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军:警惕“选择性”改革延误改革良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82 次 更新时间:2014-02-20 10:13

进入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  

蔡建军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起步之年。改革征程,抬头见马,必须跃马扬鞭,高歌疾进。

万事开头难,越难越向前。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首先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最难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当前,可怕的是基于一己之私的心猿意马,是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是令不行禁不止的“选择性”改革。口号喊得震天响,一副整装待发的模样,实际却“稳如泰山”,这种“假改革”不仅会延误改革良机,还会让发展陷入停滞。

“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警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以何种精神状态推动改革,关系改革的成败,决定国家的未来。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正是靠着一身胆气力排众议,展开以“着胡服”、“习骑射”等为代表的军事大变革,而使得原本弱小的赵国在短时间内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邓小平同志也是靠着超人的胆略和智慧,提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影响了世界。

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除了横下一条心、杀出一条血路,没有选择;除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坚克险,没有他途。

今日之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内容相互交融,环环紧密相扣,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环节一子落则满盘活。当前,改革既触及思想,也触及利益,甚至要经受局部利益受损的“阵痛”。削手中的权,去自己的利,动自己的“奶酪”,不是每个部门都愿改,也不是每个群体都想改,非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与魄力不可。

古往今来,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清末名臣曾国藩在其《治心经》里说:“为官以避事为耻”,指出官员要以“不避事”为己任。事业心、责任感决定工作姿态,反映执政为民心态,也显现精神状态。有了使命感责任感,就会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与自己较劲、与困难搏斗,从而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推进改革;就会把心思往工作上操,把劲头往发展上使,把力气往改革上用,不会步人后尘、重复自己,从而走出一条新路,看到别人眼里看不到的瑰丽风景;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而上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于应该完成的任务,顶着压力也要干;对于应该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上,敢啃硬骨头,不怕涉险滩,把堡垒攻下来,为前进开辟通道。

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执著和胆识;每攻克一道难关,都离不开智慧和实干。在关键位置冲锋,猛攻突破口,定能冲破重重险滩、道道藩篱,为改革开放再闯新路。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既呼唤“敢闯”的锐气,也需有“会闯”的睿智,以借民力、聚民智、惠民生汇合强大正能量。

古人说:“唯公心可以奉国,唯公心可以理家。”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的少数”,理当有“舍我其谁”的气魄和“跟我上”的胆识,做改革先锋当仁不让,才能做到“天下为公”,才能聚人聚心聚威,建功成就伟业。

“实干者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党员领导干部的“辛苦指数”决定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有了“为民谋利”的思想,才能有不计得失、不谋私利的思想境界,才会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公仆,常思人民事、常记人民愿、常感人民恩,才能以前瞻的眼光和宽广的思维理清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棘手问题不回避,重大困难不退缩,危急关口敢出手,带领干部群众在打牢基础中发展,在创新发展中争先,在改革攻坚中有为。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在干中树信心,在干中谋突破,在干中求创新,在干中促发展,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改革勇气、浩然正气,用激情唤起责任,用激情创造奇迹,用激情成就事业。唯此,才能把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宏伟的发展愿景转化为生气勃勃的改革发展实践。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进入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244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发展观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