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兰 :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联合体理论的实践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32 次 更新时间:2015-11-18 22:23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方竹兰 (进入专栏)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概念,是从劳动者个体出发,说明在劳动者群体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后劳动者个体与劳动者群体即社会之间的关系。说明劳动者个体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主体特征、地位作用和行为方式。同社会生义公有制概念相比,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马恩所预见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经济制度,就是劳动者个人发展到自由人阶段时的生产关系,也就是劳动者个人力量第一次发展到成为社会结合主人时的生产关系。只有在这一阶段,劳动者个人才真正成为社会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的主人,个人才在旧式分工和阶段消亡的基础上,成为了“真正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才摆脱了阶级、国家的束缚,达到基本和谐的统一,这样的所有制关系被马恩称之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马恩在运用个体法确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历史主线后,又运用系统和动态法将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理论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目标模式理论和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发展进程理论。

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就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目标模式理论,分为自由人理论和联合体理论。自由人理论,是马恩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目标模型中的主要理论,系统阐述劳动者个人在自由人联合体中所具有的新特性,以及与社会的新关系。联合体理论是马恩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目标模式中的客体理论。系统阐述劳动者个人作为自由人的社会结合方式。自由人联合体,正是充分发展的劳动者个人全面地占有社会生产力总和的集体。从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看,是劳动者个人的联合占有,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是劳动者个人占有与社会占有的统一。说它是个人占有是因为这个社会是由独立自主而又充分发展的个人联合而成的,说它是社会占有,是因为联合起来的个人就是整个社会,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就是整个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从对劳动力和劳动的占有关系看,劳动者自觉地将他们许多的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也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是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所有权。劳动者的联合劳动能力在占有、支配、使用、处置社会生产资料的整个再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从动态角度看,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实现了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劳动就是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也是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相统一的劳动。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劳动者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是劳动者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自主活动;从对消费资料的占有关系看,最终实现了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生产关系的运作过程。

自由人联合体作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目标模式和成熟形态,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对这一渐进发展过程规律性的研究,构成了马恩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发展进程理论。和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目标模式趣论相对应,分为自由人发展进程理论和联合体发展进程理论。自由人发展进程理论揭示了自由人生                                                                                                                                                                              成的历史规律,联合体发展进程理论揭示了从社会主义初级联合体向高级和自由人联合体的发展规律。马恩认为当社会主义刚刚建立,社会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国家利用政权的强制力建立起国家所有制经济,成为劳动者初级联合体的形式之一。同时合作制经济是劳动者个人之间实行局部联合的有效形式。那么怎么从初级联合体——国有制经济和合作制经济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呢?首先是发挥国有制经济在扶持、帮助合作制经济发展壮大、作为合作制经济后盾的主导作用,其次是国有制经济本身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者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失去其依据国家强力代表全社会整体利益的特征,而向自由人联合体转化。再次是合作制经济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的发展逐步地从局部联合向全社会联合发展,实现为全社会劳动者的自由联合体。而国有制经济与合作制经济之间,并不存在谁向谁过渡的问题。而是互相扶持、互相补充,壮大公有制经济的力量,最后互相融合,共同构建全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呈现一种由分到合的发展态势。

综合自由人发展进程和联合体发展进程的理论,我们看到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形成的真谛是劳动者个人的发展。劳动者个人发展的程度,必然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程度上体现出来。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目标模式一自由人联合体是从社会关系上对劳动者个人发展到自由人阶段时的表述和概括,初级联合体一国有制经济和合作制经济则是劳动者个人还处于相对不发展状态时,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形式。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看,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曾经以个体占有方式存在过,那是在劳动者未经历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洗礼前,极端落后情况下的个别现象,必然为工业进步所排斥,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否定。当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真正全面而自由发展起来后,劳动者就以联合的方式,共同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历史的否定之否定。正是因为有了劳动者个人的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够重新使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这就是马恩提出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实践意义可分为两大部分联合体及其发展进程的理论的实践意义和自由人及其发展进程理论的实践意义。(后者省略不论)。联合体及其发展进程理论的实践意义是:指导我们用科学公有制本质发展和改革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公有制形式。无论是社会主义初级联合体还是社会主义高级联合体,其联合的主体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所有权的实现是联合体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科学本质。实现劳动者所有权,就是要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物支配人,死劳动支配活劳动,资本占有劳动的制度运作方式,改变为人支配物,活劳动支配死劳动,劳动者占有资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运作方式。这一制度运作方式,依赖于建立能使每一劳动者个人都成为实现劳动者所有权基本主体,能自主地实现自己的权、责、利的具体的制度运作结构。也就是使每一劳动者个人成为联合体整体中的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主体。要从生产资料的占有、劳动运作过程,以及消费资料占有等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确保劳动者个体与劳动者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我国传统公有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劳动者个人的主体地位和劳动者个人的发展程度,使劳动者逐渐丧失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无法发挥出来。我们进行公有产权制度的改革,就是要从现实劳动者个人的发展程度出发,依照劳动者个人的能力结构和特点,科学界定劳动者个人在公有制整体中的权、责、利关系并构建它们的实现形式,寻求劳动者个人权益与社会权益的最佳结合点,使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支配物,活劳动支配死劳动,劳动者占有资本的制度运怍方式现实地运作起来。特别是在国有制经济的改革中,要用劳动者概念来界定国家、企业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国家是全民资产运作过程中宏观劳动的承担者,企业和工人是微观劳动的承担者,因此他们各自都以劳动的职能和范围为限具有对全民资产的占有、支配、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也就是说,劳动者占有资本制度运作方式决定了国家与企业,国家与企业工人之间决不是资产所有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关系基础上,他们共同对全民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共同享有剩余索取权。因此,在国有制经济的改革中,尤其要注意探索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责、利结构的相互制约机制,尤其要注意探索每一个劳动者个人成为公有制经济主体,实现其所有权的具体途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庞大的国有资产就有可能被一些优先具有国有资产占用权,管理垄断权,信息专有权的小团体或个人作为谋取私利的最便利的工具。有些同志认为,只要搞了国有控股公司,或是搞了委托经营,就能使国有制经济充满活力。实际上如果忽略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忽略了劳动者权、责、利之间的互相制衡这一本质,任何具体的形式都不可能真正解决国有制经济面临的困境。国内外的经验教训都可说明这一点。国外以美国的股份公司为例,美国股份公司管理中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是高层管理人中的权力膨胀,所有权约束难以体现,股东的所有权只体现在拥有股票和分取红利上。董事会及髙层管理人员往往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一个突出表现是高层管理人员从公司得到的年收入已经高到令人咋舌的程度。第二个问题是公司管理的官僚化严重,下级只对上级负责,不与其他单位发生联系,互不了解情况。公司的决策过程较长,管理效益较低。第三是公司内部的权力过分向总公司集中,下属许多经营单位没有法人地位,独立自主做出决策的领域过小。美国公司存在的这三大问题都是在股份化很彻底的情况下发生的。国内以这几年的股份制经验和委托经营的经验看:在股份制管理机制未健全的情况下,社会股东大多是为了在股票市场进行炒作,而内部职工股持有者,也都等待股票上市,赚取差价。即使不抛售本公司股票,其所有权的行使也要看其持有比例,看企业内部民主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制约机制是否完善,信息渠道是否畅通。从委托经营的情况看:如果企业的劳动者主体地位不确立,劳动者之间权、责、利的制衡机制不完善,委托经营后的权力落到个别人手中,则会为少数人谋取私利大开方便之门,湖北的于志安变国有资产为境外私产,西安的海燕集团领导集体贪污受贿,蚌埠卷烟厂厂长的一手遮天都从反面给我们启示。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要想使公有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是要从纵向上用劳动者权责利制衡机制构建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以劳动关系作为财产关系的确立基础;二是从横向上用劳动者权责利制衡机制构建企业经营管理型劳动者与生产操作型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劳动能力作为每一劳动者支配生产资料,获取消费资料的根据,使劳动者占有资本的制度运作方式有具体的实现途径和实现手段,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只要抓住了这一根本准则,各种改革形式都是可以试验的。



进入 方竹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07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