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高速增长,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居民储蓄率达到52%,而实体经济依然缺血。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但这枝“利箭”,能否一中鹄的,洞穿金融市场的症结?
规模很大,结构性失衡
从金融资产的总量上看,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很大。广义的货币供给(M2)已经突破了100万亿,中国有很多资产并没有证券化,因此潜在的金融资产也较大。大规模的金融资产总量并没有给实体经济带来优势,金融市场的弊病反而已显现。
其中,最大的弊病是“重信贷、轻资本”。重信贷,就是重视银行信贷,银行信贷规模非常大;但直接融资却发育不良,资本市场不够发达,这就是所谓的“轻资本”。
信贷市场虽然很大,却被五大国有银行占了半壁江山。银行规模日益庞大,其所关注的市场却往往是政府项目与国有企业;其他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这些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寻求影子银行的支持,在缺少信用与信用担保体系的前提下,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实体经济的困境。
其次,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也非常严重,重股票市场轻债券市场,后者仅仅服务于政府与央企,以及已经在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这已经不符合企业惯常的融资序列。而就已经发展起来的股票市场来看,市场化程度不够、制度滞后;股票市场的改革不是为了市场化而推进的,往往是解决一些短期的问题,没有从整个市场运作的系统性要求出发,去完善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
因此,我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总结就是:规模很大,结构性失衡。
权力背景下的市场调控
目前,金融市场规模大却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权力背景下的市场调控。金融主体服务的对象仍集中在政府这一端,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金融市场发展的实质是通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来呼唤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回归。金融发达了,有人愿意创业、制造和生产,金融市场集中资金提供支持,这就是市场化的过程。然而,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制度由权力安排,而不是以市场调控。权力的背后是关系,关系不讲求经济效率,只讲求人情效果,在资源配置方面一定会有偏差,这是中国金融市场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如果金融不能做到为实体经济服务,就会出现实体经济空心化,金融泡沫和风险由此产生。
金融市场需要实质性的改革,以还原金融市场的公平制度,只有公平的制度安排,才有可能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市场手段来激发金融资产的供求双方,激发个体的独立决策能力和创业精神,服务于实体经济。
我们需要怎样的制度安排?
从目前的主、客观因素来看,改革整个资本市场的制度困难重重。比如,股票市场要向发达市场学习,将股票上市从审批制改为注册制,其前提是需要客观公正的第三方——会计师、律师、评估师以及若干个金融中介,提供独立自主的咨询与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否完善。执法体系是否公正。当然,从目前市场当中的政策主体方面来看,如何让他们简政放权走市场化的道路,这是最大的困难。
从融资序列的角度来看,债券市场应优于股票市场发展,但在中国却滞后于股票市场发展——企业必须上市了才能够发行债券。本来股票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就不够,债券市场的市场能力就更弱了。同时,阻碍债券市场发展的还有银行间和交易所两大债券市场的分割状态,这些阻碍了债券市场的统一。
中国的金融改革没有太多的模式可以参照,但是任何一个系统的发展都是有路径依赖的,适合国内经济环境的渐进式改革,需要根据具体情形不断地修补和调整。政府并不完全了解市场,以权力配置金融资源会加剧金融市场结构性失调的问题。因此,改革第一步是简政放权,破解权力的“迷魂阵”,让市场活动自身去激发新的金融资产的产生,用市场行为去修正金融的脆弱性。简政放权的另一个解读就是,在现有的整个金融体系中先放开一部分,先容许并规范那些地区性的小银行,按区域划分经营范围,使其为地方经济提供资金的支持。其次,面对信贷扩张和经济增速放缓,政府需要通过减税增加实体经济的利润,以减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也就是说,金融体系的完善需要市场力量和政府调控的协调。
采访编辑:潘 琦/王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