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东:日本政府软实力建设观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91 次 更新时间:2013-06-16 13:34

进入专题: 日本   政府软实力  

刘少东  

21世纪是世界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即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单凭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的支撑已难以傲视群雄,优秀的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观、与自然协调的精神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日本推进的国家软实力战略,呼唤着我国的学者和国家政策制定者从我国国情出发,站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个大国复兴阶段实现“中国梦”的立场上,对我国如何提升软实力进行再思考。

在国际关系中,世界各国竞相提升本国软实力,以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那么在国家内部的政府层面软实力的提升意义何在呢?

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中诠释其观点:“美国不仅是军事和经济上首屈一指的强国,而且在第三层面上,即‘软实力’上也无人匹敌。”①而后又在《外交政策》杂志上进一步解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以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现如今,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政策,制订国家软实力发展战略,甚至把软实力建设设定为国家的一项政策。这其中日本堪称是将软实力资源转化为软实力的典型。当注意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后,日本政府不仅继续保持其强大的硬实力优势,而且同时通过海外宣扬日本独特文化魅力以及将日本经济文化化,为日本产业附上了“魅力日本”的良好印象。

文化现代化

日本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堪称世界典范,特别是近年来,日本依靠其流行文化及绿色能源等软实力,不断增强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初叶,日本曾刻意强调要在国际舞台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所谓政治影响,然而这种“有钱就代表国力”、“有钱就有话语权”的观念却屡屡受挫。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约瑟夫·奈就任美国驻日本大使以来,其软实力思想对日本外交领域产生很大影响,日本开始总结教训,克服以往来界定国家权利的物质主义和简单化的倾向,转向重视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念等感召力等这些抽象的和非物质的权利因素。同时,日本外交以软实力为主要手段,推行其“价值观外交”,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首任施政演说(2006年)中明确指出:“日本要面向全世界制定‘文化产业战略’,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行软实力外交政策,借助日本特色的动漫、音乐、饮食文化及传统文化等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加深对世界的影响。”安倍内阁践行于人、财、物、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亚洲通道计划”②准备,为日本架起了一座通向亚洲乃至世界的桥梁。这其中动漫文化的流行最具代表性。

现日本动漫产业无处不在,占据着世界各电视台动漫播放时间的半数以上。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动漫在成功登陆欧洲市场后,紧接着又把目标锁定于中国等亚洲国家,这从日本动漫曾一度成为中国电视台的主要动漫节目便不难看出。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评价:“Hello Kitty”和“哆啦A梦”的新身份显示,日本海外影响与日本流行文化密切相关。时任日本外相的麻生太郎直截了当地地发起了“漫画外交”③。亲和力极强的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极大地改变了日本的国家形象。俄罗斯《观点报》④援引日本问题专家瓦西里·莫洛加科夫的观点:“日本或利用动漫等‘软实力’表达在争议领土问题上的主张并不令人惊讶。如果日本一再向‘俄罗斯课堂’灌输南千岛群岛自古以来是‘日本的领土’,那么这些观点将积极渗透,也许会有人要求总统把这些岛屿‘归还’日本。”在海外的家喻户晓的日本动漫显示出了日本流行文化的独具魅力,日本的流行文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少年儿童乃至成年人正产生着重要影响。

科技创新化

日本在文化传统意义上属于东方国家,尤其注重传统文化,但同时也注重科技创新,其科技实力和成就可谓举世瞩目,打造了一张张精致无比的科技软实力名片。例如,包括早先在日本国内接受基础教育,后到美国发展的科学家在内,日本问鼎诺贝尔奖的学者多达16人,物理、化学两个奖项同时折桂曾先后出现两次。伴随日本不断强化所谓“酷日本(Cool Japan)”的文化辐射,使这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社会畅行无阻。日本能成为全球性的科技大国,与其传统观念、教育和科技体制有密切联系。

日本民族对传统文化充满敬畏。日本民族无论是对阳春白雪的“上层建筑”基础研究,还是对下里巴人的各种传统技艺,都能代代相传并使之发扬光大。“为艺术而艺术”、“为科学而科学”等价值观在日本社会已无需解释。日本三位物理学者因在基本粒子研究领域的贡献折桂诺奖其实并非偶然,因为这个被称为“纸和铅笔的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历来就是日本的强项,早在1949年和1965年,汤川秀树和朝永振一郎就曾两度获此殊荣。这可谓是日本基本粒子研究的传统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延伸从而水到渠成的结果。20世纪20年代构筑的量子力学理论成为了半导体物理学的基础,而后者又直接促使了IT技术在20世纪末的开花结果。这验证了基础研究绝非“无用”之论。日本人崇尚务实,不尚浮名虚荣,对待传统文化脚踏实地,坚信做到国内第一便等于置身于国际一流。

日本民族对科技战略严格实施。战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战略,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教育、科研经费在GDP构成中的比例,为科技研发提供了丰润的预算保障。近十几年来,日本经济虽然陷入结构性不景气,但这条规定却始终得到严格贯彻与实施,帮助日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以保持技术上的优势,高附加值的知识产权确保了日本在21世纪的强劲国际竞争力。时至今日,当大企业为了自身生存纷纷将制造部门移至海外,甚至有的连总部大厦都不能自保的情况下,而日本本土的研发设计部门,却依然能葆有其核心技术的研发不断。日本许多大公司凭借国家预算推动的国际一流实验室,都有着与各自诺奖相似的研发课题。日本的创新科技承载着其传统理念,也正在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文化化

通过对外援助积极传播本国价值观是日本得以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举措。麻生太郎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是输出日本文化的体面途径,也是传播日本价值观的重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创下了连续8年(1993~2000)成为全球最大援助国的记录。近十多年来,即便是日本海外援助预算急剧下降,但仍是世界第五大援助国。日本2008年签署了对印度45亿美元的贷款,创下了对印度援助的最高纪录;2009年增加了13.6%的对外援助预算;2011年新组建了一元化的实施机构“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以下简称‘新JICA’⑤)”,重新审视定位全新的对外援助方式,其中最有别于以往的举措是提出的“战略性的、有效果的援助”。日本经济产业省《“文化产业”立国—文化产业21世纪的领军产业》报告指出:“文化产业本身就具有拉动日本经济发展的潜力,而且文化产业作为软实力具有对日本整体产业向海外扩张的支持作用。日本文化产业在海外非常受欢迎。”⑥

“新JICA”在2011年度主要实施的事业包括有:一,根据新发展战略推进支援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日本在总结过去的援助与效果的基础上,围绕政府提出的“与亚洲共同发展”的新发展战略,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对策、气候变动对策、人才培养与交流、文化价值推广等领域实施援助,并有效运用“新JICA”的合作资产,通过与发展较快的亚洲各国加强合作,推进全球规模合作的课题,积极支援民间领域的援助;二,实现以支援非洲为中心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日本2012年重点援助非洲地区,实现了对非洲ODA的倍增;三,支援以阿富汗为首的和平构建;四,积极配合环境气候变化对策的实施。为实现相关政府公约,最大限度地利用包括日本的民间经验和技术,以技术合作和资金援助为目标,且根据2010年度预算中通过的新发展战略,稳健地实施日本环境技术的海外援助。首先,逐渐减少无偿援助,重视加强技术合作。其次,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将亚洲地区的援助重点放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最后,在援助重点上,减少或停止支援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转向技术合作。如节能、环保、人才培训、扶持民营企业等软实力领域。根据2011年的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年报⑦统计,技术合作方面的公益事业占到17%、日元贷款方面的社会服务占到12.9%、无偿资金援助中公益事业占到47.2%、教育、人才培养占到14.2%、保健医疗占到10.9%。

“新JICA”通过技术合作、日元贷款、无偿援助等手段实施了有效的对外援助,同时通过宣传战略、信息公开、国际交流等活动施展了公共外交,其各项举措不仅达到了开拓市场、促进经贸发展的目标,更起到提升日本国际地位、加强对日友好关系、改善日本形象等作用。

日本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正在悄然地向全球传播着它的国家价值观。

启示与借鉴

挖掘传统产业,创新高端文化。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却远不如日本动漫那样的流行文化产业,尤其缺少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并能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的文化作品,而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为凤毛麟角。长期以来我国较为重视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各种硬实力资源的发展,对资源软实力的柔性运用重视程度不够,明显缺乏推动国内软实力资源增长的经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还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等民俗文化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世界影响仍处于发展阶段,滞后的软实力资源限制了国家软实力发展的空间。当然,在现代化建设中,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依旧发挥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的孔子学院发展至今也遍及世界,但也应看到,在国外较有影响的中国戏剧和影视作品实为屈指一数。我国的软实力资源,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与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存有较大差距,也就是我国软实力的发展仍处于零散的、自发的状态。我国应积极挖掘,敢于面对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以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华气派让高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建立配套机制,着力宣传推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巨大转型期,内部的稳定和凝聚力的提高面临巨大的挑战;外部的世界霸权国家和主要强国在遏制我国的发展;我国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上缺乏其自身的创新体制,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我们构建软实力战略的难度。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应清楚地看清国家软实力的不足,对软实力建设进行科学定位、系统策划与总体部署。而日本,无论是从科技的国家化还是到经济的文化化,都有其配套完善的机构和机制,值得我们去学习。尽管日本政局不稳,国内经济陷入衰退,但日本能在多条线路上施展软实力建设,凭借其软实力影响力仍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影响,而又巩固了自身的强国地位。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应认真研究日本社会在实现社会转型的同时如何兼顾发展自身软实力,而在不抛弃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有如何增强综合国力的秘笈。日本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还告诉我们,应向世界着力宣传“和谐”、“共享”的理念,推介“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减轻他国所谓的“恐惧”以及他国以“结盟”的方式来制衡中国上升的力量。

结语

毋庸置疑,软实力正越来越成为中国综合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软实力建设现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中国软实力建设也正凭借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越来越获得世界的肯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家软实力的成熟与否已成为一个国家与民族能否健康地崛起的关键因素。借鉴他国经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讲,必须懂得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要建立在夯实的硬实力基础之上,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的关联如何处理极为重要,任何过度或冒进追求软实力的功利行为,势必会偏离原初的出发点,甚至走向其截然相反的路径。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

【注释】

①Joseph S. Nye Jr.: Bo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P.18.

②2006年12月9日,安倍晋三提出创建“自由与繁荣之弧”、“价值观联盟”和“亚洲通道”等概念,希望通过强化本国的对外影响力及对外经济战略,让日本成为连接亚洲与世界的通道和桥梁,以推动“亚洲通道”构想。

③2006年4月28日,时任外相的麻生太郎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演讲,呼吁日本建立一个富有竞争性的品牌形象,应积极开展“动漫外交”,通过推广日本的漫画书、动画片、音乐和时装等大众文化,赢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的心,特别是要抓住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年轻人的心。

④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3-02/3625226.html。

⑤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英文全称为“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简称“JICA”。“JICA”成立于1974年,2002年被解散,之后成立了“新JICA”。本文参照了“新JICA”的研究内容,故2002年之前的简称为“JICA” ,而重组之后简称为“新JICA”。

⑥経済産業省「『文化産業』立国に向けて—文化産業を21世紀の産業に—」,2010年6月。http://www.meti.go.jp/policy/mono_info_sservice/creative/bunka-sangyou.pdf。

⑦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年报:http://www.jica.go.jp/about/report/2011/index.html,第154~155页。

责编/边文锋

    进入专题: 日本   政府软实力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比较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485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总第40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