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苾茜 刘旭:从《舌尖上的中国》管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社会整合功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034 次 更新时间:2014-06-27 11:11

进入专题: 纪录片   系统论   社会整合   功能  

董苾茜   刘旭  

摘要: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已经迈入一个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新境地。《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国美食文化为叙述载体,用纪录片独有的人文情怀观照中国人内心世界,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中国社会传统与快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交融的人文画卷,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分析案例,在对有关社会整合的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后,从系统论的分析视角出发,以“社会认同”为切入点,分别从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融合这两个维度探讨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是如何实现其社会整合功能的。

关键词:纪录片 系统论 社会整合 功能

Abstract::The documentary of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industrialization, branding, international.A Bite of China,as a milestone of the history of the documentary of China, loaded with cuisine culture and vividly described a humanity pictu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lives from a unique point of view.After systemizing the theory of social integration, we use A Bite of China as an analysis of case then discuss how it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from two dimensionality of value orientation and ideology.

Key words: documentary system theory social integration function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所谓电视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客观的反应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25243.htm]

   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纵向发展来看,从1958年的起步至今日的腾飞,中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从纯粹地充当意识形态的工具,起着政治宣传效用的角色,到初涉人文领域,到融入大众文化,更多的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平民自身问题,再到各种文化和形态的多元融合阶段。时至今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已经迈入一个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新境地。

  从电视纪录片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的横向比较来看,由于对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纪实性两方面的严苛要求,纪录片的创作手法相对于电视剧和其他综艺节目来说,没有那么多元化;而其表现的内容也要求极大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就使得其跳跃性方面弱于电视剧和其他综艺节目。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媒介载体,承载着受众的一大部分娱乐欲望,以及一小部分求知欲望,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电视剧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更能博得观众的青睐,而纪录片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近几年来中国纪录片市场的改革正在改变原有的中国电视市场格局,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的成立,标志着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形态被予以高度重视。其以中文、英文两套节目,24小时面向中国和全球播出,是中央电视台第七个国际频道。

  中央电视纪录频道的创立随即开创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里程碑事件——其于2012年推出的大型原创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切入点,通过纪录片影像进行一次中国饮食文化全景式、深层次地人文解读,全片以“中华美食”为路径,展示了中国辽阔地域的风土人情,将镜头对准中国社会的普通民众,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热情和追求。其更以传播中华文化为核心原则,以中国美食文化为叙述载体,用纪录片独有的人文情怀观照中国人内心世界,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中国社会传统与快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交融的人文画卷。该片一经播出,便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追捧与高度赞扬,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海内外媒体、网络中最引人瞩目的热点话题,取得了空前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传播效果。《文艺报》评价其为“这是中国纪录片传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光明日报》将该片列为2012年文化创新的重要事件。

图一:媒体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关注度趋势图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node_7155123.htm

1.2 研究意义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足以代表现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最好的创作理念和手法。通过探究它是如何获得成功以及在社会各个层面带来的连锁效应,有助于电视工作者重新审视和确定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在媒介融合趋势大背景下,媒介生态环境也愈加复杂和多变,其中伴随着新旧媒体的生死存亡的竞争。在残酷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必须认清自己的价值和功能,并加以充分发挥利用。对于功能的认知可以使得电视纪录片在媒介生态环境中更好的定位以及发展。

  第三,对于媒介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意义。媒介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结合了媒介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对真实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对理论的验证和修正,而媒介社会功能是媒介社会学的重要理论部分,因此探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社会功能是对媒介社会功能理论的尝试性验证和扩充。

2 研究视角溯源——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媒介的社会整合功能

  要对媒介的社会整合功能进行探讨,追根溯源,我们需要厘清什么是社会整合。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 斯宾塞最先提出了有关社会整合的思想。他在社会有机论的语境下使用整合这一概念。他通过对社会的“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和“相互依赖”的分析, 提出了社会整合的观念。他依据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体量是一个不断增大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社会分化会不断加剧,高层次的协调也就应运而生,而分化与再协调的过程也就是整合的过程。[ 李珍连,陈新花:斯宾塞的主要社会思想,科学教研,2007年30期。]以一个原始部落为例,猎手和武士这两个角色是由同一部分人担任的。在平时, 他们是狩猎扮演着猎手的角色,在战时, 他们共同出征,扮演着武士的角色。但当这个部落从游牧的部落逐渐转变为一个定居的农业村落时, 耕作者和士兵的角色就不再由同一部分人来承担了, 他们逐步会形成相互独立的两部分人。务农者开始专事耕作, 士兵们开始专职战事, 不再参加日常的生产劳动。这样, 在社会整体各部分进一步分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个人角色进一步分化的同时, 其各个结构之间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总的来说,斯宾塞所说的“ 整合”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一是指的是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二是指对这些社会结构各个部分的协调和控制。

  继斯宾塞之后,索罗金是第一个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社会整合进行系统阐述的学者。索罗金将社会文化区分为感性文化、概念文化和混合文化,他认为总有一种文化, 或者是感性的, 或者是概念的和混合的, 总会突出出来,作为整合的中心要素, 居于社会文化系统的主导地位去协调和控制其他的两种文化类型, 从而形成统一的整合状态。在索罗金看来,文化整合是周期循环的, 而不是单线发展的。[ 张青,肖犁:索罗金和他的《社会、文化与个性》,社会,1985年06期。]一类文化形态的整合顶点,便是它产生分裂的起点,也是另一类文化形态向上发展和走向“主导地位” 的开始。如此循环,从“概念”到“感性”再到“混合”,往复不尽。

  当索罗金的文化整合思想日益得到传播的时候,他的同事帕森斯却在“ 社会整合”的方向上开始了他划时代意义的功能论分析。帕森斯根据对社会系统的“四分法”,建立了著名的AGIL功能分析框架。他把行动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这些子系统又可以分为子子系统,例如社会系统可分为经济、政治、 社会化和社区四个子子系统。四类系统对应着四种功能:行为有机体系统具有适应(Adaption)功能、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获取(Goal Attainment)功能、社会系统具有整合(Integration)功能、文化系统具有模式维持(Latency)功能。帕森斯的这种系统与功能“四分法”,大到可以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小则可解释某一制度。[ 傅正元: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1期。]在帕森斯看来,社会是均衡发展的系统, 这个系统应具有适应、目标实现、整合和维持模式的功能。社会系统的整合状态实际上是一种合谐或协调的状态,个人的行为由于受到社会对人格和文化的整合而达到了一致。社会系统的整合状态则依赖于法律,风俗和习惯等社会控制的作用。一个整合完好的社会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若对流式交换的边界关系,并由此推动结构分化和社会变迁。

  

图二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

  依据帕森斯对社会系统的“四分法”,媒介可以划归为文化系统的一个部分。而整个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所扮演的功能就是整合的功能,因而整个媒介系统必然在社会大系统中承担着社会整合的功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认为,“授予地位、维护社会准则、宣扬社会目标、统一社会行动、维护现存秩序、麻醉社会公众、提倡顺从、普及大众文化”是媒体承担的八个功能。而这八个功能均可以视作媒体在承担社会整合这一大功能下的各个子功能。无论是“授予地位、维护社会准则、宣扬社会目标、统一社会行动、维护现存秩序”,还是“麻醉社会公众、提倡顺从、普及大众文化”其本质都是从各个层面是社会整体宣扬的目标得以公认和接受,使社会的各个子系统达到合谐或协调的状态,使个人的行为与社会总体倡导的人格和文化相一致,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一致,以期更好的实现总体社会目标。

  本文立足于社会系统论的分析视角,以“社会认同”为切入点,分别从价值取向的融合和意识形态的融合这两个维度来探讨《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是如何实现其社会整合功能的。

3 《舌尖上的中国》之社会整合功能

当前我国的社会认同性整合落后于社会实际变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复杂化, 旧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难以解释现实世界,不能继续有效地发挥对社会的文化示范作用。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无法依据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指导自己的生活。出现了“价值真空”,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处于“迷茫”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一直以来,媒介在塑造社会成员的认同过程中都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正如麦克卢汉所指出的,“作为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媒介绝对不是消极、静态、被动的躯壳。他对所承载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它决定着信息内容的清晰度、结构方式以及媒介内容的效果。”电视纪录片,通过其特殊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从价值取向融合和意识形态融合两个层面达到社会认同的整合。

3.1《舌尖上的中国》——从价值取向融合到社会认同整合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年度重点项目的大型纪录片,它承载着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宏大主题,而想要以一定高度和广度承担这样一个民族的、国家的文化主题,则必然需要秉持着端正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本片选择从民族的饮食文化历史和国家的美食生态地理这两重维度建立起整部纪录片的主体空间结构。而在对这个宏大主题进行描摹的时候,它同时又兼顾了纪实价值取向,选择将镜头对准普通家庭:香格里拉釆拾松茸的单珍卓玛,湖北嘉鱼挖藕的圣武、茂荣兄弟,陕北卖黄馍慎的老黄,黑龙江缓化呼兰河边腌制泡菜的金顺姬母女……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把微观草根的家庭生活作为基本构成单元填充进了主体文化空间。同时,因为导演陈晓卿强调纪录片的艺术性,《舌尖》无论画面、构图、叙事、音乐和解说词都极具美感,体现了对审美价值取向的追求;高品质的制作水准兼顾国际市场,体现了商业价值取向的追求。

  另外,从社会价值上,《舌尖》的制作与播出正是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大规模爆发之时,它就像一剂精神慰藉,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食物的最根本需求:绿色、健康、安全。

饮食文化本应当是所有民族文化中传承自由度最大的一项,它一般不会受到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的制约。从古至今,吃的本质都没有改变。但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延续千年的农耕文明对于食物的尊重逐渐被利益最大化倒逼至社会边缘:破皮鞋做酸奶、饮料添加剂、瘦肉精、地沟油、毒奶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一个以食为天的民族却谈“吃”色变,人和人之间原本单纯的信任关系荡然无存。在被问及《舌尖》的创作理念时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说:“我既不想表现光明,也不想表现阴暗。”导演陈晓卿说:就是要“摆事实,不讲道理”。编导的本意并不是讴歌或批判,但是通过真实故事还是让处于信任危机中的中国民众借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重新理性地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肮脏和不堪的社会新闻之间唤醒人们对于食材、劳动者和传统工艺的尊重,也促使民众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实施行动来解决当前最为迫切的忧虑。

3.2《舌尖上的中国》——从意识形态融合到社会认同整合

  全球化进程的趋势不仅表现在国家体系之间的政治经济往来,民众也通过开放的信息平台无限扩大生活体验的参照系,虽然生活范围还处于本土文化背景的限制之下,但是参照的范围己经扩大至全球。这就说明当今社会难以再由国家意识形态为统一,而是呈现出多元价值并存的意识形态特征。今天,中国电视纪录片就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化多元意识形态的语境中进行创作,过去由单一的国家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创作理念已经不再能适用于拥有更多价值取向的大众文化选择权,基于这种新的认知,《舌尖》的创作理念开放给更多的自由意志,融合了多个主体的意识形态。

  一、国家意识形态

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直奉行主题先行的创作理念。导演陈晓卿在“揭秘”创作过程时说,向中央电视台申报项目时,最初定的片子题目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设想的也是从这几个方向去展示中国美食,但是最终在文案阶段改为现在的名字—— 《舌尖上的中国》,主题确定为“通过美食,展现中国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题目中有“中国”,主题中包括“中国人”,作为纪录主体的食物成为了线索,带领观众品味酸甜苦辣的目的是使之感悟中国美食文化的历史沉淀和当今社会的人文情怀。正如片中的一段解说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这也正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二、受众意识形态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大众文化使影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话语元素,进而将人类带入了视觉社会,阅读习惯逐渐由读字转变为读图。印刷媒介提供的文字信息可以给予读者思考的时间和余地,最终以抽象思维形成理性的认识;电视和电影提供的图片与语言一闪而过,受众来不及也不愿意再去花时间思考作品的主旨,而是期待通过形象的内容引起情绪化的反应,最终形成对作品好或者坏的简单评价。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明确了文化消费品的身份之后,也开始照顾受众的意识形式,以获取情感上的共鸣。以美食捕获“吃货”,以地方特色勾起乡情,《舌尖》的大获成功可以说一部分因素是以其外显的意识形态抓住了受众的心。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或者说,你所吃的东西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编导将这句话剪进了《舌尖》的宣传片花,翻译为中文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体现了陈晓卿想在饮食文化之中寻找民族血统认同的创作思路。正是在这句话的指引下,他没有带我们走进金碧辉煌的大酒店,没有将镜头对准顶级厨师精湛的刀工,也没有展示精雕细琢堪称手工艺品的菜肴,而是走进民间,走到普通人家的厨房,用镜头记录下一道道带有乡土气息的寻常美味,食材来自生养中国人的一方土地,手艺则由祖辈一代一代的传承,这些才是中国人所吃的食物,才是民族性格的根源所在。所以会有众多网友通过《舌尖》“想起了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思乡的情绪”以及表达了对“心尖上的中国”深沉的爱,《舌尖》以美食作为由头,最大限度的唤起了一次民族的情感共鸣,也成为大众传播整合社会、维系国家家庭、构建国家认同的一次成功实践。

  

4 展望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完美谢幕也迎来了第二季的到来。

  从创作层面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比第一季制作费高了30%,在内容上也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相比上季,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与第一季从“五味”出发有些不同,第二季的主题为“一城一味”,眼光也不会只集中在几个固定的省市,将会深入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乡镇,寻找快要失传的美食。如在第一季中较少涉及的山东、河南、宁夏等地的美食,都将在第二季中登场。

  从传播方式层面看,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针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网络关注度高和地域跨度广等特点,还首次应用网络合作的方式,开创了全媒体的宣传模式,力求突破传统电视媒体的单向传播,创造人人都是美食纪录者,全民互动拍“舌尖”的全新热潮。

  相信《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将掀起第二轮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狂潮,《舌尖上的中国》将更大程度上促进社会整合,也会引领受众感知到更多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M].中华书局,2006.

【2】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宁.媒介社会学——信息化时代媒介现象的社会学解读[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4】 邢虹文.电视、受众与认同——基于上海电视媒介的实证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何苏六.纪录片的责任与影响力[J].现代传播,2005.

【7】赵建国.60周年中国纪录片创作中主流价值功能探讨[J].现代传播,2009,第5期.

【8】胡斌毅.《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空间结构分析[J].当代电视,2012,第8期.

【9】张同道,胡智锋.2012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纪录片研究,2013.

【10】 杜志红.文化传播的国际化表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特色及价值蕴含[J].中国电视,2012,08期.

【11】李珍连,陈新花.斯宾塞的主要社会思想[J].科学教研,2007年30期.

【12】张青,肖犁.索罗金和他的《社会、文化与个性》[J]社会,1985年06期.

【13】傅正元.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1期.

【14】《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官方网站:http://shejian2.cntv.cn/

【15】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25243.htm

    进入专题: 纪录片   系统论   社会整合   功能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582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