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社会学理论"的形成是社会学学科独立的基本标志。作为社会学学科体系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学理论",其不仅区别于日常的经验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而且在学科地位、形式、内容、功能、来源、性质上都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无论是何种取向的社会学理论建构,社会学研究都需要一种理论自觉和自我反思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社会学实践的基础上的。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在现阶段还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困难,这些困难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要求我们不断增强理论的自觉性和反思性,以弥补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严重失衡的局面。
学科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学科成熟的基本标志。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838年孔德(A.Comte)提出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理论的追求和偏好。不仅如此,社会学还是一门能够较好地将理论和方法融为一体的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史就是其理论的发展史,也是其方法的发展史。在当代诸多社会科学中,社会学学科的重要性及影响力是与其理论的发展状况与学术贡献分不开的。但是,在今天社会学理论"狂欢化"的时代,人们似乎只关注于不断地创造和如何运用社会学理论,而对什么是社会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功效却很少涉及。本文试图从元社会学(metasociology)的立场出发,对"社会学理论"本身作一定的理论探讨,并期望通过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寻求社会学理论何以存在、如何存在以及怎样存在的元社会学问题。①
一、何为"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建构及其特征
理论建构对于社会学研究来说历来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术任务,正如澳大利亚社会学者马尔科夫·沃特斯(Malcolm Waters)所指出的,社会学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一门科学的原因有二:一是它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二是它在方法论上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即以精密的方法论来指导研究。然而,"真正确定这门学科的却是理论,因为正是理论,对社会学可以告诉其受众有关社会世界的种种内容做出了总结性的概况"。②当代社会学理论大师亚历山大(J.C.Alexander)也曾说:"没有坚固和有力的社会学理论,就不会有坚固和有力的社会学。而我们要复兴社会学就必须先复兴它的理论"。③但是,在社会学中,关于什么是社会学理论或者社会学理论应该是什么,至今都很少有共识。社会学者们在大量创造和更新理论的同时,却很少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理论或知识才是社会学理论。
要理解什么是"社会学理论",首先就要很好地理解什么是"理论"。而"理论"一词作为一个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常常挂在我们的口头或者频繁出现在各个学科理论家的文章中。或许一说到理论,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诸如"抽象"、"概括"、"一般"、"普遍"等一类的词,认为它是与具体情况和社会事实相对应的。因此,许多学者对"社会学理论"的认识就是从相对于"具体情况"和"社会事实"出发的,认为它就是一种对"具体情况"或"社会事实"的抽象和概括。比如,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杰弗里·亚历山大(J.C.Alexander)在谈到社会学理论时,给"理论"下的定义就是:"所谓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④另一位美国当代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J.Turner)也指出:"科学理论总是力求超越具体事件和时间的局限。理论是一般的、基本的、永恒的、普遍的"。⑤很显然,在这里,他们都非常强调"社会学理论"对社会事实的"一般化"、"抽象"、"概括"和"总结"功能,认为"社会学理论"是一种假设、观点、学说、取向、视角、命题或结论。可以说这是对"社会学理论"的一种最为直接的定义和解释。
但实际上上述对"社会学理论"的界定只是从经验主义出发的,采取的是一种对社会事实或实践作理论归纳的技术逻辑。如果我们从社会学理论形成的理性逻辑来看,我们不仅会把对社会事实或实践的概括、抽象称作为理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把事先在头脑中"借助于推论而形成的完整故事"称为理论。即在这里,"理论"首先表现出来的不是面向经验事实的一种概括原理,而是通过推论演绎出来的一些尚还缺失的情节,从而使各条线索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在这里,对"完整的故事"的推论和演绎就成了"理论"形成的基本途径,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论才是理论的基本因素,概括则只是理论的表象",因为各种概括、抽象之所以带有理论的性质,并非简单地由于它涉及了多个对象,而是由于其中包含了推论。⑥而且,从理论形成的理性主义角度来看,推论与演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个理论都只代表了局部。一个理论集中于某些方面,就意味着可能忽略了另一些方面。没有一个理论能完全反映所有的真理。一切理论都是由人根据既定的意图去创造和构建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只代表了观察者观察环境的方式,但理论本身并不反映现实。⑦
上述两种对"社会学理论"概念的不同理解与界定,实际上代表了对社会学研究中理论建构的两种截然不同方法和路径的选择,格瑞尔夫妇(Ann & Scott Greer)曾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理论构建方法称之分别为"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与"验证性研究(hypothesis-testing research)",其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理论建构的研究圈",即"理论→假设→观察→资料搜集与整理→理论"。⑧该研究圈的特色在于特别强调每一个研究步骤的相互关联性和持续性,其在理论的实际建构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弹性。研究者可以基于实际客观的需要,在研究圈中任择一点作为其理论建构的始点,而不必局限于一定的起点或终点。但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我们对"理论"及其构成要素作何种倾向的界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都是有缺陷的。正如格瑞尔夫妇在有关理论建构的研究圈中所表明的那样,任何"理论"的建构都只是这一研究圈中的某一个点,演绎法与归纳法在理论建构之中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调和。总之,作为社会学学科体系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学理论",其至少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从地位来看,社会学理论一直是处于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地位。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古尔德纳(A.W.Gouldner)曾经指出,社会学理论所思考的问题应该是社会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而不是凭借其自身在经验应用上的成果来获得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社会学的发展方向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始终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就体现在社会学的"反思性"上。⑨因此,社会学理论与隐含的、日常生活中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经验知识是不相同的,因为社会学理论反映了在试图分析或解释社会现实方面做到客观和系统的一种自觉而审慎的努力。那些从事理论建构的人们所作的努力就清楚地体现了这种信念。理论与经验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1)它们对客体反映的方式和角度不同。经验知识主要是描述性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解释性的;(2)它们获得知识的形式和方法不同,反映它们的逻辑形式也不同。在经验层次上,一般是通过实验直接获取科学事实,通过或然性推论进行科学概括,表现为广义的归纳形式。而在理论层次上,常常要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以达到向真正具体真理运动的辩证结论;(3)它们对实践和科学的意义不同。经验知识是生动的,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理论知识才能达到普遍性和具体性,而具有世纪运用的无限范围。⑩知识的发展只能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理论则只是这一过程中的某种逻辑演绎或归纳而已。?因此,要促成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建构就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或他人既有理论成果,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而不是搂住前人的腰或是跟在他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甚至停步不前。因此,理论贵在创新,那种所谓"经典又经典"的观点,不过是一种照搬照套且丧失根基和源泉的观点。
第二,从形式来看,社会学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命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理性主义,对"社会学理论"的理解与界定最基本的方面莫过于"概念"了,因为"社会学理论"最终总会借助于一定的概念体系来建构一个详尽的解释性框架。社会学理论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抽象概念及其建构,是指既定的意图通过逻辑思考运作所整合而成的一组可验性的相关概念。正如布莱洛克(H.M.Blalock)所说:"理论并不仅仅是一种概论系统或类型,它必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变量的命题"。?社会学家沃德(Thomas Ward)在分析了27种有关社会学理论的定义以后也得出:"社会学理论就是概念、定义和命题的逻辑演绎-归纳体系,它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过选择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可由此得出可检验的假设"。?因此,要构造一种完整的、科学的理论,就必须先赋予概念以准确的定义而后选用不同种类的理论陈述格式来进行理论概括,由此才可以说初步完成了理论的构造活动。?
第三,从内容来看,社会学理论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经验事实,并需要经验事实加以进一步检验。犹如贝利(K.D.Bailey)所说:"社会学理论必须是可以检验的,至少最终是可以检验的"。?因为正是理论自身产生了检验事实的实验,也正是理论构造了社会现实,即社会学家研究的"事实"。科学理论的本质之一在于:"它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检验。尽管科学理论的表述既抽象又形式化,但它并不远离和脱离经验现象。有用的理论都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检验"。?在社会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由于受以自然科学为模式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影响,主流社会学的理论建构一般是采用假设-演绎法来构建理论,这类方法具体来说由四部分组成:(1)提出问题并形成理论观点;(2)依据理论观点做出假设;(3)对假设进行检验;(4)构建并形成理论。可以说,这是西方迄今为止还非常盛行的社会学主流研究模式与理论范式。
第四,从功能来看,社会学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其目的就在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对社会发展进程做出一定的预测。从功能主义的观点来看,"理论"实际上就是力求解释社会进程的过程和因果关系的一种体系或架构,在这一框架中,各种陈述都会由逻辑的关系连接起来,而逻辑必然性依靠的又是一套内部相关一致的定义和规则。所以,社会学理论也可以看作是对社会现象的合理解释或事先预测,是对客观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学理论研究之合理性正在于其为社会实践"立法",在于能够解释社会事实的某个方面。因此,乔治·瑞泽尔(George Ritzer)指出:"社会学理论较为正式定义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观念,能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解释社会世界,并能预测社会世界的未来"。?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作用是解释和预测,判断一个理论的标准也就是其解释力和应用范围。"一个学科的知识发展取决于其产生好的解释的能力"。?因为在实践中,人们是通过一定形式的理论去反映和解释现象的,并也因此获得对经验世界的有效解读和理解。一般来说,解释范围越广泛、精确度越高、结构越简单的理论就越是好的理论。正如美国社会学者约翰逊(D.P.Johnson)所指出的,社会学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用足够高的概率来解释一个或更多各因变量的变化,高概率能够提出预测性的陈述并能在经验上加以检验。即使我们不能推论出明确的预测性陈述,一个理论也能通过提供一个可以解释某些现象的知识模型来帮助我们的理解。?
第五,从形成来看,演绎和归纳是社会学理论构建的两种基本途径。由于任何理论都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命题所组成,因此,理论的构建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命题是如何相互联系起来的问题。通过演绎来构建理论就是从一定已知的命题出发推论出若干未知的命题,而通过归纳构建起来的理论,其起点一般是由观察与搜集资料而得来的经验命题,进而从观察与资料中概括出定律式的命题。?一般来说,归纳法的理论建构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而演绎法的理论建构则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以我们前述的"理论建构的研究圈"为例,如果研究者的理论建构是属于验证性的研究,则由"理论"开始,经过"假设",而到"观察"与"资料搜集与整理",则属于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的研究。相反地,如果他选择了"观察"为起点,经过"资料搜集与整理",再到"理论",则为探索性的研究,是属于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的研究。21
第六,从性质来看,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交织的一多关系。社会学理论首先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社会学理论的建构不能没有社会事实作为基础,但是,仅仅依靠社会事实和社会实践并不能建构出完美的社会学理论。现代科学哲学研究认为,理论既产生于对"真实世界"进行科学研究之前的非事实或非经验性思考过程,也可以产生于这个"真实世界"的结构本身。这句话的意思表明,社会学理论既可以通过对经验事实和社会实践的总结和归纳中提炼出来,也可以先于经验事实和社会实践而产生(当然它还需在经验世界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发展和完善)。因此,理论与事实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除此之外,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实践还存在着一多关系。尽管社会学理论来自并反映社会实践,但作为一种理论的形式,它又必须与自己所探讨的社会实践相分离。相对于任何一种社会学理论来说,理论是"一",实践是"多",一种社会学理论可以对多个社会实践有效。反之,相对于一个实践来说,实践是"一",理论是"多",一种社会实践必定牵涉多种社会学理论。可见,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实践不是单一理论主宰一切实践的关系。也正因为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着这种双向一多关系,使得理论解释与实践导向之间变得更加复杂。
二、"社会学理论"为何: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自觉及其功效
社会学理论是一个总体性概念而不是特指某一个流派的理论观点。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学研究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社会实践发现社会结构内在的规律性及其独特性,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22因此,社会学理论是一种体现在文本上的具体而生动的社会学实践。这种实践包括了进行想象思考的能力以及将自我从有关社会生活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中解脱出来的能力。23作为一种对社会世界的理论化抽象,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直接对象就是各种经验事实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尤其需要社会学家的一种理论自觉,这是社会学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社会学理论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般理论存在着重大差异,这种差异至少体现在:一是社会学者的理论比之一般人由日常生活提出的理论更有组织,也更自觉自己在做什么;二是社会学者提出的理论通常是根基于过去社会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之上;三是社会学者相当依赖由自己搜集得来或由别人搜集得来得资料,而这些资料都是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社会现实或社会关系;四是与普通人不同的是,社会学者希望将自己的论述出版,藉此,这些理论可获得批判性的分析,更广泛地传播出去,成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并可被后来的理论家加以运用;五是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学者是针对广泛的社会议题做总括性的思考,而普通人则倾向去思考狭隘的,甚至是个人的议题。24
因此,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自觉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学实践认识的一种正确态度以及社会学者自我反思的理论品质。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当代社会学理论在今天所面临的危机,一个突出的症状就是理论与经验的鸿沟在日益扩大。但究竟如何理解这个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现象呢?事实上,这种鸿沟的实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自觉问题。具体来说,在科学哲学中,学者们早已对经验研究本身蕴含的理论前提抱有一致,但在社会学界,无论是实证主义取向的经验研究,还是人文主义取向的经验研究,所使用的理论概念往往是未经系统理论反思的常识性概念,而研究过程中对概念的操作化步骤往往进一步加剧了概念的"去理论化"。这样,这些理论要么在不自觉中沦为社会中流行的实践无意识的"代言人",要么成为布迪厄所谓"学究观点"这样的理论无意识的傀儡。因此,提倡理论自觉是研究者在不断面对"难题局面"的理论实践中获得的一种思维品格,一种对轻率圆说和逃避"惯习"的克服。而缺乏了这种思维品格和反思热情,社会学就很难达到对真实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实际上,任何理论都是首先与事实相关,与实践相联的。因此,社会学理论首先意味着一种实践,一种由社会学理论而组织成的社会学实践,我们在这里强调的不是社会实践而是社会学实践就是为了表明社会学理论是在总体上对社会进行研究的一种实践理论,25也是社会学共同体的一项理论实践。毕竟社会学理论对社会的描述是带有科学意图的,而不是直接去描述社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学理论是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一种客观、系统性的总结,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科学活动形式,其有别于形而上的(metaphysical)思辨和日常知识的推理。正如默顿所指出的:"社会学理论只是泛指社会学家从各个方面进行的、互有关联的活动产品之一"。26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来说,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社会学理论是根据实践的情况来建立的,实践是社会学理论的认识对象(除了批判对象、行动对象之外),实践当然会影响社会学理论,而社会学理论旨在批判社会、引导社会,不可避免会进入社会生活而影响实践。对此,法国社会学家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说,"理论是一种对现实的挑战",以促进社会现实改变,而不是要拷贝、预测现实。27
因此,社会学理论并不是任何"主观思想者的外在行动"。28尽管一些社会学家对此持反对意见,但我们必须把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的自我意识"(society's self-consciousness)划清界限。原因有二:其一,作为有机体或准主体(quasi-subject)的"社会"模型不具备任何科学价值;其次,理论只与社会现实间接发生联系。因为尽管任何理论都与其应用相关,但我们不能把实践简化为单纯对理论的一种应用。大体上说,用来解释理论的社会学实践的实验形态也是理论本身的构成元素,任何理论都不可避免地要对这些实践形态进行仲裁(mediation)。29
所以,社会学的实践性天然地决定了社会学理论的经验性,没有经验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只能是臆想。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自觉性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社会实践以及依据社会实践而展开的一系列社会学的理论实践,它既是社会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是社会学实践的理论向导。因此,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对经验研究是具有促进作用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适当的理论使原本孤立的变量在经验研究中确立起一致的相关性;(2)理论的进步会推动经验研究的发展;(3)理论对经验研究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4)理论可以预测经验研究的结果。而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对其理论自觉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能够恰当地激发理论、重塑理论、修正理论和澄清理论等方面。30
但我们必须同时指出的是,虽然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自觉源于社会学实践及其对实践和自我的反思,但它绝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形式的社会学理论都只是代表由不同角度去观察社会的暂时性理论。因为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前提就是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实践的要求。一种理论,之所以能够存在并指导实践,就因为它是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经对"实践概括"而成的"有系统的结论"。由于事物的发展和社会实践是永不停息的,因此,理论有无生命力,则在于其能不能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可以说,社会学理论并不能为解释社会现实或预测未来开出一剂灵丹妙药,甚至不能对社会学所论述的知识上的问题和争论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但是社会学观点的概念性和知识性的结构及特定的理论所贡献的分析方法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的社会世界,从而又能使我们更客观、更敏锐甚至更有效地与人们交往。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社会学是一门有着重要实践意义的学科。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社会批判以及实际的社会改革做出贡献:首先,提高对于一套既定社会情境的理解,并经常给予我们一个更好地控制它们的机会;其次,社会学提供了增强我们文化敏感性的手段,从而使得政策制定可以建立在差异性的文化价值观的意识基础之上;再次,在社会实践方面,我们也可以调查采纳某一项特殊的政策方案之后的效果;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学带来了自我启蒙,为群体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状况。31
三、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
对"社会学理论"的元社会学理论研究,会促使我们不断地反思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因为元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学理论的区别就在于社会学理论是关于社会世界的理论化,而元社会学理论则是关于社会世界理论的理论化。32如果说社会学理论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实践"立法",那么,元社会学理论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学理论"立法"。当社会学理论受困于既有的理论范式,或者墨守成规,囿于陈年的问题域的时候,我们是继续在旧有的范式中精雕细刻,不断蕴积力量,等待理论革命的到来;还是摆脱旧范式的束缚,跳出既定的问题域,对理论本身来一翻彻头彻尾的审视乃致批判进而推进理论的革命,这是社会学家不得不面对的两种不同选择(前者是库恩式的,后者是波普式的),而最终究竟会做出何种选择则需要我们在元社会学理论层面进行更好的探讨。
就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现状而言,自1970年代末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其在研究定位上就一直带有某种残缺,其中突出一点就是在复出伊始时刻意追求经验研究的性格,而对社会学理论的建构一直停留在比较粗浅的翻译和介绍上。随着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这种显然易见的残缺在学科知识的累积中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弥补,反而在学科队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上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重"应用社会学"轻"理论社会学"的现象,其结果造成了所谓的经验研究、应用研究大多只停留在简单运用社会调查统计技术进行描述性说明的层次上,无法在理论和思想上得以提升。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因大量没有理论支撑的经验研究、应用研究所带来的表面繁荣,其背后实际上潜伏着越来越深刻的危机,这一症状不仅需要我们首先在与应用研究相对应的理论研究层面下功夫,而且更需要我们在更为广阔而深厚的社会学理论上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元社会学的理论探讨。
19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现实的快速变化和中国学术研究的整体进步,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开始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由1980年代社会学恢复和重建初期的理论缺失和简单移植开始步入到东西方融合、理论反思与尝试本土理论重建的阶段。尽管这一阶段的使命直到现在还在艰难地进行,但在对待西方社会学理论方面的确已明显不同于1980年代了,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对待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态度上多了更多反思的意味,即使同样是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文章,其不仅在系统性和全面性方面较1980年代大为改观,而且在理论介绍的前沿性和动态性方面也比以前更能突出时代感了。可以说,1990年代以后,作为新生的中坚力量,中国新一代社会学者的态度更趋理性。他们在时代和社会学自身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开始了新的更高的理论追求,尤其在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建设方面和对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本土化理论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尽管这种理论努力至今还没有取得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重大成果,其影响力也非常有限,但不少学者已经开始注重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增强理论的穿透力,强调理论研究的连续性、积累性和传承性,对社会学理论的兴趣不仅有回升的兆头,而且势头也越来越强劲。有些学者甚至直接提出了重建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呼声,还有一些学者企图通过对古典社会学家理论观点的重新解读,来不断追问中国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学科定位和理论使命,期待以此来重建和发展中国本土的社会学理论。
但上述的理论努力及其所产生的学术影响总体来看还是非常有限的。从整个19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有:
第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分割运行和严重地不成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学的整体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年轻一代的中国社会学者对社会学理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但实质性的理论建构和富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却鲜有问世,仅有的一些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和总结也常常被淹没在大量的经验研究之中,以至于许多社会学者常常用单一的经验研究、问题域的总结来描述和概括整个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状况。即使是一些投入较大的经验研究成果,也常常因为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问题预设和解释框架而难以转化为本土化理论建构的思想元素。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一大遗憾!
第二,我们不仅在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后继无人,而且在许多基本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也少有人问津,更为严重的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中,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如理论的应用范围及其各种限制性条件等)还没来得及做认真探讨的情况下,在经验层面我们就已经在大量地运用各种理论做各种应用性研究了。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人才与成果的严重不足不仅源于学者们的自身偏好,更是与整个学术体制和社会学的制度建设相关。比如,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社会学"作为一级学科曾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设有"应用社会学"和"理论社会学"两个二级学科专业,但随着教育部新一轮的学科调整,"应用社会学"和"理论社会学"被统一为"社会学"了。所以,"社会学"这种既是一级学科又是二级学科的现象实际上掩盖了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匮乏。此外,在作为全国性学术团体的中国社会学会的各专业委员会中,至今也没有能够建立起有关"社会学理论"或"社会理论"的专业委员会。因此,在每年一次的全国性的学术年会上,社会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常常是被忽略的话题。由此,中国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常常演化成了学者个人的单纯行动,这不仅不利于吸引大量有理论潜质的年轻一代学者的共同参与,也不利于一些需要较多人数参与的、较大规模的理论成果的产生。
第三,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过于依赖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国社会学理论的未来发展。由于社会学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在西方话语体系和思想境遇中展开并向非西方国家扩散的。因此,作为社会学知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学理论也是由西方世界所主导并对非西方国家具有无可比拟的话语霸权和学术影响力。可以说,中国社会学从一开始就对西方社会学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不仅表现在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上,而且还表现在学科的各种制度化建设方面。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要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实现向本土性、独立性、资源共享性理论的转变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无论在概念用语、话语形式还是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的建构上至今都没有跳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框架,更不用说要借机建构起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本土化理论形态了。
第四,在本土化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政治取向与意识形态上的指导性和共同性,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各种富有特色的理论个性,使得许多富有独特个性色彩的社会学理论难以形成气候并进而产生重大影响。虽然任何社会都有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明显的政治取向,但如果我们的理论研究过于强调与政治取向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社会实践的多样性和理论形态的多元化。社会学毕竟不是政治科学,社会学理论也不是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它有着非常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基础。可以说,多样性是社会学学科的本质性特征之一,任何一元化的政治限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发展,因为学术研究作为文化传承的基础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人类文明和理智的最高表现,所以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的、自由的和发展的。在这方面,我们尤其要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问题,为中国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开创一个良好的理论生态。
第五,各种泛社会学理论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冲击着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建构与发展,许多非社会学理论也开始以社会学理论的形态或名义出现,使得社会学理论越来越有被各种形形色色理论所替代的危险。放眼当今中国的学术场域,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一些只要是在媒体上发表了某种评论或撰写了某些类似社会学文章的人,似乎都成了社会学家或社会理论家,而官方和业界的一些人士也在纷纷谋求一个社会学者的头衔。尤其是随着中国政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术界及非学术界的人士表现出了对社会学前所未有的兴趣,似乎都想借助于"和谐社会"所营造的"社会学春天"的再次来临挤进社会学圈内。因此,在当今中国的社会学学术场域中,同样也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中国社会学似乎再也难靠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来守住自己的阵地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不仅有被其他学科所瓜分的危险,而且还有被许多业余社会学者所腐蚀的危险,这不知是社会学走向繁荣的标志还是社会学走向终结的预兆?
第六,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愿景将仍然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现阶段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学术批评、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没有有效的评价、激励、筛选、淘汰机制,学者们的学术实践和行为不仅会有很多难以规范之处,而且也缺乏必要的制衡和自觉。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现实的快速变化,我们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和话语方式如果再无法对这种变化的现实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其危机便会迟早爆发出来。所以,我们今天提倡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自觉,就是要在意识到中国社会学理论与西方社会学理论之间不同思想文化根源的前提下研究中国的社会现实,也就是我们不仅要有建构适合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本土化理论的强烈意识和决心,而且要在建构社会学理论时,自觉地意识到我们所建构的那个社会学理论原型应当是或至少应当体现作为社会事实的中国社会,而且这个作为社会事实的中国社会与另一个作为社会事实的西方社会具有不同的现实基础和事实逻辑。
事实上,在社会学的科学体系中,社会学理论既是一门分支学科,同时又是该学科的基础,我们无论怎样强调它的重要性都是不为过的。在当今世界,大凡社会学研究较为发达的地区,都无不具有坚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即使以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大多数大学的社会学研究都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而大学以外的社会学则以应用研究为主,这种研究考察的重点在于社会学知识的本身,而不是学科的使用和应用问题。33在社会学中,大凡那些赫赫有名的社会学大师,无不是以其原创性思想和理论而闻名于世的,社会学如果缺乏理论的想象和反思,就必然会沦为对既定现实的无批判地肯定,这不仅就像一个先天不足而后天缺乏营养的孩子,难以在现代知识体系中立稳脚跟,而且势必会造成社会学功能的丧失、根基的虚化和想象力的枯竭。一门学科如果对自身存在的基本问题都认识不清,就无异于要取消自己在学科体系中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因此,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自觉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对理论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入的理解,而且对理论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谱系学"具有批判性的把握。中国社会学作为世界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后来者",一方面不可能完全摆脱西方160多年来建立起的社会学知识体系和学科范畴,建构一种完全"另类"的社会学知识体系(如果这样就无法与属于同一学科的西方社会学进行基本的对话与交流);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独特性,也不可能完全从属于建立在西方社会土壤上的西方社会学知识体系(如果这样社会学就等于失去了自己最基本的多样性本质与特色)。34因此,只有对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具有双向了解,并在理论建构上做到融会贯通,我们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建构和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而这恰恰是中国社会学理论迈出"边缘化"状态的第一步,也是揭开世界学术共同体认可的"中国社会学"新篇章的开始。
注释:
① "元社会学"是为了系统地探讨社会学自身的一些问题而出现的一门学科,其作用是提供"对于进行社会学研究、建构社会学体系和在这些研究与体系完成之后对之进行批判的必要方法论预设"。有关元社会学的详细分析,请参阅:文军.论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及其元理论化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2003,(2).
② 【澳】马尔科夫·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
③ Alexander,J.C.(1982)Theoretical Logic in Sociology, Vol.I: Positivism, Presupposititions and Current Controversies, Berkeley and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xvi.
④ 【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M],贾春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
⑤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
⑥ 陈嘉映:"何为理论"[A],思想与文化(第四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6.
⑦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⑧ Ann & Scott Greer (1974) Understanding Sociology,Iowa:Wmc. Brown,p.15.
⑨ Gouldner,A.W.(1973) For Sociology: Renewal and Critique in Sociology Today, New York: Basic Books, p.96.
⑩ 刘大椿.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0.
? 陈秉璋.社会学理论[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10-11.
? H. M.Blalock(1968)Theory Construction, Engleword Cliffs,N.J.renticeHall, p.2.
? 刘豪兴.国外社会学综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294.
? 何景熙、王建敏.西方社会学说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1.
? 【美】肯尼恩·D·贝利.现代社会研究方法[M],许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52.
?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
? 【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M],杨淑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A Javier Trevino(2003)Sociological Theory at the Crossroads, Contemporary Sociology, Washington: May, Vol. 32,p.282.
? 【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85.
? 宋林飞.当代西方社会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45-149.
21 陈秉璋.社会学理论[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17.
22 Yury Kachanov(2003)What is sociological theory? Social Sciences, Minneapolis,Vol. 34.
23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
24 【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M],杨淑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
25 Cf. V. Stepan(2000)Theoretical Knowledge, Moscow, pp. 104-105.
26 Merton,K.R.(1968)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Free Press,p.86.
27 黄瑞祺.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4.
28 G.W.F. Hegel(1942)Philosophy of Right,Oxford University Press,p. 79.
29 Yury Kachanov(2003)What is sociological theory? Social Sciences, Minneapolis,Vol. 34.
30 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51.
31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
32 就一般的理解而言,元社会学理论主要是探讨社会学理论的本身结构,处理社会学上有关"真"、"客观性"、"验证性"和"社会现象本性"等问题的。详细分析可参阅:Donald W. Fiske & Richard A.Shweder (eds.)(1986) Meta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Pluralism and Subjectivities, Chicago: University if Chicago Press.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44.
34 文军.从移植与融合到反思与重建:198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