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民币进国际货币储备篮子SDR两个月了,给国人带来了什么,国人在快乐之余还需要警惕什么?如何从人民利益角度解读中国与美国对待货币主权的不同态度?如何看待人民币在现有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人民币入篮和“一带一路”有何联系?
日前,文汇报社高级记者、原驻法国巴黎首席记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郑若麟主持,中国战略思想库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温铁军主讲,就《人民币入篮后和维护货币主权》做了一次深入探讨。
人民币入篮与维护货币主权
郑若麟:我记得五年前欧债危机大爆发时,在法国参议院的一次辩论会上邂逅温铁军教授,您谈论了国际金融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手里有一张100元面值的人民币,请问:它在进入国际储备篮子前后有何区别?
温铁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国内很多朋友也都非常关心。进了SDR,这票子到底是增值还是贬值了?这不仅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国家来说更是意义重大。其实,它意味着倒逼你加快人民币的汇率自由兑换。本来可以延宕一会儿,现在时间表至少加快了。
郑若麟:货币的命运、人民币的命运牵涉到每一个家庭,如何维护我们的货币主权,下面就请听温教授进行主题演讲。
温铁军:我经常会这样问大家:为什么货币上的头像,在中国是毛主席,在印度是甘地,在美国是美国几位著名的总统?这张纸就纸质而言只是质地更硬,成本多几分钱而已,为何它具有一百元的使用价值?因为国家以政治强权向这张纸做了赋权,使它有了信用。
中美金融资本重大差异:货币主权由国家还是私人利益集团决定
中国与美国在金融资本方面最重要的差别是什么?中国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力对纸币进行赋权而形成了货币,因为它是由国家直接掌控和调控,所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坚持货币主权是中国的核心经济主权。
美国的货币政策、货币运行是美联储决定的,美联储是由私人银行家形成、代表其利益的集团,而它的政策直接由国家来执行,也就是说,美国国家的政治军事等强权体系是服从于私人金融资本利益集团所得出的决策。
这两个体系完全不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不开放货币,我们依靠自己的国家信用货币化自己的资源性财产,货币化我们的实体经济,所形成的收益,归中国国内占有。货币政策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当然,西方总认为我们这样不好,为什么不把货币变成自由货币?允许国外货币进来,就是允许国外的纸占有国内的资源或者实体经济?
这个不开放的差别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快的发展?就是因为一直坚持货币主权。那现在加入SDR,很多人说是300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并不这么乐观。有很多陷阱我们要避免陷入,我希望大家至少能多深思熟虑一些,把事情看得再复杂一点。
1991年40天走访7个前苏东国家,目睹不进入货币化的惨剧
21世纪的国际竞争,也叫全球化挑战,主要是金融资本阶段的全球化挑战。竞争也主要是金融资本的竞争,主体既不是企业,也不是个人,而是国家。所以今年听到的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各种批评,某种程度上是试图击垮中国的国家政治信用,阻止中国形成金融信用。此前我们已有过这种教训。
在1990年代,当时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正好赶上1991年苏联解体,西方有人说苏联是“铁幕”,已经被我们搞垮了,你们中国不过是个“竹幕”,不出三年一定会垮台。这话令我非常震惊,作为一个研究人员,我得去看看。所以我想尽办法买了机票、车票,去了前苏联东欧国家——已经解体的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我一口气跑了7个国家,花了近40天时间,最后的结果是我绕地球一圈,总共花了2000美元。
我所看到的最震撼的场景是,一张100美元的钞票立刻兑换出叠起来将近10厘米厚的一沓大票子,后面的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数。当年在北京还是“毛票时代”,5毛钱坐地铁,3毛钱打电话,7、8毛钱吃一顿饭,我们不习惯一张钞票后面有那么多的零。所以不论到哪,无论住店、乘车还是吃饭,我们都给人一张钞票说:你看应该收多少钱?我不会算。哪个国家都这样。走完了一圈我发现,前苏联东欧国家,没有进入货币化,他们一直停留在实体资产的实体产品交易上,即“经互会”的换货贸易体制。你给我多少吨小麦,我给你多少台机床,你给我多少台汽车,我给你多少艘船。它是换货,因此不用货币,货币当然在民间是使用的,但是大宗商品的交易都是记账。
“经互会”全称“经济互助委员会”,是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组织,当年前苏联东欧国家长期停留在实体经济阶段,并非自觉,而是利益。因为主导国前苏联可以凭借“经互会”的换货贸易体系,换得价格剪刀差的最大收益,因此,前苏联没有动力开启货币化进程。尽管当时它的物质产品生产总量是世界第一,但若按照GDP统计就不是这样的结果,反而远远小于一些西方国家。
前苏联先改革政权体系,导致货币体系陡然坍塌,外国货币大肆洗劫
在1980年代中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将原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测算体系改为GDP测算体系,GDP测算体系对于金融化的经济体或许是个“好东西”,但对于停留在实体经济的经济体显然是个“坏统计方法”。与西方比较GDP数据,前苏联东欧明显落后,于是有了“体制落后说”、“制度落后说”、“思想落后说”,甚至“人种落后说”。
于是乎前苏联东欧便政治体制改革优先,这一改,先改掉的是政权体系。政治强权一旦解体,同步发生的就是没有政治权力向货币赋权,于是货币体系陡然坍塌。过去我到前苏联的时候,一对双职工存一辈子的钱,约3万到5万卢布,它是按国际价格三分之一结算,所以一个卢布等于三个美元。当时我去的时候就是一个美元兑换4800个卢布。因为本国货币坍塌了,所以外国货币都涌入前苏联东欧国家,彻底地洗劫了他们,不是剪羊毛,是洗劫!无论你的资源,还是实体资产,整个经济崩溃,人民陷入贫困,那些没有希望的人酗酒、自杀,这个社会的乱象也就不可遏制。这个教训无比深重。
所以我1991年回来以后写了一篇报道,解释前苏联东欧解体到底什么原因。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实体资产或者叫产业资本阶段,我们得加快自己的货币化进程,并且用我们的主权货币货币化我们自己的资产与资源,同时就意味着你创造了巨大的中国货币增长的空间。
中国人民币货币化始自1992年,党的政策有效避免了重蹈苏联解体老路
中国的人民币正式成为市场交易普遍使用的货币,恰恰是在1992年,前苏联东欧解体之后,放弃了所有的票证。1992年是中国的货币化元年。自此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发挥它作为商品交易的中介功能。而中国启动货币化,恰恰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大规模的货币进入市场,带来大规模的交易。中国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进入工业化原始积累,攒下庞大的资源性物质资产,在1980年代基本形成。在1992年经济货币化后,这些物资可变现,使得中共按照GDP统计的财富总量大幅度增加,随之中国经济陡然进入高增长阶段。虽然不能将中国上世纪1990年代的经济高增长简单地归功于中国启动货币化,但货币化对于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很大作用。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中国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
2008年后,中国也实施了量化宽松,将投资送向三农,改善了城乡差别
在座的都不会相信,中国的中农工建四大行会破产,因为四大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资本金来自国家。它破产了,就意味着国家破产。大银行加入国际资本竞争为什么被当做是一种威胁?你们知道2008年发生华尔街金融海啸的时候谁破产了?(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破产了。为什么?自有资本金不足,坏账率过高。在西方发生这种情况,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破产。而在我们国家,因为国家是最大出资人,是最大股东,资本是国家的,所以国家不会破产。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后,美国率先量化宽松,接着是欧盟,对吗?其实不然。同步量化宽松的是中国。美国人进行三轮量化宽松,总量是3.8万亿美元,中国的第一轮量化宽松2008年到2009年,我们就有一万多亿美元的总量。但两种是不同的金融资本性质。美国的量化宽松大量增发出的货币,60%以上的流动性并不在美国,而是到了国际期货市场,特别是国际上影响国计民生的期货,比如粮食期货。美国人一量化宽松粮食期货陡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以小麦为主食,他们都需要小麦,所以小麦价格就涨了100%,那些支付不起小麦价格陡涨的国家就变成“饥饿国家”,然后发生社会动乱,社会动乱被定义为“颜色革命”。不看金融资本作为始作俑者的作用,只看到这些国家的问题,说明你至少是一个蒙了半只眼睛的人。
中国并未把增发出来的货币投进期货,或是其他投机的金融市场,而是投入基本建设。除了汶川的灾后重建,投进了大量的“三农建设”。在2006年以后,中国每年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每年增长百分之十几。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向农村投了十几万亿,约合两万亿美元。世界上不求回报地向农村投两万亿美元的,除了中国还有其他国家吗?没有!
客观结果是现在的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值钱,我们改善了城乡差别。进一步,我们投资原西部大开放、东部崛起,过去沿海先富了,靠国家投资,现在,我们让中部也富起来了,现在中西部各省的增长率快于东部各省,开始出现了劳动力回流,所以我们说城乡差别、区域差别都在中国的这种投资下出现了重大改变。
美国将全球债务处理成期货,中国以实体经济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进入新世纪之前,债务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现在大规模负债的是发达国家。美国一国的债务比全球GDP的总和还要多。发达国家的金融负债是550亿美元,他们就此把游戏规则修改了,他们不用还债,而是把债务打包变成资产,在债务市场进行买卖交易,然后变成债务期货等等。利用债务派生出了一大批衍生品,推动整个虚拟资本扩张。美国特别强调“国际经济规则是我们制定的,你们只能服从,你们不能改变规则。因为你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说,“我们当年得卖我们的资源,卖我们的劳动力和福利,卖掉我们的一切来偿还我们的债务,今天你们负债了,为什么不偿还呢?这怎么合理呢?”
所以大家看到了不同政策的不同结果。如果是私人银行家作为利益集团,大量投资还是投到了金融领域,美国投资较少投向实体经济。结果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就出现了99%去占领华尔街,形成的只是投机受益,有利于少数金融资本集团。再看中国,中国从2012年明确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战略,到2015年“世界扶贫大会”召开时,中国人正式承诺,我们要在2020年消灭贫困。我们如果真的能够相对消灭贫困,那对中国来说就意味着“三大差别”完全得到了缓解。也就是说我们所强调的公平公正、社会和谐、全面小康、“中国梦”,这些恰恰是在国家掌控、国家资本的条件下,只要是国家仍然能够有效控制金融资本,让它朝着国家战略的目标去前进,让它按照国家战略的需要去操作,那我们即使推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实体经济作为基础的国家货币体系,所以我们也就不用过于担心。
现场互动
为何舆论要求中国银行私有化?
郑若麟:您提到一美元换4800卢布,戈尔巴乔夫当年的月退休金就是4000卢布,也就是一美元,所以一个国家如崩溃,简直是不可思议、不敢想象。
我有一个疑问,有很多舆论要求我们银行也要私有化。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就不懂政权才是维持我们这张纸的信用的坚强后盾?
温铁军:第一个背景,客观地看,这几年从事实体经济的投资没有得到较好的回报,但银行的收益反而增加了。很多资金离开实体经济,试图进入金融经济;
另外,其实中国各地地方政府在上一轮金融改革所遭到的最大困境就是中央上收金融权。过去,县一级都有金融权,都有独立审批贷款的权利。但是经过1998年到2002年,我们大体完成了金融体系改革,推进了银行商业化,法人权上升到中央一级。
人民币会威胁美元的主导地位吗?
金融界付奇先生(50后):在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的前一天,美国财政部长雅克布•卢布说过两句话:第一,人民币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中国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达到。第二,美元作为全世界的储备货币,是美国货币的独特特征。我的问题是,他越强调美元不会受到人民币的威胁,是否就越说明这个威胁是存在的呢?
温铁军:卢的判断是客观的。人民币要想真的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确实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目前为止,美元仍然是世界第一储备货币,这个地位是二战之后的客观结果,战后美国就储备了全球60%的黄金,发行了全球70%的货币。独大的美国决定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中国现在的经济体量太大,但仍处在产业资本阶段,还没有从产业资本阶段完成向金融资本阶段的惊险一跃。所以中国并不急于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同时,中国也没有这种野心,我们其实并不想要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不会威胁到美元作为主要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郑若麟: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意愿。但是我们今天在许多交易场所,比如俄罗斯,我们就用人民币交易,这算不算是对美元的一种威胁呢?
温铁军: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还不一样。我们跟其他国家建立双边货币协定,就是为了结算使用人民币。如果我买你的东西用我的货币结算,你买我的东西用你的货币结算,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人民币入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有何好处?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何瑞思(90后):我的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想请问,土库曼斯坦在“一带一路”上不是非常富裕的国家,“一带一路”对于穷困的国家又有哪些好处?
温铁军:是个好问题。用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的一个讲话来说,基本建设是“互联互通”的共享。也就说“一带一路”倡议本身不要求在某一个国家立即得到回报。举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为什么中国金融基本投资可以不要短期基本回报。2008年的金融海啸爆发,2009年转为全球需求下降。中国正是向农村大量投资之时,沿海是出口加工区,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卖不出去了,企业倒闭、2600万打工者失业,这就是大危机。中国如何“化解危机”?我们把给予出口企业的13%退税费,即补贴了海外消费者的钱(在海外能买到优惠的中国货是因为中国政府给了补贴)给了农民户口。中国政府宣布,只要你是农民户口,你立即享受13%的折扣率,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把过去补贴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的补贴了我们的农民。政策宣布只有一年,农民立刻购买,这样就把外需变成内需了。但是如果没有事先在农村推行的基本建设,没有让农村和城市互联互通共享,如没有电买电视干嘛,没有宽带要电脑干嘛,没有修路要骑车干嘛,没通水没必要买洗衣机,所以基本建设、互联互通,实现共享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2009年,中国只下降了一个季度,就走出微型反弹,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所以“一带一路”是把我们这种在国内实现的经验向中国周边国家进一步发展。我想西方人很难理解,你们怎么会干善事呢?这是中国的实体经济我们叫做产业资本阶段的特点,这是一个对中国周边国家都有好处的事情。希望你把我这个解释带回去,好好和贵国的老百姓沟通沟通。
部分人民币转投海外,是好主意吗?
金融房产集团董事长邢建峰(70后):我们主营的范围是给国内老百姓做资产配置与资产管理。很多金融学者总是说人民币迟早会贬值,所以建议我们把一部分人民币资产转投到海外,变成美元资产,您觉得这是好主意还是馊主意?
温铁军:中国很多有点余钱的中产阶级在做组合投资,比如买一部分美元,买一部分欧元。我想告诉大家,中国现在仍然属于实体经济货币化阶段,与其把你的财产投资在虚拟的财富之上,就是货币资产,不如回过头来,哪怕短期没有收益,但长期看,中国是个人口相对比较多,资源比较少的国家,它的资源投资是值钱的。还是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如何和实体经济结合做投资理财。对外投资,还是需要对海外基本国情、社情、文化、习俗各方面做全面了解,才能保证投资稳妥。数据表明,在中国成为海外投资大国时,亏损的企业不在少数。
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俄罗斯留学生哒莎(90后):苏联解体时我还没出生,但这件事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命运,在您看来,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温铁军:我父母会俄文,所以我小时候家里就有苏联专家住着。我很高兴你能提这样的问题。苏联在产业资本阶段一直是相当有竞争力的一个国家。正是因为苏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换货贸易的“经互会”体系,并且这个“经互会”计划是由苏联为首指定的。因此苏联可以通过换货来实现本国的产业受益最大化目标。正因如此,苏联就没有动力去推进经济的货币化。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到1973年牙买加体系建立,西方开始进入突飞猛进的货币化阶段,从1980年开始进入资本化阶段,同时发生的是19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它改变了许多国际秩序,而另一边整个前苏联东欧体系仍然停留在产业资本的状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苏联有庞大的产业资本能力,但是统计数据上显示双方之间的差别巨大。这是我自己做过一些实地考察得出的解释。只是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