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新人
——一场预言引发的悲剧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哺育着
丁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着
记忆和欲望,拨动着
沉闷的根芽,在一阵阵春风里……
——T·S·艾略特《荒原》
神秘幻影
1856年4月,神州大地到处春光明媚,而非洲南部早已进入秋季。在科萨人生活的南非东部,田间玉米即将成熟,吸引大量鸟儿前来啄食,一赏甜嫩的米粒。
这一天,两个科萨部落的女孩奉命去田间驱逐鸟儿。她们光着脚,手持一根枝条,在田埂上跑来跑去,一边挥动枝条,一边大声吆喝;所到之处,鸟儿惊恐飞散,等她们走远了,鸟儿又回来偷袭。两个女孩不停地奔跑驱赶,累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为了解渴,她们跑到附近的凯河边,低头弯腰,手捧河水,痛快畅饮。
喝完水,两个女孩抬起头,转身欲走。忽然间,年岁略大的女孩(名叫农夸斯)发现两个陌生的人影出现在身边,她没有看清陌生人的面容,但能听清他们发出的声音,他们让女孩回村庄传递口信:一场伟大的奇迹即将发生,人们应杀死所有的牲畜,因为将来不需要这些东西。一旦美好的日子来临,一切应有尽有,什么都不缺,所以,他们必须告诉人们,不要再播种或栽培庄稼了,所有储存的粮食必须扔掉,必须永远停止巫术。陌生人还嘱咐女孩说:人们那么做,就是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界做准备。当所有牲畜杀光之后,新人就会来拯救科萨人,会让所有的英国人和无信仰者冲入大海。
农夸斯回到村庄,把信息反馈给身边的人,村里人很快都知晓。听到这个消息,人们并不把它当一回事,只是付之一笑。第二天,农夸斯和另一个女孩又去田间驱鸟,来到河边喝水时,又遇到那两个模糊的人影,并接到相同的信息。陌生人告诉农夸斯,叫她四天之内带着她的叔叔莫哈拉克扎一起来河边。农夸斯转告了莫哈拉克扎。
莫哈拉克扎个头矮小,四肢健壮,头脑机灵,是村里的“智多星”。他对侄女所说的一切将信将疑,犹豫了三天,最后还是跟随侄女来到河边,一探究竟。然而,在侄女指认的地段,他并没有看见那两个陌生人。农夸斯说她见到了他们,并以他们的口吻对莫哈拉克扎发话:“我们是来命令你杀死所有的牲畜,吃掉所有的玉米,不要再种了。”
听到侄女嘴里发出男人的声音,莫哈拉克扎顿生敬畏之心,不禁郑重其事地问询:“如果我们毁掉所有的牲口,扔掉所有的粮食,不再种庄稼,那么我们将来吃什么呢?”农夸斯以陌生人的口吻回应:“这个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得到照应。复活日到来之后,什么都有,吃穿不愁……莫哈拉克扎,为了科萨人的将来,你要把这消息带给最高首领萨利尔。”
莫哈拉克扎连忙点头,欣然答应。
传播福音
尽管未见人影,莫哈拉克扎仍很兴奋,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神圣使命。不久前,他在格拉翰斯敦结识一位传教士并皈依基督教,立志要成为一个“传播福音之人”。如今,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如果把这个重要消息传出去,让大家都采取行动,新人和新世界就会来临,这无疑是天大的福音。
莫哈拉克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妻子,妻子淡然一笑,劝他不要胡闹。莫哈拉克扎非常恼怒,狠狠训斥妻子,骂她不明事理,头发长见识短。莫哈拉克扎下定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他亲手屠杀自家的牲畜,一天干掉一头牛或羊;妻子感到心痛,却又无法阻止。在他的劝导下,左邻右舍行动起来,磨刀霍霍向牛羊。一时间,村里到处充满着人们的欢笑和牲畜的哀号。村民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他们憧憬陌生人许诺的愿景,期盼即将出现新人和新畜群。
村民纷纷仿效,让莫哈拉克扎感到欣慰。但按陌生人的预言,只有科萨人都采取行动了,才能迎来新世界。莫哈拉克扎自觉人微言轻,想要所有科萨人接受福音,必须借助于大首领。为此,莫哈拉克扎爬山涉水,一路风尘仆仆,前往大首领所在的村落拜会萨利尔。
萨利尔热情地接待了莫哈拉克扎,莫哈拉克扎讲述了侄女和自己在河边的见闻。萨利尔耐心倾听,不知不觉被打动,竟然产生了“共鸣”。的确,自英国人进入南非后,对科萨人带来很大冲击。萨利尔看不惯英国人的衣着饮食和生活方式,憎恨他们传播那些扰乱人们思想的歪理邪说。他早就想把英国人自己的领地驱逐出去,清除他们对科萨人的影响。如果按照陌生人的启示去做就能赶走英国人迎来新世界,这对于科萨人来说无疑是功德无量的,何乐而不为?!萨利尔当即拍板,支持莫哈拉克扎传播福音,并号召整个部落民众积极响应。
一时间,莫哈拉克扎的说教传遍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的牲畜被屠杀。英国官员对此感到惊讶,试图出面阻止,却毫无效果。查尔斯·布朗是在科萨人中长大的英国人,精通科萨人的语言,为了抵制莫哈拉克扎的影响,他独自走村串户,苦口婆心劝告,村民都置之不理。他们只听信莫哈拉克扎的说教,乐此不疲地宰杀牲畜;他们认为英国人不怀好意,只是担心自己要灭亡,才阻止科萨人那么做。
推波助澜
英国驻伊丽莎白港代表约翰·麦克利非常困惑,他不知道科萨人的所作所为究竟为什么?难道他们不顾严重的后果?莫非这是针对南非英国当局的阴谋?无论如何,他不能容忍莫哈拉克扎到处蛊惑民众。为此,他给科萨人最高首领萨利尔发了一封措词强硬的书信,要求萨利尔立即下令禁止屠杀牲畜,禁止莫哈拉克扎散布流言,否则,英国方面将用武力制止。英国高级特派员乔治·格林爵士赞同麦克利的意见,必要时候用军事手段介入这个奇特事件。
一封威胁性的书信,并不能动摇萨利尔的决心。在他看来,英国人沉不住气,就意味着他们害怕了,也意味着科萨人的行动初显威力。萨利尔并不担心英国人动武,只怕科萨人不齐心,以至于功亏一篑。现在,一半族人已经行动起来了,还有一半族人犹豫不决,甚至无动于衷。这些人不相信莫哈拉克扎的预言而未行动,若不杀光所有的牲畜,莫哈拉克扎的预言就不能实现。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争取不信任者的信任,萨利尔亲自出马,与莫哈拉克扎一起来到凯河边。在陌生人向农夸斯显身的河畔,人们看到如此情景:萨利尔刚死去的一个儿子复活了,他最喜爱的死了很久的一匹马也复活了,还有“新人”送给他的礼物——谷物和啤酒。现场观众惊奇不已,萨利尔也被深深感动。莫哈拉克扎告诉萨利尔,他也要处死所有的牛和羊。萨利尔毫不迟疑地答应了。莫哈拉克扎再次告诫在场的所有人:除非所有的牲畜被杀,所有的粮食被毁,新人才会出现,新生活才能到来。
萨利尔回家后,开始屠杀自家的牲畜。作为部落大首领,他的牲畜远比普通人家多,因此他请村民代劳,每天宰杀三五头牛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首领的以身作则打消了那些不信任者的疑虑,他们尊崇大首领,相信他不会坑害族人。萨利尔推波助澜,使整个部落掀起了新一轮屠杀狂潮。
眼看牲畜几乎灭光,莫哈拉克扎决定抛出一个预言实现的日期。7月初,他在大庭广众中宣布:等到月盈之时就是预言实现之日,届时新人就会出现,给大家带来新生活。
等待新人
新人,起初在莫哈拉克扎和科萨人心里只是一个模糊概念,并不清楚谁代表新人。随着一连串事件的整合,新人的概念逐渐在他们心目中逐渐具象化,以至于将俄国人与新人划上等号。究其原因,无疑源于一场战争。
1853年10月,克里米亚半岛爆发了战争,主要是俄罗斯与土耳其对打,英法等国也参战。有关这场战争的消息或传说,也零零碎碎地扩散到远在南非的科萨部落。在农夸斯的幻影出现之前,科萨人听到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曾经屠杀过许多科萨人的乔治·卡茨喀特爵士已经在战斗中被击毙。科萨人非常希望俄国人打败英国人。如果俄国人在克里米亚大获全胜,他们会派出强大舰队进军非洲,把英国人统统赶走,让非洲人过上好日子。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科萨人的逻辑观念。因此,当农夸斯的幻影出现之后,将新人与俄国人联系到一起倒也合乎情理。联想与期盼,加上莫哈拉克扎的暗示,使科萨人坚信即将出现的新人应是俄国人。
月满之日,数百万科萨人异常兴奋,急切地等待新人来临。从白天等到夜晚,当天空出现圆满的月亮时,很多人禁不住热泪盈眶,手舞足蹈,希望亲眼看到新人出现的盛景。可是,等到月亮渐渐隐去,太阳再次升起,仍不见新人的踪影。彻夜未眼的人们垂头丧气,脸上布满愁云。
萨利尔不仅失望,而且坐立不安:牲畜和粮食大都销毁了,没有新人救济,不久就要闹饥荒。萨利尔迅速召见莫哈拉克扎,要求他至少提供一些新人,以向同胞证明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莫哈拉克扎申辩说,牲畜尚未完全杀绝,只有一个不剩,才能感动新人。这时候,莫哈拉克扎也有些疑惑,感觉底气不足。他害怕萨利尔会拘禁或杀死自己,于是又抛出一条新预言:俄国人喜欢新月,大约会在8月16日出现。在这伟大的日子里,天空会出现两个太阳并相撞,导致地面山崩海啸,所有英国人奔向大海并被海水吞没。一道闪电之后,雷声惊天动地,成群成群的优良牲畜伴随新人到来;新生的玉米遍布土地,每个病人都会被治愈,瘸子能走路,瞎子能看见东西,老人变得更年轻,年轻人变得更健壮,人们不必劳作,一切都焕然一新。
8月16日,每个人都躲藏在家里等待奇迹的发生。白天过去,黑夜来临,什么也没有发生。不,也不是什么没发生,只是没有出现预想的情景。此间,稍有一点动静,就会引起联想,以为是某种征兆。人次日有人传言,成群的全副武装新人已从海上出现并列队海岸,但他们只能被公正无私的人看到,而这样的人实在稀少,以至于新人昙花一现随即消失了。
忽悠首领
希望又落空了,萨利尔感觉“鸭梨山大”,饥荒正在逼迫,一旦自己丧失威信,别的头领将会取而代之。尽管满腹狐疑,萨利尔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再一次拜访莫哈拉克扎,要亲自去河边会见陌生人,直接进行对话。
莫哈拉克扎早已预想到大首领会来找他,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说到陌生人,他自己也未曾亲眼见过,只是听信侄女的说法而感觉他们存在。既然萨利尔想见到陌生人,就得设法让他见到。
萨利尔跟随莫哈拉克扎来到河边,莫哈拉克扎让他盯着地面,无论如何都不要抬起头来。果然,萨利尔看到了陌生人的身影从地面掠过,并且听到陌生人的声音,说的还是那个美好的预言。接下来,新人的身影也出现了,恍若浩浩荡荡的人马经过。萨利尔信以为真,全盘接受了莫哈拉克扎来所谓的事实。
其实,那是莫哈拉克扎刻意导演的鬼把戏。所谓陌生人和新人,都是莫哈拉克扎安排的群众演员,他们按照他的指示如何出场,如何对白,如何动作,装神弄鬼,有模有样。此前,莫哈拉克扎用这把戏忽悠过村民。这一次,如法炮制用来忽悠大首领,无非是为了蒙混过关。走到这地步,莫哈拉克扎也只好自欺欺人。起初他热衷于传播福音,的确是出于一片好意,希望能帮助部落同胞走出困境获得新生;后来他两次提出新人何时出现,不过是出小聪明和想当然;两次预言都落空,莫哈拉克扎只好硬着头皮“装B”,为了“装B”不被拆穿,就不得不玩弄鬼把戏。
这样的鬼把戏,萨利尔竟然信以为真,究竟是智商有问题,还是一时糊涂,确实不好下结论。不过,事情发展至此,萨利尔宁愿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否则无法收场。萨利尔这次会见,被莫哈拉克扎大肆渲染,他竭力宣扬萨利尔看到新人的船到了河口,科萨人从此实现完全的自由。
然而,现实是冷酷的,莫哈拉克扎所设想的愿景始终没出现。萨利尔每次问询莫哈拉克扎,他总是以各种理由申辩,同时又抛出下次会出现新人的预言(其实是谎言)。一次次落空,最终让萨利尔失去耐心,在懊丧与绝望之下,他拿起尖刀准备自我了断。幸好佣人及时阻止,奔走了尖刀,并把所有能用于自杀的器具隐藏起来。
不仅是萨利尔,几乎所有科萨人都绝望了,他们已经忍无可忍,对莫哈拉克扎充满怨恨。眼看鬼把戏难以为继,莫哈拉克扎便宣称新人已经抛弃了令人厌恶的科萨人,因为他们还没有杀光所有的牲畜。哪怕还有少量的留给婴孩的奶牛剩下,科萨人付出的代价也足够巨大,如今濒临绝境,他们内心更寄希望于新人来临。在莫哈拉克扎扬言科萨人已被新人抛弃之后,关于新人的传说不胫而走。其中最为流行一种版本:有人已经看到俄国军队在海面前进,他们以伞航行。成千上万头死去的牲畜发出叫声,引领他们向非洲海岸靠近。
种种传说,与其说是谣言,不如说是幻影。
惨不忍睹
年终将至,科萨人的土地一片荒凉,来自四面八方的野鹰漫天飞翔。它们时而盘旋,舒展着翅膀;时而府冲,扑向牛或人的尸体;在享受口福之余,它们发出怪异的叫声,似乎是向同类传信:食物丰盛,快来享用。
自莫哈拉克扎传播福音以来,已有数十万头牲畜被屠杀,大量粮食被损毁。饥荒不可避免地出现,仅在菲什河与凯河之间,至少十万科萨人饿死。饿死的人与杀死的牲畜都没有埋葬,一起横七竖八地躺在抛荒的田野上,构成了野鹰的盛宴。当然,与野鹰一起分享的还有野狗和其他野兽。这是飞禽走兽的盛宴,这是科萨人的梦魇。多少人没挨过1857年元旦就倒下了,活下来的无不骨瘦如柴,满脸都是“蓝瘦香菇”。
1857年1月31日,萨利尔与5000多名科萨人聚集巴特渥斯城附近,最后一次聆听莫哈拉克扎的福音。莫哈拉克扎通过他人传来一个信息:2月18日将有奇迹发生,前提是人们必须回去杀死那些仅存的奶牛。剥下奶牛的皮,用来保护门户,以防发怒的闪电。如此这般,新人和新牲畜就纷至沓来。莫哈拉克扎还描绘了即将出现的新情景:一旦新太阳在天空升起,大海就会干涸,天空会降到只有一人多高。这纯属凭空捏造,而科萨人居然还相信了。
2月18日,太阳照常升起,又照常落下。此间,除了科萨人望眼欲穿地等待之外,什么都没有发生。一个英国移民罗伯特·马林斯与科萨人在一起,以亲历者的身份客观地记录了那天的情景。他看到最令人悲哀的景象是,一位因饥荒而皱纹满面的老妇人,手脚带着铜环装饰,默默地仰望天空,期待喜从天降,后来体力不支,倒下就再没有起来。当天空泛出最后一抹晚霞时,大地死一般地沉寂。没有牛羊的叫声,孩子们不哭不闹,大人们无精打采。
萨利尔欲哭无泪,指着身边的农夸斯说:“我们今天筋疲力尽,原因全在于这个女孩。”他没有责怪女孩,怪只怪自己轻信她的叔叔莫哈拉克扎,让他牵着鼻子走。此时,在萨利尔眼里莫哈拉克扎就是一个江湖骗子,一个妖言惑众的害人精。不过,莫哈拉克扎的初衷意在挽救族人,只是没有料到期盼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悲剧在于,萨利尔和大部分科萨人竟然相信他所传播的“福音”。
英国官员巡游科萨地区,尽力分发食物,所到之处无不触目惊心。年轻人丧失了嗓音,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叫;孩子们满脸皱纹,骨瘦如柴,皮肤灰暗;男人和女人都像狒狒一样,到处寻找虫子或草根吃。英国人提供的免费食物只是杯水车薪,当秃鹫和野狗吞食已死或半死的科萨人的时候,幸存者为了生存而同类相残,弱肉强食,父亲甚至杀死并吃掉自己的孩子。始作俑者莫哈拉克扎及其侄女农夸斯,同样难逃被饿死的厄运。
为了活命,许多科萨人不得不流浪远方寻找食物,萨利尔也不例外。当萨利尔带着幸存的同胞归来时,发现他们的家园已被欧洲殖民者占领,萨利尔只得听凭英国当局将他流放到凯河周围的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真是造化弄人,萨利尔原以为能带领同胞走向新世界,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地狱,无端牺牲无数无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