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慧君:当代生态文明建构路径选择——从技术理性到生态理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64 次 更新时间:2021-01-29 22:59

进入专题: 生态文明   技术理性   生态理性  

温慧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然而,建立在高污染、高消耗基础上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使我国生态环境资源受到巨大破坏。环境污染不仅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文章探讨了如何实现从技术理性向生态理性转变、建构当代生态文明的路径。

【关键词】技术理性 生态理性 生态文明 建构 路径


技术理性是以科技为核心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此种思维方式下,人们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加以解决,对科技产生高度的依赖。“技术理性,作为人类理性与近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追求和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①在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数百年间,以科技为核心的技术理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得到显著增长。然而,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力的方式不合理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作用,人类粗暴地从自然界掠夺各种资源,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

为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在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时,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理性,以生态理性指导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危机的爆发具有技术理性的重大根源,这也就意味着,以技术为中心的生态思想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为社会带来新问题,有损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的技术理性支配下发展经济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这个过程也是从技术理性转化到生态理性的过程。


技术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含义

德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首次提出“技术合理性”的概念。根据马尔库塞的观点,技术是技术理性的基本概念,任何一个社会体系都包括政治、文化与经济等要素。②而之后的哈贝马斯认为,技术理性和“技术统治论意识”的涵义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技术能够规范、指导社会的发展。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技术理性主要是指技术和科学恰当的结合形式,所有活动中的理性行为都能够反映技术理性,并逐渐形成人类新的生活方式。③技术理性同样引起了我国专家学者的注意与研究,高亮华等学者认为技术理性是一整套“文化观念”,无论是有效性思维、人类征服自然,还是人类物质需求的先决性和自然的定量化等,都属于这一观念的内容。而巨乃岐等人认为技术理性属于“技术精神”,是技术精神与实践理性的结合。另外,赵建军等人认为技术理性是一种“思维方式”与“绝对的理性主义”。笔者赞同赵建军等人的观点,在本文中将技术理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和探究,技术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其实现目标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主要标志是能够预测、计量和高效率等。和以前相比,科技发展使技术理性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明显。

“生态理性”是“理性的生态”与“生态的理性”的另一种说法,主要是指人类按照整体的思想,以技术与人类思维智慧相结合的形式,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发展。④和“生态理性”的概念相似,“经济理性”的概念在很久以前就被经济学家提出来并被应用到其他学科之中,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生态理性”被专门用于生态领域中,生态理性是一种基本的理性形态,以人类的理性形态对待生态问题。和“技术理性”定义的争议相类似,人们对“生态理性”有着不同的观点主张。有人认为“生态理性”是一种以人、自然、环境的正态生态系统的生态利益为目的的精神与实践活动。有人认为,“生态理性”是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的追求,属于“价值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和谐。还有人指出,“生态理性”属于“思维范式”。笔者赞同此说,将“生态理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理性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本理念的思维方式。


生态危机的技术理性根源

技术理性是一种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事物之间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技术理性具有自觉性、抽象性、逻辑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能够促进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世界进行更加有效的改造,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保障作用,有利于人们在进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批判,对人们的发展观具有重要警示作用。

值得强调的是,技术理性以机械自然观和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其重要的思想基础,将自然作为人类认识的对象,注重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经验和实验的作用,以定量分析方法认识世界,从而突破了传统的人类直观笼统的思维方式,实现了人类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变革。然而,它在描述人类认识自然时使用机械类比的方式,对复杂运动使用简单运动来描述,用事物的量变来说明质变的开始。在技术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控制、分解技术实施的对象,这和传统的价值体系有很大不同,成为不可辩驳的价值标准,将任何不符合功利规则的东西看成“可疑”的事物,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目标。这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变化,过分重视自身对社会的需要,这主要是由于人类还没有很好地认识自身具有的贪婪本性,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分掠夺必然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技术理性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技术理性的支持下,人们的功利心态更加突出,对大自然进行过多的攫取,在促进经济发展、物质总量急剧上升的同时,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由此导致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反过来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巨大威胁,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各种自然能源资源不断枯竭,人口增加的压力和粮食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生态危机突破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全球性问题,地球面貌在人类的“改造”下发生巨大改变,生态系统恶化导致了一系列人类难以“修复”的连锁反应,而且所产生的后果是“不可逆”的。而等待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则需要漫长时间。

技术理性成为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在于技术理性通过长期发展之后使人类过于相信所谓的“科学技术”,技术理性主导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使人类对技术理性产生了极大的依赖,原本用来服务于人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理性反过来限制了人类的批判性思维,成为奴役人、压制人的东西,技术理性被严重异化。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人的身心被奴役,人的主体性功能逐步丧失,人类沦为机器的奴隶。由于技术理性带有鲜明的功利本性,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把“利益”作为评判价值的标准,让人们逐步丧失分辨价值与反思批判的能力,原本作为人类“工具”的技术理性反而奴役了人,人被“物化”。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与行为产生极大改变,从节俭的消费转变为奢侈的消费,从单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消费转变为具有“满足虚荣心”等其他欲求的消费,而这些超过必要限度的消费直接促使大自然遭受“超限”的索取,生态自然遭受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走向矛盾。


生态文明呼唤生态理性

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人类对自然索取过多,在满足人类一时需求的同时,导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态失去应有的平衡,使人类遭受自然生态的各种“报复”,人类对自然的攫取是“野蛮”的。在“工业文明”后,人类逐步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过多攫取必然导致人类社会自身遭受更大危害,“生态文明”成为“工业文明”后的人类文明形态。在生态文明的形态下,人类充分认识到技术理性根源下生态危机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逐步懂得如何遵循人与自然发展的规律,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

当代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充分表明人类之前的技术理性和工业文明模式虽然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生产方式的转变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存在某种内在的不可突破、无法规避的缺陷。由于技术理性和工业文明已无法正确地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已无法适应当代人类社会实践的需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构的需求不相适应。生态文明呼唤生态理性,要逐步缓解当前存在的生态危机问题,就必须从工业文明、技术理性过渡到生态文明、生态理性,这才是人类的明智选择。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为理性和先进、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人类的一切活动更加尊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不再以自身的功利为唯一目的,而是要努力实现人与各种社会复杂系统之间的共生、和谐相处,在保护生态系统和其他各种社会复杂系统生存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应牢固树立生态理性,以生态理性取代技术理性并指导人类社会各种实践活动,不应再充当自然的破坏者、主宰者,而应自觉做好自然的维护者、保卫者。在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也会从“征服自然”的角色转变为“修复自然、保护自然、维系生态平衡”的角色,从而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得力助手和强大工具。工业文明主导人类社会的发展已有数百年,期间,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会因为生态环境资源支撑能力的削弱而停步不前,此时就需要以生态文明取代旧有的工业文明,以保障在生态资源有限性条件下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平衡,人类必须创新思维,重视生态理性在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从技术理性到生态理性的思维路径

生态理性和技术理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技术理性注重以科技为手段征服并控制自然,而生态理性则具有尊重、保护和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生态理性视域下的科学技术依然是一种人类的工具,但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转变为维护生态平衡、修复自然的工具,和传统社会相比,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发生了改变。在生态文明形态下,生态理性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取代了技术理性下以功利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和其他社会复杂系统之间的和谐相处、共生、互利成为生态理性的精神实质。在这种情况下,新的生态责任伦理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该体系中,人对自然的责任应更受重视,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如果自然系统遭受破坏,最终也必定导致人类遭到“报复”,人类将始终处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制约之下。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注重节约资源,消费必须适度,以此作为人类活动的行动原则,使经济发展的水平、自然资源的存量和开发适应环境的承受水平,确保生态安全。

技术理性和生态理性都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都是人类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必然产生的“理性”思维方式,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都具有进步性。但是两者在内涵、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两者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截然不同,导致生态理性与技术理性产生一定矛盾。绿色生态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观间的矛盾和绿色GDP与传统经济衡量标准间的矛盾就是以上这种形式矛盾的具体体现。基于此,从技术理性过渡到生态理性,必须更加尊重自然,遵循公平公正与人类“限度发展”的原则。切实转变观念,以肯定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为前提,以包含生态文明等内容的环境哲学为理论指导,以新发展的科学技术为有力的支撑,树立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各种社会复杂系统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思维、多样性思维,从单纯功利目的下的思维转变为综合考量的辩证思维。


生态理性视域下当代生态文明建构的路径选择

积极营造生态理性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当前,要切实转变思维与观念,促使人们按照生态理性的要求正确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各项复杂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对民众的熏陶影响,积极的文化能够促使人们正确处理各种问题,消极的文化容易导致人们更加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对生态平衡产生极大负面作用。为此,积极营造生态理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就显得更加重要。

积极转变生态发展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实现生态理性观念的变革,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建立在保护生态资源、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以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绝不能以降低生态环境的质量、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转变生态发展的思想观念,就要树立绿色生态思想,注重发展的内涵,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更加自觉和积极主动的心态尊重、顺应并保护自然。

积极按照生态理性的要求发展产业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经济居于重要地位。对此,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产业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要时刻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按照生态理性的要求发展产业,发挥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切实推进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作为促进产业发展与践行生态理性的工具,新研究实践的科学技术应有利于保护生态资源,以对生态资源最小的破坏实现最大的产业经济发展效果。

积极完善有利于生态理性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将制度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切实推进,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理性的发展,保障人类在生态理性的指导下开展一切实践活动。当前,要认真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理性的相关制度体系,合理规制人们的经济社会建设行为。着力构建耕地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资源有偿使用、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为弘扬生态理性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商学院)


【注释】

①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学习时报》,2006年7月19日。

②[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③[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④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进入专题: 生态文明   技术理性   生态理性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生态文明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317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