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一龙:中国进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60 次 更新时间:2017-08-02 09:18

进入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鄢一龙 (进入专栏)  

编者按: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重大的论断,本网特刊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鄢一龙的解读文章,本文主要内容选自鄢一龙新书:《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遭遇数千年未遇之强敌。[i]中华民族生死一线、不绝如缕,无数仁人志士舍生求法、为民请命,探求对这一空前的西方现代化冲击的回应之道。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跌落深渊的命运,终使得中华民族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的探索,是充满着激流险滩,充满不确定性的伟大长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已经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三个历史阶段(三个三十年),新世纪的第一、二个十年之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改革三个三十年


第一个三十年的革命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开始站了起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无产阶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懂得一棵大树地底下的庞大根系,就不会懂得它的参天树冠,不懂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无从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党的领导、统一战线等,这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本,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就已经形成。

革命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本来与初心,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当下与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既要告别革命,又要继续革命,中国共产党需要对其革命遗产进行扬弃式继承。以创业的心态来守业,以革命的精神来执政,中国共产党就会永葆青春,无往而不胜。

第二个三十年的建设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一时期,中国快速推进工业化,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为后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打下了基础。中国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成功,为改革开放带来了国防安全红利。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翻了一番,人口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67.8岁,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年提高到5.3年,这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人力资本红利。这一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为改革开放带来了制度红利。

同时,第一个三十年的快速工业化是以高积累率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结构为前提的,工业化的成就并未转化为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到1978年城镇化率仍然不足20%;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对缓慢,以1952年价格计算,1978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只有143元,只比1952年提高了0.8倍。[ii]到1981年,仍然有84%的人口,生活在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之下。

第三个三十年使十三亿中国人富了起来,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展开。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增长奇迹。[iii]1979—2008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2008年GDP相当于1978年的17倍。中国是世界上减贫成就最大的国家,按国际贫困线每人每日支出不足1.25美元计算,1980年以来,中国有近7亿人口脱贫。

与此同时,收入差距拉大,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金字塔顶端的富裕人口占据了全社会的绝大多数财富。[iv]同时,资本的逻辑向政治、文化领域渗透,出现了各种触目惊心的乱象。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场伟大新长征,是转危为机、转败为胜的关键一招,是拥抱其对立面,以实现更高水平肯定的惊险一跃。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更多自信,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其活力,开始在面向辽远的未来,展现其勃勃生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也为全球社会主义事业的复兴,保留了根据地,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中国迈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二个十年之交,全球大势与国内局势都正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正走出冷战结束以来的低谷,与此相应的是,中国从国际舞台的边缘开始走向中心,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入新的三十年。

当前正发生着深刻影响未来的改天换地式的三个大事变。第一个大事变,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一体化过程正在断裂。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危机进一步向深度演进,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坍塌,阶级之间对抗性矛盾激化,民粹主义和极右势力抬头。全球生产贸易链条断裂,对外投资与贸易萎缩,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

第二个大事变就是美国之后的又一个全球性大国——中国正登上历史舞台。中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国际格局正发生着“一超多强”到“两超多强、两极相联”的结构性变化,现有的全球秩序正发生着深刻转型。

第三个大事变就是人类正向智能互联的新时代迈进。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将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组织形态、国家治理形态,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在推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使得其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并使得共产主义理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现实可能性。

与这三个改天换地的大事变相应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战略发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国内经济发展形态深刻变革,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驱动力向创新转移;政治生态深刻变革,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以空前的力度和决心铲除自身肌体上的腐败毒瘤;全球战略深刻变革,从不出头、不当头的跟随策略,转变为充分发挥领导力的超越策略。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随着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战略变革举措的推出,中国已经成为勇立时代潮头的弄潮儿,这不但将改写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将改写人类的历史进程。

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如同习近平同志指出的:“5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三、新的历史阶段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全面建设时期的理论创新,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与人类历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进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建设的新阶段。包括全面推进五个总体布局、六个战略布局、四个层面与两个大局的社会主义建设: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总体布局建设。

经济建设是中心,同时社会主义建设又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既是重点论、矛盾论,又是全面论、系统论,是不断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协调,不断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个方面的建设相配套。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以汇率法计算赶上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世界高收入经济体,高人类发展国家。构建“共有、共建、共享”的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推进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建设,构建“民主与集中”、“自由与法治”的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推进“自由、自主、互联”的人民社会体制,初步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气派的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绿色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体制,建成生态文明型社会。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依法治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的六个战略布局建设。

中国如同一艘驶向现代化彼岸的巨轮,中国共产党是领航者,党制定的方针路线就是航海图,改革与开放是推动器,法治是规范与准则,发展就是不断地破浪前行。

党的领导是关键,全面加强改善党的建设,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主体性的建设。以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对外开放为动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双向开放,继续引进来同时更积极地走出去。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保障,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实现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的最大主题,同时发展是科学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拓展为六大发展理念。

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四个层面建设。

“四个自信”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成套设备,“四个自信”的前提是“四个自觉”,知道从哪里来,知道“我是谁”,知道什么最适合,知道该往哪里去。

不断提高自觉,坚定自信,促进形成成套的、自主的道路模式、制度架构、理论体系与文化体系,使得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更为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协调。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无数人用实践走出来的一条人间正道,而且也会是一条越走越宽的光明大道。世界上没有普遍适用的制度,只有最适合的制度,中国制度是中国成功的根源,而治理现代化就是中国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理论就是以中国实践为体,以中、西、马为用的中国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的理论结晶,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思想武器。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源,五千多年一脉相承,亘古亘今,历久弥新的文明体,将引来它的伟大复兴,同时也为今天的事业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全面推进国内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两个大局建设。

诚如老子所言: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与世界已经分不了彼此,必须联动起来看,要面对两张地图来谋划两张蓝图,统筹两个大局,办好两件大事。

中国已非中国之中国,而是天下之中国,中国已非狭义之中国,而是广义之中国。

中国不但要继续推进国内建设,也要与其他国家携手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的全球领导者将是中国无从逃脱的宿命,主动引领人类命运共同构建与全球新秩序构建,让全世界分享中国机遇,为世界人民开辟更光明的未来。

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将实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实现两个标志性的战略目标:第一,在国内实现共同富裕;第二,在全球成为新型的超级大国。

这意味对现有所有可以借鉴的国家样本的根本性超越,也只有这一根本战略目标的实现,才真正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顺利渡过了赶考阶段,同时,必将推动全球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同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i] 语见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ii]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4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iii]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彭斯高度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在所有实现高增长的案例中,中国是增长幅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这种速度和规模的增长史无前例。” 迈克尔·斯彭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与新挑战》,载《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回顾与分析》,43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iv]对于财富不平等状况没有官方的统计,调查数据表明中国惊人的财富差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1年的调查表明:资产最多的10%家庭,拥有84.6%的总资产,其中金融资产占比为61%,非金融资产为88.7%,城乡居民净资产比值达到了6.6倍。该中心最近发布的《2014中国财富报告:展望与策略》,表明我国家庭资产分布仍然极其不均,前10%的中国家庭,拥有63.9%的总资产,2013年全国家庭资产基尼系数为0.717。此外,一份投资银行报告称中国最富有的1%的人口,拥有全国大约1/3的房产。

进入 鄢一龙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532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