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宇:新国家安全观四大内核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56 次 更新时间:2017-10-19 15:27

进入专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  

林宏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机制开始正式运转。从4月15日到4月28日,仅仅两周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已至少3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到“国家安全”。尤其是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上,他把“国家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分量,并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要求我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理念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有关国家安全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安全形势的总体特点,创造性地提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工作思路与机制路径。

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历次讲话精神,他所主张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之内核,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内外兼顾,以内保外

一般来说,各国的国家安全机制都有内外重点之分,多数西方国家的国家安全机制一般都以对外为重点(如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即是如此)。但从我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运行特点来看,其机制特点应是内外兼顾,以内保外,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互补互动,缺一不可。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变化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安机制布局重点的拿捏上,也充分贯彻了这个基本原理。他把国内安全机制的设置放在首位,让负责国内事务为主的政府总理和人大委员长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副主席,且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中负责国内职能的部委领导数量明显多于涉外的部委,这可见对内安全机制的分量明显要大于对外。以国内安全稳定为本,先内后外,内外互补的战略思路十分明确。

这也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看出端倪,他在首次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外部和平安全了,国家才能更好发展,国家发展好了,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基础才更稳固。

包容共赢,命运共同

“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习近平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它具有很强的国际包容性,强调命运共同、和谐共处。

日益繁荣与强大的中国,用更坚定的自信、更谦卑的姿态、更宽阔的胸怀与世界打交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身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这种建设性的态度和立场,不仅仅出于对自身力量特点的清醒认识,还在于对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利益及其实现方式的深刻理解。以此“三要三让”立论为核心,强调包容共赢、命运共同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正在构建成型之中。事实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周边的亚洲邻国带来实惠和机遇。

中国领导人深信,惟有开放、包容、共享、多赢,尊重各地区和各国人民的愿望和选择,中国人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各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尊重,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领导力才能得到确立,“中国梦”才能牢固构筑,坚实以行。强调包容共赢、命运共同,为全人类作更大贡献,正是“中国梦”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在国际上的生命力和号召力所在。

此外,中国正在认真地推动各大国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尊重各自利益关切,加强协调合作,着力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也体现了包容共赢、命运共同的中国国家安全理念。

经济优先,核心不让

从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国家安全内容的系列论述来看,经济安全一直居于优先地位。

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是立体化的,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而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里,其核心部分仍然是经济因素。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开始塑造国际体系的中国,仍是一个需要不断壮大和完善自身力量尤其是经济力量的国家,经济建设是惟一可行的、低风险的和平崛起方式。这既反映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对我们国家目标和国力现状的清醒认识,又是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原则的战略坚守和灵活运用。

但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在发展国家经济力量的同时,绝不会以牺牲国家核心安全利益为代价。然而,自2010年以来,随着美国战略东移与重返亚太,冷战时期遗留的历史问题集中爆发,中国面临着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着空前的外部安全压力,甚至是战争的压力,这对我国的和平崛起进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就要处理好战争与和平、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所强调指出的,“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也就是说,在国家核心安全利益问题上,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观是明确的,那就是绝不退让。

义利并举,有所作为

中国主流的儒家传统强调重义轻利,义大于利,而西方现实主义传统则强调国家利益优先,利大于义,习近平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则吸收借鉴了这两种价值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义利观”——义利并举、有所作为,既坚持道义原则,又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日益和平崛起的中国应对国际安全有所贡献。

具体来说,正朝着世界大国迈进的中国,理应对国际社会有所垂范和贡献,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要有大国的原则和执着,要敢说话,敢碰硬,要有为维护世界公平正义而断然大喝的勇气和“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心理准备。但同时,我们又不能被过分抽象空洞的意识形态理念所左右,忽略了正当的现实国家利益诉求和国家安全考虑,而应该义利并举,既维护正义,又不失国家利益。

同时,在国际安全与合作、全球治理方面,中国应有所作为。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要做好“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2013年他在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表示,“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提供制度保障”。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会的主旨演讲中,他还提出了许多更为具体的办法,包括加快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积极参与亚洲区域合作进程,推进同亚洲之外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区域次区域合作;继续倡导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同各国的双向投资,打造合作新亮点;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等等。

胸怀天下的中国人民,在有效利用国际和平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机遇发展自己的同时,也正以自身的繁荣和稳定回馈着当代世界。这也正如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非洲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所庄严承诺的,中国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习近平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体现了中国最高领导层对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与未来保障国家安全工作思路的战略前瞻。这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家安全工作的战略思路与指导方针,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作者为国际关系学院国政系主任、教授、博导)

资料链接

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历程

2013年11月13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作长篇说明时提到:“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

201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研究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置。会议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席,李克强、张德江任副主席,下设常务委员和委员若干名。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这标志着这一举世瞩目的机构开始正式运转。


    进入专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国家安全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526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2014年6月(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