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昌:中国经济增长的八个潜在空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04 次 更新时间:2014-12-10 15:43

进入专题: 新常态   中国梦   新型城镇化   结构调整   服务业   农业   环保  

陈永昌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中国经济升级版”所规划的中期发展目标——经济协调发展、居民共同富裕以及“中国梦”所期盼的长期发展目标——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相比,都存在多方面较大的差距,而这正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在空间,具体来看,八大领域潜在空间较大。

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49.5%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差约30个百分点。若以高收入国家80%的城镇化率为目标,以目前的速度仍需20—25年时间。而且这是按照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包括了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进城农民,但他们还没有完全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如果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目前的城镇化率仅为36%左右。

一方面,城镇化将带动消费增长。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可以带动持续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将带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发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伴随着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率在不断上升,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在可预期的将来,中国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将超过GDP的13%。因此,城市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动力。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下,抓紧启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二、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产业结构失衡是欠发达的主要成因。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端化不够,产业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环节,依然是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

中国工业以附加值低的重化工业为主,多数行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工业增加值率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工业大而不强,最集中表现在工业增加值率太低。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体现在工业增加值上,尽管中国目前工业产品种类有500多种,但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所占比重不大,导致工业增加值不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未来中国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来提升工业增加值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能否显著提升工业增加值率,这是解决中国工业结构性、素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针。我国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发展晚、比重低一直是困扰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市场经济形势下要走服务业富国之路,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尤为重要。

三、基础设施升级

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基础设施质量各项排名均低于美国,全球总排名第69位。

具体表现在,一是人均用电量仍较低。用电量是反映一个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指标。二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仍待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缺乏,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特别是在主要运输通道上,客货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将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三是通信基础设施仍有加大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设施从规模上看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从密度与人均水平来看仍然处于世界落后水平,这表明未来中国基础设施发展和升级的空间仍然巨大,我国大西北开发和新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突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铁路、空运、水运等交通设施建设商机无限。如果及时调整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政策,将开拓全新的增长空间。

四、服务业可成为新引擎

中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发达国家,进一步提升空间较大。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速较快,但中国服务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明显提高,却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份额,也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即便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服务业占比仍然是最低的。中国目前急需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凸显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大力发展金融业、电子信息业、物流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五、现代化农业空间巨大

目前农业的产出与消费处于紧平衡,粮食安全决定农业发展的必要性。粮食供求总体上进入紧平衡时代,未来中国粮食紧平衡可能长期存在。中国粮食需求将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受到人口增长、城镇化及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粮食用途多元化与工业用粮增多等因素影响,中国粮食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

农业与科技、信息等现代化因素结合,发展空间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农业在既有的现代化成就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高科技农业得到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不断突破与应用,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其次,信息化农业发展迅速。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智力活动对现代农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信息化的现代农业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其目标都是为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最后,多功能农业得到发展。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扩延,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也迅速发展成为与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

六、环保产业前景广阔

党的十八大以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成为新的价值取向,在中国把环保由标准变成一个产业成为新的发展业态。中国环保产业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二是政策机制不完善,环保投入仍需提高。虽然近年来财政用于环保的支出逐年增加,但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仍偏低。三是原有环保产业经济格局已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的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种类单一,未形成规模经济,企业普遍小而分散。

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打开了环保产业发展的空间。近年来中国环保法规密集出台,如2004年出台《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08年出台《水污染防治法》、2011年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确定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更是凸显了对环保的重视。环保法规与政策并举,引导环保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开启了中国环保产业的新征程。

七、消费市场潜力大

消费不振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结构看,2012年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2%。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发达国家消费占比普遍达到70%以上,除中国以外的“金砖国家”也普遍高于60%的水平。

此外,中国人均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尽管经济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人均GDP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属于人均GDP水平较低的国家。“总量大国、人均小国”的现实表明,中国距“经济强国”还有很大距离。

我国要着力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助推中国经济由投资趋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当前要大力发展信息消费业、生态旅游业、养老服务业,稳住房地产业,确保经济稳中求进保增长。

八、对外投资有空间

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为5319.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3位,仅相当于美国对外投资存量的10.2%、英国的29.4%、德国的34.4%、法国的35.5%、日本的50.4%。对外投资金额占外汇储备比例较低,2012年底外汇储备余额3.31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外储大国,但对外投资累计净额占外汇储备余额比例仅为16%。外汇储备余额大及对外投资存量小,中国对外投资空间巨大。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到海外投资兴建资源型和能源型企业,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一起开发,特别要注重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开发,激活海内外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仍然是战略性选择。

    进入专题: 新常态   中国梦   新型城镇化   结构调整   服务业   农业   环保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115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经济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