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
最近国务院出台了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新政策,业内人士无不为之喝彩。理由就是中国的金融也必须逐步去除计划经济的桎梏,向着彻底市场化目标发展。这话确实不错。虽然我不是金融业专业人士,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状况并不十分了解,但是,作为一个理论爱好者,对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应该略知一二。在这里想谈谈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
先谈一个基本的常识,就是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仅仅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问题,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全有利无弊的政策。其次是无论是政策措施、还是真理,都有一个适用的范围,超出了一定的,必须的范围,真理马上就“异化”为谬误,有效的政策,同样也会异化为有害的结果。
那么,中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到底哪些呢?最主要的是必须由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在一个相对垄断的环境中,或者说市场垄断还未有效破除的环境中,就贸然开放价格限制,结果往往是可想而知的。虽然这种市场化的环境无法穷尽,但我在这里只能略谈一二。
第一, 必须有条件开放民营资本对银行业的准入。
虽然中国的金融业确实存在着非国有的民营企业,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像
民生银行之类的银行,既不能说是纯粹民营的,也不能就此定论中国的金融业是民营和国有存在公平竞争的相对完善的市场化的。
最近国务院放开了很大一部分行政审批权,虽然我还不能确定民营资本对金融业的准入是否放开,但就常识来分析,金融也应该不在此开放范围。如果至今中国的金融业还存在国营的“准垄断”。(所谓“准垄断”就是名义上非垄断,但实质上确实存在垄断。)那么至少,开放贷款利率的弊端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虽然我并不能完全断定,在当今中国国资准垄断的金融界放开贷款利率的管制具体地到底有哪些“弊端”,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中国金融业确实存在着所谓的“准垄断”,那么放开贷款利率的优势是一定会受到限制而无法完全释放。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准垄断的力量,一定会极尽全力的充分利用这种开放来实现其垄断利益。
虽然我并不否认当今中国金融界开放贷款利率的巨大“利好”,我只是想提醒中国的决策者,如果不能及时地打破这种准垄断的金融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所谓的“利好”“必定会”逐步“弱化”而使与这种“利好”同步存在的隐患逐步异化为现实危害。甚至可以这么说,贷款利率的开放,就等于为民营资本准入金融业开出了一张定期的“期票”,如果到时候“期票”不能兑现,那么这种“利好”“必然会”异化为“危害”!当然,在这里期票的“期限”,确实是决策者必须清醒认识的当务之急!
第二, 必须适时开放存款利率。
开放存款利率和开放民营资本准入一样,是开放贷款利率必须跟进的后续步骤。如果长期地不能跟进开放,“期票”过期无法兑现,那么开放贷款理论的“利好”同样“必定会”逐步“弱化”而逐步异化为现实危害。甚至可以这么说,开放存款利率比开放民营资本准入更迫切,已经是现存的危害:那些以“表外业务”出现的异常火爆的“理财产品”,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种金融风险和现实危害的客观存在。其次,贷款利率开放后,贷款利率降低就必定会倒逼存款利率下降而剥夺民众存款利益。贷款理论上升,却不一定会增加存款利益,大多数的结果只是扩大了垄断利润。所以,理论上的这种单方面放开贷款利率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能在有效期限内及时跟进开放存款利率,那么这种危害性的“异化”结果将会使开放贷款利率有限的“利好”在短期内就消失,并产生实质性危害。
俗话说“饭也得一口、一口地吃”,经济政策的调整也只能逐步地推进,这话绝对不错。但是就怕第一步跨出后就原地踏步,这种教训在中国实在可以说几乎成为“规律”了,为什么?就因为既得利益者的阻扰。比如,经济改革单兵独进了,政治改革却迟迟不启动;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共同富裕却几十年不见踪影;再拿房价泡沫来说,只见增税和增加各种费用来打压需求,却永远不见增加供给的实质性政策出台,供需决定价格时市场基本规律,单方面打压需求,就算暂时下去了,如果供给不能及时跟进增加,被打下去的需求一有机会就必然反弹,这几乎是市场常识。难道中国的决策者连这种市场常识都不懂?
行文至此,我不得不“老调重弹”:在当今中国,如果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及时有效地取得突破,那么几乎所有的小打小闹的改革措施,都会异化为既得利益“分羹”的机会。说实在的,我对当今中国金融业到底会不会及时跟进上述二大后续政策,信心实在是不大。甚至可以说看不到这二大后续政策能够及时跟进的任何“迹象”!请恕我直言,如果中国的金融业真的能够及时开放民营资本的准入,那么湖南的民营企业家曾成杰也不至于会因非法集资而被执行死刑了。多大的屁事呀,非死不可?不要说集资8亿,并具有偿还能力,【1】就算是贪污受贿8亿,不死的贪官也多得是。要知道,这可是十八大改组后的最高法院批准的死刑!所以,曾成杰之死背后的隐喻,就是要想把中国金融这块肥肉从既得利益者口中挖出来,真可谓“难于上青天”。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本文也就只能对决策者“提个醒”,尽一下匹夫之责而已!中国金融的发展前程,实在是令人担忧。本人在此预言,如果中国真的爆发重大经济危机的话,危机根源肯定不出其二:金融和房价!
2013年7月27日星期六
【1】 南方周末2013年7月18日《他为湘西集资案承担最重责任》:“三馆公司融资金额有34个多亿,扣去已偿还的26多亿,只欠8.2亿尚未归还。而三馆公司的资产有23.8亿,……”“在曾成杰失去人身自由前,三馆公司经吉首市官方认可的资产为23.8亿元,即使偿还高息集资的本金和利息,仍然有相当大的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