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女儿之名》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但唯独不好的地方就是叙事的时间维度有些过于偏长,导致深化不够。似乎,该电影的导演希望诉说的是,一个父亲通过30年的坚持,“为死去的女儿才打赢这场仗”。但反过来一想,又可以被“谅解”,因为,这个坚持的确是值得书写——这悠长的“战争”拉长了电影前后的两端,融入了整个故事在其中,让内容呈现的更为合适。
毫无疑问,30年的故事,肯定是很曲折的:
“影片讲述的是父亲把一双儿女送去德国妈妈和继父那里度假,结果却收到14岁女儿卡林卡死讯。为给女儿讨一个公道,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事业,和法国法院和德国检察院整整纠缠30年,最后派人把继父绑架到法国,才得以审判的故事。这是父亲穷其一生,为女儿打的一场战役。判决下来的那一天,他来到墓地告诉女儿这个喜讯,一句‘今天,你就44岁’,让人不禁泪奔——·”
然而,在本文看来,这个坚持如此之久的父亲——对,卡林卡的父亲,也不是胜利者。他的遭遇,“让人颇为无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细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让人无奈的。
故事的主人翁卡林卡被其继父痛下杀手,而作为其亲生父亲,听到噩耗后,悲痛万分,于是开始了一场为女儿讨说法的旅程。在欧洲,因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等压力,那死去的女儿卡林卡却一直得不到该有地安息,因法律似乎总是在偏袒施害的人,而不是维护受害者。
为了替卡林卡伸冤也好,复仇也罢,作为其父亲,一路上可谓艰辛,付出的也太多太多。而这一切,本不该他一个人承受。要知道,起初就是卡林卡的母亲经受不住渣男医生(其继父)的诱惑,而选择婚内出轨,而卡的父亲选择原谅之后,其还在与医生偷情,无奈,他们只好分手收场。
14岁的卡,在某一天选择去母亲和继父那儿度假,结果——万劫不复,死在了这个继父的手中。并且遭受到了强暴。
明明知道罪犯是这个医生,但现实就是不配合将其严惩,这真是多么无奈的事情。电影情节中的一些叙事,也仿佛在不停地给为卡林卡讨回公道的父亲设置障碍,例如她的母亲,怎么都不相信,不愿诉说——·直到听到了一些证词——·再例如,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直到用绑架将卡的继父弄到国内才被绳之以法,却还是没有因为强暴罪判刑,而是过失杀人,判了15年!这——·似乎还是没有达到卡的父亲的终极目的,却也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余地。怎么就是不能对犯人严惩?法律怎么就这么苍白无力?为何总是施害者可以逍遥法外?
——甚至,我们都以暴制暴,行不行?
——无奈。
种种都在告诉读者,我们压抑不住内心的悸动和愤怒,我们所习得的法律,却总是不是我们学习时的那个样子。我们要法律又有什么用?法律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女儿,我们的弱者?乃至我们本身的心灵何以得到法律的慰藉?我们何以饶恕我们的无能?
如今,在网上有一种恰如其分地勾连,《以女儿之名》是电影版的“江歌案”。这个案子,的确有很多与电影相似,似乎发生在一个地方,一个情景,只是内容的梗概不同,一个是被继父所杀,一个被闺蜜的前男友所杀。
但我们需要清醒的是,电影的叙事比这个可要早很多。这似乎符合了“历史总是在复制”这么一说,为什么?因为,人性在哪里是一样的。甚至,现实中的人性有时候比电影中的还要肮脏,似乎艺术有一种洗涤的作用,漂白的功效。打个比方来说吧,《以女儿之名》中有作证人的虚假吗?有犯罪人那种冠冕堂皇的自私吗?相比之下,我觉得卡的继父反而更加诚实一些。可想而知,江歌案中活着的两个当事人,又是何等的——·
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到害怕,我们到底是怎么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一类人?一群毫无羞耻感且不知罪恶的人?为何有的人却为何不是这样?却还要为善良买单?实在是对江及其江母过于残忍。
更为残忍的是,江母在网上发起几百万人的签名,要求严惩施害者某某某(在此不提这个恶人的名字,实乃对文章干净的尊重),但是现实却——·他很可能不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因为,这是在日本开庭,得用日本的法律来进行。我们的读者是否想过,采取电影里的方式让杀人者在中国受审?
但这可能吗?留下这个问号。
而无论是江歌案,还是卡林卡案,我个人对其中的父母之作为和坚持,真的感到无比的动容,佩服,甚至是感叹。为死去的人感动哀思,我们总是欠那些死去的人太多的安抚,包括法律对他们的亏欠。
我国有句古话,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可现实是,我们“杀不死”“那个人”,跨不过那个屏障。同时,不得不问:为死者奔波的人的付出,谁又来买单?他们的承受,谁又来负责?难道仅仅是父亲和母亲这个名义,就可以“白送”吗?国家,也需要反思——如何让正义伸张的不那么艰难?(的确,正义不会迟到,但是迟到的代价,也应该考虑进去)让死者安息的不那么困苦。
2017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