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静:近现代中国“舆论”语义内涵的演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33 次 更新时间:2015-08-24 23:05

进入专题: 舆论   语义   演变  

史文静  

一、从翻译看“舆论”语义的中西溯源

在古汉语中,“舆论”一词出现较早,“舆论”一词中的“舆”字在中国古籍中出现的也较早,比如《老子》中的“虽有车舆 , 无所乘之”的“舆” , 但与现代意义上的“舆论”中的“舆”可是风马牛不相及 ( 黄旦 ,2005) 。汉语的“舆论”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曹魏谏臣王朗上书文帝的奏疏中的“惧彼舆论之未畅也”中出现过,其意为“谨防舆人对圣旨不解而议论纷纷” ( 刘建明 ,2002) 。同时石天河依据“尧置敢谏之鼓 , 舜立诽谤之木”的记载认为中国的舆论思想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 ( 石天河 ,2005) 。其实中国古代所称引的“舆论”一词,不过一般泛称,其意涵与通常习用之民谣、谏诤、清议并无太大差别。

现代西方的“ public opinion” 一词,直到 18 世纪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组,这个词组包含了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人民主权”的理念。 1762 年,法国启蒙学者雅克•卢梭( J . Rousseau )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公众”与“意见”组成一个概念,即“舆论”(法文 Opinino Publique )。卢梭之前, 17 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John Locke )对舆论(当时尚没有 public 这个定语)的论述为后人提出“ public opinion ”做了思想准备。洛克把“舆论法则”( the law of opinion or reputation )作为一个范畴,与“神法”、“民法”相提并论 ( 陈力丹 ,2012 : 1) 。马克思使用过“舆论的陪审团”、“名誉审判席”、“批判的法庭”等等用语,恩格斯使用过“舆论的权力”、“诉诸公众”、“诉诸公论”等用语,即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周围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的制约。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特殊的精神交往形式,传统、现实、社会关系、心理因素等等交织在一起 ( 陈力丹 ,2008) 。

“ Public opinion ”为何翻译为“舆论”呢?就语言来分析,拉丁、法语、英语是同一语系,拉丁文的 publicus 是“公”字的先祖,法语和英语的 public 都是同一个字,德语有关“公”的用语中,也有 publikum 。从语源来看, publicus 是从 populus( 人民 ) 而来,还受到 pubes (成年男子)的影响,意思为“属于人民全体的”、“与人民有关的” ( 成濑治 ,1989 ; 转引自许纪霖, 2011 ) 。“ Opinion ”来源于希腊语“ doxa” 或 “ doxeo ”,意指猜想,以及表面的看法显现 ( 程世寿 ,2003) 。现代的“ opinion ”含义与本意相比有所扩展,指“对特定事物的观点、判断或评价”,“弱于知识,强于印象的信念”,“被称为确实的东西而广泛流行、普遍接受的观念”等。哈贝马斯也认为“舆论”一词的本源包括社会的名誉和民众的意见,都与群众性口头传播有关,且所述内容都含有浅表性、易变性等特点,相比于真理、理性没有得到充分论证的不确定的判断。这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public ”一词,在字义上, public 被翻译成“公共的,公众的”,一直带有人民的意味,但事实上汉字“公”是以国君为语源,与“人民”的关系相当稀薄 ( 成濑治 ,1989; 转引自许纪霖, 2011 )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说法 , 18 世纪“公共意见” (the public of public opinion) 中的“公共”这个概念 , 是伴随着自由经济市场的经济概念而来 , 犹如这个市场由自由竞争的企业所构成 , 公共的讨论则是以身份、地位等类似的群体来划分圈子。西方的“ public ”最初是指“民有” , 即民众可以接近 , 来逐渐含有“民享”、“民治”之义。在西方使用的“舆论”一语,已包含了自 17 世纪以来欧洲的革命常识。

很多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公共性比较薄弱,也许是文化结构使然,但传统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中并不缺少与“公”相关的观念。由于中西方分歧的语文背景使然, Public 一语传入之前,中国本土的“公”看不到任何重要的“公开”涵义,这个成分不但强度不如原有的义涵,即政府朝廷或政府事务,理念的内在结构也颇松散,但“公”很早就有“共”的意思,这也是受传统文化影响,东汉郑玄注《礼记礼运》的“天下为公”就释“公”为“共”也。在政治领域中,“公议”一词较重要,指多数人的意见或评价,伦理色彩强,含正确之义。“公议”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常用概念,在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 “公议”主要是用来描述朝廷上的政事讨论。这种类型的“公”字据学者考察,在中国语境中不是思想发展的直接产物,而是从“公”的语义逐渐衍生而来 ( 陈弱水 ,2006 ; 转引自许纪霖, 2011 ) 。在中国历史漫长发展中,作为积淀着深厚文化的语词,其语言和观念层次有时不一定完全对应,有时语言“公”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要比观念层次上的意思要广阔,当然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固定概念的语义成分,在后来的发展中影响力怎样,我们可以要在后面的论述中来分析。

关于“ public opinion ”译为“舆论”是否恰当,大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说,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 学术界对这一术语翻译主要呈现为三种主流意见 ( 郜书锴 ,2009) , 一种是“舆论说”,一种是“民意说” , 一种是“公共 / 公众意见说”。在 20 世纪 20 年代之后的近代文献中 , 美国著名记者专栏作家李普曼的舆论思想成为引用率最高的西方思想资源之一 , 对近代中国舆论思想的演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 到现在李普曼的舆论思想还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兴趣点(现有两个翻译版本 , 一个是阎克文 , 姜红的译本 , 另一个是林珊的译本,本文引用的是阎克文 , 姜红的译本)。李普曼 (Walter Lippman) 的《公共舆论》 (Public Opinion) 诞生于 1922 年,是最早被广泛地介绍到中国的西方传播学思想专著。该书揭示了一个想象构建的虚拟环境,人的主观性认识的局限无法穷尽客观真实。一般认为 , 李普曼的舆论思想属于精英意识视角的公众舆论观。在李普曼之前和之后,有无数人试图回答“舆论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通常读到的教科书和舆论学书籍中,舆论的定义各不相同。据德国女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曼研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舆论就至少已有 60 个定义,要求放弃对舆论下定义的呼声日强。尽管舆论的定义难以统一,关于舆论的特点的表述却是大致相同的。一般认为: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公众是由社会中占大多数的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组成的;舆论的客体是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公共事务;舆论的本体是意见,即公众对公共事务的评价性意见 ( 姜红 ,2006) 。在定义上国内外学者对于舆论的定义各抒己见 , 到目前为止已多达七、八十种 , 但一直未能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 曾庆香 ,2007) 。回顾总结可以发现 , 虽然各学者众说纷纭 , 但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 第一 , 舆论单纯的只是一种意见 ( 包括评价、看法、议论 ), 包括共同意见、一致意见、公共意见。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占多数 , 第二 , 舆论不仅仅是一种意见 , 它还包括信念、态度、情绪或者集合意识 , 是意见、信念、态度和情绪的总和或汇集 , 或是集合意识及共同意见。第三种舆论是信念、态度 ( 曾庆香 ,2007) 。学者们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还指出,近代知识精英对舆论的讨论所依据的学科范畴 , 经历了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新闻学这样渐进的过程,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 从另一角度看 , 舆论的研究思想来源众多 , 是一个多重观念的混合体。其中 , 政治学中的宪政民主思想、社会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 , 成为受过西方学术训练的近代知识精英对舆论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思想来源 ( 倪琳 ,2010) 。

二、以“ public”语义在中国的演变为切入点的舆论研究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试图结合历史语境、意识形态、文化心理三个层面思考舆论中的“ public ”语义的内涵与演变。“ Public ”可翻译成“公众、公共”,这个概念在中国语境中来自于国家内涵中“公”并与“私“相对,可以说是“公众”概念具有中国舆论传统的里程碑意义,因为在人类传播史上,舆论的主体由 “ 臣民 ” 到 “ 国民 ” 、 “ 公民 ” 的身份变更,是社会由 “ 传统 ” 到 “ 现代 ” ,表征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舆论”相较于“清议”标志着一种新的代言模式的诞生。近代以林语堂先生在《中国新闻舆论史》中的经典论述为“舆论”研究的发端 , 在林先生的论述中 , ,舆论在国家处于危机时往往可以突变为常规的民众运动 , 成为有组织和能够表达思想,并进而演变为支配舆论的有生力量 ( 林语堂 ,2008) 。此外还有西方舆论思想的开创者卢梭。卢梭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清朝第一位驻英公使郭嵩焘的日记中提到的,他叙述了舆论对法国建立民主政体的贡献。学者普遍认为,梁启超( 1873 — 1929 )是中国全面研究舆论问题的第一人。梁启超 (1983) 通过《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媒介向国人介绍“天赋人权”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思想,主张“人人既相约为群以建设所谓政府者,则主权不在一人之手,而在此众人之意,所谓公意是也。”虽然梁启超并非使“公意”话语在现代复活第一人,但他肯定是在现代意义上使用“公意”并使之普及的第一人。在西方舆论思想开创者法国思想家卢梭那里的“公意”一词并非所谓的 “语义学革命”,而是深植于自然法传统与西方文明漫长的演化史中,关于新教所建立的人在堕落状况下个人自由的规范性与国家等政治权威的强制性事实之间的尖锐对立,作为 17 世纪自然法思想的基本概念框架,构成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社会理论分析社会行动的主导形态。卢梭的“公意”学说虽拒绝了霍布斯、洛克所认可的每个人追求私利的绝对权利,但“公意”的最微妙政治后果却是通过一种变通迂回方式 , 把个人利益转变成公共利益。由于不同语境中西方对“舆论”内涵的提问方式不同,因此容易混淆中西语境中“舆论”与 public opinion 两个概念的语义分歧与差异,进而导致这两个特定历史过程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进一步本质化与神话化。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一下中国的境况。

中国古籍中的“舆人”泛指地位低下的人,也反映了历史上大多数的中国人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从公共的角度运用他们的理智 , 从而被排除在了公众讨论领域之外。“舆论”一词中的这种公众意识的出现,是同传统社群中的人际关系网的解体以及人可以自行组织起来相联系的,是文化现代转型的一部分。德国社会思想家滕尼斯对此有过分析,他将人类社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人际关系为主轴,以乡土及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型社会组织,我们称为共同体,另一类型的社会组织,则以个人为本位,以理性计算的契约为纽带,我们称为社会 ( 滕尼斯 ,1999))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礼俗社会(共同体),政府组织到县为止,国家和政府的组织力和动员能力需通过绅士乡村自治为中介。甲午战争以后,士大夫认为中国社会组织上下不通;政府动员能力微弱,机制松散,于是士大夫思考把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次紧密结合的办法之首要步骤是加强内部组织性,将个人凝聚为集体的力量,特别是强化国家对基层民众的动员力 ( 金观涛 , 刘青峰 ,2008; 转引自许纪霖, 2011 ) 。这是在中国语境下“舆论”一词中“公众”语义项形成的社会基础。而中国近代思想中个人的特色也不是西方启蒙传统中“权利的个人”,而是中国式的“人格化的个人”,比如严复笔下的“民”之含义,更倾向于一个个具体的、组成国家的个人。而梁启超所理解的“民”,更倾向于卢梭式的整体性的人民,这种整体性的国民概念,与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是内在相通的,因为中国儒家思想中的“民”,不是拥有权力的个体,而是一个需要被整体对待、整体代表的集合性概念。这是舆论的“公众”义项的认识基础。此时近代精英所认识的舆论的“公众”义项从一个最高的抽象的对与错的原则——比如古代的公与私的观念,转变为一种争取最高原则的具体的政治力量 , 甚至与之相配套的舆论概念也演变成为一种具体的政治力量发出的言论(倪琳 ,2010 ),而这种转化的原因正在于历史语境。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非常政治状态,迫使发源于西方历史与政治的“舆论”话语经过重新洗牌,构建出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表达方式。 1905 年的科举制度的废止,促使现代意义上的知识阶层诞生,现代报刊的出现提供了迥异于固有表达方式的社会建制。传统大众媒体发轫之初正是作为以意见引导和宣传为目的的“政党报”,在知识分子报刊活动十分活跃的清末社会变革时期,报刊曾是爱国文人参与政治活动、重回社会中心的重要渠道 , 报刊是同民族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西方列强以大炮轰开国门、中华民族危机逐步加深之后 , 在现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同时 , 中国报刊业,主要成为舆论阵地、意见引导的工具并且具有了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意义。晚清时期到 20 世纪早期,编辑与记者形成了一种新的代言机制,“舆论”这一带有西方理念的新词,取代了更多具有传统政治色彩的“公议”,成为舆论阵地的报刊的涌现和繁荣,给近代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体验与感悟。

到了中国的抗战时期,报纸的宣传主题由个性主题向社会主题转换时的特定形态出现即个体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体意识如何交融,以及社会意识如何引导和消融个体意识。此时社会变革的主题由思想解放走向阶级解放,变革社会的力量主体由精英知识分子变成劳动大众,宣传中原有的推崇知识分子及精英阶层的道德人格变为对公众群体,尤其是群众(人民)的推崇。以社会动员为主的宣传对于民族和国家建设至关重要。由于历史文化语境使代言机制发生改变,“舆论”的“公众”义也随之改变。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报刊理念来说,以宣传实践为根基的中国的党报理论具有西方自由主义报刊理念所没有的社会动员力量,这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理念的批判,成为“五四”以后丧失民族文化合法资源的现代中国的新的民族文化语言符号,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置换为民族精神支撑和文化价值根据,这种宣传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具有感召力的精神模式和价值规范 , 而且对经典宣传形象的塑造具有自己独特的读解系统与特殊的阐释空间。此时的“舆论宣传”,即后来被人论及的中国共产党的党报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中,“舆论”已被当做政治变革的理论资源和政治动员的文化符号。欧洲传统二元张力的具有社会批判性的“舆论”一词的内涵,在中国特有历史文化语境下成为为本民族国家提供群众斗争精神资源的一元学说,其批判精神在当时中国特有历史语境里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对敌人的拒斥和政治动员方式。

1949 年后,随着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一般发展理论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阶级论成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当时所谓“舆论”,并非西方舆论学意义上的公众舆论,其所指仅仅为阶级舆论,具体化为“党的主张”,主要强调的是报刊是“党的舆论工具”,其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忠实地传播中央的声音”,传播所谓的“公众舆论”不作为其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之后,对“舆论”的认识上,领导人讲话和中央相关文件中不再将“舆论宣传”中的“舆论”仅仅限定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各种主张等的宣传层面,而是逐渐认识到新闻媒体凭借其所传播的信息而形成的舆论和社会公众自发形成的舆论—即新闻舆论与社会舆论的重要性,在强调新闻媒体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的同时 , 引导社会舆论也是重要问题。有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领导人讲话和中央相关文件的进行全面考察后 , 认为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即强调“舆论宣传”阶段、强调“舆论导向”阶段和强调“舆论引导”阶段 ( 樊亚平 , 刘静 ,2011) 。

之后“舆论”概念中的“公众”语义又发生了一次意义上的位移,所指涉的对象,从政治的层面被推广到意识和文化的层面。历史上,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自古就存在,但公共空间却要等到 17 世纪之后才形成,其原因正在于个人权利观念要等到 17 世纪后才真正成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不存在保护个人和私人领域的观念和机制,“私”一直作为“公”的对立面处于被批判的对象,这使得“舆论”在中国出现了变异,走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不仅由于中西意识形态不同,其现代意识也有巨大的差异。西方舆论先驱卢梭笔下的“公意”并不等于所有人所欲望的东西的总和 , 所有人所欲望的仍然可以是各自的私利 , 卢梭将其称之为众意 ( 卢梭 ,2011) 。当然,进入 90 年代以后的中国社会,个人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权利意识,互联网的应用也给了众人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声张自己的权利的空间,但由于价值伦理本位让位于工具伦理,人成为单向度的“经济人”,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的具有了更多的工具理性。当国家从私人领域退了出来,而社会的公共领域尚未完全开放时,人们在私人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进而脱嵌( disembedding )于原有社会。这已与传统观念中的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在共同体中的位置的观念截然不同。在唯我式的“众意”泛滥的社会,更需要一个强大“利维坦”维持稳定与秩序,才不致陷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 霍布斯 ,1985) 。。这种背景下的“舆论”内涵所指逐渐变成被社会对象化了的某种存在与作为个体人之间影响的非个体性,它反映了一种社会和价值关系。舆论在中国已变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跨文本语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决策,比如舆论监督或舆论导向等词语。对于中国人而言,舆论似乎携带着某种不言自明的力量,甚至一种反抗政治腐败与社会不公的民间权力。在二十世纪初数年内,有学者认为,今天的互联网舆论,就相当于古代的清议,不同的是言论主体从在总人口中比重很小的精英阶层 , 扩展到几乎囊括社会各阶层的网民大众,这里使用的“网络舆论”概念是宏观意义的,在具体情形下 , 某种意见是否为舆论 , 目前尚没有科学的测量方法 ( 陈喆 , 祝华新 ,2009) 。

在考察了“ public ”的“公众”义的演变后,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公众”或“共同”为主要涵义,还是不同时期的代言机制的变化,“舆论”所表达的都是寻求一种共同体形式上的“我们” , 寻求某种方式和范围内的相互承认、认同和同一性 , 舆论产生过程和舆论概念所指向的人的普遍交往关系,是对共同体“我们”的无限扩大和重新阐释。这里的共同体主要是家、邻里等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自然生活中建立在共同生活、共同居住和共同劳作基础上的 “心意相通”( consensus ),这也暗合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本位观。马克思 (1979) 曾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毛泽东时代的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战争年代遗传下来的革命集体主义,在现实层面是以人民为名义的国家整体利益,有学者 (Perry,1999) 据此把这种体制称之为毛式伦理经济 (Maoist moral economy) ,但毛泽东时代的国家却摧毁了传统的家族、地域和信仰的共同体关系 ( 许纪霖 , 宋宏编 ,2011) 。“舆论”是否能对现代社会秩序进行有效引导,回到滕尼斯笔下的“共同体” ( 滕尼斯 ,1999) ,所面临的道德前提与伦理困境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马克思·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每个权力体系“都会试图建立并培育人们对其正当性的信仰 ( 韦伯 ,2010) 。”因而真正意义上的“舆论导向”不能简化为政治治理技术 , 它始终需要且实际上得到文化伦理的内在支撑。

三、结语:舆论语义的文化延续

舆论在中国文化中变迁、演变,并成为重要语汇和观念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时间,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观念几经分化、演变,并在意涵上保持重迭,乃至各种语义彼此渗透,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文化意义网络。在多语言的跨语际运作下,也造成了“舆论”语义上的漂移。当我们回顾“舆论”这个词中的“公众”内涵在中国语境中的变化时会发现,舆论的语义内涵通过语言实践中意符( signifier )与意指 (signified) 的位移转换,并非仅仅意味着自由、权利的积累与扩大,更多的时候在历史语境中变成了社会、政治与道德斗争的场域,并通过所制造出的知识的健忘机制构成了一个冲突、权力与支配的新的空间。经过一套跨语际( translingual )的语言运作过程,目前指代的“舆论”一语已脱离原有语境,成为一个深受西方政治学说影响,具有特定意涵的崭新名词。“舆论”的语义是在舆论主体与超越意识的对象客体包括作为意识对象的意识本身的联系中才得以不断地被构成。舆论内在的“公众”意义的演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舆论思想所经历的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过程。此外,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历史语境下,看似在自然社会时间中产生断裂的“舆论”之内涵,在主体人的文化心理中却得到了延续生产。“舆论”语义的演变既是作为文化个体的大众体验历史的心理过程 , 却又不完全属于每个中国人个人内心行为,舆论在中国人文化心理中的流动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的民本思想的复活生成、展开的过程,虽几经裂变,却始终未能脱离中国传统政治变革的历史和认识的轨道。

作者:史文静,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

引用文献[References]

曾庆香(2007).对“舆论”定义的商榷.《新闻与传播研究》,(4),47-50.

[Zeng Qingxiang(2007).A discuss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opinion.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4),47-50.]

陈力丹(2008).《精神交往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Chen Lidan (2008). On spirit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view of Marx and Engel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陈力丹(2012).《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Chen Lidan (2012).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Shangha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

陈弱水(2006).《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

[Chen Ruoshui (2006). Public awareness and Chinese culture. Beijing: New Star Press.]

陈喆,祝华新(2009).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和社会影响.《国际新闻界》,(9),17-21.

[Chen Zhe & Zhu Huaxin(2009).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9),17-21.]

成濑治(1989).“市民的公共性”理念.载柴田三千雄,等(编),《世界史》.东京:岩波书店.

[Naruse Treatment(1989).The concept of "publicness of citizen".In Shibata Michixiong et al (ed.). ,History of The World.Tokyo:Iwanami bookstore]

程世寿(2003).《公共舆论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Cheng Shishou (2003). Public opinion. Wuhan: Huaz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ess.]

樊亚平,刘静(2011).舆论宣传·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新时期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载编辑部新闻学论集(编),《新闻学论集(第26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Fan Yaping & Liu Jing(2011).Public opinion propaganda,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The historical revolution of the thougts of China's communist'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the new era.In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Analects of journalism (ed.). Analects of journalism.Beijing: Guangming Daily Press]

斐迪南•滕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原著出版于1963年).

[Ferdinand,Tönnies (1999)."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Grundbegriffe der reinen Soziologie"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3).]

郜书锴(2009).“公共舆论”还是“公众意见”?兼对public opinion术语不同翻译的商榷.《国际新闻界》,(10),22-25.

[Gao Shukai(2009).Translation of the term "Public Opinion". 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10),22-25.]

黄旦(2005).舆论: 悬在虚空的大地?—— 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新闻记者》,(11),68-71.

[Huang Dan(2005).Public opinion: suspended in the void of the earth? --The reading notes of Lippmann "public opinion". Journalism Review,(11),68-71.]

姜红(2006).舆论如何是可能的?——读李普曼《公众舆论》笔记.《新闻记者》,(2),84-85.

[Jiang Hong(2006).How possible is Public Opinion——The reading notes of Lippmann "public opinion". Journalism Review,(2),84-85.]

金观涛,刘青峰(2008).《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Jin Guantao & Liu Qingfeng (2008).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s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 terms.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梁启超(1983).卢梭学案.载梁启超(编),《梁启超哲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01年

[Liang Qichao(1983).Rousseau case.In Liang Qichao,Liang(ed.). Qichao's Philosophical essay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1).]

林语堂(2008).《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72年)

[Lin Yutang (2008). 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Tran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2)]

刘建明(2002).《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

[Liu Jianming (2002). "Public opinion" principle.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卢梭(2011).《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原著出版于1762年)

[Rousseau (2011). Social contract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762).]

马克思 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K. Marx (2003). Collected works of Marx & Engels(Vol.46).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马克思·韦伯(2010).《经济与社会》第1卷,(闫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21年),

[Marx Weber (2010),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first volumes(Trans.),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1).]

倪琳(2010).《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上海大学. 上海.

[Ni Lin (2010). Thought evolut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modern China(1834-1949).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石天河(2005).舆论溯源.《书屋》,(5),27.

[Shi Tianhe (2005).Traceability of public opinion. Book House,(5),27.]

托马斯•霍布斯(1985).《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原著出版于1651年).

[ Thomas Hobbes (1985). Leviathan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651).]  

许纪霖,宋宏编(2011).《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Xu Jilin & Song Hongbian (ed.). (2011). The core concept of modern China thought.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Perry, Elizabeth J. (1999).Crime, corruption, and contention. In M. Goldman & R. MacFarquhar, The Paradox of Chinaps Post-Mao Reform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进入专题: 舆论   语义   演变  

本文责编:zhaoziyu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历史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62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