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中国经济成长,不止一个模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81 次 更新时间:2013-04-20 23:38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张军 (进入专栏)  

中国经济引擎正迅速向中西部转移,在整体不景气的汽车业中,中国重汽成都工厂逆势增长

邓小平在1985年和1986年至少三次讲过一个重要的发展观。例如,邓小平1985年10月23日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 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1986年8月19日-21日他在天津听取汇报和进行视察的过程中又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 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我认为这个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

回想过去20年,那些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走到十字路口的言论不计其数。依照这些观点,中国经济已经闯过了无数的“十字路口”,而这次又重新来到了新的“十字街头”。如果认真分析那些 关于中国高速增长阶段终结的观点,就会发现他们给出的大多数证据并不充分,不能令人信服。

除此之外,我发现,现在很多人,包括外国人,发表对中国经济未来看法的时候,他们习惯于仅把眼光放到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当最近两年中国经济出现减速的时候,很多经济学家热衷于 到广东、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去考察,然后就匆忙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中国经济下滑得很厉害,甚至依据这个局部的观察来怀疑国家统计局的增长率数据高估了实际的增长率。我认为,在增长 或者发展阶段上如果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整体,是会产生误导和加总谬误的。

不可否认,按照同比和环比口径,现在的中国经济的增速确是在下滑,特别是2012年以来,出现了逐月的下滑。不仅是工业增加值,新增贷款,而且进出口也出现相似的趋势。但是如果我们 把中国放到全球经济中,甚至考虑到当前金砖国家的所谓“失速”现象,也许我们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换句话说,同样是大家非常看好的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几个金砖经济体,特别是金砖 五国,其实只有中国保持了将近8%的增长率。所以我们真正要问的问题应该是,欧美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为什么对以上那些国家的影响那么大,中国反而没有变得更糟,或者没有下降得更多 。

如果我们这样来看问题,就需要把我们的注意力从沿海转移出来。大家知道,过去20年从邓小平南方讲话开始,中国经济的确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在他讲话之前的头15年,中国经济大概 保持着9%左右的增长速度,可是在9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们的平均GDP增长率是10.5%,显然是一个超速的增长。至于增长的源泉或者说实现这一增长的基本条件,经济学家比较认同的有这样 几个,一个是90年代我们有非常成功的结构改革,把国有部门压缩到了比较小的规模和有限的部门;其次,我们有了劳动力从内地向沿海的快速流动,导致了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第三,我 们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迅速地把我们的制造业融入到了全球的生产链过程当中;还有,我们成为了世贸(WTO)的成员;最后,我们也遇上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就是2008年 之前的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保持了非常好的增长势头。这些东西加起来帮助我们去解释过去20年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这么快的增长速度。

但是,以上这些分析还只是总括型的。一个重要而常常被忽略的事实是,从地理上看,我们这么快的增长速度主要还是发生在东部的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快速资本积累和工业化、城市化的 进程拉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不妨说,沿海地区成了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沿海出口经济亟待转型

在沿海地区中,中国早期的改革开放是在广东和福建地区,所有的特区也都是在广东和福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直到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都不见起色。为什么在1993、 1994年之后整个长三角地区像凤凰涅槃般地重生?当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进入到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轨道之后,用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就超越了走在长三角之前的广东和福建地区。

广东、上海和长三角率先进行改革开放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这跟邓小平关于部分地区先行一步的思路有很大关系。邓小平清楚地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战略上必须改变毛泽东时代的平衡思 想,因为毛泽东时代的发展是把更多的资源推向内地。邓小平的思想是要通过利用沿海的地理优势(所谓的比较优势)迅速地把中国经济纳入到全球的生产链过程当中。这个时候正好是亚洲 四小龙需要把它们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出来的时候,所以广东和整个沿海地区的开放正好提供了一个对接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个战略的话,沿海地区是不可能获得如此快速发展和进步的,特别 是像长三角地区是不可能在过去20年有这么快速的财富积累的。这个战略今天我们很容易理解,它是符合了所谓的动态比较优势这样一个发展经济学的非常重要的理论的。

对过去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有了这样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来思考上面的重要问题了。在我看来,中国经济的减速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因为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主要集中在沿 海地区,而内地,也就是我们的中西部地区,其实受到全球危机影响的程度并不大。我到广东和宁波,见到了政府和企业的朋友,可以说大家非常悲观,因为那里的很多出口企业很困难,欧 债危机和美国经济不景气对当地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外部的危机冲击了当地企业的出口,这些出口加工行业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对它们的冲击实在很大。

中国大概有几百万家这样的企业在做出口。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因为世界上很少有一个国家存在着如此多只做出口而不做内销的企业。正常情况下,一个企业可能处在出口和内销之 间的某个比例上。其中道理也不难理解,中国国内的市场整合不够,渠道资源多被垄断。中国的很多东西为什么比美国还要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整个物流的效率不高,大量的费用发 生在中间环节。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做内销,因为它没有渠道,而它要进入这个渠道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利润率很低,但做出口相对比较容易,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中间费用。我认为这个是很 大的问题,如果说中国要启动改革的话,其实一个很重要而又被大家忽略的改革就是流通领域的改革。国务院在2012年8月份的时候出台了一个关于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但是没有引起媒体的 足够注意。

在过去的20年,沿海地区迅速地变成了跟世界市场连接的一个加工平台。一个事实是,沿海地区是外资(FD I)和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沿海的FDI占了全国的85%以上。沿海的出口占了全国 的90%。江浙沪三个地区的出口占了40 %,广东的出口占了30%,渤海湾占了17%左右。在过去20年,这一地区的投资和制造业贸易活动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为中国经济的超常增长立下汗马功 劳。这也就是说,中国的贸易扩张和制造业扩张其实大部分还是集中在沿海地区,跟内地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从邓小平南方讲话到差不多5 年之前, 中国经济的基本格局就 是这样,中西部地区其实还停留在非常缓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的震荡和冲击首当其冲影响的是沿海地区,导致这些地区的出口加工制造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理应像金砖四国一样,经济增长的速度一下子掉到2%-3%,但是没有,我们仍然有7%,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其实很简单,因为中西部地区少受外部冲击的影响,依然保持 了高速的增长。大约2006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已经开始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了,所以,即使沿海地区受到了欧美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

中西部将成中国增长新引擎

增长引擎从沿海向内地的转移是过去5-6年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现象,它表明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区域发展的模式似乎比东亚地区更吻合赤松要(AkamatsuKaname)在40 多年前提出的“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tternof economic development )”。事实上,过去的5年里,我们发现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资本正在向中西部转移。这是农村的年 轻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流动开始放缓的原因,这进一步导致沿海地区的工人工资持续上升。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这些年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的这种跨地区的 再分配。确保成功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性投资和企业的转移,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过去20年间,得益于快速的资本积累和工业化,沿海地区成为了引领中国经 济发展的火车头,而今天,中西部地区的生产率正因为资本积累的加快而不断提高,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也在缩小。我深信,中国地区内部的“追赶”对于中国从整体上缩小与发达经济之间的 差距至关主要。对经济学家而言,这符合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 uznet)在1966年假设的模式,这也符合邓小平设想并希望遵循的不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

这个转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过过去20年的超高速增长之后,沿海地区迎来了新的成本条件。沿海的超高速增长最终带来了支撑增长条件的快速变化,也就是说,比较优势最终发生了 变化。其实如果大家关注我们媒体的报道就会发现,这些年来在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现象,比如企业面临招工难;土地供应日趋紧张;部分劳动密集制造业企业外迁等。这些现象是制 造业成本开始快速上升的结果:汇率升值;工资上升;土地快速升值;这些变化引起沿海地区比较优势的逐步改变。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大概从2005年开始就大量地接收来自沿海发达地区 的产业资本的转移。

而那些留在沿海地区的大多数出口型中小企业必然面临严峻的局面。出口市场萎缩,订单减少,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大幅度减速不可避免。过去中国每年30%、40%的出口 增长率,现在降到10%以下。

假如这个趋势继续维持下去会怎么样?我的看法是,如果我们的增长引擎从沿海往内地持续转移下去的话,中国的过度出口的现象会逐步消失。一直以来,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过度出口的国家 ,可能从现在到未来10年会不断走向正常的贸易国家。根据经济学的引力模型,大国比小国的贸易占比要低。比如美国的贸易占GDP的比重从来没有超过20 %。日本在被中国赶超以前是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可是其贸易占GDP 的比重只比美国高一点,但也不超过30%。所以通常来讲,大国比小国的占比要低。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经济总量变得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从正常的发展规律 来讲,的确应该是贸易占GDP 的比重和出口占GDP的比重会逐渐回落,从现在出口占GDP的40%逐步地下调到30%以下。这个下降背后的机制其实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是我们的产业资本从沿海 往中西部转移的过程。因为中西部地区就目前到未来的10年中,很难判断出大量的企业是做贸易的,大量的企业转向内地为的不是出口,而是内销。那些只做出口的企业留在了沿海地区,面 临了金融危机的打击,很多企业还转移到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有人做过一个研究,把中国的国土面积跟人均GDP限定住以后,发现2008年中国的出口占比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高70%,跟英国19世纪中期差不多,可是中国应该像美国才对,因为是一个大国 ,内陆有这么大的一个市场,理应更像美国,事实上我们却像早期的英国。这个现象反映的就是沿海发展战略在过去20年中扮演的一个角色,但今天沿海的出口优势在逐步地消失。这个优势 的消失过程应该是中国贸易正常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的引擎在逐步往中西部转移的过程。我相信,在未来的5~10年里面,中西部地区在我们的GDP增长里面的份额和贡献会越来越大 ,越来越支撑我们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

自主创新推动沿海产业升级

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确保我们的增长引擎在往中西部转移的过程当中实现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现在沿海地区的经济跟亚洲四小龙的距离已经不远,但是怎么 样能够缩短跟亚洲四小龙的差距,这是沿海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我个人的看法是,由于现在沿海地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需要产业的升级来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未来10年,沿海地区的物质资本的快速积累不再可能。所以可以想象 ,未来发达地区的产业形态一定是由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来驱动的。在未来发达地区比如像江苏、上海这样的地方,它的人力资本会变得越来越贵,物质资本变得越来越便宜,所以在国民收 入里面,劳动收入的份额会越来越高。我们曾经利用资金流量表计算发现,在2000年的时候,劳动收入占当地GDP的比重份额较高的都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沿海地区反而是低的。什么道理 呢?因为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业化程度低,主要的产业是农业,农业使用的劳动比较多,所以劳动的份额就比较高。发达地区的工业化程度高,资本劳动比比较高,所以它的劳动收入占比反 而低了。可以预料,从现在到将来的10年,发达的沿海地区随着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人力资本越来越重要,劳动收入在GDP中占的份额会越来越高,这样才能支撑新的产业的形态。那 些高新科技的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包括金融、贸易这样的产业,都是以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来支撑的。

所以在中国就会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量的中西部地区现在还在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那里还有相对便宜的大量劳动力,土地闲置还比较多。而沿海发达地区则面临产业升级、面临技术 创新的问题,面临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从而成功转向所谓附加值更高的产业的形态,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这是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今天这样一个地区差异这么大的发展阶段,多 态的发展阶段,我们很难指望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的改革和产业政策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实际上,现在广东提出“腾笼换鸟”,上海提出“创新驱动”等口号,其实反映的都是地方政府在 寻找跟自己的发展阶段更匹配的产业形态的努力。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鼓励地方大胆试验、自主推进产业升级的做法,而不是用更加集权的办法或者用自上而下地推行产业政策的办法 来实现整齐划一的产业升级。事实上,现在自上而下推进九大战略性产业的做法恐怕是难以成功的。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中国过去的成功被总结为中国模式,但我一直说,如果存在着中国模式,那么中国的模式就是不止一个模式。

来源:《社会观察》杂志

进入 张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320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