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十一五年规划”中的两大难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98 次 更新时间:2006-04-02 11:08

进入专题: 十一五  

王维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般也称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现在是中国新闻媒介的热门货。 。

市场经济和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是从苏联引进的概念,是计划经济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从1953年以来至2005年,一共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其中1963年到1965年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失败出现的经济萧条而中断三年(1963-1965)。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说是实行市场经济,不过这个市场经济前面又加了一个定语,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大体可以分两类,一类是自由市场经济,一类是社会市场经济。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家没有干涉市场经济运作的机制;在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在市场经济发生危机时,国家可以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涉。

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有如美国、英国等;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有如德国、北欧诸国等。无论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中,还是在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中,都没有制定五年计划的先例,因为五年计划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不起作用。

中国过去都称五年计划,惟独这次名称有所改变,不叫计划改称规划了,称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国的权威机构解释说∶这一用词的改变,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改革的意图,就是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开发向市场主导的经济开发的转变。

既然要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开发向市场主导的经济开发的转变,不如放弃五年计划或者五年规划更好,因为这个五年计划只有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才起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不起作用。

但是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其重视程度来看,从中国媒介的关注程度来看,这个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性不是因为其名称的改变而变得不重要了,相反,其重要程度反而加强,同样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也随着加强。

十一五规划中两大死结分析

目前发表的有关中共中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可以发现规划中有两大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二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是\"九五\"要解决而没有解决,推给\"十五\";\"十五\"还是没有解决,只好推推给\"十一五\"了。

提高农民收入问题

先说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中国共产党是靠农民的支持而夺取了政权。但是在夺取了政权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民在经济利益再分配中,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

1989年,中国城镇 居民人均收入为1374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602元,两者比例为2.28:1;2004年,中国城镇 居民人均收入为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2936元,两者比例为3.21:1。

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认为,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的收入的比为5:1。胡鞍钢教授还认为∶中国已从收入比较平等的国家,迅速成为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

有人认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989年的602元,上升到2004年的2936元,增长了388%,这是一个大进步。今年国庆,温家宝总理到河北农村去考察,也是这观点,但是农民却有不同看法,认为收入没有增加,因为农民有自己的算法,他们是把收入折算成粮食。以1989年每斤粮食的平均价格为0.30元计算,602元人民币相当于2007斤粮食;以2004年每斤粮食的平均价格为1.5元计算,2936元人民币只相当于1957斤粮食。以粮食收入计算,农民的收入确实没有增长。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现在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客观评价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

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和每年GDP增长速度8%相抵销,实际的社会经济增长率为零。

根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几乎为当年GDP增长速度的两倍。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率为负数。

这里可以拿淮河污水处理作为例子来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淮河的水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有歌谣这样唱道∶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六十年代洗衣灌溉,

七十年代水质变坏,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九十年代身心受害。一句话∶水质越来越差。由于淮河两岸的人民常年饮用被污染的水,这个地区居民患肝病、肝癌等疾病的比例出奇的高,婴儿死亡率也高。

1993年10月国务院决定把淮河治理作为国家的重点工程,也作为九五计划的主要工程。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提出,一定要在1997年之前让淮河变清!后来将目标改为2000年之前让淮河变清!可是到了2000年底,也就是\"九五\"结束时,这个目标没有能够达到。

所以,就把这个工程推后,纳入\"十五\"计划。到2004年3月,新华社几名记者接受全国人大环境和资源委员会的委托,\"暗访\"淮河,得出的结果是∶从1995年到2004年,淮河污染治理总投资为600亿人民币。

结果是∶淮河主要水质污染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就是说,淮河污染的状比1995年开始污染治理工程之前更差!600亿人民币投资的效果仅仅是增加中国的GDP,而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零。

有人说,1978年中国的经济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借用同样的描述模式,人们可以说∶中国的生态环境系统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淮河、辽河、海河、黄河被严重污染,长江被国际上的学者评为世界上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大河流……遗憾的是,\"十一五年规划\"在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并没有给中国指出一条新的路。

    进入专题: 十一五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31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