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震:教育如何促进国家认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85 次 更新时间:2017-02-27 15:18

进入专题: 国家认同   公民教育  

韩震  

教育与认同有着内在的联系,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为了解决“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让人认同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什么样的人。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通过制度性安排强化公民的国家认同,而公民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们对国家的认同而设置的内容。正如美国的教育引导美国青少年认同美国,法国的教育引导法国青少年认同法国,俄国的教育引导俄国青少年认同俄国,日本的教育引导日本青少年认同日本……中国的教育当然应该引导中国青少年认同自己的祖国。

尽管在古代中国就有“书同文”的要求,但教育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是到了近代才真正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开始垄断国民教育,民族国家和国家垄断教育相互促进,使欧洲的现代民族国家得以立足。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认同国家制度及价值观的国民。

首先,国家制度化的教育都会在其管辖的边界内把自己的语言体系和生活规范传递下去,通过共同的语言和生活样式的教育培养国民的共性和民族特性。正因为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英国首相卡梅伦才指出:“所有在英国的移民必须讲英语,学校必须向学生讲授英国的共同文化。”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2010年10月1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基督教民主联盟的会议上竟然说,“不说德语,就不能融入德国社会”,德国不仅应帮助外来移民,还要试图改变他们。

其次,国家制度化的教育可以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承为国家奠定统一的文化传统。民族国家的存在不仅有其国土和物质生产的基础,而且也有其精神传统的延续,当国民有了思想意识和文化上的共同感时,这个国家才是有机的民族国家。实际上,民族国家的教育就是通过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再生产而延续民族国家的存在,因此,任何国家的教育体系也必定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底色传承文化。

第三,国家制度化的教育可以通过价值观的传递为国家树立共同的道德理想和奋斗目标。国家认同往往基于对这个国家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认同。教育不仅可以把国家的价值观、荣辱观和道德规范系统地传递下去,为全体国民构建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而且可以把新的奋斗目标——如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发展——传递给未来的国民。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国家认同及关于国家认同的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譬如,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的跨国活动和人员的跨国流动使原本集中在一个国家内部完成的教育变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的过程。教育越来越国际化了,这必定影响教育对国家认同的效力。再如,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教育资源和知识的超时空的流通很大程度上解构了国家垄断教育和控制知识传播渠道的权力,信息的公布不再限于国家体制内的传播渠道,各种思想也通过新媒体流转传播。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和批判性思维成为教育不能忽视的内容,这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可能消解国家的权威和神圣性。国家认同面临着社会变化的挑战,我们不能回避挑战,只能根据变化了的时代而积极迎战。

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我们必须调整和重构我们的国家认同教育。

第一,在全球化和价值观竞争的情况下,只有先进的价值理念才更具有感召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只是身土不二的教育还不够,还必须有作为一国公民值得为之自豪和骄傲的理由,这才能奠定国家认同的内在的理想信念。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把这种价值观置于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前进方向的引领力量上。

第二,必须把国家认同的教育放在构建公民共性的目标上,而不是依靠单纯的族群认同。我们的教育就是以主流价值观和文化范式塑造国民,让全体国民有共有的价值观、权利和义务的责任意识以及道德和行为规范。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帮助广大青少年——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形成共同的国家认同。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对内团结各族人民,凝聚国民共性和“我们”感;对外展示中国公民独特的国民气质和品格,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特征。

第三,认同是一种自觉而持久的感情,国家认同不可能通过强迫获得,只能依靠自觉意识和公民参与发展而来。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教育与青少年的自主自觉意识、参与国家公共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形成的国家认同才是内在的可持续的认同。如果说过去纯粹的灌输还能够起作用的话,那么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现在,任何认同教育必须引导青少年自主自觉地理解和接受才能达成认同的实际效果,只有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公民生活才能体验到归属感和爱国的情怀。

最后,必须改进和完善公民教育。我们过去往往单纯地讲了一些概念,如爱国、敬业、责任等等,但没有很好地将这些概念和价值观融入到知识教育的叙事之中。我们一直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路径和方法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我们要学会把价值观融入到正常的生活叙事和知识叙事之中去,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主流价值观的概念本身。

 

文字来源:《人民教育》2015年第20期



    进入专题: 国家认同   公民教育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336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