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世雄 王义桅:再论国际关系民主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03 次 更新时间:2016-01-11 20:57

进入专题: 国际关系民主化   必然性   必要性   实现途径   发展前景  

倪世雄 (进入专栏)   王义桅 (进入专栏)  


内容提要: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要求之一,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一道,是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时代发展和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意志,特别着眼于和平的保障、平等的基础 、多样化的事实、反霸的需要等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本文分析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 然性与必要性,实现途径与发展前景,指出,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对单极世界的历史性、 法理性否定,也是对霸权民主观、均势民主观、集体安全民主观的时代超越。

十六大报告用“四个化”来概括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 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并将后两者并提,指出:“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 ,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其中“国际关系民主化”为近年来中国积 极倡导的外交主张,格外引人注目。当前国际形势特点与时代发展要求,敦促我们对国 际关系民主化(The demo crat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涵义、实现途 径与前景再作一系统、科学的分析。

一、什么是国际关系民主化

从实践角度讲,国际关系民主化并非新生事物,但其概念的比较明确的提出是近几年 的事。中国是其主要倡导者。从2000年4月“中非合作论坛”上的明确提出到2001年11 月胡锦涛同志访欧的讲话,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四方面内涵。胡锦涛同 志指出:“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 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 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 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应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 路。”(注:新华社巴黎电,2001年11月5日。)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提出的“国际关系 民主化”着眼于四个方面:

1.和平的保障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所言:“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多极化的基础之上。多极化 与多边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 点、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国际关系民主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 关键因素”,“应该实现尊重法律基础上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注:《人民日报》2001 年9月14日第7版。)。

2.平等的基础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层面,民主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平等。在国际关系中,这种平等 和自主,最根本的是就主权平等而言。正如冯绍雷教授指出的:“一部国际关系和国际 法的历史就是绝对主权走向相对主权的历史。在这方面,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全球化都 厥功甚伟。国际关系民主化限制了列强的传统的无限主权,如:在法理上剥夺了国家的 战争权,基本结束了直接的和公开的领土扩张和殖民统治,用普遍主权(表现为非殖民 化)取代了少数列强的主权,用相对主权取代了以强权和特权为特征的绝对主权。全球 化用普遍的但绝非均等的主权限制(表现在经济、环境、基本人权等领域)继续了民主化 使主权相对化的势头。”(注:冯绍雷、卿文辉、范军:《关于全球化与民族性的对话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北京)1999年第3期。)

3.多样化的事实

民主的精神不在于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对差异的尊重和对少数的保护。只有实现国际 关系民主化,才能尊重国际社会多样化的事实,保护和尊重各国在文化传统、生活方式 、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将某一种制度、价值标准、发展模式强加于人,不 是历史的进步,只能加剧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和不公平。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就充 分体现了这一点。西方学者指出,自1945年以来、有关人权的言论已成为权力和权威的 来源之一,但西方人权理论由于过分强调人权的普遍性,已受到来自伊斯兰世界、东亚 和西方内部的严肃批评”。(注:迈克尔·伊格尔纳季耶夫:《对人权的批评》,《外 交》(季刊)2001年11—12月。)事实上,“人权高于主权”言论就是不尊重国际关系民 主化要求的表现。

4.反霸的需要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必然要求各国主权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此外,国 际关系民主化的涵义还包括不干涉各国主权内部事务、共同协商的原则以及加强联合国 的作用等。正如江泽民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指出的:“世界上所有国家,无论 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都有参与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权利,各国 主权范围之内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 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联合国应该是各成员国共同协商、 民主处理国际事务的场所。”(注:《人民日报》2000年9月7日。)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 的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特征的“伙伴关系”就是这种民主原则的 具体实施。

种种事实表明,我们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与我们倡导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反对冷战思 维,主张建立新的安全观和多极化世界等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对单极 世界的历史性、法理性否定,也是对霸权民主观、均势民主观、集体安全民主观的时代 超越。

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从历史与逻辑上讲,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国际社会民主历程的必然产物和国际关系发展 的必然要求。

(一)国际社会中的民主历程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历程上溯至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而勃兴于全球化时代。它既是一 种新生事物,也是历史发展趋势的继续。

从纵向上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以主权平等和尊重国际法为前提的民族国家体 系,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奠定了基础。这是国际社会史的标准说法。国际社会历史的修正 说法是欧洲启蒙运动与民族国家的兴起。它对在国际关系中施加民主角色的影响产生了 两个长期的后果。一是引入了进步的观念:国家同意去推进它们的关系,克服利益冲突 ,这种合法的和外交的安排不再被视为不合时宜的,而是一种通向最终解决之道的中继 站。二是牢固地树立了民主价值而非民主自身的地位,使之成为国际社会合法性的标准 。但是,国际社会一直难以摆脱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影响,国际纷争总体上掩盖了国际协 调,国际间的民主只是强权的产物,只有强者才有民主可言;而且国家越是强大,就越 有资格垄断国际关系的民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国际社会终于在国际关系民 主化艰难历程中有了质的飞越。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民族自决的兴起和民主价值的唤醒 ,集体安全思想的提出与实践,超越了传统均势逻辑,是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理念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则是国际社会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历程中迈出的最成功 一步。权力产生的示范效应、非殖民化以及民主被视为现代性的必然要素,是导致民主 在国际社会普及的重要原因(注:See James Mayall,Democracy and InternationalSociety,International Affairs,January 2000,Vol.76,No.1.)。

战后,发展中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55年4月由中国等29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召开的万隆会议提 出了包括“尊重一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种族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 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等内容在内的著名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进一步引申 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大理念贡献。南南合 作和各种区域性组织的建立与成功实践,不结盟运动、绿色运动、妇女运动等全球性运 动的广泛开展,成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南北矛盾则是制约国际关系民主 化的主要障碍。

冷战结束以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兴起,尤其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使国 际关系民主化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切意识到自身的使命,积极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其重要标志就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 00年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它“重申现行国际体系中不公正 、不平等的现象不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利于南方国家的发展,对国际和 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国际关 系民主化,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今天,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成为推 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在经济上成为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生力军。

从横向上说,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所处的时代——世界多极 化、经济全球化时代,迫切呼唤国际关系民主化。

第一,只有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世界多极化才是稳定的、和平的,而非近代欧洲史 上大国均势纷争的重复;而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 平与稳定。世界的多极化从结构上为世界力量的平衡和稳定提供了前提,而国际关系民 主化为世界力量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程序上的保障。

第二,只有以国际关系民主化为保障的全球化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减少全球化的负 面效应。全球化是一个多层次的辩证的过程,包含两个同时发生的趋势——同质性(homogenizing)与个性(particularizing)(注:Sabihah Osman,Globalization anddemocratization:the respons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Sarawak,Third

World Quarterly,Dec2000,Vol.21,No.6,P.977—989.)。只有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才能 确保这两种趋势和谐发展,也才能确保全球化的人性化、民主化。不少人将全球化批评 为“西方化”或“美国化”,因而出现反西方化、反资本主义化的反全球化运动,这一 事实证明,忽视全球化边缘国家尤其是所谓“失败国家”利益与发展要求的全球化,将 会对国际社会造成不稳定,诱发非对称性冲突。

事实上,效率与公正仍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两个基本目标。国际关系民主化正是实现公 正目标的重要途径与必然要求。同时,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为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了 丰富的基础与实践经验。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日益融合、全球公民社会(global civil society)及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兴起,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

当然,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国际政治与经济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如何协调全球化与国 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挑战,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二)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哲学上讲,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明显的“二律背反”现象,并对应三种矛盾律:状 态律——无序—有序;力量律——分—合(平衡与失衡);意志律——同化—异化(同质 性与异质性)。

根据这三种矛盾律,和经济学有三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民经济收支平衡) 一样,国际关系的三大目标是和平、发展、民主,而安全则贯穿其中。

1.和平: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制约世界和平的根本矛盾之一从国内民主进 程转向国际层面,并产生由国际组织、国际制度、民主和平“三驾马车”组成所谓的“ 三角和平”构想(注:Bruce Russett and John Oneal,Triangulating Peace:

Democracy,Interdependence,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2001.)。然而任何一方的深入发展都必须以国际关系民主化为 保障。

首先,纵观国际组织的成败得失,地区性国际组织,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自发形成的国 际组织,如非统组织,较为成功;而全球性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常常受大国控制,难 以摆脱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干扰和侵蚀,其作用受大国关系影响较大。尽管这些国际 组织往往以实现国际民主为宗旨。这说明,仅有民主实体并不能确保实现国际关系民主 化。

其次,国际制度侧重于从静态角度为国际和平规划前景,但具体操作起来不排除违背 初衷的可能,迫切需要从过程角度,动态化地保证国际民主的实现;而且国际制度民主 还往往衍生出“制度霸权”的恶果,不能够解决权力与公正的矛盾。

再者,各国实现民主化之总和,并不等于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这是“民主和平论” 的根本逻辑外延错误之一。同时,各国的民主化进程往往还具有非和平性,蕴涵着不稳 定。(注:参见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 店1989年版,第38页。)种种情形表明,国际关系民主化不仅是从国家层面实现和平的 继续,而且还将是其超越和升华。

2.发展:就像一国发展情况一样,制约国际社会发展的矛盾已从经济领域越来越转向 政治层面。国际间的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迫切呼唤国际关系民主化。正如2001年4月6日 ,江泽民同志在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拉友好合作 的新世纪》的演讲中指出的:“新竞争、新矛盾、新挑战,使得世界的发展并不和谐。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还没有得 到改变,有些方面还在加剧。南北贫富差距和‘数字鸿沟’扩大。因民族、宗教等问题 引发的冲突此起彼伏。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注 :《人民日报》2001年4月7日。)

3.民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过去我们强调“以发展促和平,以和平保发 展”,以这种循环式思维来解决和平与发展的矛盾,而且发展的涵义侧重于国内与地区 ,和平的涵义侧重于国际层面。事实上,全球化时代表明,国内和平与国际层面的发展 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呼唤国内民主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全球治理的兴起,即是人类 应对全球性问题对国际社会发展制约的成功标志与希望,它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越 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制约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实现的根本矛盾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是未能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

以上三方面目标集中体现在安全问题上——安全贯穿三大矛盾律,外超于和平,内生 于发展,寄希望于民主。我们因此倡导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安全观——主张建立以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即通过平等协商对话,加强相互信任,追 求共同安全。下文将表明,这正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体现。“9·11”事件清楚地表明 ,如果国际关系不民主,就难以保证国内与国际和平、发展与安全。

在现时代,国际关系的三大目标分别表现为状态——经济全球化;力量——世界多极 化;意志——国际关系民主化。

三、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途径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与人类致力于国内民主化并行的奋斗历程。17—19世纪,是西方社 会民主化的过程,20世纪则开始了世界性的民主化进程。到20世纪末,世界范围的民主 化进程已经越过了它的高潮,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但国际民主化进程相比而言却要晚 得多,原因是国际政治要远较国内政治复杂得多。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国内民 主与国际民主的区别正如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分别,后者是无政府状态的。

美国历史学家指出,“近代史里最大的悲剧是没有能在国际关系中以公理代替强权。 争端继续以相互残杀来解决。……为什么近代国家继续从事战争是有若干原因的。这些 原因中最有力的是国际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是指没有政府去执行法律和维持秩序的 这种状态。……国家正象没有法律的人们,武装到牙齿,不服从任何法律和权威。这就 是我们所指的国际无政府状态”(注:海斯、穆恩、韦兰:《世界史》,三联书店1975 年版,第1107—1108页。)。

人类社会为以法律和和平代替国际无政府状态做出了种种尝试,如海牙会议便是为结 束国际无政府状态而做出的最著名的努力之一。但是直到联合国成立为止,没有一次尝 试是完全成功的。在中世纪,基督教教会曾试图对战争加以制止,但是教会并没有强大 到能够防止一切冲突,在后期尤其是这样。国际关系民主化才是人类找到的比较成功的 努力方向,它超越了和超越着国际无政府状态的逻辑——“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提法本 身是未能挣脱现实主义思维的表现。这种思维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泾渭分明,认为国 内民主是必然的,而国际关系民主只能是天方夜谭。事实上,这是一种既得利益的强者 思维。国际组织、国际制度已在改变国际无政府状态,但国际关系民主化才从根本上改 变了这一前提。

如何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提出了他的系统看法:国际层面上的民 主化有必要在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一是尽可能地发挥其现有设想的民主潜能,并 改革那些未充分体现的民主结构。业已建立的联合国系统本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 要给国际舞台上新的行为主体提供得到认可的参与正式体系(迄今这主要指国家体系)的 手段,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新任务。三是在国际间造就一种民主文化。“这不仅需要一 个忠诚于民主原则与过程的国际社会,还要求有一个更广泛的国际公民社会,它根植于 民主的组织制度(不论是国内、国家间还是超国家性质的,私人还是半私人性质的)之中 ,奉行民主的实践、程序和政治多元主义,并由浸润着自古以来就有民主习惯的开放、 公正和宽容等习性的民族所构成。”(注:加利:《联合国与民主化》,载刘军宁编《 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7页。)

概括地说,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必须从四方面着手:

1.主体: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体是国际社会的全体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组 织、非国家行为体(包括非政府组织(NGOs)、跨国公司等),而其关键在于实现大国关系 的良性互动。

2.客体: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先导,世界多极化则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 的基础,建立合作安全、共同安全机制是努力方向,解决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的非均 衡发展问题,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与成功标志。

3.过程:只有民主程序,才能真正确保国际关系民主。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提出,使国 际关系发展目标——和平、发展、民主,从过去对结果的强调转至对过程、程序的重视 。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应该是目前重点努力的方向。为此,要改革联合 国,使之世界贸易组织(WTO)化,在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 使发展中国家切实有效地参与国际决策进程。

4.环境:全球公民社会的日益成长,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其生长环境 。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联合国宪章与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应该成为国际关系民主 化的基石。反之,只有以民主准则为基础的秩序和架构,才更有助于实现联合国宪章的 精神,也才能引导世界实现和平与安全。

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前景

国际关系民主化不仅是必然的和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早在20世纪上半叶,殖民体系 的崩溃和新兴国家的兴起就已预示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未来前景;冷战结束、两极格局 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更极大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努力 ;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则切实地增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础;同时,国际关系民 主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和努力。种种因素表明,国际关系民主化在新的世纪 里必将获得更积极的发展。

纵观世界历史,人权、人道主义等起初都发轫于一国国内,而现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关 系的基本原则;民主应该也不例外,而且与这些人类的基本目标相呼应:“尽管民主化 必须在人类社会所有(地方的、国内的、地区的和全球的)层次上发生,民主化的独特力 量在于其本身的逻辑之中,该逻辑以个人这个世界中不可再分的实体和所有人权的逻辑 源泉为起点。”(注:加利:《联合国与民主化》,载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 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6页。)

因此,国际关系民主化一定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大势所趋。当然,民主化不能保证最好 ,但可以避免最坏。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未来不在于解决一切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问题 ,而在于为世界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的程序与机制前提。

国际关系民主化作为中国外交的新旗帜,既是以前中国“争取第二世界,着眼于第三 世界,反对第一世界”等外交实践的历史继承,又是重大外交理念创新,是对国际社会 的巨大贡献。它比单纯的“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提法更能争取国际舆论,有利于 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新时期贯彻“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 光养晦、有所作为”十六字方针的伟大创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更有利于 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在外交实践中,积极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还有助于超越狭隘的国家利益观,获得更加 广泛的国际认同。中国基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理念积极推动亚欧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 发展,种种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我们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前景并非一味乐观的,对其困难性和障碍我们要有清 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国际关系民主化既有来自时代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动力,也有来 自既得利益方面的阻力。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是其实现的首要困 难;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也在于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作为当今世界头号大国、也是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往往不喜欢国际关系民主化,出 于“山巅之城”的优越,对外部世界历来抱有不信任感,鼓吹国内民主而推行国际霸权 ;当今世界,国际力量结构严重失衡,“北强南弱”局面仍在加剧,给国际关系民主化 进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只要国际关系仍由美国和西方主导,就会盛行强权政治,就不 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新秩序。因此,在尚未 真正实现多极化的世界里推行国际关系民主化有着特殊的困难性,国际关系民主化同建 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样,基本上是一个长期目标,其进程一定会充 满荆棘和曲折。


原文来源:《社会科学》(沪)2003年第12期 第24-30页

进入 倪世雄 的专栏 进入 王义桅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际关系民主化   必然性   必要性   实现途径   发展前景  

本文责编:liuwent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19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