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8月21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与《云梦学刊》共同主办的"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座谈会在南湖藏书楼(南湖藏书楼为余三定的私家藏书楼,坐落在岳阳市南湖畔)举行,参加研讨会的,除《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云梦学刊》的同仁和楼主余三定外,还有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湘水》编辑部、岳阳市教育局、岳阳市八中、中湘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湖南理工学院两办、期刊社、团委、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单位的人士,总计30余人。下面是发言选登。
讨论经典阅读适逢其时
余三定
(湖南理工学院两办,湖南岳阳414006))
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表示欢迎。欢迎北京大学的石运佳老师,柳春蕊老师以及各位同学;欢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郭晓鸿老师,中央党校的王巍老师,还有湖南《湘水》杂志主编黄友爱先生和湖南大学傅湘龙老师;欢迎我的好朋友、中湘公司董事长陆镇林先生,岳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徐载满先生、岳阳市八中刘晓红老师以及我们学校的同事和同学们。也很感谢北大团委把南湖藏书楼确定为北大的一个社会实践基地(定名为"燕湘学社",刚才举行了挂牌仪式),对此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高兴,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能更好地交流,更好地合作。
第二,关于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先说明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包括"文学经典"和"学术经典"。将"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作为今天座谈会的主题,是我与石运佳、柳春蕊、王巍等老师反复交流、讨论后确定的。其间,程熙等同学也参与了讨论。确定这个讨论主题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一,是考虑了讨论主题的连贯性。今天已是《北大研究生学志》的朋友们第四次来藏书楼举行座谈会(研讨会)。2010年讨论的题目是"南湖藏书楼上话藏书"(第一次),2011年讨论的题目是"南湖藏书楼上好读书"(第二次),2012年讨论的题目是"南湖藏书楼上谈著书"(第三次)。前三年讨论的题目都是比较大(比较宏观)的题目,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讨论比较微观、具体的题目。今天讨论的"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就是比较具体的题目。其二,是考虑了今天这个题目的社会现实性、针对性。我们知道,当下是一个非常浮躁的时代,相当多的人几乎不读书了;一些人读书也是以读网络上的东西为主,而网络上的东西大多是炒作出来的、比较肤浅的;还有一些人是热衷于读畅销书,被书商们炒作出来的"畅销书"牵着鼻子跑;经典阅读反而被忽略了。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提倡阅读经典,探讨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是很具时代意义和现实针对性的,可以说真正是适逢其时。其三,经典阅读对高校师生尤为重要。在座的各位大多是高校师生。阅读经典对一般老百姓重要,而对高校师生尤其重要。《中国教育报》曾经约我写过一篇文章,我在该文中谈到,高校师生有"疏离"文学经典的现象。因此,提倡阅读经典对今天的高校师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四,这个话题我们肯定能讨论得好。在座的柳春蕊老师对经典就读得很好,他在北京大学主讲《庄子》、《文心雕龙》等中国的传统经典,特别受学生欢迎。还有陆镇林先生,他一直自觉坚持读经典,他能够背诵《文心雕龙》,他还与董京泉先生深入地讨论过《老子》。其他在座的许多人经典也读得很好。可以说,在座的各位对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问题都很有发言权。
第三,关于开好座谈会的建议。我建议,我们在围绕"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这一主题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既要谈经典阅读的"意义",也要谈经典阅读的"方法",但希望重点谈"方法"。其二,要结合实际,要结合当今的社会实际,特别要结合自己读书的实际,谈自己阅读经典的心得和体会。其三,要努力"重读经典"。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讲到"重读经典",我理解"重读经典"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是"读"经典,即要扎扎实实地读,一篇一篇、一本一本地读;第二方面是"重"读经典,"重",即重新,就是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新时代的眼光来读,这样经典就才更具有生命力,我们的阅读才更有意义。
"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
郭晓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00720)
今年6月某大学出版社开展了一个活动,即"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这是由某大学出版社通过对近3000名读者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进行统计后发布的排行榜。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其中《红楼梦》位居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
榜单中所举书目,大都是尽人皆知的经典著作,如四大名著,不仅历年来都被列入各种推荐阅读书目,其中很多段落还被选入语文课本。可见,如今的"理想之书"似乎应是通俗的、短小的,而沉重的大部头经典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21世纪以来,社会上流行所谓"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概念,恰恰就是迎合乃至强化了当下读者的浮躁心理。此类种种之风盛行,正是导致阅读"去经典化"、名著"读不下去"的罪魁祸首。
经典读不下去的原因,当然有经典本身的问题,比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传达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文化局限性,很难引起今天读者的共鸣,读者读不下去,也情有可原。其他如《西游记》艺术手法的单调,想象力的匮乏,很难令今天看过《魔戒》《哈里波特》的读者满意。榜上有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成为一时的所谓经典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并不能长久,读者读不下去也自有道理。
当然,经典读不下去读者本身已也难辞其咎。当今的网络化时代,阅读的浅表化、图像化,已经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懒惰和肤浅,需要宁心静气才能读懂和理解的经典著作显然是不能满足人们短时间内就要获得的阅读的愉悦快感要求的。现在的读者似乎只有能力消费流行的图书,即快餐化阅读。这不是读者一方面的问题,是全社会的浮躁和各方面压力造成的。这需要全社会积极地来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来引导。
在目前不可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做的就是从小抓起,重视对孩子经典阅读的培养。经典阅读是一种人文教育,可以教给人们如何甄别善恶,反省人生,润泽和充实心灵,区分正义与非正义。在校学生是接受经典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强,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最需要正确的引导。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孩子们的日常阅读慢慢渗透,中西并举,使他们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经典著作有个基本了解,大学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经典著作,还可以开展读书会、讨论会、读书征文等活动来让学生们广泛参与。在此阶段读经典,会对其今后的人格培养和人生道路有积极的影响。如今迅猛发展的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也为经典的阅读带来更多的渠道和方式,这对经典的普及是很有好处的。要让人们感受到,人生太短,好书太多,我们只有阅读经典。真正经典的著作其表现的人性美和深邃的思想是可以跨越时代的。
谈谈读经典的三个问题
王巍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100091)
围绕"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这一主题,我想谈谈读经典的三个根本问题: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读经典?怎样读经典?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经典?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时代精神的精华。判断经典的标准至少有:一是在思想史上是否引起争论,二是研究这一经典的成果有多少,三是是否经过较长历史时间的检验。要谨防仅以发行量的多少来判断经典。
重点谈一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读经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对于个人的作用和意义。一个人如果总是快餐式地读一些畅销书,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等也会慢慢降低。现在大学里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只读教科书。教科书的优点是条理清楚,但不可否认,它只是介绍了这个学科最基础的一些知识。而读经典的意义则与之完全不同。对读者来说,阅读经典,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涵养口才与谈吐能力、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经典熏陶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雅量是截然不同的。因而,读经典最直接的作用是修身养性,培育气质、见识与气象,增加生存智慧、生活智慧与生命智慧。这正是所谓的"学问改变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关于这一点,很多先哲已有精辟论断。譬如,西方哲人培根所说的,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又如,朱熹主张"读书穷理",认为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唯学能变化气质耳",认为多读书,才能充实学问,涵养性情。他所说的书,指的当然是儒家经典。湘人曾国藩在给儿子书信中发挥了朱熹的这一思想:"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假以时日,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阅读经典,对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二是对于学术发展和思想史的意义。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说法,读经典一方面是要"照着讲",另一方面也要"接着讲"。在学术史上,通过重读经典而推进学术思想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拿中国思想史来讲,就有新儒学和现代新儒家。新儒学是北宋时期出现的以阐发儒家经典义理为特征的哲学思潮,也称之为理学或宋明理学;而现代新儒家则直接以"返本开新"为其思想纲领,通过对经典的重构与重建,以"老内圣"开出"新外王"。
第三个问题:怎样读经典。孟子云,"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矣",这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读经典的方法。这里的"大",指的是读经典要从大处着眼,抓住经典中最精彩的东西。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经典的历史语境,先搞清楚经典"为什么说"。中国人叫"知人论世"。只有当你明白了"为什么说",才能很好地把握经典"说什么"和"怎么说"。在具体方法上,一是咬文嚼字,下苦功夫,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二是直接读,直面经典,不要借助于二手研究著述;三是重复读,"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在与经典密切对话的过程中,读者不断地"生发"出对自己所关怀的问题具有新意义的东西来。经典之所以历久不衰、历久弥新,正在于其提供了传统与当代、世界与民族进行对话创造的丰富资源。让我们对经典心存一份温情与敬意,让阅读经典成为我们共有的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让阅读经典营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让书香中国成为美丽中国的重要标识。
经典阅读:悦读、苦读与攻读
胡士颍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人类历史文化中,权势阶层往往对文化群体或推崇利用,或轻蔑辱杀,而对书籍这样的一个知识载体有着同样的处理方式,以至于文化精神不得不在烟火的烘烤熏染下曲折前行。尽管如此,书籍还是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如今人们又有了新的关于书与精神文化的思考,比如奥威尔的《1984》、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以及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面对我们人类当下的心灵与现实难题,我们怎样认识、面对和成就自身,并从成己达到成物的目的?于是我们站在无数先贤同样所处的岔路口,一遍遍思考我们可选择的道路在哪里?如果说对历史的认识越深,对未来看得越远,那么阅读古圣先贤之作无疑是预览未来世界的窗口,下面我们要讨论有关经典阅读的三个层面悦读、苦读与攻读。
一、悦读
当下的时代,是个读图时代,是阅读的时代,文字好像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到人类的生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甚至随心所欲地获得阅读材料,进而各种阅读也被冠以时尚的名词,如时尚阅读、流行阅读、通识阅读、专业阅读、传媒阅读、个性阅读、娱乐阅读、经典阅读等等,总之阅读已经成为我们丰富生活、打消寂寞、升级充电、提升阶层的重要手段,或者说成为一种重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
上述意见,已然指出了当下阅读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我们也看到了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时代,人类的知识构成、精神气质、生活方式都有所推进,在科技改变生活的今天,科技确实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亦或改变了洛阳纸贵的神话,再也不用惜纸如命、一字千金了。其实,我们从这几年社会媒体所提出的"悦读"一词,可以乐观地看待当前人们活跃的文化生活,不得不承认文字符号、文化知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离我们更近,对我们产生着无可估量的重大影响。换言之,我们的确因为海量信息、便利获取而品尝到人生的种种乐趣、积累了更多的财富和实现了某些个人价值,当然这也包括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古今中外皆是如此,艾伦·布鲁姆说:"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任何时候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作品将使之置身于无限深蕴的本质存在,使人忘掉他们短暂分杂的现实生活。永恒完善的人性不仅过去存在,而且永远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能够伸展自己探寻的指尖触摸到它,这样做将不断完善我们那不完善的人生。"(《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然而,人类之中总有一些即便安乐却常忧患的人。作为人类,我们总不堪忍受精神的压制与灵魂的禁闭,不甘窒息在文化压制与心灵控制的环境,同时也不能被所谓新世界与新人类的幻象所迷惑,在美丽的虚幻未来之梦中丧失独立与思考的本性。波兹曼《娱乐至死》提出"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现实的映证,人类被其现代性疾病已经困扰多年,在那些癫狂、享乐、自负的背后,永远是心灵的失落、空虚和孤寂。
在世界全球化和生活网络化的双重背景下,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主动迎合还是被迫改变。这种对生存状态的颠覆不仅表现在客观世界,也深深振动人类的每一个神经元,世界文化发展与人之精神呵护也随着主客世界的同质和谐与异化矛盾,产生或极端或低迷的种种复杂状况,人类的环境好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趋恶劣,人性、心灵、信仰问题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泛无所归。我们的文化发展是空前的,知识急速增长,生活日新月异,然而人类的精神永远需要关注、需要呵护;阅读的形式、内容、途径的丰富,无疑是我们生活的一大福音,从中获得无可言表的身心快乐,得到精神的满足。悦读是时代得以进步、魂灵由此升华的基点;由此出发,我们才能进入苦读的更高的阅读层次。
二、苦读
悦读的方式,根源于人类本性中对欢乐、幸福、欲望满足的追求,我们从先辈和自身的生存体验中,也有着切至的悦读体验,无论它是付诸文字的符号实体,抑或是只可会意而无法言传的"禅意"。然而,这一过程之后,并非直通极乐的彼岸,现世的缺陷与人生的不如意总是形同魑魅一般如影随形,让我们浮躁、空虚、沉沦,也让我们清醒、反省、求放心。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人生忧患读书始"的真意,生命的内在张力顿时在此萌动、激荡而起。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生于忧患的,更多的人恰恰是死于忧患的,以前的悦读并不能保证其达到真正的安乐,因为安乐死也需要面对恐惧的勇气,需要有直面惨淡人生的不屈精神,这些人或从容而死,或向苦而生,或超脱生死,为人类留下一部部厚重、伟大、艰涩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很多形诸文字得以流传,最后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经典书籍。有道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及有如孔子者,其思想总是传达对人类亘古长存的苦难、本性、未来道路等主题的思考,以此警醒子孙、启发后人、开示真理,因而又可以说"人生忧患始读书",通过圣贤而反诸身,籍由经典而求诸己,以此远苦难、求真谛、得解脱。
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宗教故事,都喻示着求真向善、救苦救难的道路是艰辛的,其中包括读书一事,非苦读无以神契古人,无以贯通古今,必须苦读才可能从遍布荆棘的蛮荒中劈开自由之路。史载张载读书,"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横渠先生行状》)我们所理解的苦读书与读书苦,其实很多人都是有着初级的、基本的身体与精神体验的,尤其在当下写论文已成为体力活,发论文成为一种苦役,其苦是身心双重的也是时常让人懊恼却又鲜有超越的;真正的苦读书所指的是一种在追寻圣贤的脚步,在挖掘精神的深度和探寻真理的高度时所产生的苦闷,这是一个精神遭受酷刑、心灵被反复拷问的过程,张载的读书状态才是我们所谓苦读书的代表。
试想,如今的功利性阅读、浅层性阅读、快餐式阅读、表演化阅读,大都贪图休闲享乐、逃避身心问题、无视世间苦难、丧失主体思考,这样的阅读自然是低端、小气、不上档次的,不仅不能使生命不朽,反而使得自己在时间的消磨中加速腐朽。元代高明《琵琶记》所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苦读圣贤书以求功名从体制性层面来说自然无可厚非,但这已经去"为己之学"甚远,更不是欲求"古人仁人之心"以实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瞻情怀。
三、攻读
经典阅读,在今天并没有为人所忘,相关问题一直讨论不休。何谓经典?这一词语的使用在媒体语言和学术表达中出场率很高,譬如说人文经典、学科经典、儿童经典、科技经典等等。如若联系经典一词的前世今生,可以看到这个由线网本义发展到经纶、经学,由一般书籍应用到特定、重要典籍的过程,实际上已经是漫长的筛选之路--只有具有根本的原发性、不竭尽的原动力、深刻的启发性和无限的阐释空间的著作才可以在长期历史淘汰甄选中成为经典,换句话说,这样的书是千锤百炼、千挑万选的包含人类(或民族)普遍诉求的价值、理想、思想、智慧之书;它们不是某个专业的经典,而是所有学科必读书与基本典籍,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或医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把经典仅仅等同于一般的重要、有特点、畅销、大家喜欢诸如此类的词语。
经典阅读,在今天应该包含两层意义,首先是对经典的阅读,经典书籍成为我们认识、理解、思考的对象;其次是经典的阅读,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方式、体验,是不同于浅阅读、娱乐性阅读以及功利性阅读的严肃阅读。打开经典,宛如和古圣先贤会晤,便是打开了一条思想碰撞、交流、对话的通道。如果说,经典作为文化体系源头,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和深度的思想内蕴,那么阅读经典无疑是一次思想的高端对话,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考验思考能力、思维智慧、身心体悟、生命体验的综合战役。
苏轼曾对王痒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章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又答王痒书》)把阅读经典与战争攻伐的差别固然是很大,但也不是没有可比性,尊重对手,做到知己知彼,有如尊重文本方能心生敬畏,潜心学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即是对待经典要多方谋求识文断句以准确理解其中的意思,换句话说,即是进入文本;灵活机变,奇正相生,有如不可拘泥古人,被文字所限,活学才能活用。苏轼八面受敌之法,或者就可以看做选择文本、深入文本、研究文本,最后获得知识的积淀,语言文字运用自如。苏轼的八面受敌,似乎还包含一种人与书、主观与客观、主动与被动的辩证关系。由于经典历史久远、语言晦涩、文化差异、思想艰深,读书时仿佛面对一个固若金汤的城池,一座无法攻克的堡垒,让怯者恐惧,使怂者败退,唯有真正豪杰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苏轼的方法似乎还没有突出更为重要的一点,阅读经典的最终目的不是拜伏在经典的脚下,不是尽拾古人的牙慧,更不是因文生障,食古不化,是以孟子亦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经典,尊重可也,推崇可也,同情之理解可以,如此并不意味着丧失主体性的思考。相反,经典激发出来的应该是更强大的思想,更伟大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不妨采用"先礼后兵"之道,礼之者乃敬畏文字,重视文本,心怀往圣;兵之道无非是批判、批判、再批判。这样说在某些中国人看来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所以我要引用一个外国同仁的话以说明心同此理,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中说"正是名著难以阅读的特点,使得他们比其他书籍更具可读性,也更值得阅读。正是因为名著中提出的问题名著本身也没有做出最终的回答,他们能够激励我们思考、探索和讨论。名著的难度不是来自于不良的写作活构思,而是来自于对人类面临最困难的问题作出了最简单明了的阐述,正因为如此,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获得理解了的智慧的机会。《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经典的阅读与阅读的经典方法,亦犹如是,最高层次是超凡入圣,神契上智,直得其语言之内蕴、思想之精义;其次,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反复的思考、揣摩,方能与作者有一些交流,在思想、思维、识见上产生有所发现、发明;伐兵与攻城则是不得其门而入者,读者总是游离在经典的之外,无法深入文本世界,不能领会经典思想蕴藉,这便好似和作者闹别扭,大有格格不入之感。但无论是哪种层次,我们都必须敢于面对经典、质疑经典,勇于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最后才有可能在前贤往圣的道路上开启新的方向。
白居易《长庆集六十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云:"佛涅槃后,世界虚空,惟是经典,与众生俱。"经典应该是对人类普遍价值理念、人性根本、世界本质的理解、思考,所关注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无论是哪个国家或时期,经典似旧而常新,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初照人"。在提倡经典的生命、体验式阅读,从经典感悟人生、寻求价值的同时,也应该勇敢接过经典的思想旗帜,承担时代所赋予、发乎自身根本的责任。"为诗章,动情肠"(《牡丹亭·肃苑》),诗章经典传递人性最崇高、普遍、共通的情感,同时也激励后人谱写新的诗章,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继承往圣之绝学,更为了为后世创造新的经典,如此方可告慰并避免奥威尔、赫胥黎、波兹曼等人的良苦用心,用中国传统表达也可以说是不要成为不肖子孙。
经典的特征及经典阅读的方法
汤凌云
(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岳阳414006)
在一个人文理想与价值信仰缺失的时代,讨论经典阅读,其意义不言而喻。
什么是经典?怎样才算经典?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不需任何解释,其实却是隐藏着重重疑虑。在我看来,经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淘洗而流传下来的,富有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的文化形态。可将经典的特征概括为三。
一是历史性。经典首先是一个具有历史维度的概念,经典的历史性反映出它背后的话语权支持。哪些文化形态能成为经典,哪些则不能成为经典?这个标准最终是由特定时代的人来确定的。人生活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之中,他的文化行为必然深受当时历史情境的制约,人对经典的规定和评判也必定受到特定时代文化状况的影响,这是经典历史性的题中之义。常听说学界对于经典标准的有种种讨论,也发现不同时代对同一文化形态是否属于经典经常产生不同的看法,这都表明没有万古不变的永恒经典。从经典的历史性来说,它是一个流动性的概念。在这种流动性的背后,不可忽视经典评判者本身的话语权因素。经典是如何生成的?一般说来,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有可能册封在他看来符合经典的东西,也就意味着,在部分经典确立的同时,也就有意或无意遮蔽了那些与之不符的东西。任何经典的生成都不是固定的,经典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话语权的变迁史。
二是个体性。这里所说的经典的个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从经典的确定与传播的角度看,它与特定的文化圈(如国度、民族、地域等)密不可分;从经典的阅读与接受看,它与个体差异的关系也非常复杂。第一个方面较为宏观,略去不谈,这里仅说明第二个方面。经典的世界向谁真正敞亮?或者说,怎样才算是经典阅读?对此,很难做出统一回答,但有一条要注意,经典阅读不是说经典读得越多越好,也不能以你从事或喜好的那个学科的经典来衡量别人的经典阅读状况。经典阅读与个人的阅历、性情、经验、气质、涵养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经典又是一个因而而异的概念。假如我是个文学青年,喜欢读鲁迅(或莎士比亚),且能背诵这些作家的某些篇章,就以此衡量周围的朋友们:你们连鲁迅(或莎士比亚)都没有读,真是不配谈经典!这是傲慢的偏见,是以己度人,强人就己,断然没有真正领会经典的精神。
三是学科性。俗话说,闻道有先后,学业有专攻。严格地说,不同学科对经典的理解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人文科学的经典不同于社会科学,更不同于自然科学。所以,对于如何阅读经典,一定要尊重不同学科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你每次只会背那么几句唐诗,几首宋词,或满口诗云子曰,或言之必称古希腊,纵然表明你还算是个文化人,但难以确证你在经典阅读方面真有深厚的造诣。识其真相者,不是怀疑你在附庸风雅,故弄玄虚,就可能是走火入魔,坐井不出。世界太丰富,经典太多样,要想再成为亚里士多德、达芬奇式的全才,在当今社会中,已经太不容易了。经典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能局限于文学、历史或国学领域,也不能局限于文本,更不限于纸质文本,它还指向经典的图片、影像,富有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等。总之,经典形态众多,不拘一格,千万不可坐井观天。别人熟知的经典,你也许从没有读过,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常听到某某笑话别人:你连这部经典也不知道,真是妄为大学生了?其实,在这个学科领域越来越细化的时代,不要期望别人太高,而要求自己太低。再说,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能证明你有多高明。更为切实的做法是,注意学科之间的交融,文理互补,知己知彼,取长补短,触类旁通,不断丰富自身的阅读面,提升经典阅读的境界。与其仅仅停留于知道一些经典的皮毛,不如下大决心熟读某部或某一学科的经典。
经典阅读既包括一般读者的阅读,也包括专业人员的阅读。对于前者来说,经典阅读可以看做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生活方式,作为抵制低俗阅读、消遣时光的文化行为。对于后者而言,经典阅读必然具有更高的要求,更特殊的规定,也有特别的方法。这里简介三点。
一是带着问题阅读经典。从自己关注或正在研究的理论问题出发,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来阅读(甚至是反复重读)经典。既然称之为经典,其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必定极为丰富、深邃,倘若阅读时没有问题意识,阅读的目的性不强,随心所欲,无所事事,即使再好的经典,也难以成为你研究的理论支持。对于研究性的阅读来说,不少人虽用力颇勤,却事倍功半,不得要领。
二是以质疑的态度阅读经典。胡适说:"大胆地怀疑,小心地求证。"这句话对于经典阅读也很有启发。怀疑是学术创新的前提,没有怀疑,知识生产就会停滞不前,重蹈覆辙,举步不前。冯友兰认为,讲哲学有两种方法,这就是"照着讲"和"接着讲"。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偏废,但第二种方法更富原创价值。我想强调的是,"接着讲"同样可以看做是一种很好的经典阅读方法,它重视经典和传统,又能面向当下和现实,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创新态度,这是在质疑经典(包括经典论著、学者、学统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文化意识。否则,经典阅读只会促生更多的遗老遗少,或食洋不化的假洋鬼子,或抱残守缺的文化僵尸。
三是阅读要融会贯通,出之己意。经典阅读,更要善于思考,融会贯通,这也是常理。初读某些经典,可能会遇到字词方面的理解困难,扫清字词阅读障碍是基本工作,但高明的阅读不能就此止步。在经典阅读过程中,应该形成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做到古今汇通,中外交织。王国维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章程书后》中说得好:"异日发明光大我国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固可决也。"证之以马一浮、熊十力、牟宗三、方东美、唐君毅等现代新儒家,他们讲哲学,传承中华文化,无不悉心辨析,阐发入微,中西参照,融会三教,最终自成一家之言。他们都非常熟悉这自古以来思想文化创新的不二法门。经典阅读,贵在吸收经典中蕴含的精神之光,并从中领悟出某些独特的生命和存在的智慧。中国古代艺术家重视师法传统,但他们更强调"师其意而不师其迹",就是指向领会经典的精神,而不是钻入字词章句的牢笼而不能自拔。经典怎样才能常读常新?必须以现代人的人文意识观照之,又必须运之以己意。这不是要你标新立异、挖空心思去讨好广大观众,不像某些学术明星那样包装自我,"穿越"经典,糊弄大众。这与其称经典阅读,不如说是现代传媒与商业文化共同合谋而对经典阅读的炒作性曲解。
总之,在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经典阅读的必要性无须多言,关键是我们如何确立心中的经典?如何在经典阅读中提升自我?经典阅读应该尊重经典的基本特征,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全身心地投入,领略经典的精妙之处,从而化经典思想为存在的人生智慧。
阅读经典的意义与方法
李冕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北京100871)
一、阅读经典的意义
我总觉得经典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就像是一个篮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有些东西进去,有些东西出来,而我们作为特定时空的人们总是应该去了解篮子里的东西,因为那是一个时代的精华。历经岁月的洗礼,没有落上厚厚的灰尘反而愈加熠熠生辉,经典总是有着非凡的魅力。
有的时候和朋友们讨论读书的问题,朋友有时会抱怨最近看了一些书,但是苦恼的是看完就忘掉。我以为,忘掉是对的,有的东西忘掉了就是忘掉了,那是自己人生路上不重要的存在;而有些东西,你以为自己忘掉了,但是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它突然就又出现在脑海里,指引着你前行。这就像在人生的若干年中并不是每件事情都时刻记在脑海了,可偏奇怪的是一到相似的场景出现,过去的回忆就自动跳了出来。
我常觉得,读书,是在读人生,读作者的人生。读经典的书就是读经典的人生。当然,在不同的人眼里经典的含义会不同,所以人们都有不同的阅读兴趣。现实中的我们经常被困在生活里,很多东西束缚着我们不能去经历各种生活,阅读就是有这样的便利,能够让我们作为旁观者,去体会那些别人替我们经历的生活。阅读能够使我们开阔眼界,阅读经典能够让我们趋善避恶,开阔眼界。
二、阅读经典的方法
我觉得,阅读经典要从心而为。这首先是就选择阅读对象而言。我不赞成按照人生必读100本书之类的思路,那样会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阅读应当是个快乐的事情,而不应该是一项义务。其次,阅读的内容与人生的不同阶段是密切相关的。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这样的形容同样适合阅读经典的人生不同时刻,初读之时,觉得书里的一切都是现实的样子;当经历岁月的打磨之后再来读,就会看到曾经不曾理解到的东西,对经典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经历一些事情,对人生的理解又不同了,再回来重读经典,感情又不一样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也是知行合一的一种体现。
我认为,阅读和修行是一样的,摒弃杂念,从心而为,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不同的经典。读完就算忘记也不要紧,没有知识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看山还是山和看山是山并不是一回事。这是一个阅读的时代,别辜负了大好时光。
经典阅读的方法
刘思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前面老师们都已用自己的话给经典下了定义,在此就不再谈"什么是经典"了。我主要结合自己在校学习的经历来谈经典的阅读方法。
我本科学的是英语,我阅读经典的第一个方法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细细咀嚼"。在我们的翻译课(特别是口译课)上,老师常要求我们阅读中英双语读物,并仔细揣摩源语和译语进行转换的工巧之处。比如,在读曹雪芹的前六十回《红楼梦》时,老师要求我们同时阅读林语堂的译本。除林之外,老师最推崇的几位翻译家还有穆旦所译的浪漫诗(九叶派创作的诗似乎总比不上其译诗),王佐良所译的英国文学,以及许渊冲以英国随笔散文、法国韵文所译的中国古典文学等。
第二个方法是钱钟书的"亲炙古人,不由师授"。这体现在我们写论文上。我们老师不喜欢我们过多地转引所谓的"名家名言",他(她)们更愿意我们通过反复阅读文本,结合时代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是背。经典的东西当然要能够脱口而出。在我们的文学课上,老师几乎要求我们将课堂所涉及的相关选段全都背下来了。其中诗歌是必背,散文和小说要求能够背熟经典段落。连古英语时代的贝奥武甫,也让我们背下了精彩段落。
以上就是我目前正在使用的、较为有效的经典阅读方法。我的阅读面或许不够广,但坚持几年这样的阅读方法,深度还是有一定的。走马观花地过一百本书不如鞭辟入里地读好一本书。慢慢来,阅读经典之路还很长。
潜入与导入——谈中学生与经典阅读
刘晓红
(岳阳市第八中学,湖南岳阳414000)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所以站在我的立场,对于经典阅读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首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阅读名著当然是必要和必须的,这个观点不需要多讲。但是,由于身份的特殊,中学教师不仅要阅读经典作品,还要阅读一些在座的专家不太主张的的网络文学,畅销小说。不记得哪个媒体曾做了个调查,主体调查对象是当代中学生,调查主题是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年代不限。调查结果,不是鲁迅不是巴金,不是张爱玲不是路遥,也不是莫言,位居榜首的居然是郭敬明。很多学生告诉我:他们是郭敬明的脑残粉,你对着脑残粉指出他们偶像的些微不是,还要求他们阅读除了偶像以外的作品,这种做法除了激起他们的反感以外,收不到任何效果。而如果我们教师,连脑残粉的意思都不明白,就更不用说与学生沟通。所以,我认为,对于中学生而言,指导他们阅读首先要潜入。潜入他们的兴趣,了解他们的思想,进而与他们沟通达到共鸣,最后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你的指导。
不管多少人指责诟病愤愤不平不能理解不能接受,郭敬明很成功是事实。他的书,销量第一。他的电影,早破五亿票房。是什么原因吸引了孩子,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买他的书,看他的电影?我首先去看了小时代的小说。三个不同时代都很用心地看完了。客观地说:郭敬明的文字功夫还是不错的,这一点最值得学生学习,毕竟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出来的人,但是:他构思这样一部长篇,明显心有余力不足。尤其是悬念的设置,非常生硬,且不用你探究,他已经自说自话告诉你答案。这叫悬念吗?看过福尔摩斯吗?那才叫悬念!人家玩的是智商。而整本小说最让人热烈探讨的,是郭敬明的拜金,奢华。如果把小说中对服饰品牌鞋帽包包的搭配等等所有关于名牌东东的词语去掉,整个小说可以缩掉三分之一。你可以去想像他对品牌有多么痴迷,以至于他可以从开头到结尾的每一个场景都对每一个人物的从头到脚所有品牌一一介绍。当然,都是国际最大牌。看完小说,心情会不太好。我们奋斗一生所挣的钱,可能买不下一套这样的行头。貌似阿玛尼一条小三角纱巾都要二十多万。人类社会其实是座金字塔,底座上的人,仰望着塔尖那百分之五的人的生活,然后感叹自己轻如蝼蚁。郭敬明就是那百分之五,他不拜金,他就是金,他小说中展示的,是他的生活常态。却教塔底的人情何以堪?中学生年纪尚幼,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如果在这个时候过多的追求物质享受,一味的关注奢华的生活这对于他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如果不正确诱导,他们步入社会走入成年,对幸福的理解,对社会价值的认可都会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了这些对郭敬明作品的了解,才能帮助学生从白日梦中抽离,于平凡的生活中尽力找寻生活的乐趣,不那么妄自菲薄。所以我和同学们能保持平等交流,我能讲出我的观点,而且,学生也很愿意和我交流他们的想法。桐华的作品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尤其是女生,当然还有一些流行作家的作品学生也是很喜欢的。总之,我认为就是先潜入学生的兴趣,阅读他们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的精华以及不足,然后有理有据的说服指导学生,而不是一味的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先潜入而后才能导入。成功的导入就是抢占学生的阅读领域。中学生的经典阅读是不容忽略、不容放松的。虽然语文教材上规定了一些名著阅读,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而且,有的作品说实话,你不给予指导学生是不会坚持看的,有的还看不太懂。网上调查的最看不下去的作品有很多就是中学教材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作品。
为了指导学生看《红楼梦》,又不增加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我就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先是请了研究《红》著的教授,让他圈点出适合中学生的精华必读的章回,总共是不到20回,当然有兴趣的可以多看。然后给学生两周的时间阅读,阅读后请教授搞了一个讲座,教授先讲,学生提问,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趁热打铁,寒假我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同学摘抄《红楼梦》诗词对联,了解诗歌相对应的人物,开学后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同学讲解准备的内容,最后每个同学写一篇相关的文章。通过这样一个阅读的过程,同学们收获不小,而且兴趣浓厚,应该说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阅读的确是个体的行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是纯粹的孤岛,阅读的一面是个体行为,另一面又和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用经典的作品占领学生的阅读时间,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