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三时,国内著名德国哲学研究专家、欧洲哲学史家、翻译家杨祖陶教授在逸夫楼十楼报告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求真之路及方法之反思》的报告。
杨祖陶教授首先谈到他在中学时期就已接触到大量哲学著作,于是选择了当时哲学大师云集的西南联合大学,义无返顾地走上了哲学研究之路,放弃了即使在当时也是热门的经济学专业。在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后,他发现没有黑格尔哲学,就没有马克思的哲学,而没有马克思的哲学,就无法深刻地理解黑格尔哲学,这后来成为他一生坚持的学术信念。接下来杨祖陶教授主要分享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治学心得,归结到一点,就是无论世事艰难,无论身处陋室,无论老之已至,都矢志坚持独立精神、真理与纯粹学术之追求,而从不趋炎附势和媚俗。正是因为这种经年累月的追求和坚持,使得在经历十年浩劫、学术阵地一派荒芜的80年代初,他的论文和研究就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尤为令广大学子敬仰和感佩的是,杨祖陶教授虽著述颇丰,但大多数都是退休后完成的,正应了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之意。在此,杨祖陶教授还不忘与学子们分享他老当益壮、老而弥坚的秘诀,那就是伴随他一生的肖静宁师母与他之间美好醇厚的爱情和幸福美满的婚姻,以及坚持身体锻炼。
如果说杨祖陶教授的学术著作是他为后代学人铸就的一座座精神丰碑,而他本人的精神追求和学术人生则向我们展示出那些艰深甚至晦涩难懂的理论巨著的人格化魅力,正是这种闪耀光芒的人格化魅力,带着秋天的古气磅礴,带着岁月的纯熟练达,带着真理的宏毅坚实,召引我们去做真理的勇毅的追求者。
附注:鹿丽萍:哲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