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除吉林、海南、广东三省外,已有28个省市召开了地方两会、公布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窥一斑而见全局,从各地两会的拼图中,或许可以展现未来一年的新趋势,根据对28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统计和分析发现,2015年的地方“两会”传递出以下六大信号。
首先是经济增速将继续下行。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4%,2015年料将继续下降。从地方目前公布的增长目标来看,也印证了这一预测:在2014年的GDP增速基础上,增速预期提升的省份只有8家,分别为新疆、福建、云南、内蒙、河北、辽宁、黑龙江、山西;增速目标与去年持平的有2个,分别为西藏和宁夏;而增速下调的省份则达到了18个,其中下调幅度最大的是青海,从2014年的9.2%下调到8%。
北京、天津、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均下调了经济增速目标,上海则干脆取消了GDP增速考核。经济增速维持高位的依然是中西部省份,最高的西藏为12%,贵州、重庆、陕西则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目标。在2014年增速下滑明显的东三省,2015年的增长目标同样不乐观,辽宁、黑龙江的增速预期只有6%,在目前已公布增速目标的省份中,排名垫底。
其次是“改革”将成为热点。承接过去一年的锐气,改革成为“地方”两会中的热词。在28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了今年的改革重点:国企改革、财税金融改革、农村改革、价格改革是四个被提及最多的领域。而这些省份在谈及改革时,无一不提及国企改革。其中,“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整体上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是各地推动国企改革的关键词。
财税金融改革也是各个省份都提及的领域,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发展民营银行、深化投融资体制等是其中亮点。而"三农"问题向来是各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8个省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农村改革均未缺席。"农村集体产权"、"林权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土地流转"等是其中的关键词。
此外,物价保持低位为价格改革创造了空间。因此,多数省份在今年改革重点中都提及推进价格改革。尤其是水、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也是今年改革重点。可以预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些标志性的改革将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是新一轮地方人事调整拉开序幕。在去年反腐风暴后的人事空缺和一些官员年至“60岁”大限的背景下,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出现了密集的人事调整。根据“观读中国”统计,今年地方“两会”期间,共有48名省部级官员履新,其中包括云南、天津、四川、新疆等地的四大班子一把手有调整。目前除了河南、山西与广东外,因反腐带来的人大和政协的主要领导人空缺已经补齐。
其中,四川政协主席一职,在原政协主席李崇禧落马后空缺一年多,1月30日,该职由现年59岁的四川省委副书记柯尊平担任。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在去年11月底落马后,全国31省级政协主席仅广东省仍然空缺,而原定于1月23日召开的广东省政协会议也推迟到了2月7日。
此次人事调整后,部分政协系统官员转任省委常委或省政府副省长等要职。从年龄来看,48人中有4人是“60后”,分别为新晋的陕西政协副主席孙其信、江苏副省长徐南平、贵州省副省长孙立、以及去职福建省副省长的陈冬。调整后,包括云南、北京、内蒙古、陕西、青海、江西、甘肃、天津、四川、湖南、广西、河北、福建、重庆和新疆等15省区市的省级常委班子成员的职位有变动。
第四是自贸区试点争夺依然激烈。随着第二批自贸园区花落津粤闽,多个省市将目光放到了第三批自贸区试点上,并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自贸区。其中广西、江苏、甘肃、河南等省份均已明确表达了相关诉求。广西提出,“着力做好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江苏两会期间,连云港市长赵晓江表示,将积极推进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申建工作;甘肃两会上,省长刘伟平表示要积极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河南则称“力争郑州成为中西部地区率先获批内陆型自贸区的城市”。
第五是一带一路将迎来“普惠”式机会。梳理各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一带一路”、“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资国企改革”、“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报告中出现的5个高频词。
“一带一路”战略在20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并表示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视作加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纳入地方施政目标。
第六是京津冀一体化迎落地机遇。在今年北京、河北、天津三地的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均被写入三地政府工作报告,北京更是将这一工作列入7项重点工作之首,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首要强调,“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在疏解措施上,北京提出首先要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把通州城市副中心以及周边多个新城作为发展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尽快建设成为优化城市布局的重要载体。再者,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京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平台,推动企业对接区域产业项目。
天津方面则有望借助自贸区战略,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经济实体、壮大融资租赁业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河北则有望借助和北京联合冬奥会的机遇,进一步加快两地之间的连接。在交通、生态建设、产业对接协作、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加快合作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