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遥远的绝响——怀念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卓明先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22 次 更新时间:2019-09-06 21:36

进入专题: 陆卓明  

王曙光 (进入专栏)  


在北大二教那间简陋得有些破败的大教室里,满满一教室年轻的学生,一位老教授正在授课。听他的慷慨激昂的语气,那种言辞间流露出的激情,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老人操着标准的北京话,字正腔圆,音韵铿锵,听来很是让人舒服。


这位老人正在上的课程是《世界经济地理》。他的课总是被安排在晚上。每次上课,这位老人总是腋下夹着两张硕大的世界地图,步履有些蹒跚地走上讲台,随即把地图挂在黑板的上方。课开始了,老先生的课总是讲得那么激情四射,搞得学生们也是激情澎湃。在讲世界经济地理的时候,他往往纵横挥阖,指点江山,纵论世界大势。老人家最擅长评论国内时政。他对时事的评论,是那样直率而尖锐,很多观点都是我们闻所未闻的。


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北大不久的年轻人,我第一次隐约读到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的内心世界。我也第一次被一个学者的言谈所深深吸引。虽然我那个时候很幼稚,可是对于这位老先生,我却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至今,很多本科时候教过我们的先生,我都忘记了,可是这位老者在我的心目中却刻下了深刻的烙印。


每次这位老先生的课结束后,我都会悄悄跟在他身后,默默走很长一段路,看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看着他腋下夹着的大大的地图。浓重的夜色里,他的蹒跚的步履显得有些沉重。我现在非常后悔,为什么不上前去帮助老先生抱一抱地图,为什么不跟老先生攀谈一番?


这位老先生就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陆卓明先生(1924-1994)。可是我再也没有机会亲近这位长者了。就在为我们授课后不到两年,先生因病逝世。先生逝世后,我参加了他的葬礼。在葬礼上,我没有听到那种悲哀低徊的哀乐,我耳朵里回响的,响彻告别大厅的,是一种迥然不同的音乐,我不记得那是一支什么曲子,可是那种昂扬的、灿烂的、激越的音调,却分明显示出一个高贵的心灵对生命的最高礼赞。这是陆卓明先生在临终前亲自挑选的曲子,他不喜欢在亲友们面前奏哀乐,他要让亲友们在为他送行的最后一刻感受到生命的庄严、神圣与激情。


陆卓明先生1924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了非常好的中西文化教育。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语言学家、诗人和教育家陆志韦先生(1894-1970)。陆志韦先生曾应司徒雷登先生之请,长期担任燕京大学校长,对燕京大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陆志韦先生也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1941年12月,日寇占领燕京大学,并宣布燕京大学解散,同时逮捕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其中包括陆志韦、张东荪、赵紫宸、洪煨莲、邓之诚、侯仁之等著名学者。陆志韦先生和这些著名爱国知识分子一起,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仍旧坚贞不屈。日寇逼迫陆志韦先生写悔过书,可是陆志韦先生只写了四个字:“无过可悔”,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了民族气节,显示了中国读书人的风骨。


那个时候,陆卓明先生刚刚考入燕京大学,也参加了很多学生抗日活动。1941年,陆卓明先生也曾经被日寇逮捕。陆志韦先生以及其他前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对年轻的陆卓明先生影响甚大。他的爱国情怀一生不衰,他的直言敢为的性格,也是一生未曾改变。


1948年,陆卓明先生毕业于燕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之后,陆卓明先生长期在北京大学从事世界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可以说,在经济地理学这个领域,陆卓明先生是最早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从50年代初开始,陆卓明先生开始教授经济地理和区域地理等课程,并逐渐在教学过程中对西方的传统经济地理理论产生了很多疑问,并开始了全新的学术探索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国内学术氛围的原因,他的论著很少。这一方面诚然可以归结为历史原因,但也有主观原因。这个主观原因就是,他尽管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有价值的科学创新,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他总是认为自己的理论需要更多的事实和统计数据证明才能成为定论。1981年以后,当他的学术生活完全恢复正常之后,他先后在《北大学报》、《开发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结构》、《现代生产力地理分布的规律与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资本论〉中的区位论思想》、《综合经济区划与地理空间观》等多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对他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阐述。1989-1991年,陆卓明先生赴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通过搜集大量统计材料,他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理论,并于1991年着手撰写他的论著《世界经济地理结构》。


在1991年到1994年这几年中,陆卓明先生为写作这部书可谓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废寝忘食地写作,而在写作之间,他还要承担沉重的教学任务。就在他为我们充满激情地授课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的生命已经将近走到了尽头。可以说,这部著作,是陆卓明先生毕生学术成果和科学探索的结晶和集大成之作。可是,这又是一部未完成之作。就像一首交响乐的最后一个乐章还没有写完,伟大的作曲家已经倒在他的工作台上。读着这本书的最后一页,看着没有写完的最后一章,不禁令人唏嘘。一代学人,带着遗憾告别了他的学术事业。


在为这部著作写的序言中,陈岱孙先生(1900-1997)沉痛地写道:“陆卓明教授的遗著,《世界经济地理结构》一书终于付梓了。不幸的是,在这本书定稿即将完成之时,陆教授因病逝世,不得目睹其出版了。本书不日的出版,在学术界,是值得欢迎的事情,却也增加了陆教授友生们对他的深切怀念”。对于陆卓明先生的学术成就,陈岱孙先生给予高度评价:“本书不但建立了一系统的崭新的世界经济地理结构的理论,并且以之密切联系我国的实际,对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生产力的分布提供了一全新的见解,对建国以来生产力的实践作了回顾与总结,对有关的重大、具体问题,如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对外开放的阵地,欧亚大陆桥的建立,上海的重要地位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意见”。


事后看来,我们不能不佩服陆卓明先生的远见卓识,因为他所谈到的观点,都在以后的国家建设中有所印证和体现,他的意见,大都具有前瞻性。1985年,陆卓明先生在多个场合发表过对于西北开发的意见,认为西北是“开发障区”,如果在开发过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将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对于这些问题,他总是直言不讳,坦率发表自己的意见,拳拳报国之心与耿介的书生风骨洋溢于言辞间。从1984年一直到逝世,陆卓明先生一直担任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积极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


老先生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谈,有些北大经济学院的教职工至今还能回忆起与陆卓明先生交谈的情景。臧否人物,他有些口无遮拦,可是这正是他的可爱处。他是西方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和鉴赏家,谙熟西方音乐作品,造诣颇深。我听北大经济学院刘伟院长讲过一件事,可以说明陆先生对西方音乐的熟悉。1978年,刘伟老师与同窗好友欲参加一个知识竞赛(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百科知识普及活动),在所有题目之中,唯有一道题目难以索解,也没有人可问。这是一段乐谱,要答出这段音乐是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的哪个乐章。风闻陆先生在音乐鉴赏方面的深厚造诣,他们就到陆先生府上登门求教。陆先生看了乐谱,哼了一下,随即说出了是作家与作品的名字。很多年之后,刘伟老师还记得这个场景,并在我们面前极力赞佩陆先生的音乐修养。


陆卓明先生已经逝世近十五年了。在这十五年中,我给很多朋友和学生讲过这个可爱的老人,讲他的直言,讲他的风趣,讲他的风度与风骨。现在经济学院的师生,知道陆卓明先生的人不多了,逐渐地,他或许将湮没在历史中。可是我相信他的灵魂是不朽的。在我眼前,他似乎永远迈着有些蹒跚的步子,在浓重的夜色中,腋下夹着重重的地图,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身后,还响着他所钟爱的激昂的音乐。


陆卓明先生逝世之后,在经济学院,十五年间,再也没有人开设《世界经济地理》这门课。就像他临终所奏放的音乐一样,陆先生以及他的经济地理学,都成为了遥远的绝响。


二零零八年七月七日夜


(本文收于王曙光著《燕园读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附一:陆卓明教授生平与学术简介


陆卓明先生(1924-1994),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世界经济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陆卓明先生祖籍浙江,1924年9月生于南京。1927年随父亲陆志韦先生(曾任燕京大学校长,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迁至北平。1930年在燕京大学附属小学读书,1937年抗战爆发,入燕京大学附属中学。


1941年燕京大学沦陷,支持燕京大学学生抗日运动的陆志韦校长被日军逮捕,陆卓明先生一家由燕园迁至成府槐树街四号。1941年陆卓明先生转至辅仁中学。1942年夏,陆卓明先生由于参加抗日活动而被日军逮捕,不久释放。


1944年陆卓明先生入辅仁大学经济系读书,1946年转至燕京大学经济系,1948年获得燕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陆卓明先生留校任经济系助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燕京大学经济系讲授政治经济学的赵靖教授的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陆卓明先生仍任北京大学经济系助教。1954年陆卓明先生转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先后任助教和讲师,直至1978年重新回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开设“世界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日本地理”、“南亚地理”、“苏联地理”、“拉丁美洲地理”等,1992年退休后仍开设“世界经济地理”课程,直至1993年12月。


从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陆卓明先生即开始从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尤其致力于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从1950年代到60年代,陆卓明先生开始初步尝试建立自己的经济地理学体系,参与翻译外国经济地理文献上百万字,70年代陆续由商务印书馆等机构出版发行。在这个时期,陆卓明先生对苏联的经济地理理论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956-58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经济地理研修班,对苏联专家讲述的苏联经济地理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因而更加深了对经济地理理论的探索。1956年,陆卓明先生赴南方(江苏、江西等省)考察实习两个月,实地研究当地经济地理状况。


1969-1971年,陆卓明先生被安排到江西鲤鱼洲劳动。初期进行重体力劳动,后由于严重心脏病转而管理工具房。1971年回到北大后继续从事体力劳动。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陆卓明先生的人生和学术迎来了新的春天,尤其在整个80年代,他频繁地在一些重要学术刊物上刊发有关经济地理的学术论文,系统阐述他提出的经济地理结构理论,在经济地理学界引起极大关注。在这个时期,他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结构》(《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经济地理结构和地区经济优势》(《经济科学》1982年第3期)、《现代生产力地理分布的规律与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对外开放、地理位置、三角洲》(《经济科学》1985年第4期)、《综合经济区划与地理空间观》(《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经济地理阐述体系的改造》(《经济科学》1987年第1期)、《地理空时系统的认识与控制》(《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等论文中,不仅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经济地理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分析体系,而且运用自己的理论对中国的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区划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力布局实践提出了很多极有价值且极具前瞻性的观点。在西部大开发、浦东经济区等问题上,陆卓明都直言不讳地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结合自己的实地调查对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提出中肯的政策建议。陆卓明先生极为关注中国海洋资源的研究,1980年他参加由外交部组织的海底资源问题调研,1983年他在《海洋问题研究》杂志发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结构中的海洋》一文,1984年,陆卓明先生参加中国海洋问题研究会年会,就我国特区和开放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规划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政策建议。1986年7-8月陆卓明先生应秦皇岛市政府的邀请,对秦皇岛市未来发展规划与经济区位设计进行论证,其政策建议后被国务院所采纳。陆卓明先生在经济地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经济地理规划实践,不拘泥于传统理论的成说,对欧美经济地理理论和苏联经济地理理论都有所扬弃,在学术界可谓独树一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有一些高等学校学生以《陆卓明的现代生产力地理分布思想》、《谈谈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结构学说》为题撰写毕业论文或学术论文,足见当时陆卓明先生的经济地理结构理论已经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成为引人瞩目的理论流派。


1989-1991年,陆卓明先生赴美国访问研究,并着手对自己的世界经济地理结构理论进行完善与论证。他在美国搜集到美国1880-1982年工业和农业经济布局的详尽统计数据,经过系统严谨的数据处理验证了自己的世界经济地理结构理论的正确性。1991年回国之后,陆卓明先生即开始撰写一部系统阐述世界经济地理结构理论的专著,并坚持授课。他夜以继日地发奋工作,终于积劳成疾,1993年12月在讲台上病发,书稿亦未完成,于1994年4月2日病逝。在陆卓明先生病逝后,他的《世界经济地理结构》一书由他的研究生周文负责整理,于1995年正式出版,并由经济学界一代宗师陈岱孙教授作序。


陆卓明先生倾尽全副精力从事经济地理学的教育事业,他的深邃的学术思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使他的课堂成为北京大学最激动人心最具吸引力的讲坛之一。在1978年12月6日的《北京大学校刊》上,发表了对陆卓明先生的专题报道《为“四化”育新人——记经济系讲师陆卓明》,对这位54岁的老讲师的治学严谨、忘我奉献的精神给以褒扬。历届学生对陆卓明先生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格怀着深深的尊敬,1991年岁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90级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给陆卓明先生的新年贺卡上写道:“有幸聆听您的教诲,深感您有睿智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和善良正直而平和的赤子之心。那是我们敬仰而钦服的一种人格。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祝福和尊敬”。这段文字是对作为教育家的陆卓明先生的最高认可与称颂。陆卓明先生在课堂上不仅把经济地理学的精髓以非常生动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还通过课堂展示一位知识分子对国家对民族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使学生在学问和人格境界上都得到提升。在80年代初期,陆卓明先生曾以《科学与祖国》为题,为北京大学全体新生作演讲,以激发北大学生以学术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操。陆卓明先生在生前长期担任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他敢于直言,积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陆卓明先生学养丰赡,爱好广泛,对西方古典音乐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和非凡的鉴赏眼光。他青年时代曾受过系统的钢琴演奏训练,会作曲,酷爱收藏西方古典音乐唱片,至今家中仍保存着数百套音乐磁带和原版光盘。他曾亲自撰写音乐鉴赏文章,编制西方200年以来音乐家和作品年表,系统介绍西方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还尝试谱写过一些儿童歌曲,并曾应北京广播电台之约,录制过音乐访谈节目。学术研究和音乐成为支撑陆卓明先生精神世界的两个重要支柱。陆卓明先生在军事学领域也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撰写了有关军事理论和军事史方面的论文。80年代中期他曾应中国军事科学院的邀请,参加有关军事战略方面的学术研讨会。


作为世界经济地理结构理论的主要创建者,陆卓明先生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学术贡献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作为一个有着特出人格魅力、风骨高洁、情操高尚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陆卓明先生对北大学子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必将赢得他们永久的尊敬与怀念。2010年12月12日,由陆卓明先生的历届学生发起,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陆卓明先生纪念会暨系列著作出版发布会”,以寄托学生们对这位一生尽瘁学术倾心教育的老师的由衷追思。


附二:《陆卓明先生经济地理学论文集》编者前言


本书收入陆卓明教授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代表性学术论文17篇(其中1篇英文论文)以及军事地理学和军事史领域的学术论文2篇。在17篇经济地理学论文中,《六个趋势的集中处理》(1986年7月为参加秦皇岛市2000年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而提交的书面报告)、《现代生产力的分布规律与经济管理的地域体制》(1983年10月为参加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办的会议而提交的论文)、以及英文论文《The form of the distribution of modern production forces》(1991年3月在美国克拉克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期间提交给福特基金会的报告)未公开发表,此次根据手稿或铅印稿排印,除此之外其它15篇学术论文均已在《北京大学学报》、《经济科学》、《人文杂志》、《经济参考报》、《海洋问题研究》等杂志或者公开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中发表。最早的一篇经济地理学文章发表于1981年,最迟的一篇则发表于1992年,这10年是陆卓明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并公开发表学术成果的黄金时期。两篇关于军事研究的文章均未公开发表,其中《老沙皇三路南侵》一文完成于1978年1月,当时陆卓明教授尚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经济地理教研室外国地理组工作,这篇论文根据铅印稿排印,是陆卓明教授早期在地理学、军事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的代表作品;另外一篇《战略阵势》一文根椐陆卓明教授的手写稿排印,是陆卓明教授军事地理学的代表作品,实际上亦涉及军事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足见陆先生在跨学科研究中广博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学术风范。陆卓明教授生前抄录的《战略阵势》一文有两个版本,根据编者与陆卓明教授亲属的辨认,采用了目前这个版本,至于这个版本是否是最佳版本,则无法再经陆先生过目确认了。《老沙皇三路南侵》一文中原有9张陆卓明教授手绘的地图,编者只找到5张,其余4张只好付之阙如。从这些精美繁复、几近于艺术品的手绘地图上,可使读者体味出陆卓明教授谨严求精、力臻完美的学术精神。


附三:《燕园风骨——陆卓明先生纪念文集》编者前言


2009年深秋,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国际经济系的前身)成立五十周年的庆典上,与会校友共同倡议捐资为陆卓明教授出版著作与纪念文集。我们随即在网上向校友们发出了稿约,获得各届校友和陆卓明教授生前友好的热烈回应。经过一年多的编辑整理,这本汇聚了大家心血与情感的纪念文集终于付梓。


纪念文集中收录的文章,大部分是北京大学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校友的怀念文字,这些校友来自经济与法律各系,除此之外还有国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朋友。更难得的是,纪念文集还收录了陆卓明教授的生前好友林叔平、胡亚东等前辈的纪念文字。这些文字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陆卓明教授的学问与人格风范。本书编者及陆卓明教授亲属对本书收录文章所涉及的史实进行了订正与核对。


纪念文集的附录部分是陆卓明教授生前所写回忆录《未名湖——回忆燕园内外》的一部分。陆卓明教授1994年患病期间,燕京大学1945-51年级校友纪念刊编委会曾经整理过部分回忆录,以“忆燕园、忆先父”为题发表过一部分,后收入由“《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编写组”编写的《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一书(2005年12月30日内部发行)。此次将该文收入本文集,本书编者与陆卓明教授亲属参酌陆老师回忆录对该文进行了较大的增删,特此说明。


进入 王曙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陆卓明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08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壹道曙光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