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岁月想吃肉,小康生活要喝粥。”上面这副似乎带点调侃味道的对联,是从北京万寿路上一家新开粥店墙上抄下来的。这家粥店门面不大,也不高档,可是从酷热的7月份开张以来,几乎天天爆满,与有些门庭冷落的大饭店形成鲜明反差。
后来,我也成了这里的常客。倒不是仅仅因为它“好吃、不贵”,主要是为了可以借此机会,悠然自得地反复品味这副不知出自哪位高手的对联中蕴含的“大众哲学”,从一个不大为人注意的角度,观察一下改革开放给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我领教过喝粥之苦。“文革”中被发配到辽西山区的十年,那里的农民成年累月地顿顿和粥打交道,喝粥已完全代替了吃饭。那是用带壳的高粱、玉米碾成的碎碴熬的“碴子粥”,实际上就是一锅黑乎乎的糨糊,难以下咽的滋味实在可想而知。农村改革以后,这里最大的变化是不用天天顿顿喝粥了,这成了他们最大的新闻。乡亲们不止一次托人给我捎话报喜:“告诉老范,俺们现在不喝粥了!”
戏剧性的是,当贫困地区农民把“想吃肉”当作小康生活的至高目标时,一些城市居民又开始把“要喝粥”当作小康生活内容之一了。这种变化是多么耐人寻味!
倒退20年,有谁想到过有一天会发生“吃肉”与“喝粥”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对小康生活下的定义是“不穷、不富”,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这个目标正越来越逼近我们。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的各行各业,是否都可以想一想,到了十几亿人民都进入“不穷、不富”状态的时候,他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会提出什么更新的需求?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消费观念以至审美观念会有什么新的变化?我们又如何从容应对?谁能想得早,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主动。
见微可以知著,以小可以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