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货币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运行广泛渗透、广泛流通的血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生存高度依赖、难以或缺的重要因素,正如俗话所说:“缺什么都不能缺钱(货币)”。
但非常遗憾的是,当问到社会上的钱(货币)是怎么出来的,货币总量应该如何把握,很多人都会一下子愣住,甚至是在银行工作或从事货币金融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也往往不能给予圆满的答复,很多时候听到的答案就是:那就是中央银行印出来的,是由央行控制的。而且当人们议论一国扩大货币投放时,一般也都形象地说“某某国家(或中央银行)开足马力印钞票”,电视在报道时,也都习惯于配以印钞机哗哗地印制钞票的画面以增强视觉效果。但这实际上就是把货币等同于现金,在当今社会,这是很不准确的,很容易产生误导。
实际上,经过长时间和不断加快的演变,当今社会的货币以及货币体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很多变化并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而准确的认知和把握,很多变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明显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风险隐患,人们在极力追求货币发展带来的好处时,却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和积累的恶果,以至于当风险暴露、危机爆发时,人们很少反思货币及货币体系本身存在什么问题,并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而是惯性地不断加码地运用本已产生问题的方法或手段,结果只能使问题进一步积累和加重,最终必将产生难以控制的极端恶果。
2008年底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有人认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以及之后主要经济体力度空前的、大规模扩大货币投放,尽管使危机得到抑制、有所缓和,但5年来货币总量的大规模扩张与经济持续低迷形成令人瞠目的巨大反差,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社会矛盾和冲突更加尖锐,经济金融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世界似乎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其中,货币以及货币体系作为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已经存在极其严重的偏差和问题,非常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一、货币的产生与实物货币的运行
当人类社会出现剩余劳动,并且不同群体剩余劳动的品种不同,存在对其他品种的剩余劳动的需求时,就必然产生物品的交换。交换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交换本身尽管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却有利于将物品交流到最需要、出价最高的地方,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物品的价值),而且有利于推动思想的交流,分享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但在交通通讯不够发达、供需双方直接交流机会很少的情况下,直接的物物交换成功几率低、成本高,又束缚了交换的发展。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定期相聚和交换的集市(包括利用宗教、文化集会的机会),同时,逐渐形成了把一定社会范围内人们最广泛推崇和愿意接收的物品作为交换中介或媒体,从而形成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雏形(货币物品)。人们先将自己的物品交换成货币物品,再用货币物品与所需要的物品进行交换,使交换成功率明显提高。之后,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将作为货币的物品集中到体积小、份量轻、质量不易变化、能够区分或分割成不同价值单位的物品上,这包括贝壳、羽毛、铜、铁、金、银等。经过长期的遴选和淘汰,世界范围内逐渐将货币物品集中到贵金属(黄金或白银)上来,特别是黄金,曾长期成为世界范围内流通最广泛的货币物品。货币物品的统一和广泛流通,大大推动了交换的发展。货币物品也形成了作为交换的价值尺度、交换媒介、价值储藏手段等功能。此时的货币本身就是商品,因此也被称为“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
在这一阶段,货币物品首先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商品,然后才是一种作为货币的特殊商品,因此,从货币物品的出现开始,在非常长的时期内,货币物品都是民间掌控的,也缺乏统一的成色、形状、份量等标准,在交换中,也都需要验成色、程重量,有的还需要再进行分割等,成本很高。于是,人们开始对货币物品进行规制,形成了标明成色和重量的金锭、银锭,金条、银条,乃至金币、银币等,并标明印制厂家名称,强调其对货币物品的质量负有担保责任。这进一步发挥了货币的功能,推动了交换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货币物品特殊价值的增强,人们对其的追求也就越来越强烈,正像有人所说的:“谁拥有了黄金,谁就拥有了财富”。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商家制作假冒伪劣货币物品的举动,影响了货币的信誉和功能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统一规制和保护流通的法定货币(铸币)应运而生,并逐渐取代了民间的货币,民间的货币物品需要兑换成国家法定货币才能流通。国家法定货币(铸币)的出现,使货币物品更多地倾向于货币的功能和价值,而其自身的使用价值相应弱化,推动货币物品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这也大大方便了货币的流通,推动了交换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实物货币阶段,货币总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作为货币的特殊物品本身的多少(如挖掘和提炼了多少金、银),通常很难出现货币总量的人为扩张,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借贷活动也是如此。在货币物品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其他用于交换的物品扩大,货币的价格就会提高(即升值);反之,在其他用于交换的物品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物品的扩大,就会推动货币的价格降低(即贬值)。也就是说,货币与其他用于交换的物品之间的供求变化,会通过价格的变化达到平衡。当然,国家取得了统一规制和保护货币流通的权利,同时也就承担了保护货币质量和信誉的责任,如果管理不善,出现货币的假冒伪劣,甚至国家统治者自己就克扣货币的成色和份量,制造假冒伪劣的货币,就会破坏货币的信誉,也就会进一步损害国家的信誉,最后完全可能引发社会动乱、朝代更迭。
货币的进步推动了交换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交换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贵金属货币的不足也逐渐显露:大量贵金属货币不仅铸造的成本很高,而且运送、保管、交割的成本也很大,越来越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交往的发展。于是,在以往金匠、银匠或者金币、银币铸造商收到金银之后出具的标明金银重量(或可兑换的金银币数量)的收据,或者金银币收储商出具的收据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尝试直接以这种收据代替金银实物进行转让,逐渐发展出以金银作为担保,可以转让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银货币的票据,并进一步发展出以金银作为本位制,标明不同金额的纸币(钞票)和贱金属辅币。纸币一般是印币商通过金银的收兑,按照规定的标准印制并提交给兑换人,再通过他们购买其他物品或服务流通出去;通过人们用纸币兑换金银,将纸币回笼回来。保留在社会上的纸币,就成为“流通中的现钞”。
纸币的出现和流通,是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演变,推动货币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大大降低了货币自身铸造,特别是运送、保管的成本。但与此同时,也推动货币与实物的分离开始起步,作为一种替代货币或“表征货币”,脱离货币实物,纸币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很低,伪造的难度和成本也比实物货币降低,甚至货币印制当局,也因为其实际储存的金银不容易受到有效核查,而容易出现故意超量印发纸币的可能。这就给货币的超发或滥发留下隐患。在纸币产生和流通之后,因货币泛滥、严重贬值引发社会动荡、政府垮台的事例也明显增多。
二、信用货币的产生和裂变
随着交换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货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有些国家却面临金银严重缺乏的困扰,迫使其不得不放弃金银本位制,改为收储本国社会最需要的重要物资作为担保物来投放货币。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不仅商品,而且货币(代替金银的纸币)也出现了跨国之间的流通和储备,于是,收储外汇也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货币投放渠道,外汇成为投放货币的重要担保物。而一国货币要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就需要该国用这种货币大量对外投资、捐赠或进口物资等,但这又会使该国国内货币量大幅度减少,物资大幅度增多,造成通货严重紧缩,这又迫使其不得不扩大货币发行,结果必然突破既定的纸币与黄金的挂钩比率,一旦国外将其持有的该国货币集中拿到该国兑换黄金,必然造成该国货币危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世界的货币最后(以美国1971年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为标志)都废弃了金(银)本位制,货币彻底放弃了与金银等实物商品的内在联系(货币数量不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改为货币完全由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以政府信用担保的“信用货币”、“法定货币”,也使金银等超国家主权货币彻底让位给“国家主权信用货币”。这是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深刻的裂变。
在废弃金(银)本位制后,世界各国货币总量的控制就失去了最直接、最明确的金银实物限制,如何合理把握和控制货币总量,就成为货币理论和货币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不少国家把保持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为此设定了通胀/通缩的目标值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高于通胀目标时要采取收缩式的货币政策,低于通缩目标时要采取扩张式的货币政策。有的国家还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不少国家通过立法方式保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强调政府不得直接向央行透支,央行一般不得直接向政府或商业银行以外的机构融出资金,以防止货币滥发。但是,在一国货币是由国家主权保护,由政府信用担保的情况下,货币当局要保持独立性是相当困难的,在经济金融面临危机冲击或其他特殊情况时,政府完全有可能推动货币当局大规模扩大货币投放。也正因为如此,货币政策成为与财政政策并列的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之一,赋予了政府或货币当局人为扩大货币投放的特权。长时间过度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成为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在货币从实物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完全摆脱金(银)的约束之后,又进一步促进了融资和清算方式的发展与变化。其中,间接融资和记账清算的发展,又使货币的投放进一步脱离央行的控制,使得货币总量的调控更加困难。
(一)间接融资对货币投放的影响
随着货币的发展以及投资和贸易的发展,一种新的经济活动——“金融”也随之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拥有剩余的(闲置的)财富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有些人亟需这些财富投入生产或消费,但有没用用于交换的手段,于是,原始的物物借贷活动就出现了。随着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这些物物借贷活动越来越转化为货币的借贷活动,表现为金银或资金的融通活动,简称为“金融”。与交换一样,金融的发展同样有利于将社会闲散的财富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实现社会财富的有效利用,是非常富有积极意义的。也正因为如此,出借资金的人,往往可以从借入资金的人创造出新的财富那里获得一份额外的汇报——利息或分红。这也正是金融存在和获利的合理性和本源所在(尽管世界各国和教义一开始都反对贷款收息的行为,认为只做贷款的人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却要参与财富的瓜分,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行为)。
为了方便资金借贷双方达成交易,并合理确定和保护双方的权利义务,金融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不断演变和发展,今天已经变得非常多样和复杂,但从是否影响货币总量的角度,可以区分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
直接融资就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转让货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融资方式,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和保持的融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却不会因为货币融通或转让而增加货币总量。直接融资很有意义,但却往往因为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相互不了解,而使得融资很难成功。
间接融资则是在原来的资金供求双方之间,加入一个金融中介(如银行),拥有资金的人,将资金存放在中介机构,但仍按约定条件享有所有权和支配权,即并没有丧失这部分货币的所有权。而中介机构则按照约定条件将资金借贷给需要资金的人,借款人即取得了在借款期限内的货币购买力,这就相当于中介机构向借款人发放了货币(实质上是借款人通过透支未来的方式增加了货币购买力),形成了典型的货币“信用投放”,只有在中介机构收回融资时,这部分透支未来的货币才能消除。
相对于直接融资需要资金供求双方有充分的认知和信任,否则很难成功而言,间接融资则是由具有社会信任度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作为连接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平台或中介,形成社会资金的聚散地(类似于商品贸易的集市),并由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主体进行资金的募集和投放,成功率大大提高,有效推动了社会闲散资金的集中和向社会资金需求方的转移。但由于间接融资扩大了社会透支未来的规模,而且贷款又会转化为银行存款,银行又可以再发放贷款,由此形成贷款在货币投放上的“乘数效应”,如果得不到合理和有效的控制,就会形成过度信用创造,引发货币恶性膨胀,引发严重的金融乃至经济社会问题。
间接融资的发展,隐藏了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货币问题是:银行贷款是一种商业行为,所产生的收益是归银行所有的,但贷款创造的货币却同样属于主权货币,同样是由国家担保的,这就产生了权益和责任的不对称,形成货币体系上一个重要的法理缺陷。这容易刺激银行扩大贷款,并利用贷款与存款内在的转化机制“空手套白狼”,过度追求规模扩张,追求更大的利差收入,结果却因此造成整个社会信用泛滥,货币过度投放。而一旦形成大规模的贷款不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货币信誉乃至经济社会稳定,政府就必须出面抢救,由此形成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局面。如果银行不能倒闭清算,则不良贷款可能因为坏账而核销(贷款减少),但因贷款而投放的货币却因记录在银行存款账面上不会因此减少,就会形成虚增货币而无法收回。
(二)记账清算对货币投放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的交换,无论是物物交换,还是钱物交换,都是一种实物(包括货币实物,如现钞)交割清算方式。但随着银行的出现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将货币(资金)存放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需要支付时,则通知银行从其存款账户中扣账,直接转入收款人在银行的存款账户,从而将货币实物清算方式转变为银行记账清算方式(由银行通过增减对收款人和付款人的债务的方式来完成)。这大大提高了货币清算的效率,降低了货币实物(现钞)的印制和清算成本,不断压低了现钞在社会货币总量中的比重,而且推动社会闲散资金从源头上就高度集中到银行,有利于社会闲散资金的充分利用(当然,这也有力地促进了间接融资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经济金融和社会的发展。随着记账清算的发展,即使是中央银行购买货币储备物投放基础货币,也不一定需要直接投放现钞,同样可以大量地通过记账方式直接转入出让货币储备物的人的银行存款账户。加之间接融资的发展,就使得货币投放,更多地从现钞实物投放转变为银行记账投放,货币也就更多地从现钞实物货币转变成为银行存款,表现为“记账货币”。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银行存款的载体也从存单、存折发展到存款卡、信用卡,以及电子账户或网络账户等,货币也相应表现为“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符号货币”等。现在,世界各国的货币总量中,现金所占的比重都在个位数以下,发达国家甚至都在3%以下,并且整体上都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也正因为如此,现在讲到“货币”时,如果只想到“现金”或“现钞”而没有想到银行存款,是远远不够的,是不准确的。
由于记账清算的发展,就使货币的所有权与货币的实际持有权发生分离,无形之中增加了社会的债权、债务规模,增强了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和资金汇划清算的收益能力,扩大了金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三)上述因素进一步交互,产生更大影响
信用货币、间接融资、记账清算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推动货币在信用货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生更加深刻的裂变,其在进一步降低货币印制和流通成本,提高货币清算效率,创造和满足货币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了极大作用,但这也使得货币投放和总量控制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央行货币投放的功能被从事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挤占。在货币从实物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之后,原本更应强调国家的主权和央行对货币投放的控制。但随着间接融资和记账清算的发展,金融机构通过间接融资投放的货币规模不断扩大(如果不加限制,甚至可以无限放大),而央行通过购买货币储备物投放的货币在整个货币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使得央行在货币总量控制上的主动权和控制力受到制约。
二是随着货币储备物对应的货币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下降,货币存在贬值压力,社会面临通胀挑战。在金银实物货币或金银本位制下的纸币主要是由发行人通过收兑金银投放的情况下,货币一般不存在超发现象。但随着间接融资的发展,货币的信用投放(包括央行直接进行的信用投放)不断扩大,货币储备物对应的货币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客观上就存在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可能。
三是外汇储备对货币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境内货币储备物。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融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需要收兑外汇并相应投放本币,外汇储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货币储备物。但与境内收储的货币储备物不同,外汇要不来自于境外投/汇入,要不来自于出口创汇。前者是在境内没有增加物资的情况下,通过购汇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后者则更是先将境内物资出口境外,再将换取的外汇换成本币,不仅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而且境内的物资还进一步减少。这样,通过收储外汇投放货币,都会增大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压力。
四是扩大货币投放、推动货币贬值成为刺激经济发展、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魔法杖。在没有金银实物约束,货币更多的可以通过信用投放的情况下,扩大货币投放不仅容易做到,有利于满足社会投资和消费资金需求,而且还有利于推动货币贬值,刺激投资和消费发展。同时,货币贬值,意味着社会原有的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等)无形之中就被缩水,其代表的财富被重新瓜分,却又不容易被社会广泛了解和抵抗。这种通过扩大货币投放、推动货币贬值进行社会既有财富的重新分配,并通过大规模的资本运作抢占其中的大部分财富,可能推动金融过度发展,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投入金融领域,但这种发展却违反了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有效聚集社会闲散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创造出新的更大的财富,进而分享一部分成果的生存宗旨和法理性,容易导致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甚至损害实体经济而虚假繁荣,最后走向自我毁灭。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与影响
信用货币、间接融资、记账清算等方面的发展,不仅影响到一国内部货币体系发生深刻裂变,而且也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发生深刻变化。
在金银实物货币,或金银本位制纸币体系下,国际间的流通的,是超国家主权的金银货币,受各国政府人为干预较少。但在金银本位制被遗弃之后,世界上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最强的国家的信用货币(如美元),就取代金银,成为世界中心货币(国际最主要的计价、清算和储备货币)。这种以世界最强大国家的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中心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就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是世界主要货币所谓的“流出”、“回流”存在假象。
一国货币要成为世界中心货币,最重要的是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即本国货币要大量为境外所有。这首先需要扩大对外投资、贷款、捐赠或援助,以及扩大国际贸易逆差等途径输出货币(表面是看应该是货币流出),保持较大规模的一般性国际收支逆差。但是在记账清算方式下,这些一般性国际收支逆差表面上看是一国货币(如美元)流出国境,实际上仅指这些货币的所有权的流出,真正的货币仍然停留在发行国的金融机构中,并没有实际流出,只是因此增加了货币发行国的对外债务。而得到这些货币并形成外汇储备的国家,并不能以现钞方式拿到本国,从一开始就只能以存放货币发行国清算机构的方式获得,之后也只能以存款或购买该国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公司债等)的方式进行摆放,表面上看似乎是货币回流,给世人造成了认识上的假象。要减少这些外汇储备,只能通过对外投资或扩大进口等方式。正因为在记账清算情况下货币并没有正直流出,所以,外国拥有的美元储备越多,意味着美国的外债越多,但美国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却越强。
二是形成“外汇储备倍增流动性”效应。 在记账清算情况下,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货币发行国流出,没有减少该国实际的流动性。但获得外汇的国家,一般都需要将外汇兑换成本国货币投入使用,却会因此增加流动性。这样,从全球整体角度看,就形成了“外汇储备倍增流动性”的效应。
在全球化加快发展,全球投资和贸易不平衡客观存在,外汇储备总额不得扩大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倍增流动性”的效应必然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乃至泛滥。
三是以一国主权货币作为世界中心货币使得全球货币总量难以有效控制。
如其所述,在记账清算体系下,一国主权货币要成为世界中心货币,就必然会扩大该国的外债规模。为减轻巨额债务压力,并通过推动货币贬值提高出口竞争力,重新分配既有的以该国货币标示的财富,很容易推动该国扩大货币投放,推动利率降低和货币贬值。这种以强国主权货币作为世界中心货币的现状,使得国际货币的好处过于集中到货币发行国,容易诱发其过于追求本国利益而置全球利益于不顾,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控制。但这恰恰与世界中心货币属于强国货币相悖。在世界上一国独大,缺乏有效制衡的情况下,该国货币发行仍属于其本国主权,实际上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监督和控制(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的作用受到制约)。在全球化已经进入很高的程度之后,世界缺乏统一的世界货币,世界各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协调,很容易出现竞相扩大货币投放、压低本国货币汇率,形成实际的“货币战”、“汇率战”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四是面对危机,政府为救市很容易扩大货币投放。
在全球化进程中,金融和资本流动的全球化最为明显。一旦人们发现某个国家或地区成为好的投资目的地,往往会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投入,并推高该国资产价格,催生并聚集经济金融泡沫。而一旦暴露风险,国际资本往往以更快的速度撤离该国或地区,结果很容易造成该国或地区爆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而一旦出现危机,所在国政府往往都会进行救市干预,并主要运用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势必扩大货币投放,扩张流动性。政府为应对危机扩大投放的货币,理应在危机过后收缩回来,减少人为干预留下的后遗症。但现实生活中,为应对政党选举或维护执政权等,各国政府往往只愿做加法,不愿做减法,只愿推动经济增长,不愿接受经济下滑,结果从全球整体角度看,就会使全球投资和货币总量不断扩大,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日趋严重,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难以承受,从而积累和引发程度更加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四、货币体系改革设想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从各种实物货币的产生到金银货币的集中,从金银实物货币到金银本位制下的纸币流通,再到脱离金银本位制的纯粹信用货币的流通,又到信用货币在多种因素推动下更加深刻的发展和裂变,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绝对可以说是一大奇迹。它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影响力还在不断加大,但货币本身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令人琢磨不透和难以把控的裂变,甚至是及其严重的偏差(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货币总量已经失去客观标准,非常容易失控),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财富的同时,又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成为当今社会各类经济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根源所在。这必须引起世人的高度警惕,并尽快采取联合行动,尽可能消除隐患、拨乱反正。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已经高度发展、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全球亟需建立和强化一体化治理的体制机制(但现实情况与之相去甚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一度强化的联合国组织及其影响,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反而在减弱,全球一体化治理的进程反而在倒退,这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国际问题,甚至产生全球性经济金融大危机)。从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角度看,以下两个层面的改革可能在所难免:
(一)打造超国家主权的世界货币及相应的货币体系
实际上,货币由金银实物货币转化为法定的国家主权信用货币,以及以国家主权货币充当世界中心货币存在深刻问题早已被精明的经济学家所意识到,上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就曾提出了“货币非国家化”或“超主权化”的理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以主权货币充当世界中心货币存在的问题更是引起广泛的注意,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就曾提出打造超国家主权的世界货币的设想,包括笔者本人,也发表文章提出了相似的建议。但是,在当今社会仍是各个主权国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联合国组织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打造超国家主权的世界货币,建立相应的全新的货币体系,改变长期运行的货币体系,挑战现有的国际国内利益格局,必定是非常复杂、非常困难的。因此,即使“货币非国家化”或“超主权化”的理念早已提出,但却难以得到实现。即使欧元区在统一货币方面做出了重要尝试和贡献,但由于国家主权以及财政政策很难统一,欧元作为跨国的区域化货币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和矛盾,甚至有人对其生命力都产生了怀疑。也有人设想再次恢复以黄金作为世界货币,但历史的发展不能倒退,这同样是难以实现的。现实表明,没有全新的思维和根本性的创新,仅在现有格局上进行改造,是很难打造出超国家主权货币和相应的货币体系的!
值得庆幸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非金融专业人士的互联网专家们推出了全新的互联网货币——比特币(Bitcoin),为打造超国家主权货币做出了具有开创和启蒙意义的重要尝试。
仔细观察比特币,其创造者(署名“中本聪(SatoshiNakamoto)”非常重视模仿黄金作为世界通行货币的特质来打造一种非人工干预的、广泛流通(不局限于特定互联网平台和国家)的互联网货币:
首先,比特币不是直接用现有法定货币(如美元)就可以买到的,最初始的比特币首先是由网络游戏者在比特币软件游戏中挖矿获得的。这就好像金币,首先需要人们从大自然中挖掘、提炼、加工出黄金,然后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规格(质地、重量、形状等)制作成金币,或者用黄金兑换成规定的金币。
其次,就好像黄金在自然界的储量是有限的一样,比特币总量也是有限的。作为网络货币,比特币生成的上限时间和上限数量是被设定的固定值,到2040年全部比特币被挖掘出来,总量为2100万个(当然,比特币具有很强的可分割性,每个比特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字切分最多至10的8次方份)。
再次,每一个比特币的产生、交易和流通,都是利用电子签名方式,通过P2P分布式网络记录并通告全网,不仅能有效防范比特币被伪造,从而保证该货币的信誉,而且可以保证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防止被盗用或冒领,还有利于保护货币交易和流通的匿名性或隐私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好像黄金的多少不能完全由人或政府任意干预的一样,比特币的产生完全是由开源的复杂系统控制的,可以说没有实际的发行主体,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特别有利于避免人为干预货币数量的产生,保证货币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正像黄金一样,比特币更是一种超国家或地区主权货币,成为网络中的数字黄金货币。
在与比特币代码一道问世的一篇500字的文章中,中本聪表示,创造比特币的动机是对金融危机感到愤怒:“常规货币的根本问题是维持其运作所必需的信任。人们必须信任央行不会让这种货币贬值,但是不兑换纸币的历史则充斥着对这种信任的背弃。”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法定的国家主权货币遭到诟病,黄金则因其历史上曾长期作为世界货币二引起不少人的怀念和推崇,黄金价格一度大幅度上涨。可以说,比特币正是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催生出来的。
比特币从产生到现在,历史还很短,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引起了很大争议:一是比特币的高匿名性可能难以达到政府或国际反洗钱、反恐怖、反偷税、反贿赂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比特币总量锁死,很多人担心这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容易引发通货紧缩。三是有人认为这种网络虚拟货币,实现了货币的去中心化(去央行化),也就失去了国家信用的支持,束缚了货币政策作为两大宏观调控政策之一的功能,不利于币值和物价的稳定,而且这种全新的货币要挑战既有的国家主权货币,也容易受到货币当局的排挤(事实上,比特币也确实受到了不少国家央行的抵触或排挤,但货币当局过于利用货币政策工具,造成货币总量失去控制,恰恰正是当今货币问题的关键与核心)。四是这种货币对互联网及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高度依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等等。
实际上,要冲破现有货币理论、货币体系和利益格局的束缚,打造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主权化的国际货币,建立相应的游戏规则和货币体系,是非常复杂和深具挑战的,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比特币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很多理念和做法很有创意,尽管实践过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其探索和创新的意义值得充分肯定。如果在认真分析总结比特币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出为世界广泛接受的、科学合理的货币产生、发行和总量控制的游戏规则,并能通过技术的、系统的手段确保游戏规则能够真正得到落实,避免政府或个人的人为干预的互联网货币,完全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像原来黄金那样的,覆盖线上和线下的超主权世界货币。形成非国家化货币体系,是从根本上消除现行国家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存在隐患和问题的根本之策。
(二)在现有货币体系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必须严格控制各国货币总量
在超主权货币体系难以在短时间建立并运行,现有货币体系仍会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有必要认真研究货币总量的把控标准,严格控制各国货币总量,避免信用泛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金融监管明显加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要求的推出,强化了对金融机构信用扩张的控制。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各种金融监管措施地落脚点都落在了金融机构身上,而并没有落在货币当局和各国政府身上,并没有把货币总量的科学界定和严格把控作为重中之重。甚至在金融机危机爆发后,金融机构被迫降低杠杆率、收缩信用投放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反而冲到前台,实施非传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扩大货币投放,扩张社会货币总量。这显然非常容易造成全球货币总量严重失控,必须加以规范。
从货币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我们知道,在实物货币和直接融资情况下,货币是很难超量投放的。但在信用货币和间接融资情况下,货币总量就越来越难以有效控制,关键的问题就是,间接融资是一种透支未来、当期受益的信用投放,不加约束,很容易导致信用泛滥和货币超发,从而引发流动性过剩和金融危机爆发。因此,货币总量的控制,理应重点控制货币的信用投放.
为控制货币的信用投放,曾有不少国家都规定了对银行贷款占银行存款比率(贷存比)的控制标准,如中国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不得超过存款的75%。但考虑到贷款与存款的转化关系(贷款乘数效应),这些控制比率的规定往往过高(以75%为例,如果充分用足,100元的存款最高可通过贷款派生出不少于290元的存款),而且,金融机构往往还可以通过各种金融领域的串通和技术手段上现存贷款的表内表外转换,即通过“影子银行”模式逃避贷存比监管。有些国家在储蓄率很低、金融机构存款占比很大的情况下,干脆放弃贷存比限制,只考虑银行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等,间接制约银行贷款的扩张,则其信用投放更难有效控制。
在没有清晰客观的货币总量控制目标的情况下,世界各国货币当局都把保持币值稳定作为控制目标,并设定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中介目标值。但由于通货膨胀(紧缩)只是货币总量变动的结果,其暴露一般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难免使货币总量的把控存在被动性。而且,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都愿意保持一定的通货膨胀率,而不愿看到通货紧缩发生,因此,现实生活中,货币政策目标一般都成为“有控制的通货膨胀目标”。如果每一年都保持在通货膨胀目标的高限,连续多年之后,累计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也可能是相当惊人的。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资本可以跨境流动,而各国货币当局却只能控制本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当一国资金大量流出时,为抑制通货紧缩,该国货币当局往往会扩大货币投放,这样,即使该国没有突破通货膨胀目标,但从全球角度看,却可能造成货币过度投放,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因此,对货币总量的控制目标有必要重新进行思考。
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间接融资的发展。理论焦点问题是:贷款派生的存款还能不能再发放贷款,贷款的乘数效应是否应该严格控制?
我们知道,银行的产生,金融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和作用就是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创造出新的更多的社会财富,减少资源浪费。因此,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需要的、有益的。但正因为银行贷款属于间接融资,贷款与存款可以循环往复,如果不加限制,可以创造无限的货币投放,因此,又必须严格控制贷款的乘数效应。
如果可以把银行吸收的初始存款(非贷款派生存款)视同为社会闲散资金,则从道理上讲,贷款最多不能超过初始存款的规模,否则,就会形成超额信用投放。这样,严格讲,货币总量的控制标准就应该是:贷款总量不超过货币总量的50%。考虑到所有间接融资(包括中央银行直接向社会提供贷款或透支)都会扩大货币总量,理应都纳入货币总量控制范围,因此,货币总量长期的控制标准可以表述为:广义贷款(间接融资)总量控制在广义货币总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