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汉奇:与时俱进的中国新闻传播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90 次 更新时间:2016-05-07 16:13

进入专题: 新闻传播学史  

方汉奇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边缘的学科,它和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语言、文字、宗教、礼俗、风尚、体育、艺术、戏曲、电影、摄影、音乐、绘画和自然科学中的印刷、邮电、交通、航天、电子、信息、网络等众多的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皋牢百代,卢牟六合,贯穴古今,笼罩中外”,边缘性和交叉性都很强的学科。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和近现代以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100多年,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的初叶,中国只有125家报纸和几家规模很小的通讯社,报纸的总发行量不超过10万份,通讯社的总发稿量不超过1000份。整个新闻传播事业的家当不过几十万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20年代初期,有了广播;50年代后期,有了电视;80年代后期,有了互联网。近年来,又出现了手机媒体。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新闻传播的渠道和媒介日趋多元化。时至今日,全国除了两家世界级的通讯社之外,还有2053家报纸,1585座广播电台,1108座电视台,37?1万个网站,和大量的电子报刊。报纸的年印数超过300亿份,日销量达8200万份,居世界第一。广播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0?35%,按人数计,是世界第一。电视拥有的观众家庭户超过34亿,人口覆盖率达到91?95%,按人数计,也是世界第一。上网计算机的数量已超过2083万台,互联网的上网人数则排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达到6800万。手机用户2?5亿,2002年全年的发信总量约900亿条,2003年一季度的发信总量约174?5亿条,平均日收发短信(SMS)246亿条,同居世界前列。2002年各种媒体的广告收入已超过827亿元,媒体广告市场在全球广告市场的排行,已由2000年的第10位,跃居前五位,与德国、英国相当。2003年全年各媒体的广告收入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媒体从业人员的总数,也已接近80万。以上情况表明,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经成为既有重大社会效益,也有丰厚经济效益的事业,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如此迅猛的发展,自然给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它既期待和呼唤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名家文丛方汉奇自选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和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政治形势的发展,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新闻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都源于西方。中国从19世纪70年代起,才开始有新闻学论著,从20世纪80年代起,才开始有传播学的论著。其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起于19世纪70年代,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时约80年。这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起步的时期。1873年《申报》发表的《论中国京报异于外国新报》,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篇涉及新闻理论的文字。从19世纪的最后20年到20世纪初的30 年间,称得上研究成果的只有若干篇散见于报刊上的新闻学论文,包括郑观应写的《盛世危言·日报》、王韬写的《论各省宜设新报馆》和梁启超写的《本报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及《敬告我同业诸君》等。直到1917年才有了第一部新闻史方面的专著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1919年才开始出版了第一部新闻理论方面的专著徐宝璜的《新闻学》。这以后的30年,累计出版了近百部新闻学的专著,涉及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实务等各个方面,涌现过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前引的徐宝璜的《新闻学》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但总体水平还不高。传播学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但没有展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开始起步,但还缺少专著。

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历时近30年。这是在新的起点上摸索前进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进行的还是新闻学方面的研究,从时间看,集中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成绩较大的是对现代革命报刊史特别是中共党报史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是高级党校和人大、复旦两所大学新闻系教师共同编写的那部内部发行的《现代革命报刊史讲义》。其次是有关苏联办报经验的研究,出版了不少这方面的教材专著和译著,如《联共(布)中央高级党校新闻班讲义汇编》、《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等,介绍了不少苏联模式的办报思想和办报实践。再次是关于新闻理论、新闻实务的研究,特别是有关马恩列斯和毛泽东、刘少奇新闻思想的研究和报纸性质的研究。累计出版的新闻学方面的教材和专著近290种。从数量看,已大大超过了前一阶段。但受多次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想影响,内容有不少“左”的痕迹。其间,也涌现过一批探索性的研究成果,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师在50年代后期集体编写的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实务在内的系列教材和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编写的《新闻学原理》,但前一批教材还没有公开出版,就遭到了来自“左”的方面的批判。经陆定一担任部长的中宣部派出工作组出面干预后,才得到纠正。后一部书不仅遭到批判,书的作者还因其中的某些观点,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这种“左”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林彪和“四人帮”组织一批打手炮制的大批判文章《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更把“左”的新闻思想发展到了极致。

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到现在,将近25年。这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迅猛发展的时期。实践检验真理的讨论,改革开放大潮的汹涌澎湃和中国的入世,都极大地促进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开展。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内,累计出版的相关专著和教材近2500种,论文则数以万计,是前两个阶段的十几倍到几十倍。其中新闻史的研究,由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需要,开展得最为蓬勃。通史、编年史、断代史、个别报纸的专史和报人的传记,以及地方新闻史志的编写工作,硕果累累。新闻理论的研究,在拨乱反正的大背景下,也全面展开。涉及到对经典作家新闻思想的正确理解、新闻观念的更新、报纸的性质和作用、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规律、新闻的价值取向、党报工作的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舆论调查、受众调查,以及新闻心理学和新闻美学的研究等众多问题。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新闻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新闻改革、舆论导向、新闻策划、新闻法制、媒介经济、公关广告、广播电视、晚报和都市报、“信息高速公路”和新兴的网络媒体等方面的研究,并就新闻、报纸的商品性及如何看待新闻策划等问题,展开过讨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传播学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学者们在引进西方各传播学学派研究成果的同时,在传播学的原理与应用、传播的功能、传播的心理、人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的研究思路、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传播学的本土化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召开过多次全国性的传播学研讨会,涌现了一大批专攻传播学的学者和传播学方面的新著,同时还开展了传播受众和网络传播的研究。这使整个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由不被承认,不受重视,发展到空前活跃和空前的繁荣。除了出版专著外,改革开放以来陆续恢复出版的《新闻战线》、《中国记者》和新创刊的《新闻研究资料》、《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新闻争鸣与探索》、《新闻爱好者》等专业刊物,1982年创刊、其后坚持逐年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以及90年代初期集中新闻学界的一批骨干力量编写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则为这一时期新闻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园地。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重点,除了按照讲政治的要求,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加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研究之外,更多地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有关新闻改革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90年代的最初几年,就有不少这方面的文章问世。当时着重探讨的,是新闻事业的运作如何与市场经济的体制相接轨的问题,涉及信息传播滞后于经济活动,不重视受众的关切度,不重视市场的价值法则,与报纸应增强开放意识等问题。不少文章还提出了如何树立新观念的问题,即如何树立报刊是特殊商品的新观念,如何树立报刊运作方式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新观念,如何树立报刊体制从机关向企业转变的新观念等问题。有关研究部门还召开过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新闻实践,推动新闻改革”为主题的多次学术研讨会,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十六大以后,新闻改革的动作加大。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对如何改进会议新闻的报道、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中央领导同志外事活动的报道、地方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的新闻报道,以及如何改进新闻报道的采编播发,都作了具体的规定,采取了许多精简的措施。

此后不久,有关部门又推出了除科技类出版物外,今年9月之前将不得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征订明年度报刊的规定。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新闻改革,深受学者的推重和肯定。新近提出来探讨,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涉及新闻改革的问题,是如何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及如何增加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透明度的问题。这方面的探讨,是从南丹特大矿难,孙志刚被无端收容和被殴致死,特别是“非典”疫情大面积扩散后开始的。目前,这方面的讨论还在进行之中。多数研究者的意见,认为新闻媒体和有关的主管部门应该从上述事件的报道中吸取教训,应该相信公众的判断力,应该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应该适当改变任意以“内外有别”和“外松内紧”为由,控制和迟滞信息发布的观念和做法。目前的社会,已经是一个高度流动的全球化的社会,把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地告知于公众,既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对公众的信任。它不仅不会引起公众的恐慌,而且还能够稳定公众的情绪,大大地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此外,不少学者还开始进行有关传媒体制改革的探索。认为制约传媒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严重存在,传媒领域的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传媒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传媒发展上必须顺应的潮流与要求。其次,是有关新闻立法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同样起始于改革开放初期。早在1978年的第五届全国人大和政治协商会议上,就有代表和委员提出要求新闻立法的议案。

1983年召开的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有几个省的代表提出过类似的提案。主张实行新闻立法,以落实我国宪法中早就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从1984年1 月起,就开始着手收集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历次会议上关于新闻立法的提案和发言,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新闻立法的文章和材料和我国历史上的新闻法规及世界各国已颁布的各项新闻法规,作为起草我们自己的新闻法的参考。并于同年5 月与社科院新闻所联合成立了“新闻法研究室”,出版了不定期的《新闻法通讯》和两本《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接着又由有关负责人牵头,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地邀集新闻界和法学界的学者和业者们举行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以此为基础,拟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草案》的初稿和二稿。1987年1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成立,新闻法和出版法的起草工作改由该署负责。这个署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于同年7月拿出了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的送审稿,两年后,又拿出了《新闻法》和《出版法》分开的两个新稿。上述的这些准备工作,都因“六四”风波陡起而停顿。

但是,从90年代初期到现在,有关新闻立法的研究和讨论,并未因此而中辍。最近一段时期,新闻立法的问题再度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的内容涉及到新闻法制的政治学背景、新闻侵权行为的界定和法律责任、新闻采访的法律依据、新闻采访和传播活动中涉及的著作权隐私权名誉权问题、新闻失实和有偿新闻的法律界定和法律责任、大众传播与自然人的法律关系、隐性采访的法律定位,以及新近提出的在网上发表文章是否应署实名以确定法律责任等问题。说明新闻立法的问题,始终是近20年来新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一个真正法治的国家,理当有一部适合我们国情的新闻法。为了充分体现我们的“政治文明”,为了使宪法本身和宪法规定的权利得到确实的法律保障,我们都需要有一部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单行法。这既是对新闻从业人员权利的保护,也是对他们的职业行为的一种约束,使新闻传播活动的运作和管理,能够全部纳入法制的轨道。只要新闻法一天没有制定出来,有关新闻立法问题的研究都将会是新闻学者们继续关注的一个焦点。再次,是有关舆论监督的问题的研究。舆论监督主要是对权力的监督。如何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这是毛泽东早在1945年7月和黄炎培的谈话中,就已经提出来的问题。在那次谈话中,毛泽东曾经指出,只要有了民主和监督,政府就不敢松懈,并认为这是解决历史上“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的重要举措。

邓小平在1957年也提出过“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问题。上述的监督,既包括党的自我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也包括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监督。而人民群众监督的最直接最广泛的形式,也就是舆论的监督。有关舆论监督的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十六大召开以前,一直持续不断。不少学者曾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过探讨。即:(1)舆论监督的原则问题。认为舆论监督应该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人民利益的原则,真实性的原则,平等的原则。既要求媒体的监督机制得到有效的发挥,也要求这种监督尽可能地减少负面的影响,有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2)舆论监督与法治的关系问题。认为现行的法律,还没有给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舆论监督中所扮演的角色,以一定的法律定位。认为舆论监督是一种公权,但也必需尊重私权。不应因行使公权而牺牲私权,也不应为维护私权而牺牲公权。因此,舆论监督与公正司法具有同样价值,需要正确地处理两权之间的关系,建立平衡的标准。另外,监督者本身也需要接受监督。这些都应通过立法来求得解决。(3)舆论监督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认为舆论监督的重点,是对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和公务员言行的监督,特别是各种腐败现象的揭露和批评。舆论监督的难点,除了法制不够完善外,主要来自地方保护主义、新闻官司的威胁和各种类型的“投鼠忌器”式的顾虑。十六大召开前后,学者们对舆论监督的研讨更趋热烈,并且得到了中央和地方纪委和人大领导人的支持。在《人民日报》举办的一次“新世纪党报舆论监督研讨会”上,一位中纪委副书记就曾指出“党报的舆论监督还可以更理直气壮一点,分量还可以多一点,再多一点;力度还可以大一点,再大一点”[1]。

十六大召开以后,不少省市的人大又纷纷制颁地方性法规,对媒体的舆论监督给予大力支持。如乌鲁木齐的市人大审议通过的《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确认“新闻媒体”应该“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2]。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中的《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草案)》中,支持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舆论监督。[3]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新近召开的内务司法工作会议上作出决定,允许新闻媒体及时披露司法部门的司法调查活动,并支持前者对后者进行必要的舆论监督。[4]云南省的高级法院则公开发表声明,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活动提出了六项具体的保护措施。[5]这些都说明相关的研究,对舆论监督的实际运作,已经取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舆论监督对促进社会稳定具有正面的宣传效应,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任重而道远,都还应该继续加强。此外,还有一个热点,就是媒介经济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开展起来的。在此以前,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新闻传播媒体被认为是这一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重意识形态,轻经营管理;讲究的是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一切由国家包下来,不计成本,不计盈亏。上世纪50年代中期,王中教授曾经提出过报纸有宣传工具的属性和商品的属性即“报纸有两重性”的观点,刚一提出来,就被定为右派言论,遭到了严厉批判。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市场经济的某些规律,经营管理样样要算账,要考虑成本,媒介经济的研究,才开始受到重视。90年代中后期,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新闻或媒体商品性的讨论和媒体经营管理的讨论。有关新闻或媒体是否有商品性的讨论,在研讨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媒体则是意识形态的载体,都不具备商品的属性,也不宜实行产业化。一种则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媒体已成为一种产业,具有商品属性,新闻也是一种商品,新闻机构与新闻受众之间的关系,是等价交换的关系,新闻事业必须产业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承认媒体具有某种商品属性,但同样承认它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媒体的商品性主要体现在广告和发行上。它所发布的新闻则不具备商品性。媒体的经营必须按企业化的方式进行,但不能办成唯利是图的纯营利机构。媒体必须遵循正确的编辑方针,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媒体的经济效益与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政治利益发生矛盾时,它必须放弃眼前的经济效益,履行它的社会责任维护它所代表的政治利益。在任何情况下,媒体都必须坚决地抵制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有关媒体经营管理的讨论,在研讨过程中,着重探讨了媒体的政府管理、法律管理、部门管理、社会管理、新闻单位内部机制管理等五种管理之间的关系和媒介管理特别是报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办报是否要追求发行量,报业经营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报纸如何发行,广告市场如何规范,报社内部管理体制如何改革等问题。与此同时,报业集团、广播集团、电视集团的组建,媒介的多种经营,广告观念的变革与报业市场化的相互关系,新闻资源的拓展与媒介市场的细分化,媒介资本运营的模式与方向,媒介产业运营的风险管理与规避,以及党报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增加亲和力和竞争力等问题,也都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在新形势下,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冲击,使中国的媒介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又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此前后,各新闻媒体的研究机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和新闻学术团体,曾多次组织学术研讨会,广泛探讨了中国入世后传媒业面临的市场新格局和新形势下传媒产业经营管理改革的目标和步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传媒业应该积极推进媒体的经营管理改革,大力加强传媒机制的创新,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经济发展新局面,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已经入世的情况下,创新是传媒经济发展的灵魂,也是传媒经营最重要的理念和方法。此外,新闻传播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媒体如何体现“三个代表”;如何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等三个“贴近”;如何使自己的工作能够充分体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如何改变“我宣传,你接受”、“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等传统的宣传手法;如何开展有效的舆论监督;如何在宪法总纲的指导下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如何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以及新闻传播美学的问题,新闻传播策划的问题,新闻传播受众心理的问题,舆论调查的问题,及应该重视新闻传播史研究中的“中间势力报刊”研究的问题,等等,都是近期新闻传播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上述的几个发展阶段和十六大以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充分说明了这样一点,即新闻传播学这门学科,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维护情况的发展,以及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8月12日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必需和其他文化事业一样,“都要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也要不断地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6]。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也应有相应的发展。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工作者必须紧密地联系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创新意识的前瞻性的研究,为新闻工作者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新闻传播学这门学科,具有十分强烈的与时俱进的特征。在任何情况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都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原载《光明日报》,2003-07-22)


【注释】

[1]见《同舟共进》,2001(12)。

[2]见《组织人事报》,20030515。

[3]见《文摘报》,20030605。

[4]见纽约中文《世界日报》,20030703。

[5]见《光明日报》,20030618。

[6]见《人民日报》,20030813。


    进入专题: 新闻传播学史  

本文责编:chenp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937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2003-07-22,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