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或许是我的无知与偏见,我老是觉得,大多数当代中国作家不太会写爱情。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出生,占据当今主流文坛的那一泼。当然连带着的,他们也不太可能把性写好。尽管有像贾平凹这样的作家,一部《废都》,洛阳纸贵。书中颓废的欲望倒是十足,但是否有爱,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我对《废都》的阅读,有一段颇有趣的故事。我上高一的时候,学校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负责借书的,是一个戴着深色眼镜的前物理老师,背有些驼,一副"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模样。记不清每周借几次书了,总而言之,借书的次数非常之少;并且最不方便的是,你如果要借书,首先要在自己的借书卡上写好要借的书名,然后统一交给他,由他在书库里慢腾腾地找半天,结果却是,×××,找不到……嗓音沙哑,有一股旧书库里的霉味儿。每当这时,想借书的同学总是急得要死,但却无可奈何,因为借书时间有限,错过这一次,不可能再有时间借别的书了,只得愤愤而归。我那时不知从什么地方知道,有一本叫《废都》的书,于是兴冲冲地跑去借阅,好看了向别的同学炫耀。填好借书卡,交给前物理老师,不料一会儿他从书库出来了,说:《废都》,不外借……我直到今天,也不知道这是学校图书馆有规定,还是他老人家过于敏感。不过说他老人家有点敏感,这倒是真的。我上高一时,看了二十多本中国当代小说,其中一本是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借这本书时,老人家先找到书,然后对着一帮等着拿书的学生喊:"男人的一半",再看一下书名,不往下念了,直接说:谁的?
大致是到高二的时候,同寝室的同学已经抱着《废都》在床上大看特看了。看着看着就灰心丧气了,冒一句:知识分子如果都这样,我还上个毬大学啊。我从那时开读《废都》,不过读来读去,基本每次都是找有框框的地方看,因此很长时间都没有完整读过。后来在县城的旧书摊上买到一本,印刷粗制滥造,明显属于盗版。卖书的小贩自称自考过企业管理的大专班,边卖边说,贾平凹为什么卖得好,你看,就是带点黄,但又不完全黄。而当我过了只看框框的阶段,通读全书之后,却被一种压抑、灰暗的绝望感所笼罩。有次和朋友谈张炜的《九月寓言》,她说那本小说太压抑,人好像生活在一个闷罐之中,没有一丝光照。而在
我看来,《九月寓言》尚有大地上的淋漓与欢畅(哪怕是假的也好),《废都》才是"没有一丝光照"的。《废都》的写作,带有明显的模仿古典作品的痕迹。比如庄之蝶和唐婉儿在做爱时,被家里的保姆柳月发现,于是连柳月也被干了这一情节,完全是《金瓶梅》中"陈敬济弄一得双"的翻版。而最要命的,是整个小说写作的基调,也是那种"传统"的调调;人的身体,性,在贾平凹那里是没有灵魂的,只有物,只有欲望。因此有批评家说,《废都》写了一根"北方男人的阳具";之所以说是北方的,是说这里的性不仅仅是性,而是性和权力的交织。性是权力的象征。
我读古典作品不多,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形成了这样一个固执的观念,即在中国古典小说那里,性是一种财产的象征。而小说中的人物,对待性,多是一种把玩的态度,因此带有一种残酷的阴冷。而具体在明清小说中间,则只有古代文人意淫式的夸张的欲望;部分当代学者的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妇女们连绵起伏的叫床声,也不过是那些无聊文人们虚拟的假声,其中盛满了他们无休无止,满满荡荡的肉之欲。纵欲的时代,则多是政治黑暗,皇权专制力量极为强大之时。因此那些在思想上被阉割了的士人,总让人觉得有一种太监式的怪腔怪调。因为有这样的成见,如果让我来描绘一下明清以来中国古人的性图景,大致可能是这样的:"一个老瘦的、拖着长辫子的小个子男人,他或许是个地主老财,要么是个落魄文人,因为患有性功能勃起障碍,举而不坚,坚而不久,正用某种残忍的手段,蹂躏着身下丰腴的少女,并使其在寒冷的冬夜发出惨厉的尖叫,惊醒了午夜沉睡的人们……"
还需要讨论一下的是《金瓶梅》和《红楼梦》。我对《金瓶梅》这样的世俗小说,总不是太喜欢,亦无将其读一遍的动力。不知为什么,我对那种密实的日常生活叙事,有一种特别的反感。比如说新写实主义小说,刚开始接触时,还觉得很有意思,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社会经验;但一旦稍微多看几篇,就没有再往下看的劲头。主要是觉得此类作品很沉闷,越读越让人心焦,越读越让人觉得没希望。因此大学时同寝室的同学送我一套《金瓶梅》,删节版,一直扔在那里,根本没兴趣去读它。《红楼梦》之所以好,是在细致的日常生活叙事之外,有对灵魂层面的探索和追问。《红楼梦》写性,有其世俗的一面,但并不止于此,其中
有爱。但《红楼梦》之中的爱,并非是属于人的热烈的爱,而是以一种冰冷的眼光审视爱(受禅宗影响),并最终取消了爱。因此读《红楼梦》,会让你觉得是在瑰丽凄冷的世界中畅游,但畅游之后,却只剩下一片空寂,繁华凋零仿若梦境。鲁迅说读中国书让人消沉,远离人生,在阅读《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时,可以得到丰富的印证。
二
下面讨论革命与性。
两年前,因为一位老师的介绍,去为一家的小孩补习语文。我这才知道,直到现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仍然是中学老师推荐给七年级学生的假期读物。不知道这是否是教材规定的内容,我对此未作进一步的考察。曾经看过一则材料,基本意思是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其生产过程与中国大陆著名的《雷锋日记》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雷锋日记》主要是两个文工干部的劳作,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成功,则与两名优秀的文学编辑联系在一起。现在看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根本不算什么好作品,但因为时代的原因,这部作品曾在中国大陆产生过重要影响。顺带着的,是《牛虻》一书的热销。其情景类似于现在的文学青年在读了《挪威的森林》之后,一定要找《了不起的盖茨比》读读一样。之所以要大张旗鼓地讨论这部作品,一是因为这部作品涉及革命与性;二是因为我以前曾两次读过此书,内容较为熟悉。说实话,正如我曾在一篇小文章中写过的,在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之后,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想找个人好好打一架。少年保尔的顽皮与倔强,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而当那个往神甫面团里揉烟末的孩子成为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之后,这本小说就变得一点意思都没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革命",成功完成了对性的压制。当然对于一个少年来说,这或许是真实的,因为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对于成人之间的性,多多少少都抱有一种厌恶的态度。因此我们说,此书中的革命,是"纯洁的"革命。这不仅表现在保尔与冬妮娅的关系上,在这之前,保尔有次被抓进监狱,当有一个无产阶级的少女想主动为他献身时,也被保尔所拒绝。在这之后,保尔与丽达之间的朦胧恋情,也被刚硬的革命感情所压抑。这里的革命,是无性的革命。
而塔可夫斯基在影片《伊万的童年》中,却展现了一种美丽优雅的爱情。年轻的军人带着美丽的女护士走进迷人的树林,他们都穿着厚大衣,树林静悄无声。他们的眼里满含爱意,当女护士刚要跨过战壕的时候,军人一把抱起她,然后亲吻,她的脚悬在空中。影片中所展示的爱情,基本剔除了肉欲的因素,是对生命本身的礼赞。当然爱情加革命的模式,实际是革命文艺中的常见主题,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我读那本书时还是个初中生,其时有一本《花季雨季》的小说正在同学们中间流行。两本书我都读,但现在印象都不深了。只记得《青春之歌》中写了一个名叫林道静的女学生,在投身革命之后,爱上了一个叫卢嘉川的革命者。书中的革命者们,如林红等人,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好像都与粗俗、下贱、腐朽的性毫无联系。《青春之歌》一书,让我当时就困惑不解的是,作者为什么要不停地改来改去,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政治。但奇怪的是,《青春之歌》给我感觉并不是非常好,我是勉强耐着性子读完它的。真正最早让我感动的爱情,是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一书中所描写的韩新月的爱情。我当时大致是初三,读此书一直读到凌晨三点,之后一个人躺在炕上浮想联翩,通宵无眠。上大学之后,听写作课老师说此书写得并不好,作者的文字也很一般。我后来再没有看过这本书,不知是否如此,但那种刻骨铭心的阅读体验,已经深深植入我的生命之中。
革命总是血与火的交织。在今天的我看来,这里的血不仅有鲜血,更有大量的经血掺杂其中。几乎可以说,所有"真正的"革命者在对待性的态度上,都是杯水主义者。在革命者的眼中,革命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一切,都只能放在次要的位置上。这就注定了,粗鄙的革命者多是无耻之徒。阎连科在《受活》一书中写到一个叫茅枝婆的妇女,曾经是一名红军,典型的革命者。当时她还是一名少女,在一次行军途中,她和几个战士掉队了。结果就在这个过程中,她被强奸了,童贞被奉献给了"革命"。李锐的小说《无风之树》,写到革命者的勃勃性欲。一个叫暖玉的妇女,被当做全村人共同的"慰安妇"来使用。在这两部小说之中,都有对革命神话的无情颠覆,揭示出革命粗鄙的一面。革命者是压抑的。有次某老师说,一般所谓的左派,都是家庭生活很不和谐的一群人。我想了一下,的确有这种现象,尽管并非全是如此。在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写到鹿子霖的大儿子鹿兆鹏,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共产党党员,一名地下工作者。有一次在执行任务时,和白嘉轩的女子白灵扮演一对夫妻。青年男女,干柴烈火,最后弄假成真了。完事之后鹿兆鹏向白灵道歉,说请原谅他的粗鲁,白灵说:你是"火山爆发"!如果我们将文学与现实稍作对比,同样可以发现革命与性之间的紧密联系。抗战年代,一批青年女学生因为理想的激发,纷纷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结果到延安之后,才发现轰轰烈烈的浪漫革命离她们是那么遥远,她们的主要任务,是和一批大他们不少的大老粗结婚,解决革命者们的性饥渴问题。直到那时她们才知道,革命者们也是有鸡巴的;而凡是带着家伙的,基本都不是传说中那么安生的。
张贤亮的写作,是革命文学的一个变体。他的中篇小说《绿化树》,中学时我曾读过多遍,当时非常喜欢。《青春期》这样的作品,当时觉得也很不错。然而在今天看来,除了其作品是典型的"才子佳人"(黄子平)模式外,其实在张贤亮的作品那里,是没有性的,只有病态的欲望。在章永麟们崇高的革命理想之中,性永远都是第二位的,它只能给失意的"革命者"带去短暂的安慰,但并不能"溶化""革命者"高远的"理想"。而野花般迷人的黄香久、马缨花们,永远只是充当一个意淫和泄欲对象的角色。由此看来,张贤亮的作品,境界是很低的,不管他获得多少荣誉,曾经取得多大的成功。
王小波的革命文学,则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品种。我对王小波的阅读,来得有些晚,是在上大学之后才读到的。其实上高中时,就曾在书摊上看到过王小波的作品,黄皮的《黄金时代》。拿来翻了一下,见吹他是什么文坛之外的真正的高手,我就非常反感。我当时年少气盛,听不得那些吹牛逼的话;谁要是那么吹,我只有鄙视他,连他的作品都不肯再碰一下。我与王小波,就这样失之交臂,现在想来有些遗憾。上大学之后,读了王小波所有的杂文,一部分作品,而那本黄皮的《黄金时代》,我读过不下三遍。在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女性是线条,之后是小转铃,最后才是陈清扬。王小波写革命年代的爱情,可谓汪洋恣肆,汹涌澎湃,但又干净美好,机趣丛生。在中篇小说《革命时代的爱情》中,他写姓颜色的大学生,写X海鹰,教条之外,不乏可爱之处。以性之勃勃,反衬革命之荒谬与无聊,是真正的黑色幽默。
下面稍微谈一下后革命时代的革命与性。村上春树是我喜欢的作家,我一直羞于谈起他。原因有二,一是他太时髦了,小资文青们都要谈他,我只有退避三舍;二是迄今为止,我只读过《挪威的森林》一本书。刚上大一时,同寝室有同学在那里大读特读村上春树,我找来一看,写得的确漂亮,细腻温婉,又切近大学生活,因此读过两遍。村上春树写性,干净漂亮,其中的原因在于,他在写性的时候,并不像中国古典禁毁小说那样,事无巨细地描写整个性交的过程,但人物之间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流--因此严格说来,性在那里只是一种机械性的活塞运动,没有任何情感上的交通;而在村上春树的笔下,性是甜美的,坦荡的。在《挪威的森林》一书中,我最喜欢的女性是绿子。在小说中,村上春树写到学生运动的领袖们时说:"这些家伙全是江湖骗子,自鸣得意炫耀几句高深莫测的牛皮大话,博取新入学女孩的好感,随后就把手插到人家裙子里去--全是这玩意,这号人。"我们可以看到,在后革命时代,革命的红潮已基本褪去;就连持理想主义立场的作家,也对所谓的革命没了任何好感。
三
路遥的《人生》重新出版了,封腰上有两位成功人士--马云和贾樟柯的推荐语,都说路遥的小说曾对他们有过重要影响。我也是。我对路遥的阅读,首先是《平凡的世界》。邻居家的老大大我几岁,那时已上高中,借了同学的书来读,其中一本就是《平凡的世界》。邻居家的老二和我是好朋友,他们哥俩读完后,借书给我读。我之前虽读过一些小说之类的东西,但像这样大部头的小说,却还是第一次阅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甚至不知道是否有耐心"超越"它。然而阅读一开始,却再也收刹不住,一口气读了十多天,终于将那本黄色封皮、错字连篇的小说读完了。小说中的世界,与我生活于其间的农村,有那么多相似之处,甚至有些方言都是相通的。我从中读到了坚韧、挣扎和不屈不挠,即使在那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仍然坚守着自身的价值坐标,保存着人之为人的尊严和底线,这不禁让我感动而泣。那时正是初二刚过的暑假,整个假期,我的心都沉浸在小说的世界之中。读完小说,我便找来一个大本子,准备开始自己的"创作",并在本子上用毛笔写了几个大大的黑字:"少年时代",并在这几个字下面画了一道黑色的"花边"。小说自然没写成。我虚构了一个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少年形象,不过只写了几页纸,就再也写不下去了。初三毕业时,要到县四中参加毕业会考,毕业班的学生,每天坐一辆大卡车来回。中午就在四中吃饭,不回家。父亲给了我几十块钱,要我中午时去买饭吃。第一天规规矩矩去吃了,到了第二天,听说吕家峴有一家书店,于是跑去看。书店很小,不过有一本早已被翻旧了的《平凡的世界》,是书店用来出租,供周围的学生来看的。尽管已读过一遍,我还是想买这本书。一问价钱,十八元,一点都不少。我实在太想拥有这本书了,于是咬牙买下了,当天只好不吃午饭,边喝水边吃从家里带来的馍馍。这仍然是一本盗版书,错字连篇,印刷很差,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上高中时在县城读书,才发现这种书只要十块钱就完全拿得下来,并且盗版的质量比我的那本要好。初三毕业,我又把这本书完整地读了一遍。家里有一点点藏书,其中有父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订阅的《收获》杂志,记不清是哪一年的了,好像是在第一期上面,刊登了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父亲说,当时看到这篇小说时,觉得很"怪",因为小说中几乎连一个坏人都找不到;而此前他看到的文艺作品,总有好人坏人之分,泾渭分明,一目了然。上高中之后,我买了一本盗版书,《路遥文集》,其中收有《早晨从中午开始》,以及其他一些中短篇小说、散文,让我得以窥见路遥作品的"全貌"。在读高中的时候,我每个假期回家时,都要读一遍《平凡的世界》,因此我对这部作品的熟悉程度,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直到今天,其中的许多细节,我仍有清晰的记忆。上大学之后,我第一次在国内(校外)公开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就是大二时发表在《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上的《路遥: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一文。但在这之后,我除了读过一些研究路遥的论文之外,基本没再读过路遥的文字。前段时间,碰到一个甘肃的老乡,他的硕士研究论文,写的正是路遥。由此可见,路遥的作品,对那些出生农村的青年,有着怎样巨大的影响力。在他们(包括曾经的我在内)的眼中,路遥的作品绝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而是励志书、启示录!
路遥的作品当中,充满着对青春、理想和爱情的礼赞,但这并不表明,路遥有能力写好爱情。在今天的我看来,爱情是最为个体性的事件,如果没有个体意识的觉醒,是无所谓爱情的。但在路遥的作品中,无论他笔下的主人公有着怎样倔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但他们从来都没有作为独立的、个体的人而存在过。比如说孙少平,在双水村的世界里,他从来都是孙玉厚家的二小子,而不是什么孙少平。即使在他成人之后,面对金秀对他的爱情时,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传统的伦理观,回到煤矿,回到"师娘"惠英的身边。在路遥的作品中,笼罩了一层浓郁的理想主义的光环,因此小说中很少写性,更不可能从正面着笔,来直接描写性。因此我认为,在路遥的作品中间,只有伦理化了的性,而无基于个体意义上的真正的性。最明显不过的例证,是田润叶的遭遇。当初她被迫与李向前结婚时,她是无奈的,并通过不与丈夫同房这一方式来进行反抗。而当李向前出了车祸之后,她却最终选择了残疾的丈夫;但她真正所选择的,是传统的乡村伦理。我这样说,并非是说传统的乡村伦理一无是处,恰恰相反,传统伦理曾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在由传统伦理所塑造的人身上,有不少优秀的品质。然而问题在于,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因为要成全别人,就要放弃自己的幸福,这是否是合理的?还有孙少安,在拒绝田润叶爱情的同时,也拒绝了自身的幸福;而支配他做出如是选择的,恰恰是他所认同的那一套乡村伦理观。因此在通观路遥的作品之后,我认为在路遥的作品中间,只有传统意义上的亲情,没有性,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
四
有学者曾写过专著,题为"感伤与文学"。伟大的文学作品并不总是感伤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她们总有感伤的一面,并且这种感伤的分量,在很多时候一点都不轻。叶芝说过,与人争辩,乃有修辞;与己争辩,乃有诗。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诗性,并且常常是作者"与己争辩"的结晶。性往往是感伤的,尤其是求之不得之时,更是如此。而将文学与性放在一起,并为其而感伤不已的,日本作家居多。可惜的是,我读日本文学并不多,唯一可讨论的,是川端康成的作品。不管是《雪国》,《千纸鹤》还是《伊豆的舞女》,其间都充满浓郁的性之感伤,更加"物哀"的情调,读来让人忧伤不已。上研究生第一年的寒假,因为没有回家,在寒冷的天气里读川端康成,心情如无人的校园一样空寂零落,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在中国的作家中间,将感伤与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郁达夫。这方面的代表作,自然是其著名的《沉沦》。我并未做过专门的功夫,但估计郁达夫的写作,一定受日本文学影响很深。他是留日学生。初读《沉沦》,为作者那罕见的坦诚所震撼。作品不仅写"在被窝里犯罪"(手淫),更写嫖妓诸事端,的确让我吃惊。《沉沦》中的性,是荒凉的,压抑的,自卑的,感伤的。有人开玩笑说,郁达夫小说中的主人公,是那样一种人,一边手淫,一边还不忘发出如是悲戚的声音:祖国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强大起来?性与政治的关系,由此更多一层联系。郁达夫的作品,我除了读过一些散文,还有《迟桂花》、《春风醉人的晚上》等少数小说之外,另外读过他一本日记。在日记中间,郁达夫继续着他一贯的坦诚和率直,嫖妓赌博之类,统统都写在日记上,而且一旦没银子花了,删也不怎么删,直接就拿去出版,换银子花了。对女人的态度,他也是一会儿大骂不已,宣称此后不跟任何女人来往了;但过不了两天,又会在日记上写下他给王映霞写信等等事宜。他还总是如一个中学生一样,制定许多永远也完不成的写作计划;制定之后不实施,过一段时间,边骂自己颓废、不用功,边又制定各种莫名其妙的计划。郁达夫的好玩,正在这里。曾看过傅国涌的一篇带有自传性的文字,说他以前有一段时间,曾经很喜欢郁达夫。总体看来,尽管郁达夫喝了不少洋墨水,但在他身上,带有相当浓厚的旧文人习气,性在他那里,更多是一种颓废、苦闷或感伤的象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有一篇名作,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从女性视角出发,大胆写出了女性的性之感伤,意义非凡。但我个人很不喜欢这部作品,相信这也是多数男性读者的一般心理。古语有云:玩物丧志,玩人丧德。在我看来,莎菲女士的心理,带有玩弄男性的意思,因此很是让人反感。这并非是说我会接受男性玩弄女性的观念。其实,我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人的玩弄,不管是异性之间,还是同性之间。玩弄人的人,必定是无比丑陋,且十分可耻的。
五
刚上大一时,同寝室的同学没事干,就在电脑上下A片来看。一伙人围在一起,边看边品评,其乐也融融。或许是来自农村的缘故,信息封闭,因此我在此方面相当晚熟。高中时就有同学说他们小学时就开始看黄片,而我直到高三时才第一次看到。并且在上大学之前,也只看过那么一次。上高中时因为住校,只有寒暑假时才回家一次,因此如何度过周末的时光,就成了一个问题。那时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因此每周周末,都在学校打篮球。有时也出去,到理发店之类的地方看电影,不过所看的片子,多是港片,如《河东狮吼》一类,看了之后,大家都很高兴。边走边在街上唱片中的歌曲。言归正传,还说大学同学看黄片的事。有次寝室的一哥们不知怎么回事,下了蔡明亮的作品《天边一朵云》来看。几个人围在电脑旁边,在那等着看激情戏。但大家越看越觉着不对劲,作品中几乎没什么对话,气氛沉闷,叙事缓慢。看了半天,才有同学说,这B在玩深沉哪。那次看片,大家都觉得很扫兴,尽管裸体动作什么的全都有,但不但不色情,反而很沉闷。后来听某同学说,有名导演的A片,一般不叫色情片,而叫情色片。不知有没有道理。这部片子,大家是断断续续跳着看的,但其怪异的叙事方式,给我的印象很深。在蔡明亮的那里,性是苦闷的,压抑的,窒息的,密不透风的,甚至是让人绝望的。
我后来又看蔡明亮的《黑眼圈》和《爱情万岁》。《黑眼圈》在我看来,主要是写现代人无法找回自我,从而相互隔膜,无法沟通的"百年孤独"。这里主要讨论一下《爱情万岁》,这是蔡明亮的成名作。在整部作品中,只有三个人,其中李康生饰演的小康这一角色,最为真切动人。应该说片中的三位主角,都是城市生活的边缘人:一个是推销骨灰盒的,一个是地摊小老板,一个是售楼小姐。他们的生活是忙碌的,然而又是狭窄的,缺乏沟通的。而那种强烈的孤寂感,最突出的表现在性的匮乏上。他们都需要性,但是由于生存的压迫,他们都没有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美美和阿荣两人,在经过简单的勾兑之后,立马就可以上床,上
床之后,各走各的路。但他们的苦闷与孤寂,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只是暂时得以缓解。而小康的困境在于,他是一个同性恋者,因此更显落魄和格格不入。片中有一处细节,是写他有次买了一个小瓜,他不停地亲,并且像扔保龄球一样抛着玩。那种似乎生活在世界之外的沉重的孤独感,全然笼罩住了这个年青人。之后又有了偷窥的一幕,并在别人的高潮声中小心地手淫。压抑到了极致。影片的最后,美美一个人,走过很长很长的一段路,来到郊外的墓地,坐在一张长凳上,潸然泪下。这是片中最抒情的地方,沉闷压抑的情绪,在此稍稍得以缓解。
六
性也可以是野心勃勃的。如果你读过司汤达的《红与黑》,你一定会同意这一点。曾读过一篇叶辛的文章,给人的印象是:《红与黑》之于他们那一代人(可能更多的是知青),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意义。直到今天,我都不太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我估计,如《红与黑》这样的小说,无论到什么时候,总会引起那些外省乡下青年们的共鸣。因此它太真实,太切近他们的心理了。细腻的心理刻划,正是《红与黑》之所以是《红与黑》的重要特征。在路遥的作品中,写到孙少平在井下挖煤时,曾给工人们讲过于连的故事。当听到于连偷情成功时,安锁子气毛了,一把夺过书扔进火堆。他气愤地说:于连这小子倒是日美了!老光棍着急起来,比正在吃食的狗还凶。我因此很早就知道这部作品,但一直没机会读它。刚上大学时,我是物理系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学校规定,理工科的学生,一定要修一门叫中国文化史的课程。上课的老师是一位美女,据说岁数不太小了,但看起来很年轻。她当时好像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红与黑》,一本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悲剧的诞生》我当时就找来读了,模模糊糊,抓不住要领。寒假时借了《红与黑》去读,一读之下,非常喜欢。曾跟朋友交流过有关这本书的观感,他说他好像不怎么喜欢。我估计是他读得不够认真。
作者司汤达,年轻时混得很不像样,据说还曾经试图勾引他的一个表嫂还是什么的,但最终没有成功。正如作为病人的尼采热衷于呼唤超人意志一样,司汤达这个勾引未遂者在作品中大谈偷情之妙。司汤达不仅要谈,而且谈得义正词严,细致入微。你看他勾引市长先生的太太雷纳尔夫人,费尽心机,一旦得逞,则始乱终弃。在于连那里,性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部分,更是他"往上爬"的阶梯。因此性不仅仅是性,更成就了他的尊严,他的生命。于连和玛蒂尔德小姐之间,不能说完全没有爱的因素,但最重要的部分,肯定是征服与被征服者之间的游戏。他们都想做一名雄心勃勃的猎人,而不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羔羊。于连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在他死后,玛蒂尔德小姐抱着他血淋淋的头颅,亲自送他到墓地。这一情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简直难以让人想象,一个女人,竟能做出如是举动,尽管她们家族有这样的传统。《红与黑》中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于此可见一斑。
七
中国版的"洛丽塔",正以某种狂轰乱炸的形式,不断在中国媒体上演。一些"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人,似乎都有"洛丽塔"情结,对祖国的少女垂涎三尺,充满性趣。有了这个巨大的买方市场,"祖国的花朵"惨遭蹂躏的故事,自然是层出不穷。盲诗人周云蓬唱到,"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沉痛之极。不过在这里暂时不谈这个,我主要想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叙事模式,即老少恋。老实说,我虽然早就买到《洛丽塔》一书,但直到今天,仍未读完。因此这里所谈的作品,主要我比较熟悉的几部。
老男人和少女之间的故事,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杜拉斯的名作《情人》。虽然早知道王小波对杜拉斯有高评,但我一直都没读过她。直到大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此书。一读之后,竟放不下了,一口气读完,只有"佩服"二字当可形容。杜拉斯在此书中,紧紧抓住了小说人物的内心,将那些若有若无的飘渺情愫,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叙述技巧上,对于时间感的处理,尤其精妙。小说开头的一段文字,已足以让人迷醉,与叶芝的名作《当你老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好东西不能吃多,一多即厌。杜拉斯的作品,我之后又读了《中国北方的情人》,大倒胃口。主人公仍是一个少女,加一个来自"陌生之地"的中国男人,做爱之外,还是那些酸酸甜甜的东西。我不知道杜拉斯其他作品怎么样,但我却没兴趣再读了。《中国北方的情人》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估计被很多青年男女用过。作品中写到,多年以后,当年的少女,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说:"我只想听听你的声音"(大意)。莫里亚克也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中篇小说《爱的荒漠》,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莫里亚克写了一个女人和一对父子之间的情爱纠葛。父亲是一名医生,儿子才上中学。小说的离奇之处在于,这对父子同时爱上了这个名声本来不好的女人,并且都试图接近她。而女人对这两个男人的感情,在小说中表现得很微妙,若有若无。但小说最终的结局,是"小城无故事",各人都回到了他们日常性的生存逻辑之中,想想以前的冲动,愤怒或爱恋,似乎都觉得莫名其妙,只好化作淡淡一笑。生命本身的残酷和不可交通,在日常性的生存逻辑中得以消解。人人都是苟且的"偷生者"。
这种稍显错乱的性与爱,不仅外国作家写,华语世界中也有这样的作品。刘以鬯的《对倒》一篇,就有这样的影子。不过在这部作品中,性想象的成分是模糊的,含混不清的,模棱两可的。朱天文则写得较为明显,在《柴师傅》一篇中,她开篇就写:
很久很久以前,当时只有三十来岁的柴明仪曾经想过,年老的时候定居在四
季如春的昆明是不错的。如果他不是等待那个年龄可以做他孙子的女孩,像料峭
春寒里等待一树颤抖泣开的杏花,他不会知道四十年已经过去。是的,四十年已
经过去了,他枯细然而柔劲修白极其敏锐的手指触摸到女孩凉软的胸乳时,肚底
抽起一丝凌厉颤动。
八
亨利·米勒是个疯狂的家伙。亨利·米勒喜欢尼采。亨利·米勒一手握着鸡巴随酒精狂舞,一边用屎尿般的钻头式语言,诅咒这个肮脏的世界。亨利·米勒谁都不怕,他纵欲高歌,傲视天下。亨利·米勒之后,谁也别想装B。你是个道学家吗,请先管好你的鸡巴!亨利·米勒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是野兽的世界,是经血和阴毛的世界。哪里有粪便,哪里就有亨利·米勒。他无法无天!亨利·米勒就是这样一个家伙,我不怎么喜欢他。之前所以买过他的几本书,是因为他那几本破书是打折的。不是一般的打折,是狠狠地打。一本两三百页的精装书,三四块就到手。我是奔着这个去的。便宜没好货。自从买了他的书后,除了偶尔翻几页之外,我从没有认真读过他。《亨利·米勒日记》,是我从一个旧书店淘来的,倒是真读过。他的小说,就是他的日记,所以那本书的封底上说,亨利·米勒是日记体小说的开创者。一个天大的玩笑。亨利·米勒在书中挺着通红的鸡巴,据说反抗着一种叫资本主义的洋玩意儿;不过他所反抗的东西,我根本没见过。无所指的反抗,在我看来,就是虚张声势。
我喜欢劳伦斯。这是个清教徒。《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据说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我很喜欢。劳伦斯笔下的性,坦率,美好,细腻。劳伦斯写出了性之本真。劳伦斯用性反抗他所厌恶的工业文明。因此在他的笔下,性总是自然的,带着青草和林木的清香。劳伦斯借查特莱夫人之口说:"我只有肉体。我相信肉体的生命比精神生命更真实:只要这肉体精神被真正唤醒。但是世上太多的人,都像你那著名的鬼机器一样,精神仅仅依附在自己行尸走肉般的躯壳上!"
将性作为反抗极权主义的武器,不知是不是奥威尔的首创。在他著名的《一九八四》一书中,温斯顿就是这样干的。性是人性复苏的开始。但性之反抗,毕竟是脆弱的。即使抛开外在的强大压力不说,让你反抗,你也反抗不了几时。勃起的鸡巴像革命,坚挺不了好久。中国大陆的作家中间,王小波是个异数。《黄金时代》一篇,毫无疑问,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性在作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不是唯一的角色。这部作品好,并不在于他写性写得干净漂亮,而是他有足够的机智和幽默。他不油滑,很严肃地耍贫嘴,并通过他敏锐的洞察力,戳破了历史的假处女膜。
九
性与死亡相连。
性是生物进行自我繁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对人类也是同样的。性总带有某种惊心动魄的味道,并且这种味道中多有火药的气息。性是战争。战争中的人是脆弱的。是战争总有死亡。在日本的电影中间,一个女人为爱一个男人,可以爱到割下他鸡巴的程度。那比死亡的气息还要浓烈的爱,那种复杂的紧张和激烈,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即使如川端康成,渗透在他骨子里的那种荒寒与绝望,似乎也正是爱到极致的一种表达。
日本作家村上龙的成名作,是一部中篇小说,叫《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我很喜欢这个小说。作品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占领区的日本青年的放浪生活。在小说中,性是和毒品、音乐、酒一起出现的。性与残酷青春相伴随,因此有一种凉彻肺腑的悲凉感笼罩其间,犹如死亡的气息。尽管如此,小说仍有一种纯粹、干净的味道。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