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大衰退中复苏,但经济发展中心已转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57 次 更新时间:2014-05-20 11:33

进入专题: 美国经济  

福布斯  

 

美国经济从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中的复苏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伴随着这一进程,经济发展的中心也发生了转移。在衰退的最初几年,创造了大部分就业岗位--有时候仅限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城市不是政府或军事主导型的城市(华盛顿特区;德克萨斯州的基林-坦普尔-胡德堡[Kileen-Temple-Fort Hood]),就是受惠于德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北方大平原(Great Plains)地区能源热潮的城市。

现如今,这种复苏势头已经转移至一个新的城市群体,它们都得益于华尔街繁荣和硅谷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浪潮,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资产通胀城市。

去年,由于美联储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金融危机后退居场边的投资者重返股票市场,在两者的联合推动下,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取得了自1997年以来的最大幅度攀升。

经济的巅峰状态导致企业争相上市:2013年是近十多年以来IPO最为繁忙的一年,主要推动因素在于医疗保健和科技行业的IPO起到了领头的作用。企业并购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科技行业的某些公司更是诞生了非常出彩的估值,譬如Facebook以190亿美元的惊人价格收购了才50人规模的WhatsApp。在就业方面受益最大的地区当属旧金山湾区(Bay Area)、硅谷和纽约市。

我们的排行榜兼顾了从2002年至今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就业创造趋势以及相关的动态因素--即经济增长是放缓还是加速。因此,榜单的头几名囊括了那些自大衰退以来复苏速度最快的城市,以及那些长期以来一直在不断创造就业岗位的城市。

我们为大型城市(非农就业岗位超过450,000个)、中型城市(非农就业岗位在150,000和450,000个之间)和小型城市(非农就业岗位在150,000个以下)分别制定了独立的排行榜,以便让比较更有实际意义,大型城市就业排行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通常来说,相比规模更大的城市,小型城市的排名表现出更强的波动性,这是因为某一重要行业的扩张或收缩决策会对相对较小的就业基础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投资,大回报

但即便在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地区,经济转型也会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在我们今年榜单上排在最前列的两个都会区,即排在首位的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桑尼维尔-圣克拉拉地区(San Jose-Sunnyvale-Santa Clara,亦称硅谷)和排在第二位的旧金山-圣马刁-雷德伍德城地区(San Francisco-San Mateo-Redwood City),前者的工作岗位数量去年增加了4.3%,而后者的就业岗位数量则增加了3.6%。

当前的高科技繁荣局面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公司,而在此之前,这些大都市区的就业表现可谓惨淡。2010年,在我们榜单所列出的非农就业岗位超过450,000个的66个都会区中,圣何塞排在第47位,旧金山排在第42位。

信息产业驱动了这种局面的惊人逆转。自2008年以来,旧金山地区的信息产业就业岗位数量增加了37%,达到了60,800个,而在旧金山地区,该行业的就业岗位数增加了28%,达到了52,300个。这一趋势还伴随着专业和商业服务等高报酬领域就业岗位数量的剧增,从2008年以来,硅谷在上述领域的岗位数量出现了10%的增长,旧金山地区的增长幅度则是硅谷的两倍,相当于增加了42,500个就业岗位。

十年前,房地产泡沫帮助纽约摆脱了经济低迷(它在2005年的最佳就业城市榜单上排在第54位,2008年升至第22位)。近几年来,纽约一直受惠于美国政府出台的金融业救助计划,该救市方案几乎占据了纽约全市GDP的15%--2010年,大苹果城(即纽约)在我们的排行榜上攀升至第10位,今年又升至第7位。

这是资产通胀所带来的可喜成果;虽然近几年来,纽约市的金融就业岗位数量实际上已经呈现出下降态势,但由于这座城市中的富人相对较为集中,他们的大量额外投资又创造了某些就业岗位。大部分的岗位增加集中在服务、卫生、教育和零售这些通常无法提供顶级薪酬的行业。纽约市的信息就业岗位以及专业和商业服务岗位也呈现出稳步增长,但前者的增幅仅为硅谷的三分之一。

榜单上的常客

至于在2014年榜单上排在前列的很多其他大都市地区,其近十年来的就业岗位数量也一直呈持续增加态势。有些地区亦得益于高科技繁荣,但主要是因为西海岸某些大公司决定在这些富有吸引力的地区设立新办事处。榜单第三名是一直野心勃勃的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圆石市-圣马科斯地区(Austin-Round Rock-San Marcos),那里的就业岗位数量去年增加了4.1%,从2008年算起则增加了13.7%。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卡瑞(Raleigh-Cary)地区排在第四位(同一时间跨度期间的增长率分别为3.9%和7.2%)。

这些大都市地区通常以低税收和低房价吸引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和美国东北部的就业人群,就收入基础而言,该地区的不动产价格差不多只相当于资产富裕地区的一半。

不同于通常会随着市场波动而呈现涨落趋势的资产型经济体,在这些以及其他频频进入榜单视野的城市,其持续增长势头不仅体现在就业上,而且也体现在人口规模上。这样的局面反映了很多城市基于能源、制造和物流行业的蓝领经济基础得到了增强--这些领域通常会创造出薪酬较高的蓝领和白领就业岗位。这些地区工作岗位的持续增长贯穿于整体经济变化的始终,这样的态势也鼓励了长期移民和投资的涌入。

以排在榜单第五位的休斯顿为例,综观前五年,该地区的总就业岗位数量增加了218,000个,增长幅度与旧金山和圣何塞都会区相当--鉴于休斯顿的地区面积比两个硅谷加在一起还要大20%,上述增长水平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

不过,这几个地区在人口统计方面则呈现出较大差异。自2010年以来,休斯顿都会区的人口增速比旧金山湾区快了50%以上,差不多是纽约市人口增速的两倍。休斯顿今年计划修建的新住宅单元数量比整个加利福尼亚州都要多。人口和就业岗位数量同时快速增加--前者自身就是建筑和服务业岗位的主要来源--的局面也出现在其他地区,譬如排在第6位的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富兰克林-默弗里斯伯勒(Nashville-Franklin-Murfreesboro)地区、排在第10位的科罗拉多州丹佛-奥罗拉-布鲁姆菲尔德地区(Denver-Aurora-Broomfield)以及排在第14位的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加斯托尼亚-圆山地区(Charlotte-Gastonia-Round Hill)。

太阳带地区重新崛起

今年榜单上最大的意外也许当属太阳带(Sun Belt)都会区的重新崛起。这些地区在房地产危机中曾遭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自那以后,将美国东北部奉为经济中心的专家学者们就一直在轻率地断言这些城市的衰亡结局。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创纪录的旱情肆虐,再加上以城市为中心的年轻一代的排斥情绪,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综合在了一起,以至于《大西洋月刊》都哀叹道,这片广袤的南方地区已经成为美国梦的终结之所。

但相关数据却表明,这一地区的很多城市都处于强劲复苏的态势之中。以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基西米(Orlando-Kissimmee)为例,该都会区从去年的第23名上升至今年的第8名。菲尼克斯(Phoenix)则比去年的排名上升了17位,今年榜单上排在第22位,2010年它一度还只排在第51位。

也许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年榜单上排在第17位的加利福尼亚州河畔-圣贝纳迪诺地区(Riverside-San Bernardino)的复苏,该都会区在2010年的榜单上甚至还曾排在接近垫底的第63位。现如今,这一地区的止赎率已经降低,就业也出现了增长态势。

实际上,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现在在就业岗位的创造方面比南加利福尼亚州的老城市区还要做得更好,以榜单为例,后者的洛杉矶-长滩地区(Los Angeles-Long Beach)只排在第37位,圣安娜-阿纳海姆-欧文地区(Santa Ana-Anaheim-Irvine)排在第34位,圣地亚哥-卡尔斯巴德-圣马科斯地区(Diego-Carlsbad-San Marcos)排在第32位。

榜尾地区

也有很多大型城市依旧处于低迷状态。靠近纽约且城市宜居度颇为可观的费城只排在第51位,其就业岗位增加率从2008年以来只增加了可怜巴巴的0.9%。处于类似窘境的还包括奥巴马素来青眼有加的芝加哥,它在榜单上排在第47位。风之城不仅仅是就业岗位增加不足(自2008年以来仅增加了0.5%),而且据最新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的每个县都出现了人口向美国其他地区迁移的态势。

不过,相比那些一直占据排行榜最底层的老工业城市所在地,芝加哥还算过得去。这些老大难地区包括倒数第一的新泽西州坎登(Camden)、倒数第二的密歇根州底特律-利沃尼亚-迪尔伯恩(Detroit-Livonia-Dearborn)、排在第62位的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伊利里亚-曼托(Cleveland-Elyria- Mentor)、第61位的密苏里州堪萨斯城(Kansas City)、第60位的新泽西州纽瓦克-联合市(Newark-Union)以及排在第59位的圣路易斯(St. Louis)。除了堪萨斯城之外的所有这些城市在我们的榜单上差不多已经连续十年垫底,其排名在不久的将来似乎也不可能会上升。

放眼未来

似乎很明显的是,只要高科技和金融业能保持增长势头,纽约和旧金山湾区就将继续良好表现。但如果资产增速减缓,这些地区的排名就有可能一落千丈。

德克萨斯州的一些城市和其他的榜单常客则更有可能在新工作岗位创造方面延续良好的表现,但它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果经济放缓导致能源价格波动,诸如休斯顿、达拉斯和圣安东尼奥这样的能源输出城市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会受到阻碍。利率激增也有可能危及太阳带城市的复苏,这些城市依然高度依赖房地产和与建筑业相关的经济活动。

但就总体而言,考虑到从住房成本到商业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存在,我们认为榜单常客在未来几年依然能在我们的榜单上位居前列,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发展速度较慢的沿海城市在近几年一直保持着随波逐流的状态,不断演变的经济产业结构将会对这些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依然不得而知。

译 徐黄兆 校 丁盈幸


    进入专题: 美国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89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