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卡拉加诺夫等:构建中央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国家协同发展优先事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97 次 更新时间:2015-08-27 19:59

进入专题: 中央欧亚   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经济联盟   对接   协同发展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等  

引 言


欧亚大陆是许多民族和文明的摇篮,是中华帝国、波斯帝国、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土耳其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发祥之地与辉煌之地。然而,21世纪的欧亚大陆已经不再是统一的政治经济建构,它“中断”在欧洲和亚洲之间,没有自身的同一性,并被外界视为强国必争之地。

此时,中央欧亚主要国家间的已有分歧较小,更不具敌对性。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中亚前苏联国家、伊朗、蒙古等国正面临共同的外部挑战。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国家也面临着内部挑战,如宗教极端主义、生态威胁、贩毒、区域外政治力量的不利影响。同时,它们还亟须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稳定性并保持已有增长速度。为了维持阿富汗的稳定,上述国家也都需要一个战略基地来推行梯次配置政策。必须协调地区内不同国家的发展议程,加强各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合作。

中国的“崛起”使其重新认识到自身在世界中的作用,也重新审视其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尽管中国领导人一直强调“和平发展”,也曾公开表态无任何扩张意图,但自2008年起,中国对外政策的进取性特点变得愈加明显,而且中国在各种问题中坚持自身利益的愿望也愈加强烈。

中国西部、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国家的投资吸引力日渐增强。这首先是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劳动力所决定的。近年来,该地区成功提高了人均外商直接投资水平(2013年为2582美元),甚至超过了东亚(1788美元)和东南亚(2510美元)。哈萨克斯坦是该地区的佼佼者,人均外商直接投资为7880美元,且这一数字显然仍未见顶。这一指标在土库曼斯坦也高速增长——人均4393美元,较之2008-2013年增长了3倍多。除此之外,哈萨克斯坦同俄罗斯西伯利亚一样,具有很大的农业潜力,拥有苏联解体后大面积的荒废耕地和牧场。    多条利好且安全的运输路线可以经过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地区,它们连通了世界经济的两大枢纽——欧洲以及东亚和南亚。中亚地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长久以来远离世界主要的经济政治中心。然而可以说,在2015年初出现了“中央欧亚时刻”——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独特的风云际会,使该地区国家发挥了合作潜力,实现了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项目将成为中央欧亚向协同发展区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白俄罗斯都将担当领跑者的角色。

对于俄罗斯自身来说,近几年来对东方和南方的对外政策及对外经济政策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这已成为俄罗斯向全球性大国回归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但经济转向东方以及建立新型对外经济关系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将脱离与欧洲的经济关系,也不代表中国将取代欧洲成为俄罗斯依赖的单一市场。因此,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未来协同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是使西伯利亚的快速发展区向欧洲市场开放。


一、处于发展新阶段的中国


1.1 三十年的飞速发展与结构调整将中国打造成了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它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近几十年内,中国将继续转型之路,逐渐把发展方针从高增速向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质量过渡。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10.5%(1991—2011年平均值)降至7.4%(2014年统计),这仅是整个过程的反映之一(当然,这受到过去几十年基础薄弱的影响)。

1.2 中国首先依靠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经济增长,强大的建筑产业应运而生。然而当市场饱和后,该行业出现了生产力剩余问题。为了维持就业率,中国领导人开始将中国公司推向海外。

1.3 长久以来,中国出口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廉价劳动力,而时至今日,这类企业正面临困难。北京试图通过严格规范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权益,缓和激化的社会矛盾,然而这一因素以及日益增长的工资却使企业陷入困境。过去将沿海省份(特别是广东和福建)作为生产基地的企业只能通过生产转移的方式来应对这种局面。一部分企业迁至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低技能行业,诸如纺织工业)。一部分迁向中国中部,而后逐渐向中国西部迁移,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依然很低。最后一部分企业符合中国领导人的领导方针,它们在西部省份为工业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试图解决该地区的社会不安定问题。因此,在近十年内,增长速度最高的当属中部省份,而在2020年代中期,中国西部地区将成为佼佼者。

1.4 在分析行政区域的发展速度时,可以选出10个具有潜力的省份,它们或是展现出了高速的发展水平,或是在中期展望中有提速的趋势:四川和重庆(中国西南部)、安徽、江苏和湖南(长江流域)、河北和河南(中国中部),以及3个目前相对不发达、但极具前景的地区: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新土地的开发将会通过修建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新建经济走廊得以实现,届时它们将被打造成1000万—1500万人口的大城市(类似于重庆现在的角色)。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兰州。根据中国的国家规划,将吸引50万人口到兰州,修建连接乌鲁木齐和兰州的高铁,将该地区转变成大型交通物流城市。据中国专家估计,截止到2030年,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达到430亿美元。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发展中地区里占据特殊的位置。目前,自治区年货物出口额达150亿美元,主要通过东部港口实现,然而西部边境的物资周转量较小(约为15亿美元)。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运输平衡处在最佳状态,运输量达2.25亿吨,包括将商品货物从产地通过标准三方转运直达终端消费者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汽车运输意义重大:该地区交通运输量为6.69亿吨,仅有7.3千万吨的货物通过铁路运输,剩余5.96亿吨货物均通过汽车运输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巨大的货物直运能力,然而由于缺少连接消费市场的直接运输通道,中国西部生产商每年损失约5亿美元。

1.6 由于服装、鞋品和塑料的生产线业已建立,因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商品生产量将会在短期内有所提高。3—5年后,在该地区将会开始生产简单的家用电器、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并且为临近销售市场组装收益性较高的汽车。考虑到当地整个生产运输网络的适应性,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和工业发展速度,显而易见,生产的产品在当地将会供大于求,而这些商品在中国东部地区也未必是急需品。

1.7 新疆维尔吾尔自治区发展经济的任务之一,是打击极端主义与分离主义,这依然被视为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2014年,与维吾尔族有关联的恐怖事件中的死亡人数超过200人,而且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在远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方。考虑到香港和澳门的骚动,以及2014年极端势力在近东和中亚地区的壮大,可以想见,这项任务对于中国国家领导人来说尤为迫切且至关重要。

1.8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各项政策扩大了其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改善了国内经济状况。然而,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位于首位的仍是解决国内问题,而外交政策直接与内部问题联系在一起,并且目前正在根据“内部”问题建立相应的外交政策。

1.9 因此中国最大型的对外经济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首先解决上述内部任务。此外,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巩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其次才会扩大与欧洲的贸易额。中国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的五个主要目的:

•巩固政治联系,相较于同欧亚大陆各国的经济联系水平,当前政治联系相对薄弱。

•加强互联互通,修建“太平洋至波罗的海”交通网,连接南亚、东亚和西亚。

•巩固贸易联系,尊重参与国的利益,减少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

•加强本国货币结算制度,与区域内具有成功合作经验的国家加强本币结算制度,该项合作可在未来降低费用并提高地区竞争力。

•加强友好交往,增进相互理解。

1.10 201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的公开演讲中首次提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概念。2014年11月,其他又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用于投资发展海陆两条“丝绸之路”项目。

1.11 专家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国家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创新构想,均是中国第五代领导人执政的主要经济政治纲领。通过对项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项目的实施至少存在三个向度:经济向度、地缘政治向度以及安全向度。

1.12 从经济角度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几条由中国西部地区通向欧洲和中亚主要经济中心的路线,长度为8500~11000千米。预计北方路线将穿过哈萨克斯坦境内和西伯利亚大铁路。海上路线将启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以及位于里海的港口(俄罗斯马哈奇卡拉港和阿塞拜疆的巴库港),确保通向高加索地区、土耳其和黑海沿岸。南方路线经过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伊朗境内,确保汇入波斯湾地区的印度洋海域。

1.13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加速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奠定基础,发展方式包括把沿海地区生产项目迁往西部地区,发展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的配套生产项目及服务行业(物流中心、转运站)。地缘政治向度则是恢复中国“中心国家”的地位,通过大洋和陆上路线与世界其他国家相连,而在此周围形成一个统一的共同发展的文化空间。最后,从安全角度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最有效地回击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以及宗教原教旨主义(伊斯兰国、伊斯兰解放党),瓦解上述组织的社会基础,发展相应的安全基础设施。

1.14 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跨境交通运输项目,而且是促进多国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大量的基础设施发展项目、工业贸易发展项目及服务行业发展项目,一揽子计划可在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后为中国西部地区和欧亚大陆中部地区的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1.15 值得关注的是,丝绸之路经过的众多国家已经计划将该项目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例如,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在2014年11月宣布的“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正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计划为基础和蓝图,在很大程度上与该项目一致。此外,哈萨克斯坦宣布计划投资40亿美元发展本国基础设施。

1.16 为形成强大的欧亚经济中心,需要该地区国家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这些国家正通过大量具体的经济社会规划,设计并丰富中国发起的这一构想。而将规划列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后,各国规划的成功率也会急剧提高。


二、走向东方的俄罗斯


2.1最近几年,甚至最近几十年内,欧亚一体化都是俄罗斯及其战略伙伴(其中哈萨克斯坦占据重要地位)欧亚战略中的旗舰项目。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为共同的缺陷制定了法律框架基础,建立了有效预防和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旨在全方位实现现代化、合作化,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在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发展。为此,欧亚经济联盟确保货物流通以及服务、资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在各领域保持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同步性。欧亚经济联盟的启动使得中国和欧盟之间仅剩下一个关税国境。统一的关税空间成为欧亚协同发展项目不可否认的优势。

2.2 欧亚经济联盟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的联盟,因为除了经济成分之外,它还包含安全领域的合作——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包括塔吉克斯坦在内,都加入了该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保障欧亚一体化参与国的军事安全,免受来自外部的威胁,同时加强成员国之间内部安全领域的合作。克服内部冲突,保护联盟不受外界的威胁和挑战。

2.3 欧亚经济联盟将在最近几年继续完善在货物运输、服务以及资金方面的标准条例框架,使各国相关法律条规达成统一。到2015年底计划制定海关编码,其中将收录100多条关税同盟条例。近几年将致力于进一步消除联盟内部的关税壁垒,因为虽然现在签订了协议,但仍有15—20%的关税。另一方面,要建立欧亚联盟内部市场抵抗外界经济挑战的保护机制,加强成员国在各种问题上的谈判地位。

2.4 这为欧亚经济联盟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创造了条件。从经济角度来讲,这两个框架下的项目不仅不会相互矛盾,反而相辅相成: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促进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也会促进相应交通物流领域市场统一调节能力的发展,间接促进商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条例的统一,以保护成员国的国内市场。那些计划实施大型投资项目的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可以通过联盟共同安排来保障本国在环境保护以及劳动定额方面的利益,这比直接调节要有效得多。

•中国经济在中亚地区的发展势不可挡,也符合区域共同利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欧亚经济联盟将成为中亚国家在保持投资吸引力的同时又保护国家市场的有效工具。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极有可能绑定在一起,这将促进联盟的扩大和加强,因为这会使成员国在面对最强大的外部合作伙伴时坚定自己的立场。

•对于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国来讲,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交通基础设施带来新的投资。该经济带的建立,首先将加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同时还将提高投资吸引力。从长远来看,这将保障其他地区包括工业在内的经济增长。对于中亚地区来讲,大型项目意味着更多潜在的就业机会,这将改善经济状况,缓解社会压力,加强政治稳定。

2.5 必须降低南方地区国家面临的安全挑战,在某些情况下,也要防范来自内部的威胁。目前中央欧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尚不稳定,在政府领导交替或者遭遇外部冲击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摇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等区域合作伙伴应认真对待这个威胁,竭尽全力阻止其成为现实。

2.6 避免重现“俄罗斯VS西方”模式也非常重要,这种模式形成于后苏联空间西部地区,该地区曾试图称霸一方,结果却一败涂地,引来战争。中央欧亚应当成为正和博弈、合作高于竞争的典范。同时,外界对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的质疑一直有增无减,俄罗斯领导必须克服这一难题。

2.7 在中央欧亚建立合作区有可能会带来另一个相关项目——建立整个亚欧大陆的合作、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共同体(甚至是联盟),不仅仅对东方开放,欧亚大陆西部同样可以加入。虽然作为科技和社会经验的重要来源,与相邻欧洲发达地区仍要保持联系,但中央欧亚的崛起应成为俄罗斯新的三大全球战略之一,俄罗斯的战略方向已经转向了亚太地区。国家内部发展应当有意识地与外交政策的主要向度相“连接”。因此,在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同时,自身经济模式力量的改变和军事—政治能力的提高,将使俄罗斯成为21世纪的世界强国。

2.8 上海合作组织是欧亚大陆国际合作最重要的机构,它制定符合共同利益的政策方针,加深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合作。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上合组织作为欧亚大陆合作发展平台的重要性,但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发展的背景下,上合组织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也许,上合组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开展的工作,能够与秉承相似宗旨的国际机构(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互相协调。这将不仅为实现这一倡议吸引更多资源,同时也将在没有外部政治力量干涉的情况下促进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交通运输


3.1 欧亚大陆在建立连接欧洲与亚洲生产和消费能力的通道和枢纽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因此,欧亚大陆的关键任务和发展方向就是扩大其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苏伊士运河线路相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将缩短货物运输距离。路线总长8400千米,其中中国现有路段3400千米,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将修建或者改建的路段分别为2800千米和2200千米。目前有若干条从中国到欧洲的货物运输通路。以上所有路线可以分成三组:

3.2 第一组(北路)经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领土的路线:乌鲁木齐—多斯特克—鄂木斯克—莫斯科—欧盟国家。从乌鲁木齐到俄罗斯西部边境铁路距离7500千米,公路距离6900千米。这条路线上的货物运输价格主要取决于运输类型:通过铁路运输每个标准集装箱大约1300美元,而通过公路运输每个集装箱不少于3000美元。该路线的运输能力是运输能力最强的路线之一,可运输30万个标准集装箱。目前该路线的使用率最多只有20%。

3.3 修建最好的路线是从中国西部到欧洲西部的运输通路,沿线经过连云港、郑州、兰州、乌鲁木齐、霍尔果斯、阿拉木图、克孜勒奥尔达、阿克纠宾、奥伦堡、喀山、下诺夫哥罗德、莫斯科和拥有波罗的海港口的圣彼得堡。这条路线是所有路线中唯一一条已全线开通的路线,并且大多数的物流运输都通过它进行。这条路线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只需要通过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一个边检站。

3.4 有限的运输能力是线路的最大问题。为了保障路线的实际竞争力,必须对其做出改动。路线总长8400千米,其中中国现有路段3400千米,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将修建或者改建的路段分别为2800千米和2200千米。路线重建的想法并不是新提出来的。早在2007年就签署了关于重建圣彼得堡—喀山—奥伦堡—阿拉木图路线的备忘录。然而,根据国际标准重修路线的资金不足,这一项目未能实施。现在这一构思被重新提及。2014年7月,总统办公厅主任伊万诺夫在北京表示,将丝绸之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结合在一起将大有前景。


图1  “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路线

来源:Infranews


3.5 第二组(海上路线)路线穿越哈萨克斯坦领土,通过里海港口运输货物。这一组路线有两条。第一条:乌鲁木齐—阿克套—马哈奇卡拉—新罗西斯克—康斯坦察。在这条路线上,运送到欧盟的每个标准集装箱价格是4000美元,运送到俄罗斯南部每个标准集装箱的价格是3200美元。第二条路线与第一条略有差别:从马哈奇卡拉通过公路运送到第比利斯。通过这条路线将货物从中国运送到格鲁吉亚每个标准集装箱3700美元。相比第一组,第二组路线的运输能力较弱:乌鲁木齐—阿克套—马哈奇卡拉—新罗西斯克 —康斯坦察(港口和现有船队的运输能力考虑在内)路线的运输量为10万个标准集装箱,而乌鲁木齐—阿克套—马哈奇卡拉—第比利斯路线(港口和现有船队的运输能力同样考虑在内)的运输量为5万个标准集装箱。

3.6 发展第二组路线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目前没有一个里海港口可以为这条路线服务。必须对港口设施进行现代化改建。苏联解体后,立刻开始在阿斯特拉罕地区为里海的俄罗斯贸易和军事舰队修建奥莉娅港口,现在一年的货物吞吐量几乎无法达到100万吨。马哈奇卡拉的吞吐量更少。奥莉娅港口的重建将在近几年内完成,吞吐量将提高到每年800万吨的水平。哈萨克斯坦的改建更加成功:阿克套港口现有年吞吐量超过110万吨。但是没有一个里海港口(阿克套、马哈奇卡拉、巴库、阿斯特拉罕)可以接纳集装箱或者其他大宗消费品,只能接收散装货船货物。第二个问题,需要额外的水路运输。同时,为了运输集装箱货物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平底集装箱运输船,比一般的运输船贵20%左右。集装箱运输从公路到水路的来回转移需要额外的时间,而更重要的是,这里缺少专业人才。

3.7第三组路线(南部路线),绕过俄罗斯。乌鲁木齐—阿克套—巴库—波季—康斯坦察(第二个选择:乌鲁木齐—多斯特克—阿拉木图—齐姆肯特—塔什干—阿什哈巴德—德黑兰—伊斯坦布尔)这是最昂贵的路线,也是上述路线中运输能力最强的路线之一,但基本还未试用过。铁路运输每标准集装箱所需费用达5000美元,公路和港口运输费用达4000美元。路线运输量(包括港口和现有船队的运输能力)总计50万个标准集装箱。这条路线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巴库和波季港口的集装箱设施建设、道路改造、隧道和集装箱物流中心建设。为了实施所有这些计划,所需投资金额不少于80亿美元。这一路线如能改造成功,将使运输费用大幅降低至每标准集装箱1500美元。

3.8 目前已经开通的乌鲁木齐—哈萨克斯坦—伊朗路线更加便宜,运输能力更加强大,而伊朗市场前景广阔,在取消制裁后具有极大潜力。铁路运输货物费用为1700美元,公路运输每集装箱费用约为2700美元。该路线的潜在运输量为30万个集装箱,是上述路线中最强的路线之一,所需投资金额为20亿美元,铁路运输集装箱费用将降至1800美元。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运输路线也非常有前景。


图2  “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路线说明及分析

来源:Infranews

3.9 上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有交通物流进行货物运载的可能性非常大,且所有“支线”都将得到发展,因为这些路线与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四、结论


4.1不仅国家和地区间加强合作要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在交通建设项目以及中央欧亚协同发展方面也应如此。这个大区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里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和经济发展动力,有由中国保障的投资能力,还有共同的法律制度框架——欧亚联盟、上海合作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所有这些都是复兴“丝绸之路”、恢复它作为造福毗邻国家的经贸文化互动大陆带这个原始意义的先决条件。

4.2 总体项目可以通过已成型的机构,比如欧亚联盟来实现。目前欧亚联盟最主要的成就是:统一的海关,加上一系列正在实施和发展的一体化项目(统一的植物检疫标准等)优势。这些工具为联盟内及其边贸创造了大量机会。为此必须有效制定欧亚联盟与中国关系的统一议程。欧亚联盟的协议中指出了建立统一市场的行动路线图。2016年计划进行药品监管合并,2019年建立统一的电力能源市场,2022年建立统一的金融调节监管体系,2024—2025年建立统一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制品市场。这些计划将简化欧亚大陆相关集群的发展。

4.3 统一的电力能源市场尤其充满前景。大面积覆盖、巨大的发电能力和共轭电流保障了有效的市场。如果在此基础上依靠核能和水力发电解决中亚地区冬季和夏季供电问题,那么前景将是极其乐观的。如果可能,那么在现阶段就需要创造机会与中国西部有2200万人口的市场相对接。未来可以讨论在欧亚大陆中部,包括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中亚国家和中国西部地区建立循环能源系统的问题。

4.4 对付跨境威胁和区域外威胁是下一个合作重点,如碳氢化合物市场波动,新型政治—经济制裁现象,毒品走私,生态移民和所有与阿富汗局势恶化、伊斯兰国因素有关的威胁,以及伊斯兰主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分裂情绪对中国的总体威胁。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中国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参与国可以更加积极地利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现有的机制,也可以就多种具体问题建立明确的跨境合作项目。

4.5 但协同发展能力存在于制度体制之外,并且和区域经济潜力以及它的物流组成有关,有些本身已经发展起来的地区经常没有贸易渠道。要克服这一问题,需要实现大规模的交通物流,并通过经济项目将大区域连接为一体,保障资源、生产和销售市场的联系。得益于此,10—15年后可以完成中央欧亚的经济发展蓝图。

4.6 战略任务是将中央欧亚变成共同发展地带,这一任务的紧迫感不比现在欧盟成员国低。欧亚大陆主体在国际事务中首要是实现大规模的经济项目,将该地区连接成一体。

4.7 中央欧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重要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稀土、有色金属。在这一地区可形成更经济和安全的交通路线,链接世界经济的两大巨人——欧洲和东亚/东南亚。参与地区协作的国家主要是俄罗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中央欧亚是合作和相互补充的地区,而不是竞争的地区。

4.8 基础设施、建筑施工和资源采掘领域是前期投资的主要对象(从国家和专业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发展基金等方面)。第二步将增加在加工业和其他生产领域及高科技领域的投入。私人投资的积极参与同样可期,私人投资可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地区较弱的竞争中获得快速经济效益。

4.9 为了不错过“中央欧亚时刻”,地区主要合作伙伴哈萨克斯坦、中国、中亚国家必须就欧亚大陆共同发展的新战略进行讨论。这个战略初期,可能包括以下优先事宜:

•在项目参与国代表中建立高层委员会,负责解决建设欧亚大陆交通物流通道及实施区域协同发展项目中的问题;

•成立欧亚经济联盟工作小组,负责就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对接问题与吉尔吉斯斯坦代表沟通;

•欧亚经济委员会发布欧亚经济联盟交通—物流战略倡议书(白皮书)——参与国的统一立场;

•综合现有的、计划中的合作项目及整体基础设施发展和交通投资项目,制定长期的“欧亚大陆交通—物流地图”;

•筹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欧亚大陆能源带”战略合作协议,在兼顾国际能源市场转型的客观情况下,确定长期国际能源贸易合作的优先事项;

•倡议“欧亚大陆垂直线”国际协同发展项目,目的是加强南北经贸的经线联系;

•计划“欧亚中部地区对话”项目,一方面,在欧亚一体化机构之间建立系统对话的政治形式(次国家层面通过欧亚经济委员会,国家层面通过欧亚高级委员会),另一方面同该地区的合作伙伴(中国及其他暂时不是欧亚经济联盟的国家)对话;

•制定加强与其他国际合作机构的长期计划,比如在新型地区合作背景下的上海合作组织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为复兴“大阿尔泰”项目,在政府层面进行行政决策。这个项目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将毗邻的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联系了起来;

•开展“哈萨克斯坦北部至西伯利亚南部”农业综合体问题的论证工作;

•倡议论证—分析额尔齐斯河沿岸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是根据对湄公河倡议书的分析在“共有河流”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建立有效的河流流域委员会和吸引一系列投资,该项目是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确定和运作的;

•制定一系列措施使俄罗斯企业参与到阿拉套发展带集群的项目中,这一项目集中在阿拉木图周边,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三国。

4.10 共同实现以上这些及其他的欧亚大陆合作发展项目,能够使俄罗斯、中国、中亚地区国家、蒙古及未来加入的印度、土耳其、伊朗和韩国解决各自一系列的内部问题及国际挑战,为地区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消除这些“内部炸弹”。对于中央欧亚的各国居民来说,这里应该是共同的安全的坚实的家园,是俄罗斯和中国稳定发展的大后方,对解决它们对外政策的战略任务也必不可少。

(华盾 译)
(原载于《俄罗斯研究》2015年第3期)

(作者单位: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学院)

    进入专题: 中央欧亚   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经济联盟   对接   协同发展  

本文责编:liucha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73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俄罗斯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