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身上所贴的那些标签,80后、70后身上也曾出现过,它们只是青少年在特定阶段显性化、瞬时化的共同性叛逆特征而已。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的热潮兴起,关注“90后”、研究“90后”成为很多机构、企业热捧的话题。但问题也随之而来,90后究竟能不能算是一个超越了单纯年龄区分特征,而具有丰富社会性的独特群体?如果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困惑,仅仅是任何一代青少年群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那么90后研究就应该只是一种一般性的青少年研究,而不存在作为独特性问题进行研究的价值。
当下90后在社会日常话语中被人为贴上的各种标签,如“自我”、“叛逆”、“缺乏担当”、“特立独行”、“呆萌贱坏怪”等,不也同样曾经被集体标注给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之前、彼时尚且年轻的80后吗?不也同样曾经集体标注给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喜欢流行音乐、热爱穿喇叭裤、开始学会烫染头发、彼时同样尚且年轻的70后吗?因此,如果90后研究仅仅是以此类标签式的方式来展开,那么可以毫无争议地断言,90后不足以成为一个有独立研究价值和内在生命力的社会话题,无论这个群体是被部分商业性机构独特标榜为“网络原住民”、“脑残粉”、“90后语系群体”,还是列出个别案例,以说明这个群体相比于其上一代群体更强调“兴趣至上”、重视“个人体验”、更“愿意跳槽”、更会“打破科层化的权威结构”、更能“促成扁平化管理”等,这些都仅仅属于青少年在特定阶段的显性化、瞬时化的共同性叛逆特征而已。当90后随时光流逝逐渐成长,而开始像80后、70后一样需要独立承担“养家糊口”、“定期还贷”、“抚养小孩”、“自担盈亏”等现实社会责任和生活压力的时候,他们身上的“兴趣至上”、更强调“个体体验”、更“频繁跳槽”、更“张扬自我而去解构共同体内部的等级秩序和权威结构”等特征,可能也会慢慢褪色。90后所谓的“个体革命”,实质上不过是一种因年轻尚无负担所形成的幼稚病和群体假象而已。要知道,90后现在的这些个性化行为同样也曾经出现在年轻的80后、70后身上,这些行为的发生仅仅与特定的青少年社会心理发育期特征有关,而与作为90后的代际独特性无关。由此可见,90后研究的真正社会意义和学术意义并不具备,现有研究不过是在表象层面定义了90后的独特性,但在其内部深层则无疑透露出这一事实,即90后不过是曾经同样年轻的70后、80后在新时代的翻版和延续而已。
事实上,当前对90后的研究存有一个致命危机,即90后总是被研究者当成是一个不证自明具有内在统一性和聚合度的社会群体。事实上,90后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群体,即便是在自我标榜和被认同为90后的个体中展开调研,也很容易发现,这些自认为属于90后的青少年,对90后概念的意义和范畴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认识。如果在90后群体内部展开详细的经济、职业分层,再对每一类微观群体进行深度实证调研,就会发现,这种内部分化的差异性是相当巨大的。由此,要真正达成对90后整个群体,在社会和学术意义上的统一、科学、理性、严谨的定性评价,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现有的,无论是散见于商业性研究报告还是学术性研究报告的90后研究成果,比如影响力非常大的,百度CBG(用户消费事业群组)在百度世界2014大会上所发布的《90后洞察报告》,很大程度上都是不严谨、“噱头性”的。该报告是百度数据研究中心结合百度贴吧、百度音乐、百度视频、百度游戏、百度搜索指数、百度搜索风云榜等产品数据,以及7000位百度贴吧用户参与,所展开的一项“90后五观调查”(家庭观、爱情观、友情观、消费观、就业观)。研究者并没有通过进入学校、工厂、家庭等多种渠道(而不只是在网络上),展开合理的分层抽样,来进行分类化的调研。显然,这种只是通过网络调查抽样所抽取的90后样本,不仅总体样本偏少,而且都是一群热衷网络且富有一定网络活跃度的90后,社会特征趋同,因此样本选择的可信度比较低。而由此得出的,90后都是“网络原住民”(平均网龄7.53年、日均上网时长11.45小时、每人平均关注24个百度贴吧等),属性是“宅”、“游戏控”、“吃货”、“安静”等,爱情观“保守”,消费观“喜欢至上”,就业观“兴趣至上”,友情观“自我”等,一系列关于90后的整体评价结论,显然也是不合理的。而正是这些不合理的研究结论,却如流行病症一般,误导了社会情绪,从而可能错误地诱导社会公共舆论,对90后展开类似曾经对待80后一样的非理性评价和标签,这是我们应该警惕和殷鉴不远的关键所在。
原刊《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