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斐:为有源头活水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03 次 更新时间:2014-09-22 15:21

进入专题: 挂职   社会科学研究  

沈奕斐  

沈奕斐:女,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目前在虹口区地区办任副主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玉兰绽。夹裹在每日上下班的人流里,回想起近半年来在地方的挂职生活,从最初的迷茫到新工作打开了新视野,再到豁然开朗,收获了新问题和新观念。我深深感受到挂职锻炼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和提升,认识到社会科学必须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上去多看看多实践,才能更好地把研究和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用学术服务社会。

挂职之初的迷茫

学院领导一直鼓励老师们的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社会寻找课题、检验成果。我提交了挂职锻炼的申请,并由学校选派,到虹口区地区办挂职。但刚得知去我被分派去地区办挂职锻炼时,我却有些迷茫,因为我完全不知道地区办是个什么机构,主要负责什么工作。粗粗询问了一下,大概是管理社区和居委会的。我心里就犯了嘀咕:这离我的专业领域太远了,我去能做什么呢?

我的专业虽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但更偏重私人领域如家庭、性别等,以前的社会调查和研究也从私人群体收集数据,和政府部门没什么联系,也不太关注政府事务,所以还真不清楚政府的部门设置和工作范畴。

幸亏有学校和地区办的帮助,这种迷茫的状态没有持续很久。学校为我们这些挂职的老师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并把挂职单位的领导请到学校来,提前给我们讲一讲未来的工作。很巧,今年请的正好是我挂职的单位——虹口区地区办的王力平主任。王主任不仅有实践工作经验,而且非常喜欢钻研问题,有很多理论见解,几句话就让我感觉到这次的挂职锻炼一定能收获很多。

第一次到虹口区地区办开会,是关于居委会减负增能的会议,这个会议让我想起了2005年参与的居委会改革的研究,当时的居委会正在进行改革,要从政府部门变成一个社会组织。课题组当时采集了许多案例,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在经过长期研讨和多次梳理后,大家觉得结论非常完善,把居委会、街道和区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也理得非常清楚了。但我没想到过了八年,居委会的情况并没有按课题组的结论发展,它没有了原有的政府地位,居委会委员也不再是公务员,却依然承担很多的政府功能。因而这项当时被研究者们推崇为进步的改革,在基层却不断被抱怨。

研究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第一次如此鲜明而具象地在我面前展开。当我开始通盘考虑居委会的人员利益、街道的需求、区政府的工作要求时,发现三者之间关系并不能通过一个简单的学术模型来解决,具体的方案需要更多地考虑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挂职之中的启迪

我在地区办主要负责社会组织的孵化和培育。正式挂职后的工作不断地让我认识到研究和现实操作间的距离。

十多年前,我的硕士论文就是写台湾的社会组织,还一度想以妇女非政府组织为主题来写博士论文。因此在工作时,我觉得我对社会组织还是有一定的认识,岗位应该算是对口,地区办王力平主任也很重视我的挂职,花了一个下午和我沟通需要我做的工作,不仅给我详细介绍了孵化中心的来龙去脉,更提供了很多数据案例,让能我直观地了解情况。那一刻,我意识到挂职锻炼是多好的学习机会啊。

我调整了心态,把自己放在好奇孩子的角度观察和理解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还购买了很多书恶补过去几年在社会组织研究上的脱节。

整整三个月,我不发表观点,静静聆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和梳理看到的一切。了解了大概的情况后,我开始把已有知识和目前工作结合起来思考,厘清了很多问题的关键。从第四个月,我开始在某些小会作简短的发言。我的很多观察结果、感受和意见都得到了工作人员的尊重,那些时刻,我感受到学术因浸进了生活中而迸发出的指导力量。

我因而豁然开朗,明白了今后科研的方向和方法。学术并不仅仅是深奥名词和复杂理论,它还提供了多元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视角,理论结合现实,有助于抽丝剥茧,把复杂的问题理清楚。挂职像一扇门,打开了它后,学校和社会连在了一起,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帮助我既站在基层社会里却又能高于它:现在我能体会基层社会的需求和心境,而过去在学校的学术训练和研究习惯使得我研究问题时,又常常有不同于实际工作人员的视角,往往站在更宏观的层面来考虑问题的解决,这种风格很快被社会组织孵化和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地区办的领导们肯定,他们给了我更大的工作平台。

挂职是广阔的平台

我开始独立负责整个社会组织孵化和服务中心的制度建设。

作为一名学者,我选择了我最擅长的研究方式来设计和建立制度。我先通过焦点小组和个体访谈,了解了孵化中心工作人员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各个社会组织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第一轮摸底式的调查,我收集到了非常多而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的运作,也对孵化中心未来的发展和转型至关重要。

此外,虹口区组织部还组织了咖啡分享会,把在不同岗位挂职锻炼的学者联系起来,大家一起谈感受,说收获,互相鼓励,一起成长。复旦也有老师定期和我们沟通,了解我们的困难,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正是因为有来自区政府和学校的各种支持,挂职锻炼得以非常顺利地进行下去。

我深深地感受到挂职是个广阔的平台,在上面大有可为:一方面我有正式职位,可以非常有效地组织讨论活动,收集信息,为今后的科研做丰富的储备;另一方面因为有挂职干部的身份,所以在利益方面可以和任何一个群体保持距离,站在客观的角度引领探讨,参与者也没有面对领导的压力,更愿意敞开心扉,利于找准问题的关键之处。

挂职也是一座桥梁,沟通了社会和学校。我发现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和孵化中心可以非常好地连接起来:孵化中心需要专业的社工,而我们的社工专业学生需要实习和工作的岗位;孵化中心经常需要来自理论界的指导,而社会工作系也需要实践的基地;孵化中心在转型时需要权威的建议,而社会工作系的研究者也需要孵化中心提供的鲜活个案。于是,我回到学校和社工系的赵芳主任商量连接工作,得到了她的支持。系里和孵化中心目前正在设计和建立这样一种学校和社区的直接交互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社区发展、有利于社会组织的成长、有利于研究的推动、有利于学生的成才,是多赢的一种方式。

挂职锻炼让我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让研究接了地气,也让研究丰富了地气。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也需要更好地为孵化中心以及虹口区的社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也更期待学校和社区的联结能够构成一个长效机制,使得挂职锻炼不仅仅是在一年间,而是在未来能保持长期的联系。

    进入专题: 挂职   社会科学研究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12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复旦》,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