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清:精神频谱的时代嬗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现实题材电视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99 次 更新时间:2019-07-20 23:46

进入专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   现实题材   电视剧  

戴清  

内容提要:本文力图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演变,考察新时期、转型期、新世纪、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现实题材剧与时代文化语境、文艺生态的互动共生关系,把握每一时期现实题材表现内容的侧重点与兴衰流变,探讨各创作类型在思想内涵、人物形象、美学品格等特色及嬗变,审视各创作类型在开掘生活、回应时代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表现力度、艺术创新及主要症结,以利未来现实题材创作的长足发展。

关 键 词:现实主义精神  宏大叙事  艺术创新  媒介融合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电视剧的发展从新时期之初的恢复与重新起步,到20世纪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期的方兴未艾、新世纪以来的蔚为壮观,再到近年来媒介融合业态下电视剧、网络剧的繁盛共荣,电视剧这一大众文化艺术成为名副其实的“代有所胜”。四十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不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足音,书写了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展现了社会嬗变中的国人精神、情感和命运,赢得了属于自身和电视剧史的辉煌与荣光,同时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美学追求最重要的载体与显现。

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时间上取广义外延,即“故事讲述的年代”,重点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此与各种类型的历史剧、革命历史题材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谍战剧等区分开;在表现手法上,追求对现实展现的真实性,依此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各类奇幻故事排除在外,包括改革题材、刑侦反腐、农村题材、军旅、医疗律政以及家庭伦理/都市情感等作品。这些题材类型带有某一阶段约定俗成的意味,但又不乏交叉情形,以期较为客观地把握其兴衰演变的规律。


一、新时期:稚拙热忱的时代强音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电视剧发展史,从新时期(1978年三中全会以后)伊始就表现出对话时代、揭示社会生活的强烈倾向,这是拨乱反正的历史时期所决定的。新时期初期,电视剧创作受文学母体和戏剧、电影等姊妹艺术的影响,时代特征超过了媒介差异与体裁分殊。当时,电视机尚不普及,以单本、中短篇电视剧为主。1979年,中央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19部。①这些作品大多追随时代文艺潮流,如表现“伤痕”“反思”等内容的《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有一个青年》《永不凋谢的红花》《新岸》《寻找回来的世界》,表现改革大潮的《新闻启示录》《女记者的画外音》《乔厂长上任记》《新星》《雪野》《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以及表现家庭伦理题材的《三家亲》《凡人小事》《继母》《家风》《大年初一》,还有少量表现战争、军旅、刑侦内容的《有这样一个民警》《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等。当时,非现实题材剧创作如《西游记》《红楼梦》的改编也广受欢迎。第一部长篇谍战剧《敌营十八年》曾创造过99%的奇高收视率。此间,商业化特征较鲜明的电视剧,有来自我国港台及美国、日本的一些引进剧。与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等时期相比,新时期最初的十年,实在是电视剧史上现实题材剧影响最大、占比最重的阶段,也是那个阶段最宝贵的时代馈赠。

这一时期的现实题材剧奔涌着“新启蒙”的精神潮动,以反思历史、回应时代的改革呼唤为主调。作品中,或表现“文革”伤痛、批判封建主义,表现人的觉醒和女性成长;或表现改革开放给体制、单位及个体命运带来的冲击以及人们思想情感所经历的洗礼和更新,无不充满了对国家、时代与个人的真诚思考,显示出与时代强音的同步共振。在艺术形式上,单本剧、中短篇剧的容量较小,相应地也要求作品叙事凝练、脉络清晰,每每注重通过语言、细节、动作等刻画人物性格,细腻深切地展现人物命运,在电视剧的人物画廊中留下了一批令人难忘的形象,如柯碧舟、杜见春、曹铁强、裴晓云、宋晓丽、李向南、乔厂长、吴秋香、茂源老汉、枣花、童川、江曼、杨明光等。

另外,受当时先锋文学、戏剧和电影的影响,现实题材剧不仅注重内容上的“写什么”,通过主题表达来彰显现实主义精神,而且有一批作品自觉追求艺术形式的探索,即关注“怎么写”,如在《希波克拉底誓言》《丹姨》《巴桑和她的弟妹们》等现实主义叙述中,就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性美学体验、理念和技法,通过不规则构图、反常规的光影设计以及主人公的画外音等影像表意手段,凸显主题的象征意蕴和哲理思考。对浓厚的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等美学探索意识,既丰富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又是新时期短篇剧对电视剧史的宝贵贡献,提升了电视剧的美学品格。

当然,某些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新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些局限,如与历史过近的距离以及对现实亦步亦趋的实录,造成作品精神内涵上的稚拙直白,二元对立、概念化等刻板印记较为明显,影像品质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还比较粗糙等。


二、社会转型期:宏大叙事的延续与朴素的现实表现


20世纪90年代,社会进入转型期,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改革大潮急速推进,媒介艺术的分野日渐清晰。伴随着长篇室内剧《渴望》的热播,电视剧的大众文化气质日益凸现。这一阶段的现实题材创作在整体上,仍延续着新时期以来宏大叙事的格局,一批上乘之作在电视剧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其浓墨重彩、多姿多态的表现和巨大影响,占据并填补了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创作,散发出植根生活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艺术魅力和广泛影响力。这一阶段也是长篇电视剧强势崛起的第一个黄金发力期,更是现实题材创作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艺术上趋于成熟、在各种题材类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宝贵发展时期。此时,《皇城根》《爱你没商量》等消费主义特征鲜明的都市剧在热播剧中的地位相对较低,而历史剧、古装剧《雍正王朝》《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等虽反响较大,但在数量和影响上还无法与现实题材剧相提并论。

应该说,20世纪90年代现实题材剧的这一地位,是与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与精神思考相匹配的。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社会转型期普通百姓的情感命运与精神历练,如《情满珠江》《外来妹》《车间主任》等对林必成、梁淑贞、赵晓芸等改革弄潮儿价值选择的现代性审视令人难忘;《孽债》《年轮》对知青在历史情感与崭新生活面前左支右绌的真实表现感人肺腑;《九一八大案纪实》《苍天在上》《人间正道》《抉择》《刑警本色》等刑侦反腐剧凝聚着国人最初的反腐败热忱,真诚反思腐败滋生的环境、审视人性并拷问良心。这些作品在当时都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反响,见证了现实题材剧的题材优势与巨大魅力。《和平年代》《英雄无悔》《突出重围》《红十字方队》等军旅剧,真切地表现了改革大潮中的军队建设、军人情怀以及不同的价值观选择。这一精神表现的真实感和现实性,在新世纪军旅剧清一色的成长主题中显得尤为独特和可贵;《北京人在纽约》聚焦美国新移民的命运轨迹,较早地表现了人们面对爱情与物质两难选择的困境。如今看来,故事所呈现的美国想象虽带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但剧中人物真挚的情感表现、自然上乘的表演水准以及当时观众与海外生活的隔膜,都使该剧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外,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对个体命运、家庭格局与时代风云细腻而恢宏的表现,让此时的农村题材剧保持了开阔大气的精神格局。

继《渴望》之后,家庭伦理剧获得了较大发展,《咱爸咱妈》《儿女情长》《婆婆·媳妇·小姑》《牵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年又一年》《我爱我家》《东边日出西边雨》等均可圈可点。家庭故事、电视作为家庭剧场的媒介形式以及家庭成员接受之间的三位一体,使得家庭伦理剧成为整个现实题材创作中始终充满活力的类型。这些作品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一幅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在一家人的悲欢离合中蕴含着时代之变,不仅展示了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更反映出对女性成长、个体精神启蒙、拜金主义批判以及情感、欲望和责任的制衡等多方面思考,发挥了艺术应有的醒脑剂与警世钟的文化功能,显示出较新时期更为成熟的精神理念和艺术创新。

这一阶段还有一批优秀的中短篇剧,如《牛玉琴的树》《午夜有轨电车》《九一八大案纪实》《黑槐树》等,但总体上以20集左右的长篇剧为主。叙事容量的扩大,使这些现实题材剧拥有了在社会进程中充分展现人物命运和性格的优势,其开掘生活、揭示社会问题、彰显人文情怀等现实主义的精神品格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呈现。与新时期相比,这一阶段现实题材剧的形象塑造更为饱满丰厚、富于力度,其无可替代的开创性价值和审美意义不容忽视。黄江北、李高成、萧文、张大民、王起明、阿春、刘慧芳、宋大成、夏晓雪、王纯、方言、杜梅等熠熠生辉的人物,都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达到了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所追求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艺术高度。与此同时,该阶段电视剧创作已体现出较高的叙事技巧和自觉的美学追求,无论是“相形对写”的人物塑造手法,还是在创作理念与风格上对纪实感的追求,抑或刑侦反腐剧对悬疑的设置,家庭伦理剧编年体的创新以及地域风格的形成,都体现了长篇剧在艺术上的渐趋成熟。如家庭伦理剧京派、海派风格的形成与分野,在人物语言、地域风俗、生活习惯、城市建筑、音乐元素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风格特征。

当然也要指出,与表现内容和思想性相比,影像质量更受到时代的局限。影像技术及节奏把握不足在这一时期的电视剧中体现得较为突出。这些形式美感的缺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现实主义作品的品质和长久的生命力。


三、新世纪初十余年:繁盛发展中的失衡与欠缺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网络媒体、电视剧产业化,促使文艺生态更加丰富多元,电视剧的年产量超过500部1万多集,其影像质量、表演水准在整体上也实现了跨越式进步。与此同时,一部剧所占的市场份额却急剧下降,高点收视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70%、80%,陡降为3%、2%乃至1%,②在此情形下,现实题材剧虽然在总量上大大增加,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加强题材调控和播出管理,但与前两个时期相比,现实题材剧的影响力特别是宏大叙事的声音有所减弱,表现为内容上的“公共轻”“私人重”现象一度比较突出。

改革、知青、刑侦反腐作为现实题材剧公共话语表达的三大重头题材,在新世纪后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世纪之约》《烧锅屯的钟声》《希望的田野》《插树岭》《命运》《浮沉》等城乡改革题材剧不断出现,延续并深化着此前同类创作对于中国现代性追求的精神思考,如克服传统积习、加强制度建设、致力于国民性改造等,但反响较为平淡,这和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社会矛盾趋于复杂、创作难以达到同等深刻的揭示不无关系,也是大众审美选择多样、兴奋点分散、对此类创作热情不断减退的综合反映;《血色浪漫》《北风那个吹》《知青》等题材剧各有千秋,人物个性鲜活感人,但其中反思历史的深度却每每被浪漫悲情冲淡;《大雪无痕》《忠诚》《省委书记》《绝对权力》《至高利益》等反腐剧以及《誓言无声》《公安局长》《重案六组》《永不瞑目》《黑冰》《黑洞》等刑侦剧在新世纪之初影响较大,但某些作品存在反面人物的刻画上分寸把握不准、审美同情度过高以及过度展示腐败等创作症结,致使该类作品多数无法进入黄金档播出③而逐渐萧条。进入新世纪以来,主旋律英模题材剧是现实题材剧中比较重要的类型,《任长霞》《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永远的忠诚》《焦裕禄》等对人民公仆、科学家等形象的塑造真挚感人,其平民化表现,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但出新和影响力都待有提高。因此,这一阶段创作在繁盛发展的同时,又呈现出某种失衡与欠缺。

军旅剧中的英雄形象带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从新世纪之初以《DA师》《导弹旅长》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形象,到以《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为代表的草根军旅英雄,生动地传达了大众对转型期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倾向的深省。此后,“成长叙事”日渐丰富,但也因较多重复而固化为一种模式。《我是特种兵》《火蓝刀锋》《热血尖兵》等作品中年轻士兵的出身、兵种、个性、情感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出新有限。如何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突破现有模式、保持创新活力,直面当下军队的实际,在沧海横流中凸显军人情怀,在这方面,近年来问世的《麻辣女兵》《陆军一号》《雪域雄鹰》《反恐特战队》《维和步兵营》等作品,则表现出对题材内容的开拓意识,但偶然性和猎奇感较强,缺乏对现实的开掘深度与艺术概括力,难以摆脱局部的悬浮感与童话感。

新世纪以来,家庭伦理剧与都市情感剧蓬勃发展,出现了《空镜子》《青衣》《金婚》《中国式离婚》《老大的幸福》《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等优秀作品,独到的生活发现与艺术表现更为细腻,《青衣》等还融入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及表现主义元素,烘托出一批生动感人、凝聚着丰富精神思考与艺术意蕴的人物形象,如孙燕、孙丽、筱燕秋、佟志、文丽、林晓枫、老大等;在风格类型上也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索,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都是杂糅较好、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深受观众欢迎;新世纪十年前后,“80”后长大成人,家庭伦理剧表现出向都市情感剧的偏移,如2013年前后的育儿剧、养老剧等子类型,但开掘尚浅。与此同时,农村家庭伦理剧则蜕变为“乡村爱情”交响曲与“女人当官”的乐观励志景象,是现实题材创作,却是悬搁现实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

新世纪以来的都市情感剧,在内容的现代性与精神内涵的深度上有一定拓展,努力回应社会热点话题,力图表现年轻人的职场拼搏、教育观念转变、爱情哲学、贫穷对爱情的剿杀、高房价对心灵的束缚、城乡差异、大龄女焦虑、老少恋压力、“逃离城市”的冲动、“我是谁”的形而上诘问等,不一而足。这些精神内涵既有围绕婚姻观念的伦理思考,又有对社会现象的审视和批判,还融汇了对人的本质存在的现代性哲学反思。如《新结婚时代》《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裸婚时代》《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咱们结婚吧》《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双城生活》《杜拉拉升职记》《婚姻保卫战》《男人帮》等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对生活质感的还原以及充满新意的生活发现,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作品的话题性有时带有先入为主的“设计感”,人物有标签化特征,偶像化或轻喜剧化的审美风格也常常弱化或阻碍作品的深度开掘与品质提升,某些作品在价值取向上也表现出某种陈腐与偏颇。④


四、新时代:媒介融合业态下的强势回归


近年来,文艺创作的整体环境因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获得极大改观,现实题材剧在媒介融合业态下表现出强势回归的态势。《人民的名义》《阳光下的法庭》《刑警队长》《安居》《小镇大法官》《小别离》《急诊科医生》等现实主义力作相继出现,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对人性的揭示力度、对人文情怀的彰显以及典型人物的塑造等都得到强化,有效克服了此前部分作品“局部真实与整体失真”等创作症结,现实主义精神与美学品格表现出可喜的回归趋势。与此同时,校园青春、刑侦探案等优质网络剧对于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有效补充,也标志着网络剧由量的积累开始向质的提升的重要转变。

现实题材创作首推表现城乡改革大潮的作品,它们承继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题材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如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的《平凡的世界》,表演真挚到位,生动地表现了改革初期陕北高原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对命运的抗争、对生活意义的真诚思考以及永不放弃的改革精神。2017年的《鸡毛飞上天》表现义乌商人陈江河与骆玉珠曲折而辉煌的创业历程和动人的情感故事,将普通人的心灵史与社会变革史融于一身。其他如《温州两家人》《北方大地》《中国式关系》《安居》《黄大年》《初心》《太行赤子》等作品,也都以沉甸甸的思想性和接地气的生活实感,引发了不同凡响。优质剧曾经存在的口碑与收视/点击倒挂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纠偏。英模剧《黄大年》《初心》《太行赤子》或以篇幅短小、情节紧凑见长,或以“深扎”精神、朴实无华取胜,皆向观众表现了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新意极其丰富性。

现实题材创作的强势回归,也是电视剧题材类型适应受众需求、自我调整的必需,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涉案剧上。《人民的名义》收视率高达3.66%,恰是“应时代之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当下性”使然,也是十几年间因题材把控门槛提高、作品稀少、受众渴求积聚的爆发。这种回暖还直接反映在刑侦题材剧等子类型的拓展上,如《湄公河大案》《刑警队长》《谜砂》《莫斯科行动》《猎毒人》以及偏重表现法官办案的《小镇大法官》《阳光下的法庭》等,这类剧对现代法制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表现,大大拓宽了涉案类型剧的格局。此外,类型杂糅还带来了诸多新意,如《归去来》以青春情感剧的外表包裹着刑侦反腐的内核,当然,二者之间存在的抵牾也是显而易见的。

刑侦探案网络剧的创作热潮同样是一种敏锐的市场反应,《白夜追凶》《无罪之证》《河神》等对美剧罪案剧的学习,不只停留在模仿离奇的情节设计与快节奏上,还很注重借鉴美剧善于捕捉即时发生的社会热点之优长,强化生活质感,而影像品质、演员表演等也是其胜出的原因。当然,该类作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

国产医疗剧以贴近百姓生活的故事内容以及关乎生存、死亡、生命意义的主题引发观众共鸣。该类创作在探索中一直钟情杂糅,或混杂医生涉案元素,如较早的《罪证》《柳叶刀》,或嫁接都市情感元素,如《心术》《产科医生》《长大》《青年医生》等;《外科风云》《急诊科医生》等则偏重表现医生的心结或某种“伤痛记忆”,更多地在疗救病人与自我救赎之间着墨,对人性的开掘有所深入,但与比较纯粹成熟的医疗剧尚存在距离。多数医疗剧的表现重心,过度集中在剧中人的情感生活上,消解了医疗剧本应具有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至今,该类型作品尚未超越2010年问世的《医者仁心》对于医生职业伦理的追问及对医疗体制、集体本位的深层反思。

此阶段还出现了不少时尚职场剧,如《亲爱的翻译官》《谈判官》《猎场》《东方华尔街》等,对真实职场的隔膜,使有些创作仅仅停留在时尚+爱情的表现层面上。《猎场》对于职业伦理、自我救赎等表现出较深入的思考。需要指出的是,此阶段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前三个阶段叙事上过度集中于婚姻伦理的局限,延展了伦理表现与思考的公共属性。但是,目前对于公共伦理如生态保护、环境污染、公共资源共享、民主建设与公民意识养成等的表现还较为稀缺,恰是现实主义创作亟待拓展的表现领域。

近年来,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紧扣社会热点,出现了一批有着丰富生活底蕴和艺术追求的上乘之作,如《情满四合院》《嘿,老头!》《老有所依》《父母爱情》《好大一个家》《虎妈猫爸》《小别离》《大丈夫》《亲爱的她们》《欢乐颂》《我的前半生》等,艺术风格多以时尚现代为主,但也不乏京腔京韵的传统审美追求;对白上适度引入网络词汇,语言诙谐,与此前乏味的“家斗剧”拉开了距离。当然,某些作品在创作模式上将社会问题置换为情感纠葛,限制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与精神格局,如《虎妈猫爸》《小别离》因情感纠葛阻断了教育忧思,《我的前半生》《女不强大天不容》对女性独立的表现浅尝辄止,也有一些作品追求语言快感,淹没了人物个性。

综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以对话现实、表现时代的现实主义关怀,对社会和时代的广泛观照,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而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期待未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能够不断克服现有不足,大力提升艺术原创力,收获更加优美、丰饶的硕果。

注释:

①高鑫、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②索福瑞数据调查,引自http://www.wikiwand.com/zh-cn/%E4%B8%AD%E5%9B%BD%E7%9C%81%E7%BA%A7%E5%8D%AB%E8%A7%86%E7%94%B5%E8%A7%86%E5%89%A7%E6%94%B6%E8%A7%86%E7%8E%87%E6%8E%92%E5%90%8D%E8%A1%A8。

③2004年4月19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条令中明文规定:“各省级电视剧审查机构对涉案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片、电视电影要加强审查把关,特别是对表现大案要案,或表现刑事案件的电视剧、电影片、电视电影、电视专题节目中展示血腥、暴力、凶杀、恐怖的场景和画面,要删减、弱化、调整。”

④拙文《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症结分析》(《东岳论丛》,201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7年第7期全文转载)中对某些现实题材剧存在的“艺术真实的缺失”“局部真实与整体失真的反差”“典型人物稀缺”“悬浮空洞”“精神格局狭小、审美品格单一”“价值取向偏颇”等创作症结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



    进入专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   现实题材   电视剧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影视与戏剧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728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中国电视》 2018年10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