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然:误传李光耀之死是什么兆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31 次 更新时间:2015-03-19 12:38

进入专题: 李光耀之死  

木然  

昨天晚上,网上误传,说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死了,后来马上更正,说李光耀没死,今天早晨再看,新加坡有关人员已经报警。只是他死与没死,网上也肯定会热抄热评一阵子,有些网站,肯定对李光耀之死搞一个大讨论,以表示对他盖棺定论的态度。

误传李光耀之死,是因为有的人希望他死,因为他的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兴起,代表人们对亚洲观的厌弃,代表着对新兴民主观的期盼。也可能,有人就是想看个热闹。

李光耀是个成功的威权式人物。在他的铁腕治理之下,新加坡的经济腾飞,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官员尽司其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个现代的文明的新加坡以亚洲独特的风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无论是亚洲四小龙还是亚洲四小虎,都少不了新加坡。中国人似乎终于可以看到,原来亚洲的价值观,也可以横行天下,风景这边独好。

李光耀进入新加坡历史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很多人都希望他也能进入亚洲历史。进入人们的视野容易,进入历史不容易,进入亚洲历史则是难上加难。

深受儒家传统文明影响的亚洲国家,总也搞不成民主,或者总也搞不好民主,总觉得儒家的文化产生不出来宪政民主。根不好,苗不正。儒家思想出来的政治家,不是极权主义政治家,就是威权主义政治家,再不就是新权威主义政治家。不过,台湾却搞成了。

总有那么一些儒家传统的人,一直使浑身解数,非得要开出个儒家宪政、儒家自由来。李光耀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既不想开出儒家专制,也不想开出儒家宪政,他通过他的努力,开出一个儒家威权式人物,而且是一个成功的威权人物,这着实吸引了儒家学者的眼球。他们认为,这已经足够好了。

其实,李光耀的儒家,也非真儒,他只是想通过他的个案宣传亚洲价值观的独特作用,这种独特作用就是抗衡民主政治。他的政治铁腕,也与儒家传统有着实质上的不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讲礼和仁政,这与铁碗治理新加坡是矛盾的,铁碗要的是铁,而不是礼,更不可能是仁政。李光耀只是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现代版本,既一个君主不能太仁慈,否则人们会认为君主太无能。君主必须让人恐惧,让老百姓感到恐惧,让老百姓感受到威严,老百姓才会因恐惧而臣服。作为现代版君主的李光耀,让人们感受的是威严与恐惧,在威严和恐惧中让新加坡人对其臣服,这就与仁政相背离了。

任何人都不能违背世界历史潮流,否则就会人仰马翻。李光耀一方面强调亚洲价值观,一方面也不得不在他可以忍受和许可的范围内注入少量的民主元素,并以此装点门面。这样,他在亚洲人面前,多讲点儒家价值观,另一方面,在世界人面前,多讲点民主价值观,并声称新加坡的民主也是民主的一种,也符合时代潮流。他也可以搞点民主小技巧,既让其他党派搞民主,也让属于他自己的人民行动党占据议会主导,在议会中占绝大多数,让其他的政党通过竞争搞成鲜活的花瓶。活的总比死的好,活的好看,死的难看,这道理谁都懂。

李光耀的成功在于,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民主化潮流,总是在不断地调整新加坡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让经济结构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政治观点的全球化,民主化也自是避免不了,但他并不急于民主化,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搞了政治廉政化和政治法治化,通过政治廉政化和法治化实现政治的合法性,整合合法性的资源。通过政治的廉政化延缓政治民主化的趋势,这对于不习惯民主的人来说,倒也是值得称道的战略选择。

有人不自觉地把政治廉政化是与高薪养廉结合在一起。给人造成的错觉是,没有高薪,就没有廉政,实际上,新加坡高薪养廉的人数很少,领取高薪的只有总统、总理和部长等30多人,高薪的目的也只是吸引人人才。高薪与养廉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没有制度,没有法治的约束下,高薪不但不会养廉,反而会助贪助腐。

其实,早在高薪之前,新加坡已经实现了廉政化。新加坡的经验实质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廉政化、廉政法治化的三者结合。没有法治,廉政只能维持得了一时,却不能维持一世。儒家的廉政思想,对君子可以,对小人不可,对人性恶不可,可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是君子呢?谁能保证自己人性恶总是通过儒家思想能得以彻底地完全地控制呢?

    进入专题: 李光耀之死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532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