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
今天早在网上看到这样争论“共同富裕”问题:(网上信息,没有,也无法考证,请读者不要过于轻信。)“十八大政治报告起草班子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有与会人员(据说好像是社科院副院长王伟光先生)提出,把共同富裕写进政治报告,郑必坚先生闻听勃然大怒,啪!的一声拍案而起,茶杯蹦起老高,怒吼道:“不行!共同富裕是亡国之道!”【1】我在其它网站上看到,反对理由好像是认为共同富裕是文革遗风、重庆唱红思想,并认为必须继续“做大蛋糕”,以经济快速发展为重!
说实在的,我是不大相信这个信息,王伟光先生的左倾理论家,而郑必坚先生是德高望重的改革理论家。如果以上传言属实,那我到要倒过来支持王伟光先生的“共同富裕”理论,因此我就马上着手写下这篇阐述“共同富裕”的文章。
一、“共同富裕”不是“绝对平等”,是一个有范围和限度的、相对平等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概念上的边界、也就是既有范围、也有限度,而且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绝对的”事物。更不要说“共同富裕”和“绝对平等”是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如果有谁真要把“共同富裕”理解为“绝对平等”,就要么是一种经济学上的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地歪曲。
最起码,“共同富裕”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定性的概念,而完全是一个可以定量的概念。经济学中有现成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基尼指数。我不知道在经济理论上有没有定义过“共同富裕”应该在基尼指数的什么数值范围内,但我个人认为在一般的情况下,共同富裕应该定义在基尼指数0.25-0.35之间比较适合。我想,应该没有经济学家,或者是普通民众,会认为这个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是“文革式的绝对平等”!
二、“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性原则。
众所周知,斯大林、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定义为:“单一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三大经济原则。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多次论说过邓氏社会主义理论原则: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二大原则:“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2】“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5】“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6】“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要发展社会生产力。”【7】“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8】“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9】
显而易见的是,斯大林、毛泽东三大经济原则的社会主义已经被世界各国人民的实践所证伪,也已经被历史所淘汰。而真正的社会主义,就应该是邓小平“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二大经济原则的社会主义,因为要实现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和大多数民众共同富裕这二大社会主义原则的必要条件,就必须走民主宪政和福利制度辅助下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而这一系列和“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配套的制度体系,就是被世界各国人民的实践已经证明了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它正在欧洲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没错, “共同富裕”的前提确实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邓小平对“共同富裕”完整的论述应该是:“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10】显而易见的是,邓小平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只是手段和过程,而“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目的!讲究公平、平等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离开了“共同富裕”这个目的和目标,单纯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毫无意义,也不是社会主义,说它是资本主义也完全可以!自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概念在18世纪的欧洲诞生时起,他们之间的本质性区别,就是有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只有所谓的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绝对平等”才是“文革遗风”、“亡国之道”,我们必须坚决地反对,这话没错!而在民主宪政和福利制度辅助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共同富裕”,恰恰就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缺了这一条,就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我实在是不清楚上述郑必坚先生反对的到底是“绝对平等”、还是“共同富裕”?我希望,也相信郑必坚先生及其主流经济学家反对的是前者,而是一部分人误导了人们的视听。
三、在当前贫富严重二极分化的社会现实下,“共同富裕”不但是政改的必要条件,也是当务之急!
据说中国国家统计局新千年之后不进行基尼指数的统计,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对这么重要的统计项目,中国为什么至今还是空白。但就国际上权威的经济机构,包括联合国相关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基尼指数已经超过了0.5,有的数据甚至接近0.6的极限。中国国内的贫富分化已经极其严重,这应该是全世界的共识。我想,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包括郑必坚先生在内,应该也不会否认这个事实。另一个事实就是,中国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我们先不管是劳动致富,还是腐败和既得利益致富的分歧,至少,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总归是中国的现实。其事实依据,就是在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在基尼指数0.5的状态下,应该有多少富人,主流经济学家,包括郑必坚先生,应该比我算得更清楚。所以,以上二大事实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期的80-90年代,中国理应实行低工资政策来刺激经济,吸引外资,那么早在千年之交的中国入世之时,就应该是中国收入政策转向共同富裕的最佳时期,如果在18大后的中国再实行共同富裕的民生政策,应该已经算是“亡羊补牢”了,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在当今的中国,居然还会有人,有经济学家如此坚决地反对和攻击“共同富裕”政策!当今中国再不实行共同富裕的民生政策,那就是“亡羊”之后,还不“补牢”,那就是以放纵一小撮人的贪欲来危害国家和民众的“一条黑道走到底”了。
如果说,18届中央真的可能启动政改的话,那么中国当前政改的必要条件,也是先决条件,就必须先扭转分配方式,以强调共同富裕和改善民生作为政改的起步政策。
政改必需经济顺利发展的支持,在当今中国的经济环境,已经可以说是隐患和危机四伏:一是,从建国以来长达60年的低工资政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再持续30多年高增长中始终不变的低工资政策造成的贫富严重地二级分化;二是,大多数民众贫困造成的严重的消费萎缩,目前已经萎缩到GDP40%以下的超低点;三是,前期严重扩张的,包括“四万亿”在内的政府投资造成的各级政府超大量的债务,在接下来的还债高峰期和低增长和经济衰退期相遇。四是,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都存在严重隐患,包括上述政府超大量债务基础上的超大量政府投资所造成的超大量的供给遭遇消费严重萎缩和世界经济不景气造成的遏制中国出口的后果,将成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严重隐患。
而恰恰是党中央十二五共同富裕和改善民生的既定方针,相对来说就是一箭多雕的合理的、也是必然、必需的政策:共同富裕和改善民生既可以有效拉动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避免生产过剩的危机;也可以缓解贫富二极分化,又可以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和通过遏制政府投资共同来遏制各级政府的债务,最主要的是可以凝聚政改的民心。
在政改方面,我曾经指出:“世界上的许多革命,尤其是暴力革命,往往发生在社会改革已经起步,甚至在经济和民生问题上初见成效的时期,而不是发生在专制统治最黑暗的时期,这是为什么?……(原因之一)一是,纯粹的、原始的市场经济尽管在总体上改善了民生、但却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贫富二极分化,二是,同时也加剧了民众对贫富分化和特权的憎恨和怨愤,激发了民众追求平等的强烈望。……暴力革命的起因并不是改良已经初见成效,而是政治统治者的改良和改革不彻底,无法满足已经觉醒的、强烈地追求平等的民众的要求!!”【11】“……从上面托克维尔的分析论述中可以看出18、19世纪英、法两国的社会状况区别明显:一是,英国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远远小于法国,尤其是在贵族特权方面,同样远远地小于法国。可见,在社会变革时期,这种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的特权,是引发暴力革命的最主要的根源。以史为鉴,我们中国当今如果真要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话,能不能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和消除不平等的特权,是避免动乱和暴力革命的最主要因素。”【12】
从上所述,如果中国不能在“政改”的初期就彻底扭转贫富二级分化的分配模式,那么前车之鉴,就是法国大革命和1949的中国革命——暴力革命将替代和夭折逐步渐进的政改,结果仍然是平均主义和专制制度相结合的朝代更替和集权制度的轮回!
2012年10月9日星期二
【1】:任凭 李树泉:《简评郑必坚说:共同富裕是亡国之道》
http://economy.guoxue.com/?p=7279
【2】:《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直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
【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
【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10】:邓小平1986年8月19日-21日在天津听http://www.aisixiang.com/pub/取汇报和进行视察的过程中说
【11】、【12】:丁礼庭:《中国革命重演了法国大革命部分历史情景——读托克维尔<旧制度和大革命>有感》
http://www.aisixiang.com/data/7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