不能为。”
1973年出土的定州八角廊《文子》竹简残本进一步证明了《文子》的可靠性。
桓谭《新论·王霸篇》对于三皇、五帝、三王、五伯(即五霸)之道作了也许是最完备的论述:
夫上古称三皇五帝,而次有三王五伯,此天下君之冠首也。故言三皇以道治,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伯以权智。……五帝以上久远,经传无事,唯王霸二盛之美,以定古今之理焉。……王道纯粹,其德如彼;伯道驳杂,其功如此。[10]
此段论王道含义,及其区别于帝道、霸道最完备。王道针对三王,而来自于皇、帝、王、伯之区分。
《艺文类聚》〈帝王部一·总载帝王〉引用佚书《礼斗威仪》,对于帝、王、霸之道区分亦甚清楚:
帝者得其根核,王者得其英华,霸者得其附枝。故帝道不行,不能王;王道不行,不能霸;霸道不行,不能守其身。(此段亦见引于《太平御览》卷76)
后世学者从帝、王、霸三者区分的背景出发论述王道,还有如:《六臣注文选》卷45〈答宾戏并序〉(班孟坚)“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周翰注;文中子(王通)《中说·王道篇》将“帝王之道”与“王霸之业”相区分而谈王道;《新唐书》卷97〈列传第二十二·魏征〉及《贞观政要》卷2〈政体第二·贞观七年〉记魏征论王道;《旧唐书》卷73〈列传第二十三〉记令狐德棻论王道与霸道;《册府元龟》卷643〈贡举部·考试〉记调露元年十二月唐高宗问皇道、帝道、王道何以区别;《朱子语类》卷58〈孟子八·万章下·仕非为贫章〉载朱子论帝道、王道与霸道之别;等等。
2.王道即三王之道
正因为王道的背景是帝、王、霸三者之分,后世多以三王说王道。例如《荀子·王制》称“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是知王道者也”,显然以三代之王定义王道。《史记·太史公自序》云:
《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此处王道等同于三王之道。《文选》卷34〈七启八首〉(曹子建)“王道遐均”周翰注则明确说:
王道,三王之道也。
又如王通《中说·问易篇》“薛收曰帝制其出王道乎”章阮注称:
问汉制出三王之道否乎。……昔之帝者以道,若三王是也。
阮逸亦明确将“王道”等同于“三王之道”,即三代圣王之道,且与后世百王之道相区别。
后世明确以三王之道等同于王道之例甚多,且往往区分于帝道而言。例如,桓谭《新论·王霸篇》以“三王由仁义,五伯用权智”说明“王道纯粹”;[11]陆贽曾从“三代立制,山泽不禁”论后世“王道浸微”(《陆贽集·议减盐价诏》),欧阳修屡次从“三代”出发论“王道”,称“三代既衰……王道不明而仁义废”(《欧阳修文集·本论下》)、“三王之为治也……风俗淳厚而王道成矣”(《欧阳修文集·外集卷第九·本论》);苏轼称“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以此说明“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东坡全集·乐毅论》);王阳明说“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炽”(《王文成全书·语录二·答顾东桥书》);龚自珍称“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闻;夫名士去国而王名微,王名微而王道薄”(《定盦文集·五经大义终始论》),等。此外,《新唐书·魏征传》及《旧唐书·令狐德棻传》分别记载魏征、令狐德棻从五帝三王之别或三王与霸之别论王道。
3.
王道指古圣王之道
然而,古人并不都以三王说王道,王道还有其他含义。
有以伏羲或三皇为例说王道。陆贾《新语·道基》:
于是先圣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道,长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从上下文看,下面紧接着讲神农尝百草、教民食五谷,先圣似指伏羲。然以伏羲说王道本人仅见此一例。
有以尧舜等为例说王道。例如:《说苑·君道》“尧知九职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成厥功,以王天下。是故知人者,王道也。”《范文正公集·上时相议制举书》:“观虞夏之纯,则可见王道之正。” 同书〈宋故乹州刺史张公神道碑〉:“舜,天下知其德也,惟历试诸难。禹,天下知其功也,惟尽力沟洫。……逮夫王道缺漓……君子弗观也。”明以舜、禹之道为王道。故“王道”与“尧舜之道”有时同义。《二程全书·明道文集卷之二·奏疏表·论王霸之辨》亦明确以王道为尧舜之道。
有合五帝三王或二帝三王说王道。例如:《汉书·地理志下》“孔子闵王道将废,乃修六经,以述唐虞三代之道”;《汉书·董仲舒传》“盖闻五帝三王之道……圣王已没……王道大坏矣。”《东坡全集·应制举上两制书》“仕者莫不谈王道,述礼乐,皆欲复三代追尧舜。”以王道为二帝三王之道。《朱子文集·李公常语下》称“愚谓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相传之道。”《水心文集·法度总论一》称“唐虞三代必能不害其为封建,而后王道行。”
有以周先圣王(文武周公等)为例说王道者,较多地见于《史记》《汉书》《春秋繁露》等;或以《诗》〈国风〉、特别是〈邹虞〉说王道,见于《毛诗》等,亦是以王道为周圣王之道。例如,《前汉书·元帝纪》载汉宣帝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似道出是时人心目中之王道,或指周先王之道。《六臣注文选》卷50〈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范蔚宗)“若乃王道既衰”张铣注曰:
王道,谓周道也。
此外例证还有:《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论“武王欲及汤而不成,既足以王道矣”;《春秋繁露·王道》“孔子明得失,差贵贱,反王道之本,讥天王以致太平”;《淮南子·俶真训》“周室衰而王道废”;《白虎通·五经》“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盐铁论·诏圣》“王道衰而《诗》刺彰”;《孔丛子·居卫》论周大王遭狄人围攻,“杖策而去”,“豳民之束修奔而从之者三千乘,……此王道之端也”;《汉书·郊祀志》“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困学纪闻》卷3〈诗〉:“《七月》见王业之难,亦见王道之易。孟子以农桑言王道,周公之心也”;等等。
亦有以王道为孔子之道者。孔子以《春秋》明王道,或以孔子为素王,并以王道指孔子之道。不过这是特例,极少见。《中说·叙篇》有:
文中子之教,继素王之道,故以王道篇为首。
《法言》杨雄自序有“降周迄孔,成于王道”,似此以孔子之道为王道(不过似乎合周道与孔子之道而言)。后世皆认为古之王道备于孔子,即《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谓“孔子明王道”[12]。然以王道完全与“孔子之道”同义,多属公羊家影响,并不流行。
4.王道指理想为王之道
王道还有一前面未及的、但十分重要、且在古籍中频繁出现的含义,即指理想的为王之道。古人亦有很多从理想意义上对王道的阐述。这种理想意义上的王道概念,未必与三王或古圣王直接挂勾。一方面,他们当然会认为其所用的王道概念应该是历史上黄金时代(三王或五帝时代或更久远)——如果存在的话——应该具有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仍然具有古圣王之道之义);另一方面在古人心目中,这些也是他们认为一切理想的、天下大治时王道所应具有的特征。
我们把古人的这种用法称为“理想的为王之道”,主要是认为:古人在这些场合下主要是基于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基于对三王或古圣王治理之道的客观知识(那种知识是模糊的)使用王道这一概念。我们从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从皇、方、匡、黄、往五个方面,在同书〈王道通三〉中从贯通天、地、人来分析“王”之义,可以感到,古人讲王道,称其为三王或古圣王之道,带有借古证今的性质,他们的真正目的在于说明什么是理想的王者之道。从这个角度讲,王道一词只能说来源于三王之道或古圣王之道,但在现实使用中却比较多地代表理想的为王之道。由此看来,王道一词的两个面向,即历史的面向(指古圣王之道)与规范的面向(理想为王之道)难分难解,也许在古人看来他们是同时在这双重意义上使用此词,像我们现代人这样一定要将两者分得很清楚,也许并不适合于理解古人。这也就是我们在分析此词含义时有时无法明确归类的主要原因。
早在先秦时期,从规范性价值理想角度使用“王道”一词,已属常见。例如,《孟子·梁惠王上》: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里的“王道”并不限于历史上的先王。此外,孟子更称“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梁惠王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公孙丑下〉)。从行文可看出,其心目中理想的“王者”代表“王道”。故赵歧亦在“是心足以王矣”(〈梁惠王上〉)注中说“孟子曰王推是仁心,足以至于王道。”
《礼记·乐记》有:
礼乐刑政,四达不悖,则王道备矣。
此以礼乐刑政说王道,亦不限于指某个先王。与以人伦秩序、孔子或六艺说王道一样,这一看法虽可以说基于对先王之道的总结,但其含义已超出历史上的先王,是对理想王者之道的阐明。
此外,《管子·七法》称“王道非废也,而天下莫敢窥者,王者之正也”;《商君书·农战》有“王道作外,身作壹而已矣”,似皆以“王道”为理想的为王之道。
汉代学者从理想为王之道论“王道”,以《白虎通·礼乐》最为典型:
磬有贵贱焉,有亲疏焉,有长幼焉。朝廷之礼,贵不让贱,所以有尊卑也;乡党之礼,长不让幼,所以明有年也;宗庙之礼,亲不让疏,所以有亲也。此三者行,然后王道得。
以贵贱、亲疏、长幼有礼界定王道,可见“王道”不限于特定先王。汉代学者类似的倾向还见于《春秋繁露·基义》论“王道之三纲”,《韩诗外传》卷五论“王者之政”,《说苑·政理》称“四民均则王道兴而百姓宁”,《盐铁论·相刺》称孔子七十“退而修王道,作《春秋》”,《论衡·宣汉篇》称“夫王道定事以验,立实以效”,《前汉书·刑法志》“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等等。
汉以后从理想为王之道角度论“王道”者也有许多,如:《中说·王道篇》(王通)称“化至九变,王道其明乎?”(〈天地篇〉〈事君篇〉亦有论述);《范文正公集·奏上时务书》“人主纳远大之谋久而成王道”;《东坡全集·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臣闻人和则气和,故王道得而四时正”;《张子全书·文集·答范巽之书第一〉“大都君相以父母天下为王道”;《二程全书·河南程氏遗书第十·洛阳议论》苏昞季明录程颐语“人志于王道”;《朱子文集·李公常语下》“谓之王道者,即仁义也;君行王道者,以仁义而安天下也”;《真德秀文集·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刚柔皆得其中则为王道”;《宋元学案·苏氏蜀学略》录吕陶语“君子小人之分辨,则王道可成”;《明儒学案·浙中二》记王龙溪语“虽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方谓之王道”;《姜斋诗文集·姜斋诗话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船山遗书六十五)载王夫之“内外交尽,德乃盛,善乃至,仁敬孝慈、亲贤乐利,天德、王道之全”;此外,如《宋史·吕陶传》“君子小人之分辨,则王道可成。”凡此种种,王道多指理想的为王之道。
从字义上看,“王”既可指“先王”,亦可指“为王”(作动词),故有事实与规范之别。“道”亦有事实与规范之别,当指实际道路为事实,指正确道路则为规范。然而,由于规范性含义往往来自于对先王之道的总结,所以理想为王之道与古先王之道这二者有时未必那么泾渭分明。须知,孟子、董仲舒等人对“王”的含义所作的规范性说明,以对古圣王之道的总结为基础而作,他们说“王道”时,心中往往有一个理想的古圣王模范存在。
5.王道指现实王者之道
王道还有一个特别的含义,即指现实的王者之道,或者当下王者之治。这种意义上的王道不一定理想,也可以说是中性词,无褒贬。这种例子据笔者观察主要出现于正史之中,在经、子、集部文献中少见。
《管子·白心》:
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狭。
此处“王道”一词似指现实为王之道。然而,此类用法还是在正史中多见。例如《晋书·志第十〉“屈家事于王道”,〈羊祜传〉“今王道维新”;《宋书·武帝本纪下〉“今王道维新”,〈志·礼一〉“况今江表晏然、王道隆盛”,〈志·乐二〉“跻我王道”、“王道四达,流仁布德”,〈武三王传〉“今王道既亨”,〈王微〉“今虽王道鸿鬯”,〈王华传〉引王粲《登楼赋》“冀王道之一平”,等等;《隋书·恭帝纪〉“王道丧乱,天步不康”,〈志·天文中·二十八舍〉“王道太平”“王道平和”“王道昌”,〈后妃传〉“赖天高而地厚,属王道之升平”;《旧唐书·志·礼仪四》“征明而得中,则神人和,而王道升平”,〈魏征传〉“自王道休明十有余载”,〈裴垍传〉“裴垍……弼谐王道”;等等皆是其例。
唐宋类书亦载以“王道”为现实王者之道之史实。比如:《艺文类聚·治政部下·荐举》称“汉高延商洛之隐,而王道以固”;《册府元龟·帝王部·求贤》记贞观二十年太宗手诏“搜采英俊,弼我王道”,〈闰位部·恩宥二〉载唐王“朕……承鸿绪,王道未直”,〈闰位部·求贤〉载皇上“日旰忘飡……庶永清于王道”,以及〈闰位部·命使〉“以岁时多难,王道未一”,〈宗室部·复爵〉“今王道既亨,政刑始判”,〈宰辅部·礼士〉“王道清夷,孰免祸败”,等等皆似以王道为现实王者之道。
不过,有些场合看似古人从现实意义上讲王道,其实亦是基于对先王之道的理解。比如《孟子》〈梁惠王下〉“流连荒亡”章赵注有“王道亏”,《说苑》〈君道〉〈敬慎〉“先王道缺”(2见),王道可以亏、缺。是否这里的王道也指现实王者之道?答曰:非也。王道亏可作先王道亏,即指先王之道缺损。此可据《困学纪闻》引《尚书大传·高宗肜日传》“先王道亏”为例,因前文有“武丁内反诸已,以思先王之道”句。
三、王道与霸道相对
正如前述,由于古人是在帝、王、霸相区分的历史语境中说王道,而春秋五霸的兴起是王道结束的标志,而王道很自然地与霸道相对。当与霸道对举时,王道常指周先圣王之道,但亦可指三王之道或其他古圣之道。
王道之所以时常与霸道并举,还因为孔子作《春秋》,正是籍霸道以明王道。霸道兴起于王道衰微之际,故与王道形成对比。王霸含义的揭示,在《孟子》、《荀子》等书中皆十分明确。
严格说来,王道的外延不仅与霸道相对,亦与帝道甚至三皇之道相对。不过正如桓谭《新论·王霸篇》所说,“五帝以上久远,经传无事,唯王霸二盛之美,以定古今之理焉。”而且皇道、帝道与王道在古人心目中是一脉相承的,甚至本质上一致(参《朱子文集》卷73〈杂著·李公常语下〉朱子王道定义),而霸道则代表理想黄金时代结束,因而王道在外延上主要与霸道相对。
《孟子》一书以齐桓、晋文为霸者典型,其后荀子亦极论之。[13]韩非子则有“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五蠹》)之说,认为三王五霸之别即崇德与崇智之别。然而韩非子之说不能概全,宋以来学者亦常见以仁义与功利、无私与自私、天道与智力、天理与人欲等不同角度来区分王霸。下面略述古人王霸之说。
《文子·自然》以尚义与通理区分王霸:“王者,尚其义;霸者,通于理”。这种说法较少见。
孟、荀以来,学者多以行仁义与否分王霸。孟子以仁论王道,荀子以义定王道,桓谭则兼仁义论王道。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尽心上〉);荀子曰“义立而王,信立而霸”(《荀子·王霸》);桓谭则以仁义与权智、重德与重功相对论王道:“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王者纯粹,其德如彼;伯道驳杂,其功如此。”“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兴兵众,约盟誓,以信义矫世,谓之霸。”(《新论·王霸》)此类说法接近于韩非子“夫称上古之传颂……道先王仁义”(《外储说左上》)之说。此外《史记·商君传》载商鞅“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霸道指以强国为本,则王道似以仁义为本。朱子亦有类似说法,《朱子文集·李公常语下》称“君行王道者,以仁义而安天下也。君行霸道者,以诈力而服天下也。”
汉儒对王霸之辨的新论述见于董仲舒。董氏从任德与任刑之别论王霸,与前人稍有区别。《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称“天数右阳而不右阴,务德而不务刑”,“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旧唐书·令狐德棻传》载高宗初嗣位,问王道与霸道,德棻即对曰“王道任德,霸道任刑。”可见从德刑之别论王霸之别,在汉以后亦存在。
宋代以来,理学家们对王霸之别的认识别有新意。二程、朱熹倾向于从天道/天理角度论王霸之别。朱子称:“天理、人欲,王道、霸术之所以分。”(《朱子文集·答范伯崇》)此说源于二程。《二程全书·明道文集·论王霸之辨》称“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同书〈伊川经说·春秋〉有“王者奉若天道……尽此道者,王道也。后世以智力把持天下者,霸道也。”
理学家论王霸之别的另一特点是注重主观用心,常以用心至公还是偏私来衡量王道,因为天道/天理本身有公正无私之义。《朱子语类》卷25〈论语七·八佾篇·管仲之器小哉章〉称:
古人论王伯,以为王者兼有天下,伯者能率诸侯,此以位论,固是如此。然使其正天下、正诸侯皆出于至公,而无一毫之私心,则虽在下位,何害其为王道?惟其搂诸侯以伐诸侯……此其所以为功利之心,而非出于至公也。在学者身上论之:凡日用常行、应事接物之际,才有一毫利心,便非王道,便是伯者之习。
“才有一毫私心,便非王道”,纯以用心衡量王霸。朱子甚至上升到“无一毫私心,则虽在下位,何害其为王道”,则王道与是否在王位已无关,这是非常特别的说法,后来颇有影响。朱子弟子真德秀即曾以至公论王道(《真德秀文集》卷47〈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清代学者俞长城更把朱子的上述思路发挥到极致,称“王霸之辨,何辨乎?辨之于心也”,“心有诚伪,则治有纯杂”,“夫纯则王,杂则霸,安有王杂乎霸者!”他并罗列齐桓、晋文、汉高、唐宗、宋祖、明祖故事,辨其心而论其霸。(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卷7〈治体一·原治上·王霸辨〉)
此外,有关王霸之辨,《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春秋繁露·俞序》、《陆贽集·制诰卷第四·议减盐价诏》、《东坡全集·乐毅论》、《宋元学案·邱刘诸儒学案·丞相游克斋先生似》亦有论述。
四、含义
1.本义:先王以道治
《文子·道德》(卷上)有:[14]
古之王者以道莅天下。
古有以道王者……以道王者,德也。
此语说明“王道”一词本义,即王道本指古代圣王以道治天下。1973年出土的定州八角廊《文子》竹简残本有很大一部分与传世本《文子·道德》相同或相近(约1000多字),且以王道为主题,其中有如下几段话:[15]
吾闻古圣立天下,以道立天下。(2262)
以毋道立者,天下之贼也。(2442)
以道王者。(0850)
古之以道王者。(2210)
平王曰:“王者几道乎?”文子曰:“王者一道。”(2419)
过去人们习惯于将《文子》归入道家,而忽略了其与儒家的关联。其实,正像郭店简《老子》所展示的一样,简本《文子》对于德、仁、义、礼均持肯定、赞赏态度,视为治国利器。[16]在老子、文子时代,所谓儒、道之分尚未出现,简本《文子》中的相关思想,可能为后世儒家王道思想之渊源。《文子》中的用语可能源于《道德经》第60章“以道莅天下”之说。[17]
《荀子·王制》曰:
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
《朱子语类》[明]彭时原序亦谓:
自帝王道化不行于天下,而后孔孟道学之传兴。
荀子、彭时之语,说明古人心目中“王道”一词之本义。“帝”指五帝、尤其是二帝(尧舜);王指三代圣王;所谓“道化”,指帝、王以道治天下。因此“王道”本义当指三代(及以前)圣王以道治天下。
后世学者亦多有强调古先王“以道治”。比如桓谭曰“三皇以道治,五帝用德化”[18];程子称“先王之世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二程遗书》卷1〈端伯传师说〉,其说为朱子力持,但遭陈亮反驳。[19]明人薛瑄亦说:“三代圣人皆以道治天下”。(《读书录》卷10)后世学者多有此类说法。[20]
2.含义一:治道
所谓“先王以道治”,意味王道即古先王治道。故古人一论王道具体内容,则及乎治道。荀子云:
天下之人……言治者予三王。(《荀子·大略》)
此语极能说明王道与治道关系渊源。
《真德秀文集·明道先生书堂记》称程明道云:
论治必以行王道为宗。
此语亦颇说明王道与治道之关系。
现初步概括王道作为治道的具体内容如下:
- 指推行公道。见于《书·洪范》《墨子·兼爱下》《说苑·至公》;
- 指仁爱百姓。见于《孟子·梁惠王上》《荀子·王制》《春秋繁露·王道》《新论·王霸》;
- 指人伦有序。见于《礼记·乡饮酒义》《春秋繁露·王道》《新语·道基》《白虎通卷二·社稷》《汉书·刑法志》;《朱子文集》卷73〈李公常语下〉:“无王道则三纲沦,九法斁,人伦废,而天理灭矣。”
- 指正始之道。见于《汉书·董仲舒传》“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
- 指太平无患。见于《史记·龟策列传》《春秋繁露·盟会要》《淮南子·要略》《白虎通卷八·五经》《论衡·宣汉篇》《新论·王霸》;
- 指治官有方。见于《韩非子·心度》《说苑·君道》。
- 指怀柔远方。见于《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严助〉:“《诗》云:‘王犹允塞,徐方既来。’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也。”
- 指修己之德。见于《汉书》〈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匡衡〉:“审好恶,理情性,而王道毕矣。”
3.含义二:内圣
王道含义从宋代起转向内圣,自程明道以《中庸》“文王之德之纯”为据,宣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慎独”(《二程全书·河南程氏遗书第十四·亥九月过汝所闻》),明人多从慎独出发解王道。比如,邹东廓强调天德王道即在“戒惧工课”中(《明儒学案》卷16),湛若水则曰:
独者,独知之理。……慎者,所以体认乎此而已。若于是有得,便是天德,便即有王道。(《明儒学案》卷37〈甘泉一·文简湛甘泉先生若水·语录〉)
慎独即诚意,故宋人唐仲友、周执羔皆以诚意说王道。唐以为“王道出于诚”(《宋元学案·说斋学案·提刑唐说斋先生仲友·说斋文集〉),周以为“王道在正心诚意”(《宋史》本传)。明儒刘阳、罗侨亦有类似言论(《明儒学案》卷19、卷46)
诚意至极,便是“无一毫私心”。前引朱子以“无一毫私心”定王道,王阳明则曰:
我说个心即理……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取于义,便是王道之真。(《明儒学案》卷10)
王阳明从心上做工夫以识“王道之真”,其弟子徐爱则强调心纯即是王道,谓学者若能尽除好名之患,“推之纯而达”,即是王道(《明儒学案·郎中徐横山先生爱》)。
心纯便可达“天德”(参《中庸》)。故程颢以降,以“天德”说王道者甚多。明人薛侃称“王道即是天德”(《明儒学案》卷30),舒芬则说“王道之大一,天德之纯也”(《明儒学案》卷53)。此一说法的核心亦在于从内圣功夫说王道,甘泉后学吕怀对此阐述尤明:
天德不可强见,须涵泳从容,不著一物。优而游之,厌而饫之,恍然而悟,悠然而得,方是实见。此则所谓莫见莫显,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者。只此意流行不塞,便是王道。(与杨朋石。《明儒学案》卷38〈甘泉二·太仆吕巾石先生怀·巾石论学语〉)
总而言之,从内圣说王道,以为“王道”人人可得,无需帝王之位,这宋以前是人们无法想像的。
4.六艺、孔子与王道
古人虽以先王之道说王道,然亦认为即王道载在六经,而孔子修六艺正为了阐明王道。今辑录古人从《六艺》或孔子说王道若干:
以孔子修六艺说王道:
-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仲尼……追修经术,以达王道。”
- 《前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八下〉:“孔子闵王道将废,乃修六经。”
- 《前汉书》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翼奉〉:“《易》有阴阳,《诗》有五际,《春秋》有灾异。皆……以言王道之安危。”
- 《朱子文集》卷73〈杂著·李公常语下〉:“《易》《诗》《书》《礼》《乐》《春秋》之六经,所以载帝王之道……夫所谓王道者,天子之所行,六经之所载。”
以《春秋》说王道:
- 《史记》卷14〈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
-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王道之大者也。”
- 《春秋繁露》卷1〈玉杯第二〉:“《春秋》论十二世之事,人道浃而王道备。”
- 《淮南子》卷9〈主术训〉:“《春秋》……采善鉏丑,以成王道。”
- 《中说》卷3〈事君篇〉:“《春秋》元经于王道,是轻重之权衡,曲直之绳墨也。”
- 《欧阳修文集》卷18〈居士集卷第十八·经旨十一首·春秋论下〉:“《春秋》以王道治人之法也”;
- 《欧阳修文集》卷48〈居士集卷第四十八·策问十二道·问进士策四首〉:“《春秋》明是非而正王道。”
- 《宋元学案》卷11〈濂溪学案上·元公周濂溪先生敦颐·通书〉:“《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
- 《二程全书》卷3〈事君篇〉:“《春秋》元经于王道,是轻重之权衡,曲直之绳墨也。”
- 《二程全书》〈明道文集卷之五·南庙试策五道·第二道〉
对〉:“《春秋》何为而作哉?其王道之不行乎?”
- 《二程全书》〈伊川经说卷之四·春秋〉:“《春秋》因王命以正王法,称天王以奉天命。”(以上隐元年)
- 《朱子语类》卷83〈春秋·经〉:“今之治《春秋》者……不论王道之得失,而言伯业之盛衰,失其旨远矣。”
- 《经义考》卷196〈春秋二十九·王氏元杰春秋谳义〉:“‘圣人达天德而语王道,《春秋》为万世立王法。”(干文传序)
以《诗》《书》说王道:
- 《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 《毛诗》卷1〈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国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 《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十七〉:“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 《战国策·刘向序》:“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
- 《中说》卷2〈天地篇〉:“子曰:王道之驳久矣!礼乐可以不正乎?大义之芜甚矣,诗书可以不续乎?”
- 《困学纪闻》卷3〈诗〉:“序《驺虞》,王道成也。”卷3〈诗〉:“《七月》见王业之难,亦见王道之易。”卷3〈诗〉:“《鹿鸣》,周大臣所作也。王道衰,大臣知贤者幽隐,弹弦风谏。”
- 《经义考》卷231〈孟子一〉:“苏辙曰:‘不观于《诗》,无以知王道之易。’”
以《礼》《乐》说王道:
- 《礼记·乐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又同书〈太史公自序〉“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以六艺为王道。
- 《战国策·刘序》:“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
- 《中说·王道篇》:“二三子皆朝之预议者也,今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无礼也;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王道从何而兴乎?”王道指礼乐之道。参同书〈天地篇〉“王道之驳久矣!礼乐可以不正乎”及〈事君篇〉“王道盛则礼乐从而兴焉”。
以他经说王道:
- 《经义考》卷123〈周礼四·陈氏傅良周礼说〉:“傅良进《周礼说》。序曰:‘王道至于周备矣!文、武、周公、成康之心,考其行事,尚多见于《周礼》一书。”
- 《经义考》卷158〈礼记二十一·丘氏浚大学衍义补〉:“自仲尼作《大学》一经……立万世帝王天德王道之标准。”此为明神宗皇帝御制序。
5.术语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王道”词义,现以《册府元龟》和《通志》为例,辑录其中王道用语如下。
见于《册府元龟》:
恢隆王道,成我王道,经纶王道,庶几王道,晻(淹)于王道,共资王道,弗弘王道,虽繇王道,内亮王道(外流徽誉),致王道于缉熙,约以王道,行王道,惟新王道,勤行于王道,兴王道,阐王道,明王道,资王道,崇王道
王道衰微,王道寝衰,王道大洽,王道休明,王道遐被,王道初被,王道既衰,王道至公,王道丧乱,王道以成,王道为化,王道衰缺,王道无亏,王道淳洽,王道未直,王道未昭,王道版荡,王道甚大,王道砥平,王道平分,王道弗竞,王道大行,王道中兴,王道已沦,王道之端,王道之本,王道之正,王道之纲,王道之安危,王道之反复,王道不通,王道有缺,王道备,王道亏损,王道至深,王道终,王道绝,王道得,王道泰,王道不昭,王道浸衰,王道微绝,王道融泰
采自《通志》:
王道昌,王道之始,王道之仪,王道大坏,王道不振,王道亡常,王道毕,王道公正,王道过差,任王道,德列王道(指秦穆)
这些术语或可帮助理解“王道”一词在古代的用法。
(本文发表于《学灯》第3期,2020年春)
主要参考文献
古文献主要采自《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以下所用书名多为简写。比如《朱子文集》在《四部丛刊》中的全名是《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柳宗元集》在《四部丛刊》中的全名是《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中说》在《四部丛刊》的全名是《文中子中说》。
1、依《四库全书》检索的文献主要有:二十四史;类书,即《北堂书钞》(虞世南)、《艺文类聚》(欧阳询)、《太平御览》(李昉等)、《册府元龟》(王钦若等);“三通”,即《通典》(杜佑)、《通志》(郑樵)、《文献通考》(马端临)。另外还有:《尚书大传》(孙之騄辑)、《书经衷论》(张英)、《论语学案》(刘宗周)、《文子》、《贞观政要》、《困学纪闻》、《张子全书》、《近思录》、《宋名臣言行录》、《朱子语类》、《东坡全集》、《龙川集》、《明儒学案》、《经义考》。
2、依《四部丛刊》检索的古籍主要有:
(1)经类(含小学):《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大戴礼记》、《孝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尚书正义》、《尚书大传》(郑玄注陈寿祺辑校),《潜研堂文集》(钱大昕)、《揅经室集》(阮元)等;
(2)子部:《老子》(《道德经》)、《论语》、《墨子》、《孟子》、《庄子》(南华真经)、《孔子家语》、《管子》、《商君书》(《商子》)、《鹖冠子》、《六韬》、《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韩诗外传》、《春秋繁露》、《新序》(刘向)、《法言》、《中论》、《说苑》(刘向)、《盐铁论》(桓宽)、《申鉴》(荀悦)、《风俗通义》(应劭)、《新书》(贾谊)、《新语》(陆贾)、《论衡》(王充)、《潜夫论》(王符)、《世说新语》(刘义庆)、《中说》、《王文成公全书》、等;
(3)集部:《六臣注文选》、《曹子建集》、《韩愈集》、《柳宗元集》、《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司马光文集》、《临川文集》、《欧阳修文集》、《栾城集》(苏辙)、《元丰类稿》、《真德秀论文集》、《朱子文集》、《象山全集》、《水心文集》、《姜斋诗文集》(王夫之)、《亭林诗文集》(顾炎武)、《南雷集》(黄宗羲)、《鮚埼亭集》(全祖望)、《逊志斋集》(方孝孺)、《戴东原集》(戴震)、《方望溪全集》、《曾国藩文集》(曾文正公诗文集)、《抱经堂文集》(卢文弨)、《定盦文集》(龚自珍)等集部文献。
(4)其他:《群书治要》、《资治通鉴》。
3、依《四部备要》检索的文献有:
《新论》(桓谭)、《二程全书》、《宋元学案》。
4、《清史稿》、《皇朝经世文编》(贺长龄编)主要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全文资料库》(http://hanji.sinica.edu.tw/)检索。
5、桓谭,《新辑本桓谭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2015。
注释:
*本文为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化传承创新专项《儒家治道及其当代意义研究》(编号2017THWWH02)课题成果。
[2] 该文发表于“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6月23-24日,衡水),后改名为“王道小考”,发表于《衡水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3] 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第4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 页466。
[4] 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中指君主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版,第1344页),《在线汉语辞海》中称王道为“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常与‘霸道’相对称。”(https://cihai.supfree.net/,2018年8月12日上网)《重编国语辞典》(台湾)称王道为“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思想”(参《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网站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search.htm,2015年发布,2018年8月12日上网)
[5] 干春松,《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页7-25。
[6] 参:姜建设,“先秦儒家王道释义”,《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页12-17;李祥俊,“儒家王道政治的历史渊源、理论建构与思想演进”,《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7年第5期,页44-62;李友广,“先秦儒家王道理想的应然指向与现实困境——以《孟子》为探讨中心”,《现代哲学》2019年第1期,页130-139。
[7] 电子版古籍来源主要有三:(1)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制作的“《四部丛刊09增补版》全文检索系统”(含《四部备要》)网络版电子检索系统之〈初编〉、〈续编〉及〈三编〉部分,表中简称《四部丛刊》;(2)“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该数据库以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由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及书同文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制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11月发行,产品代号:SKQS-V- 0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书号:ISBN 7-980014-91-X/Z52;(3)“《四部丛刊09增补版》全文检索系统”(含《四部备要》)网络版电子检索系统之《四部备要》部分,表中简称《四部备要》。《清史稿》《皇朝经世文编》(贺长龄编)主要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全文资料库》(http://hanji.sinica.edu.tw/)检索。
表中数字除掉了各种人名、人称、异义用法以及他人所撰的序跋、考证、年谱等之中的用法,比如“乌足为大王道哉”、“长沙景王道隆”、“会稽王道子”之类。例如《册府元龟》电子版“王道”显示有398条,经除实际上只有159条;《宋史》、《资治通鉴》分别是63和174条,实际合义者分别只有32条和16条。如果不加甄别地采取网上数据,将不能说明实际使用情况。最后,本表书名采取了简称,比如《朱子文集》在《四部丛刊》中的全名是《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韩愈文集》在《四部丛刊》中的全名是《朱文公校韩昌黎先生文集》,其他类同。各书对应的来源见本文“参考文献”。
电子检索难免遗漏或差错,这里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
[8] “王道亏”,或即作“先王道亏”(参《困学纪闻》卷2〈书〉及《尚书大传》四部丛刊本[陈寿祺辑校])。
[9] 参赵歧《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章注。
[10] 桓谭,《新辑本桓谭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2015,页3-4。
[11] 桓谭,《新辑本桓谭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2015。
[12] 又如康熙御制《日讲四书解义》〈提要〉称“内圣外王之道备于孔子”。
[13] 《孟子》中“三王”3见,“五霸”7见(其中《告子下》6见)。《荀子》中“三王”6见,“五帝”3见,“五伯”7见。其他“三五”“五帝”“五霸(伯)”用法还见于《墨子》《鹖冠子》《文子》《慎子》《尹文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管子》《盐铁论》《论衡》等。
[14] 1973年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文子》竹简的出土大大消除了人们对传世本《文子》为伪书的疑虑。不过传世本确有不少窜乱,比如将“(楚)平王”改为“文子”,将“文子”改为“老子”,还可能有其他不少后人增入的部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文物》1995年第12期,页38-40)
[1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文物》,1995年第12期,页27-34。
[16] 罗仲祥,“简本《文子》散论”,《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页55-59。
[17] 朱子曾引老子此语,暗示“以道莅天下”指行“王道”:
老子谓:“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若是王道修明,则此等不正之气都消铄了。(《朱子语类·鬼神》)
盖朱子以为,若王道修明,则鬼神之说自消。
[18] 桓谭,《新辑本桓谭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2015,页3。
[19] 朱子此话略异,曰:“程先生说帝王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以智力把持天下。”(《朱子语类》卷137〈战国汉唐诸子〉)陈亮与朱子有辨,称:“然谓三代以道治天下,汉唐以智力把持天下,其说固已不能使人心服。(陈亮撰,《龙川集》卷20〈书·又甲辰答书〉)引文皆四库全书本。
[20] 参刘宗周,《论语学案》卷1〈上论·为政第二〉;[清]张英,《书经衷论》〈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