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抑或事件,为现实所关注甚而热炒之事不胜枚举,近日的“张灵甫事件”就是一例。有关张灵甫遗骨、迁坟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加以相关电视节目、影视剧的热播,使张灵甫转眼化身为“著名的抗战英雄”,与曾几何时的“内战败将”形成截然反差。
确实,张灵甫在抗日战争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1938年武汉保卫战中,他提议并亲率精兵占领战略要地——张古山,血战5天,成就了著名的万家岭战役。1943年常德之战中,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守军第74军第57师,迫使日军占领常德城当日即退出,为收复常德立下战功。
肯定张灵甫的抗战贡献无可厚非,但跳跃式的极端评价恐怕就难以服众。如果说过去中学教科书中呈现的张灵甫的形象只是简单的“毙命孟良崮”,失之于片面的话,那么今天仅简单强调抗战之功,而对其内战马前卒的作为熟视无睹,则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的跳跃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就张灵甫而言,亦是如此。比如,抗战胜利后,他在内战战场上同样是“一马当先”,竟待同胞如外寇一般。1946年淮阴之战,张灵甫指挥74师攻占战略要地淮阴,攻守双方死伤惨重,国民党借此控制了两淮,将战火燃向北方。同年10月,张灵甫率部进攻涟水,血肉纷飞,第74师第57旅一部被歼……从民族立场出发,抗击外敌乃正义之战,自然为人们所认同和推崇;而对于国民党悍然挑起内战,视同胞如寇仇,并试图赶尽杀绝,张灵甫作为此中一员,无论如何都是应当予以否定和批判的。
张灵甫的抗战之功要逊色于其内战之“功”。2005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充分肯定了国民党军队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历史勋劳,特别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组织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重大战役对日本军队的沉重打击,对以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为代表的国民党抗日名将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并未提及张灵甫。国家民政部2014年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也没有张灵甫的名字。一言以蔽之,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遵循全面、公正的原则。因此,客观公允是评价张灵甫的唯一指针。
不仅是张灵甫,类似的情形在人物评价中越来越普遍地存在。曾被定性为“刽子手”、“卖国贼”的李鸿章,到了改革开放后即化身为“外交强手”、“经济天才”甚而“伟人”;有人称袁世凯为“窃国大盗”、“独夫民贼”、“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也有人认为其“功绩”就在于废除科举、力行立宪、发展实业、编练新军,乃至推动我国的近代化进程……同样的一个人,评价的差异怎么那么大呢?当原本严谨客观的历史被解读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评论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受评者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所谓的历史人物又会是怎样的原生态呢?如此“任性”的解构和歪曲,只会让历史真相消失在“浩瀚”的记载、评说之中,让耳熟能详的人物、事件变得更加模糊和颠倒。
今天的人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显然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其丑而肆意夸大其恶,也不因其美而无限张扬其善,而应当充分发掘史料、澄清史实,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其历史活动,做到全面而客观的评判。历史是复杂的,也是鲜活的。对于复杂的历史人物,绝不可简单地用优劣、好坏、高下来界定,而应当置于历史的场域、情境中去分析,把握好评价尺度,恢复原始风貌,从而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