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30 次 更新时间:2020-03-08 19:37

进入专题: 虚无   死亡  

吴万伟  


索菲娅·格特菲尔德 著  吴万伟 译


本文探讨非存在的空虚性。


哲学的很多重点都集中在存在之物上,我们称之为本体论,意思是对存在的研究。较少审视之物乃并不存在的东西。


我们将焦点集中在存在之物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其影响或许更容易看得见。不过,空缺或不存在也能以很多方式非常清晰地对我们产生影响。毕竟,人们通常感到害怕和恐惧不已的死亡不就是在这个世界的存在的消失吗(除非你相信灵魂永生)?我们也受到离开这个世界的人的影响,受到不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物品的影响,受到我们从来没有掌握的知识的影响。


如果进一步思考,这似乎显得更加怪异而且引出很多问题。并不存在之物怎么能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这么大影响呢?虚空本身拥有一种存在吗?我们如何开始探索那种因为不存在而根本无法直接互动之物呢?当人们打开一个盒子,惊讶地说“里面什么也没有”,这里的空无一物与真正的虚空者虚无有很大不同吗?为什么虚无这个概念在哲学概念化时这么困难呢?


让我们继续探讨刚才谈到的盒子,想想里面有什么。当有人打开了空空如也的盒子,从字面意思上说,他们发现里面并非什么也没有,因为至少还有空气、光线,可能还有灰尘。所以,盒子并非真的虚空。相反,这里的词“虚无”是与先前的假设联系在一起使用的。盒子不仅仅是自己的存在,它本来就是要装东西的。里面可能要装礼物,或传家宝或一份皮萨,甚至是另一个盒子。因为盒子天生具有装东西的功能,人们总是期待里面有东西。因此,虚空的状况源于我们的期待或源于我们的习惯。同样真实的是,诸如“这张椅子上是空的”的命题。但是,如果有人说“这个食物搅拌器是空的”,人们就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这是因为椅子是用来坐人的,而搅拌器通常不是。


死亡也会产生期待和相应的缺席的同样效果。我们通常不会去怀念仅仅只是见过面的人,而是怀念熟悉的人。这种痛苦源自本来期待会出现的人却再也不出现了。即使可能没有感受到他本人在场的人由于期待的缘故仍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缺席。幼年丧失单亲或双亲的孤儿常常会感受到缺乏文化意义上的家庭的影响。就像盒子和椅子的文化含义那样,核心家庭是拥有一种标准的观念的,即包含父母双亲的,即使从来没有见过父母的人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缺失。


这第一种虚无,我称为“感觉性虚无”。这种虚无是期待的反面:期待某种东西,但现实打破了这种期待。它由个体心灵构成,通常依靠与社会构建出的概念的对比而产生。


另一方面,纯粹的虚无则是什么都没有:没有空气,没有光线,也没有灰尘。我们没有办法依靠感觉来感受它的存在,但我们能用心想象它的存在。这种绝对的虚无可能在宇宙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或者有产生于无?无论如何,纯粹的虚无根本不可能存在。


如果我们能够暂时讨论一个无任何存在之地,这将包含以纯粹形式出现的虚无。这就引发一个问题,是空间包含了虚无吗?如果有这个空间,那么空间本身难道不是一种存在形式吗?


这个问题让人意识到虚无问题为何如此令人困惑:它不能存在。如果虚无存在,那就是有。因此,虚无从定义上说不可能“存在”。


那么,绝对虚无可能吗?或许不可能。比如,我们或许需要有来定义无;如果存在有,那就不是绝对的虚无。而且,如果有真正的虚无,要定义它将是根本不可能的。世界无法意识到这种虚无的存在。仅仅因为有一个充满存在的世界,我们才能想象一个乏味和虚无的世界。如果无来自有;那么,没有可以与它对比的有,无就不可能存在。纯粹的虚无再次显示它是一种否定。


一个存在虚无的世界仅仅是个空壳,你可能回答说;但这个空壳本身就是有。即使没有物质,空间仍然可能存在,时间可能存在;这些都不是虚无。


将来有一天,我们可能面对面遭遇纯粹的空间,也就是等待被填满的虚无。当科学家找到一种办法能够安全地将宇宙飞船发射到黑洞里或能创造纯粹真空的时候,我们将被迫直接观察这个虚空。但即便那真的是虚无,通过进入那种虚无,人类还是能够通过填满这个虚无而将其毁掉。或许我们将被虚无消耗掉,而我们存在的一切痕迹都将统统被抹杀。


人类的终极虚无——死亡有显而易见的理由让人感到焦虑。他们的所有存在将永远被削减成空荡荡的空间,这只能由亲人感受到,而且这种缺失将来有一天也将被遗忘。但是,让我们不要回避思考虚无问题,虽然它可能显得自相矛盾,虚无其实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想了解有如何产生于无或虚无是否存在,我们就不能回避更密切地观察这令人害怕的虚无。


作者简介:

索菲娅·格特菲尔德(Sophia Gottfried),圣何塞(San Jose)私立中学哈克学校哲学俱乐部主席。

译自: An Essay on Nothing by Sophia Gottfried

https://philosophynow.org/issues/136/An_Essay_on_Nothing


    进入专题: 虚无   死亡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33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