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捷:前殖民时期的印度农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33 次 更新时间:2019-09-19 21:35

进入专题: 印度农业  

梁捷 (进入专栏)  

印度人在种植方面非常拿手。印度人相对较少使用铁犁。并非因为不懂道理或不擅冶铁,只是因为印度土质更好,不必太辛苦翻地。而在种植某些作物如棉花时,印度人广泛使用穴植,使植物种子埋得更深,而这是欧洲很晚才传播开来的技术。

在各个殖民者踏上印度之前,这片大陆已有数千年文明史,在农业种植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虽然莫卧尔王朝在印度东部和南部的统治算不上多么稳固,但在核心地区即印度西北,粮食产量不断增加,达到历史高点。根据一种测算,德里与阿格拉等地区在1540年左右的主要粮食产出与1870年相比毫不逊色。还有一些谷物如鹰嘴豆、珍珠粟,1540年的产量反而更高。

印度人在种植方面非常拿手。据较早到达印度的殖民者观察,印度人相对较少使用铁犁。并非因为印度人不懂道理或不擅冶铁,只是因为印度土质更好,不必太辛苦翻地。而在种植某些作物如棉花时,印度人就广泛使用穴植,使植物种子埋得更深,这反倒是欧洲很晚才传播开来的技术。

印度总体缺水,所以印度人利用水的经验尤其丰富。印度大半降水都在季风时节。农民们很早就学会了储水,用储水来生活和农业灌溉。影响范围更大的湖泊、河流与运河对农业至关重要。莫卧尔帝国非常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分配,每年也投入大量的钱筑坝和挖掘运河。印度南部的水资源要丰富得多,可总体仍然缺水。民间自发运用各种手段争夺水资源,从政治协商到宗族械斗,直至今天仍然如此。

印度农作物具有惊人的多样性,无论经济作物还是粮食作物。这在世界范围内较为罕见。在世界大多数地方,虽然人们种植的农作物颇有不同,但每个地区的作物种类总限定在一定范畴里。只有在印度,即使在一片不大的区域,也可能同时种植着数十种作物。

即便如此,印度农民还随时准备接受新物种。比如说,现在大家意识到有好几种风靡全球的植物,最早都产自南美洲。印度人并没有直接踏足南美,但只要欧洲人把它们从南美带回欧洲,再偶尔种植于印度,它们很快就落地生根,扩展开来。辣椒、玉米、烟草,还有更多我们今天生活离不开的植物,无不如此。历史学家何炳棣认为,玉米进入中国,对中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它更早就改变了印度的人口和经济,背后是同样的逻辑。

印度农民还有一定的流动性。中国农民的流动性非常弱,与土地的固定联系极为紧密。但在印度传统里,这种联系却没有那么强的必然性。一方面印度在前殖民时代始终还有不少荒地,农民们发觉耕地产量开始下降后,就有可能转向开垦新荒地;另一方面,一些农民会有组织地出外寻找耕地,或去耕作更有价值的作物,而非留守在自己的土地上。印度农民的这种流动特性,为学者研究印度传统农业造成更多困难。

在莫卧尔地区,经济作物的回报与粮食作物的回报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甘蔗和可提取靛蓝染料的作物,还有新兴的鸦片,回报率都在小麦或水稻的两倍以上。回报率最高的作物是槟榔叶,是种植小麦获得收益的三倍以上。但这些经济作物的回报并不稳定,而且逐渐与国际市场相联系,受国际价格的冲击。在莫卧尔王朝时期,印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糖国之一。但随着印度国际贸易的发展,糖价不断下降,印度农民终于不再愿意种甘蔗。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作物是棉花。印度是棉花原产地,元代时传入中国,直到莫卧尔王朝后期,印度仍是世界上最主要棉花出产国。英国纺织工业兴起,早期很大程度上依靠从印度进口的棉花。然而后来,印度棉花的市场价值不断下降,对印度经济造成致命打击,成了印度经济的转折点。所有这些变化都非劳动生产力本身变化,只能归咎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

我们不妨再从农民掌握资本的多少来对他们做进一步的阶级分析。我们很容易将农民根据贫富分为两类,相距悬殊,至今仍是如此。富农一般掌握大量资本,能以固定工资雇佣其他农民来帮他们耕地、种植、收割及修建水利等等。而贫农则极度缺乏资本,每次播种之前要贷款买种子,耕地之前要借牛。同时,富农贫农在教育文化、社会关系乃至种姓方面也必定存在显著差异。

富农和贫农拥有的资本不同,直接导致他们耕种作物的类型不同。不管甘蔗,棉花,还是后来的鸦片,它们本身没有价值,需要加工然后运到其他地方,甚至进入国际贸易领域。所有这些流程都需要垫付资本,贫农注定无力做到这一点。结果就是,所有这些作物最终都垄断在少数富农手里。他们不仅对当地农民具有控制力,在区域乃至跨区域的贸易市场上,也具有一定影响力。

有的贫农帮富农种地,还有些自己种粮食。当然农民还须交税。无论莫卧尔王朝还是后来的英国殖民者,主要都是通过中间地主向农民征税,即所谓“柴明达尔制”。这些中间地主与前面所讨论的富农没多大分别。柴明达尔制度在当时实行的范围有限,并没有扩展到印度大多数土地上,也没有对印度农业造成巨大影响,不应给予过高估计。

倒是有一些产品,当年曾是印度重要出口商品,今天已非那么重要,容易为我们所低估。典型例子有蚕丝和羊毛。蚕丝固然出自中国,但印度很早就有。尤其到了17、18世纪,孟加拉地区已成世界上最重要的蚕丝制品出口地区,部分地实现了工业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克什米尔地区的羊毛也闻名欧洲。当时中国尚未全面放开贸易,也未实现工业化,在国际纺织业的地位远远落后于印度。

印度的区域性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经济作物占农业总产出的相当比例,但这仍然无法掩盖农业的天然不足,即印度未曾全力投入粮食生产,容易在气候波动时造成局部的粮食短缺乃至饥荒。从莫卧尔王朝到英属印度,饥荒恐惧一直笼罩在每个印度农民心里,难以散去。几年就会有一次,大饥荒不断在印度各地上演,最近一次不过是几十年前。


进入 梁捷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印度农业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24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上海证券报》(2017.1.12日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